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全集:格列佛游记、鼎湖山听泉、林中小溪、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陈涉世家、桃花源记、故乡、我的叔叔于勒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12阅读:
字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语文集体备课
二 〇 〇 七 年 八 月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007.09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28 人,女生25人,上学期末统测均分96,优秀1人,不及格15人,其中80分以下7人。近年来,教师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采用新课程理念,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业绩。经过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不少同学在历次考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存在着怕学厌学的情绪,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九年级进行弥补、引导,争取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
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主要目标:
 1.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学会读书,善于比较、鉴别,在不同作品中寻找共同之处,在同类作品中辨析出不同之点。能够迅速捕捉阅读信息。善于发现、善于发问,善于独立思考。从课本注释、报刊网络、相关文献中获得信息体会情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发表见解。
3.诵读、理解、记忆本册中重点古诗文。
4.对气象物候、广告进行专项训练,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5.精读《格列佛游记》和文笔精华,有自己的感悟。

四、主要措施:
1.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  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  认真抓好听说 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协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5.  搞好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灵活安排和选择专题内容,引导学生多读文学名著,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提高文学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使学生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6.抓两头带中间,重视临界学生,狠抓后进学生夯实基础。
7.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教时安排 备注
1-3  1.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多样的精神境界,认识小说折射出的社会人生图景。
 2.了解作者在小说人物塑造中的态度和小说表达的情感。
 3.欣赏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语言特色。
 4.学习品味、感悟、欣赏作品的方法。
 5.根据交际的目的,通过书信恰当的表达思想感情 阅读9课时,探究学习与练习2课时,作文2课时,计13课时。 9月1日上课
4-6 1.了解前辈读书治学的经验,了解他们的人才观和学习思想,从中得到启发。
2.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思想内涵,发展创造性思维,理解重点句子在文章的含义。
3. 学习不同的论证方法,模仿句子的结构写出有一定哲理的句子 
4.在人际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阅读8课时,探究学习及写作4课时,诵读1课时。计13课时。 第6周国庆
7-8 1.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2.学会评价作品,进行文学评论,能用书面语和口头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3.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在常见的事务中发现独特的美。
4.掌握结构调整的一些方法,学会调整文章结构修改自己的文章 阅读8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3课时,修改文章1课时。
9-10 1.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是人来的朋友,人类装点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了解一般散文的写作思路,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3.掌握文章吟哦讽诵的要领,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含义,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有所感悟。
4.学会从多种渠道搜集、整理筛选和整合材料并运用到写作中去。能用流畅的口语介绍本地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 阅读课九课时,综合学习与探究3课时,作文两课时。合计12课时
11 期中复习考试 6课时 期中考试
12-15 1.学习古人的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2.了解课文的线索和顺序,学习记叙、说明、描写、议论相结合写法。学习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3. 欣赏古代散文的优美语言,了解文言文中文言实词、虚词、和简单的文言句式.
4.掌握以人物行踪为线索参观游记的文章写作特点。
5.正确流畅的背诵课文. 阅读19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综合学习探究2课时,写作指导作文评讲2课时
16-18 1.理解“绿”为主题课文的不同特点,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
2. 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朗读中注意感情的表达。
3.掌握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养成读书用笔的习惯。
4.背诵古诗。 阅读8课时,综合学习和探究2课时,诵读欣赏2课时,写作2课时。专题广告4课时。
19-23 期末复习考试专题练习 20课时
其余为考试 19周元旦
22周期终考试
1月28日放寒假







鼎湖山听泉
教学目标 :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  
3.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4.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2.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 
介绍: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当代散文家谢大光也写过一篇,却与众不同。板书课题,并提问:课文题目中哪两个字是本文的关键? 
 学生: 
结合教师介绍,展开想象,思考这篇 散文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并回答教师提问,指出“听”和“泉”字是关键字,然后准备学习新课。  
2.教师: 
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本文作者着重抓住一个“泉”字来写,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的独特的美。 并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生词预习情况:  
  ①给加点字注音: 
肇(zh„o)庆    楹(yŠng)联    怅惘(ch„ngwƒng)    污垢(gu)    一脉(m„i) 
泠泠淙淙(lŠnglŠngcŽngcŽng)     一泓(hŽng)    古刹(ch„)    了(liƒo)无 
  ②解释下列词语: 
雀跃:高兴得像雀儿一样跳 跃; 
 楹联:挂在或帖在楹(堂屋)前部柱子上的对联,泛指对联; 
怅惘:惆怅迷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 
万籁俱寂:形容各种声音都寂静下来了。  
柔曼:柔和舒缓。                                    雄浑:雄壮浑厚。 
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像。                    了无:一点没有。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二、学会诵读: 
1. 教师活动  
引导:“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是读书的一种基本方法,就是要求能通过吟哦去体会和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我们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读书方法,这样才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能力。  
( 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并在头脑中形 成“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意识,为 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指出:诵读要立足于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边读边思考,要有所感悟。并范读课文前三段。  
(学生听教师范读,认真领会诵读要领,记下心得体会。 ) 
3.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诵读1—2段。  
(分小组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要领。) 
4.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并指出诵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给5分钟时 间让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并在班上巡回指导。 
(学生认真听教师点评,明确自己不足之处,然后自由诵读体会。 ) 
5.组织学生谈谈诵读的体会和感想,并指出,可以从诵读的方法上谈,也可以就课文内容谈。 
(学生大胆发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教师活动: 
讲解:通过刚才的诵读和讨论,大家基本掌握了诵读的要领,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学习。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齐声回答: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指出本文也是这样来写的。然后请一位学生概括作者的行踪顺序。  
学生:作者行踪顺序是:  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 
3.指出:作者这样移步换景,就逐渐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都描摹出来了。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  
学生:概括:黄昏——晚饭后——夜间。体会文中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理解课文是以空间转换为主,辅之以时间来组织材料。  
4.教师讲解: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组织下,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明确课文层次。  
学生讨论后回答: 
第一部分(第l段)初闻泉声; 
第二部分(第2、3段)引发联想; 
第 三部分(第4—7段)回旋转折; 
第四部分(第8—10段)得到感悟。  
5.归纳:整篇课文以“听”字统领全文。  
围绕“听”字组织材料,采用多种手法,多层次的写出了泉水的特点。结合课后练习一,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这一特点,感受作者在写景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回答练习一:作者听到泠泠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等;因为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全身心地感受大自然,用心灵和大自然进行对话。 
 二.小结: 
1.教师活动 :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诵读的要领,对课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诵读课文,准备下节课展开讨论。  
(学生听教师小结,然后自由诵读课文。 ) 
2.在“吟哦讽诵”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8段。  
(学生熟读并背诵。 )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1.教师检查学生背诵情况,点名让两三位学生背诵。  
(两三位学生分别背诵,其他同学仔细听。 ) 
2.对学生的背诵做点评,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让学生齐读课文。 
(听教师点评,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然后齐声朗读课文。 ) 
3.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鼓励,并指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请学生谈谈从课文中得到的体会。  
(学生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讨论交流。)  
二、组织学生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讨论。提示:课文重点是在写泉,课文中多次写到山泉,请同学们找出写山泉的句子。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写山泉的句子,在班上交流。明确以下句子: 
①“过了寒翠桥……已人山中。” 
②“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③“安详厚重的钟声……嬉戏忘返的孩子。” 
④“入夜……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2.给予鼓励: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说明大家学习都很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说说这些句子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呢?请大家仔细思考,想好了就大胆发言。  
( 学生积极展开思考,然后纷纷发言。一生说,它们详略不同,前三个简略,后一个详细;一生说,前三个是写山泉的声音和行踪,后一个主要写了听泉的感受。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并归纳: 
①初闻泉声,如见泉姿;循声而去,渐人山中 
②再睹泉踪,正面写泉,以爱女作喻,表现出泉水的活泼 
③钟泉之声相应,显现亲情 
④浑然一片——分清层次,从泉声中悟出人生哲理,认识鼎湖山之魂。  
(学生听教师归纳,做好笔记。 ) 
4:提问:从对泉水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组织材料的特点。同学们能归纳一下吗?  
(学生回答:课文写泉有详有略,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而且同时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比喻、议论等等。 ) 
5.给予鼓励: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课文的重点部分 ——第四部分是怎样写泉的。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部分。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第四部分。) 
6.讲解: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写作者寄宿僧寺,如枕泉而眠,从多层次的泉声中得到人生的感悟。请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泉水的多种层次,进而得到人生感悟的?  
(讨论交流,最后明确:作者先写泉声的多种层次,文章由辨声而想到具体的情景,接着又把这些泉声汇聚起来,比之为交响乐。由对乐曲的阐释而道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 
7.讲解:课文的第8段中,作者用乐声来比拟泉声,选择了几种乐器来作比喻。请问作者为何要选择这几种乐器来比喻,为什么先举乐声后再举本体?请大家讨论后回答。  
(纷纷展开讨论,最后明确:作者用这几种乐器作为喻体,就把一个交响乐队的框架勾画出来了,为后面进一步比喻设置了基础。先举喻体后举本体,是符合作者听泉时的心理 活动的。先听再辨,最后才想象出 泉声发生的具体环境。 ) 
8.教师讲解:鼎湖山的风景十分美丽,课文中也涉及了很多。但文中主要是借山泉的美来表现山林的美,揭示从泉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你能说说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吗?  
 (学生展开讨论并交流。最后明确:作者把山泉看作鼎湖山的灵魂,是它滋养了一切,构成了“清澈透明的境界”;清幽的环境,因为有了山泉的缘故,不是使人消沉,而是让人们奋起,更加热爱人生。 ) 
 三、总结全文。 
1.教师 小结: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写景,而是从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学生再次品读课文,重点感受作者是如何在写景中融入对生命的感悟。 ) 
2.延伸:从学习这篇散文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写景散文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课后也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 篇简单的游记。  
本课总结 。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在对景物的描写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会通过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优美的自然景物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板书设计 : 
鼎湖山听泉 

初闻泉声:“过了寒翠桥……已入山中。” 
再睹泉踪:“进山方知……已不可得。” 
钟泉之声相应:“安详厚重的钟声……嬉戏忘返的孩子。” 
浑然一片:“入夜……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教后记:










林中小溪
教学内容 : 
本文通过描写小溪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2.领略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3.学习课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的生命力。 
2.学习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3.在情景交融中感悟作者的人生信念。 
4.理解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有一位苏联作家,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他依靠自己丰富的林学知识,读懂了自然界这本大书,他的作品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 
( 学生齐声回答:普里什文。 )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请一位同学结合预习简单介绍作者。 
(学生介绍:作者普里什文,他曾经当过农艺师。后来发表文学作品《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一举成名。主要作品收入《普里什文文集》。 ) 
3.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的补充: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诗一般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人的创造力。然后检查生词预习。 出示板书,并让一位学生完成。 
颤(ch n)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涟漪(li ny ):细小的波纹; 
潺潺(ch n):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簌簌(s ):形容风吹叶子的声音; 萦(y ng)绕:缠绕回旋。 
惬(qi )意:称心,满意。 和煦(x ):温暖。 
分道扬镳(bi o):指分道而行。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 
车辙(zh ):车辆经过后车轮在道路上凹下去的痕迹。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讲解:这篇课文写出了小溪和森林的美丽,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丽。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2.指出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个别生词读音错误;语气停顿不当;没有读出感情等等。 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要领,在诵读中认真领会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 ) 
3.讲解:本文的作者是一位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的作家。在本文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提问:课文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点为:课文中很多地方都表现大自然的美丽。比如,课文第7一13段,课文第26—29段, 写出了林中的景色非常美丽;写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主要是在小溪和障碍物的冲撞中体现出来的,如课文第6段,第32段等等。 ) 
4.讲解: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小溪和森林的美丽,一方面是因为文章的语言很优美,更重要的是,课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把它们当作有感情、有灵魂,有人格精神的人来表现。提问:你们能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吗? 
(学生思考后发言。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把小溪当作人来写,比如“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 续前进,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等,这些句子用拟人的手法,就把小溪写得很活泼,而且带有人的思想感情。文中写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勇前进,就像是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勇往直前一样。 ) 
5.讲解:作者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所以在文章中处处体现了他对小溪和森林的赞美之情。课文在这种感情支配下组织行文,一气呵成。指导学生从把握作者思想脉络来理清层次。 
学生熟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最后明确:遇到障碍(第一次冲击)——遇到大的障碍(第二次冲击)——冲刷倒百年云杉(第三次冲击)——分流、合流 
6.让学生自读课文,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有位作家这样评价普里什文的散文——时而有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结合课文仔细体会。 
学生结合朗读,体会课文语言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仔细品读。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课学习: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 
2.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话,点名在班上朗读。然后进入新课学习。 
二、讨论交流 
1.提问: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这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后回答。 
(积极讨论交流。一生回答:溪流在前进中不断出现障碍,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一生回答:溪流前进中有分有合,但始终向着共同目标前进,我们的生活也是同样的; 一生回答: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蓄积力量,坚持到底,我们对待困难也要坚持,要有毅力。) 
2.教师补充:小溪在与障碍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溪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相信我们的人生,同样会如此美丽。 
提问:作者从自然景观中感悟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 
3.教师指出:作者正是因为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才会对森林和小溪的观赏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而且课文处处写景都透露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作家喜欢把自己的文章称作诗体随笔,可见文中诗的因素很浓。这一方面表现在揭示的道理深刻,另一方面体现 在他的语言上。提问: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交流。最后总结出文章的语言特色:一、文章带有口语色彩,就像和朋友交谈;二、文中用了白描的手法来写,用拟人的手法把小溪和森林当作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来写;第三、语言睿智深沉,字里行间透露出灵气。 ) 
三、仿写练习,总结全文 
1.小结:课文是情景相生,由景生情,由情而悟,每一种感悟都是由特定的情景暗示出来的。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仿照课文写一段话,在班上相互交流。 
2.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一。 
在林中流淌的小溪,和人们的生命之流有不少相似的地方:①溪流行进中不断出现的障碍,就像人们生命历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②溪流在前进中越过障碍,要集聚力量,要坚持到底,人们战胜困难同样要有毅力,同样要不懈地进行斗争;③溪流行进中有分有合,但都有着共同的终极目标——流向大洋,人生奋斗也要有自己的终极追求;④小溪在与障碍持续搏斗中创造了时间和生活,人生也是如此,如果平平坦坦,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同样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和时间;5、溪流和周围的景物构成了美的境界,战斗的人生也同样是美丽的。 
作者由景生情,由情生感。景变,情也随之而变,感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不断深化。 
四、本课总结 : 
本文描述了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它以小溪流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况,以及从中显现出的勇望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而且从溪流中感悟到了人生的哲理。



飞红滴翠记黄山
教学内容 :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课文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的独特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2.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3.体会黄山雄奇壮丽景色呈现出来的美,提高品鉴自然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  
2.字词教学(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地壳(qi„o)     鳌(‚o)鱼       苍穹(qiŽng):天空; 
崛(ju†)起:山峰等突起;     娇娆:娇艳妖娆;    殷勤:热情而周到; 
旭(x”)日:刚出来的太阳;           阴晦(huŒ):阴暗,昏暗; 
仙山琼阁:比喻奇异美好的境界。      心往神驰:也作心驰神往; 
3.介绍作者: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是为多部电视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柯蓝,湖南长沙人,散文家、小说家。著作有《早霞断笛》《果园集》《拾到的纪念册》等散文诗集。  
 二、设置问题,讨论探究: 
1.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理清课文的线索和层次。教师提示:课文设置了三条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和逻辑线索。等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  
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基础上,理清课文线索和结构层次。 
回答后明确:时间线索是从古到今;空间线索是从上山到出山。课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黄山;第二部分(第4—17段),分别介绍黄山的各种景观;第三部分(第18段),介绍黄山温泉。  
2.教师补充:逻辑线索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奇峰、古松、怪石、云海、日出和温泉是逐一带出的,彼此间相互独立。课文第二部分还可以分为五层,分别写黄山奇峰、黄山松、莲花峰、黄山烟云、黄山日出,请找出它们的起始段落。 
学生回答:第一层(4—6段),第二层(7—8段),第三层(9—14段),第四层(15段),第五层(16一17段)。  
3.教师讲解:课文是电视解说词,因此课文写作角度就像电视镜头一样变化很多,并且是在一步步的转换。请在课文中找出角度转换的地方,并说说它  们是怎样转换的。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最后明确:“从高空俯视……神游天外了。”是俯视;“巍峨黄山……取名天都峰。”是仰望;“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登山的集体。”先是在攀登的旅人中边攀登边观赏,然后改从远处遥望;“……当我们登上 ……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是从峰顶俯视。  
4.对学生回答给予鼓励,并适当补充:“沿‘百步云梯’而下……驮着一只金龟。”是仰视;“清晨……神奇的仙山琼阁。”是远视。  
5.讲解:课文中有些句子比较深奥,需要同学们仔细体会,比如“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这一句中的“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内在美”、“外在美”都不太好理解,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呢?  
讨论交流后回答:“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是指人们为这些峰石所起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凝聚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外在美” 是指它们的美丽的名字是人们外加上的;“内在美”是指峰石本身是大自然创造的结晶,是属于内在的。 
6.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动精神,不放过学习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7.文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句子,只要大家认真诵读体会,就能够理解它的意思。请同学们在课后朗诵课文,有疑难的问题向老师请教。  
三、归纳小结: 
1.讲解:本文是旅游风光片的解说词,它与一般的游记散文比较起来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同学们能够说出这些不同的地方吗?  
讨论交流后回答。本文把黄山的各个方面都概括到了,而一般的游记散文只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没有这么全面;游记散文是反映作者的见闻感受,而解说词是客观的介绍某个地方。 
2.给予鼓励并做适当补充。  
解说词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所以第一,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或环景、全景、或中近景、特写,或俯视,或仰视;第二,它要配合画面,要着眼于解释画面,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不宜过分发挥;第三,它应该口语化,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学生听教师小结并做好笔记:第一,自由变换角度来介绍景物;第二,配合画面,着眼于解释画面;第三,语言口语化。  
3.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既体会到了黄山的美景,又学到了对景物进行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的方法。  
4.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附:板书设计 :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 
总写——分写(奇峰,古松,怪石,烟云,日出)——温泉  
 (山上)                                       ( 山下) 
教后记:














画山绣水
教学内容 
本文描绘了桂林山水如诗如画的美,表现了作者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文章诗意美。 
2.领略和鉴赏桂林山水特有的清奇峭拔的神态。 
3.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 
4.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 品味文章诗意美。 
2,学习本文严密的结构和准确的用词,品鉴文章的诗意美。 
难点 1.学习和尝试运用间接材料:来丰富作品内容表现事物的方法。 
2. 理解作者以写景散文来反映时代侧影的努力。 
教学突破 
1.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文章的诗意美。 
3.通过对课文中景色描写的欣赏提升学生对自然风景的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1.进入新课学习。2.整体感知。 2.朗读感知课文。3.归纳小结。 3.归纳小结。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有人说桂林山水的美是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但有一位作家却用优美的语言把桂林山水描绘得绘声绘色。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对,这位作家就是杨朔。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
3.讲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学习杨朔的散文《画山绣水》。板书课题,并引起学生注意。 。 
4.讲解: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画山绣水”,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的意思吗?指出,题目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5.等学生回答完后,出示板书:褒贬,攒聚,玲珑剔透,恍惚,圩子,袅袅,黑黝黝。点名让两三位学生注音或解释。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示: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我们何 不一起来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色呢?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2.巡视课堂,等学生渎完课文后,提 问:大家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 想呢? 
3.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同 学们都回答得很好,我们接下来看 看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开头引用了唐人赞美桂林的诗句,一下子就 把我们带到文章中去了。作者带着 我们一路欣赏桂林的山山水水,娓娓道来,文章过渡相当自然。 
4.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可以分 为三个部分。请大家仔细阅读课 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5.巡视课堂,不时给以指导。并提示: 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游人的行踪 来写的,本文也不例外。 
6.鼓励学生:大家做得很好。最后归 纳出: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 桂林山水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4—15段),写桂林到阳朔江上的景色和 山的来历的种种传说;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面对极美的江山,牢记过去,畅想未来。 
7.引导学生明确第二部分的两个层次。课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是分两个层次来写的。让学生一齐回答,并指出这篇课文 结构的严密。 
8.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体会。让学 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结合课后第二个思考题,体会课文语言特点。 
三、朗读小结(约 分钟) 
1.这篇课文语言十分优美,让我们来 朗读课文,比比看谁读得好。点名 让几位学生朗读,每位学生读l一2段。 
2.读完后作比较评价。然后小结:杨 朔散文的语言使用很考究,对景物 总是极力描绘,写得很细致。优美的语言让文章产生诗一般的意境。 
3.引导学生思考课后第一题。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诵读课文进入本课。 1.诵读课文。 
2.组织讨论交流。 2.讨论交流。 
3.总结全文。 3.总结全文。 
一、诵读课文.进入新课(约 分钟) 
1.让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并要求读出 感情。 
2.表扬学生: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这 节课我们将继续对课文进行讨论。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问题呢? 

3.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读书的时候 都非常用心。我们接下来就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来讨论交流。 
二、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选几个重点问题指导学生讨论。这 篇课文除了语言很有特点,在选材 上也是别具特色的。课文写桂林山水,选了哪些景点来写的?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然后指出:在作者所见到的景色中,也有重 点,如水色只写了不多的几句,山石重点写,但是也只挑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 
3.讲解:从材料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杨朔的散文工于构思。他在动笔写散文时,“总是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文字,然后写成文章”。请大家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4.鼓励学生:同学们谈得非常好,领会 到了杨朔散文在构思上的特点。接 下来请大家思考:本文写了船家讲 述的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的,作者为什么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 中插入这样的故事呢? 
5.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引导学生思考两者是怎样结合起来的。提示: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借船家指点江山叙述出来的,边欣赏边听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 
6.指出本文的写作意图:作者这样写 就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 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三、总结全文
1.小结:杨朔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作家。他写的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 巧,而且还很有深意。同学们通过 本文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1 
2.让学生交流学习感想, 
本课总结 
本文是一一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优美散文。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领略到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到了_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练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并有所感悟。 
板书设计 
第4课画山绣水 
第一部分(第1—3段):总写——清奇峭拔 
第二部分(第4—15段):沿途景色和传说——诗情画意 
第三部分(第16一17段):牢记过去,畅想未来——人生理想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攒聚 峭拔 恍惚 贮藏 崭新 恬静 黑黝黝 玲珑 剔透 
2.解释下列词语。, 
精髓 怠慢 恍惚 攒聚 玲珑 剔透 
3.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人。他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题目“画山绣水”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它的意思是________,揭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4.吟哦讽诵课文第二段文字,力求达到背诵。 
答案与提示:略 
个性练习设计 
1.课文中讲述了“父子岩…‘寡妇桥…‘望夫石…‘媳妇娘岩”等四个传说,请问这些传说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中第12段对寡妇桥的描写,用了三个问句,请问这三个问句有什么不同? • 
3.观赏漓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却听了一些凄惨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不调和?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构思?’答案与提示: 

都是写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这些传说是旧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对于认识过去有一定的意义。 
2.第一个是提示,是船家提醒你注意观察;第二个是解说,讲山岩为什么称作桥;第三个是进一步解释,讲山岩由来的神话传说的依据。
3.提示: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杨朔是一位努力以自己的体验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家,总是注意融入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
教后记: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清“陈涉大泽乡起义” 的原因、经过。 
2.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以及作者对待陈胜这一历史人物的态度。 
3.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化的特点。 
2.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 
    熟读成颂,积累文言语汇,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教学设计 
  2课时 
教学板书 
    陈涉世家    少有大志、洞察力深刻、足智多谋、有胆有识、敢于反抗强权的起义领导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结合有关资料(课文182-187页),了解一些历史名词的含义。 
官名:闾左   闾右  屯长  将尉   都尉   长吏    守丞 
地名:大泽乡   蕲   銍  酂   苦   柘   谯 
俗语:社稷   三老   豪杰   笞刑 
2.查阅有关历史资料,介绍一下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经过。 
3.假如现在让你给历史上的一位名人写历史传记,你会写些什么,不写什么?为什么? 
二.导入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它初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后来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它存在的时间虽短,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其统治期间开创了诸多个“第一”。如:第一个推行标准化的帝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第一个修筑高速公路(驰道宽50丈)的帝国;第一个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帝国,如“灵渠”“都江堰”;第一个以法治国的国家等 ;但同时在其统治期间,也爆发了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对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你了解多少呢?请给我们介绍一下。(生畅所欲言,参考资料见附录) 
    结合同学所说以及手边的史实资料(《史记》),老师将起义首领陈胜“揭竿”的经历归纳如下,这或许会增进我们对这场起义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过程的了解。 
陈胜的经历 
    出生贫寒,少有大志。 
    谪戍渔阳,会天大雨,谋而举计。行卜问神,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巧施苦肉,杀尉起义。自立将军,攻下大泽。令人徇蕲,攻克诸郡。(銍、酂、苦、柘、谯) 
    至陈一役,苦战守丞。号令三老,计事豪杰。众人推举,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诸县百姓,纷纷响应。 
    老师的总结,源自司马迁的史书《史记•陈涉世家》,下面就让我们在学习《史记•陈涉世家》的过程中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三.结合工具,明确字音 
1.生结合注释、字典,扫清生字障碍。 
2.师出示投影,明确重点字音。 
(投影) 
鸿鹄   闾左   扶苏数谏敌   陈胜王  罾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忿恚尉 笞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度已失期   车六七百乘    骑千余 
通假字: 
 发闾左適(谪)戍渔阳   为天下唱(倡)  将军身被(披)坚执锐 
 故以(已)怪之矣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4.师纠正误音。 
四.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逐层推进,师生讨论解决疑难字词。 
2.逐层推进,扫清疑难语句,把握文意。 
(第一节)幼时陈胜表现如何? 
    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   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二节)因何揭杆?做了哪些准备? 
    “二世元年七月”至“皆指目陈胜”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会天大雨    度已失期   今亡亦死   等死    
天下苦秦久矣          今或闻无罪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故以(已)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 
旦日,卒中往往语 
(第三节)怎样揭竿而起?“吴广素爱人”至“攻銍、酂、苦、柘、谯皆下之。” 
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   忿恚尉   以激怒其众   戍死者固十六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祭以尉首   

(第三节)如何称王?“行收兵”至“杀之以应陈涉” 
比至陈    将军身被(┘嶂慈?    
3. 生自结合文本,逐段翻译。 
4. 二人一组,互译全文。 
五. 通译全文,整体把握 
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修改老师对陈胜经历的总结,可以增减或改动,合理即可。 (参考) 
逐层的内容: 
第一层,交代了陈胜少有大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不甘受人奴役,想改变     受压迫、奴役的地位。 
第二层,二世元年,发闾左適(谪)戍渔阳,适逢大雨,道路不通,延误期限,面临死亡。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抱负的大好时机,于是,和吴广商量决定起义。交谈中,陈胜分析了当时的秦国的社会现状,并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的建议,得到了吴广的响应。交谈中,陈胜充分展示了其洞察时局的能力。接下来,为了给起义做好舆论准备,为了巩固陈胜在士卒心目中的地位。足智多谋的陈胜又做了鱼腹藏书的小动作,并让吴广夜晚丛祠中篝火狐鸣,士卒惊恐,私下里对陈胜另眼相看。 
第三层,吴广利用好人缘,使苦肉计,惹恼押送的军官,被将尉责罚,众人被击怒。吴广、陈胜趁机杀了将尉。群龙无首之际,陈胜站起来,先揭秦之苛政,又谈面临的形势,晓之以厉害,指出参加起义是士卒唯一的出路,然后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鼓励众人。众人响应,设坛盟誓,起义开始。攻下大泽,收下蕲、銍、酂、苦、柘、谯。 
第四层,攻下陈地,众人推举,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六.作业 
翻译全文并完成书后“研讨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通过梳理《史记•陈涉世家》的文意,我们对陈胜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就请同学结合文本内容,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次起义的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以及经过。 
(生畅所欲言) 
二.质疑讨论,把握形象 
1. 在《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其人如何? 
讨论明确: 
    文中可以看出陈涉是一个从小有大志向,长大后,对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足智多谋、有胆有识的人。 
2.陈涉与吴广的合作中,可以看出陈涉拥有怎样的能力? 
讨论明确: 
    在陈涉与吴广准备、组织起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陈涉具有领导者的才干。 
3.在陈涉起义过程的叙述中,文中还出现了几个小人物,如:行卜者、独守陈地的守丞,他们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讨论明确: 
    占卜者不能尽言陈胜、吴广起义的休祲,而转而让他们卜鬼的推辞,在陈涉看来,居然成了起义舆论的准备的先兆,足见此人的足智多谋。 
攻打陈地时,陈地的守、令皆不在,只有守丞与陈胜吴广大军作战,居然还不能及时攻克,足以看出陈胜的这只队伍的实力。后守丞被人所杀,陈胜得以进城,这其实正暗示当时的社会现状,秦暴政不得人心,更衬出陈涉在秦王朝暴政中的关键作用。 
4.作为史官,司马迁在写陈涉此人传记时,并未把爱憎直接流露在文 
字间,但他对陈涉自有自己的看法。怎样的看法,你看出来了吗? 
讨论明确: 
    标题暗示了作者在高度评价陈涉的义举。把一个出生卑微,后又被当权者杀戮的农民,编入了世家,足见司马迁很肯定陈涉在强秦统治下首先发难的义举。更看出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先进的历史观。 
三.课外延伸,认清形象 
    课文仅仅选了《史记•陈涉世家》前半部分,陈涉其人在历史上究竟如何?请同学结合书后“研讨与练习三”,全面了解陈涉。 
四.作业: 
    结合学习的内容并查阅有关资料,谈谈你眼中的“陈涉其人”,写于作文本。 
教后记:






《桃花源记》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同学们学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请同学们试翻译课文。(每生翻译一句)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卧…•怯。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如此 
古义:像这样 说如此 今义:这样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 便舍船         寻:寻找 寻向所志 
   房子 屋舍俨然          不久 寻病终 
志: 做标记 处处志之    向: 以前 寻向所志 
    做标记   寻向所志’      对着 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五、作业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严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二)选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D.闻之,欣然规往 
(三)下列各旬的加点字,不能用“都”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此人—一为具言所闻,首叹惋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第二课时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无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 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教后记:

















《故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教学重点 “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难点 “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掌握课文中作注的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 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 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 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 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 介绍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3. 作家、作品介绍: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
选自《呐喊》(小说集)。(《百草园》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4. 出示幻灯片,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i)      瓦楞(leng)    胯(kua)下     獾(huan)       秕(bi)谷   
鹁鸪(bo)(gu)  髀(bi)        嗤(chi)笑     絮絮(xu)       瑟(se)索   
蜷(quan)缩     寒噤(jin)     折(she)本     惘(wang)然     恣睢(zi)(sui)
 潺潺(chan)     黛(dai)色     愕(e)然       五行(hang)
5.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 
6. 讨论课文段落: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是小说的主干部分。               
第一层(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社会根源)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7.完成表格: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话描写、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理清了小说的线索和情节,对课文已比较熟悉,现在我们来讨论闰土的形象塑造。 
2.分析闰土人物形象: 
(朗读第12自然段—30自然段;第55自然段) 
《故乡》写闰土着重的是前后对照的方法。作品从哪几方面进行对照?通过对照突出了什么? 
明确: 
(1)外貌对照: 
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经济生活的艰难和精神负担的沉重)。 
(2)动作、对话对照: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聪明勇敢、活泼开朗;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说话前的神态是'欢喜--凄凉--恭敬';他说了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还是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状;说话后的神态是'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迟疑麻木、痛苦难言。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迅哥儿”改称“老爷”,写出闰土不仅为饥寒所苦,而且深受封建等级观念思想的束缚。“厚障壁”就是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隔阂。 
(3)闰土对'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对照: 
对我: 
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 
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4)小结: 
    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把一个活泼的少年折磨成凄惨的苦人儿。 
    鲁迅在这个人物的前后对比中,不仅从经济上、政治上刻画了闰土的痛苦,而且十分深刻地从精神上揭示了闰土的痛苦。封建思想意识给他加上精神枷锁,尊卑观念愚弄淳朴的农民。见“我”时,强自按熄霎时间闪现出来的真挚友谊的火光;见面时一系列精神变化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尊卑观念给闰土心灵深处留下的创伤。对香炉和烛台细节的描写,进一步揭示内心世界,他虔诚地渴望神灵的赐福,摆脱贫困与苦难,这样描写,可清楚地看到:闰土对苦难根源有直觉,但不理解;希望改变现状,却又无可奈何;他憧憬未来,却寄希望于渺茫的神佛保佑。 
    在鲜明的对比中,揭示了闰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下,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也揭示了闰土们悲惨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是多子、饥荒、税、兵、匪、官、绅。是旧中国贫苦农民的典型。 
3.杨二嫂人物形象(外貌、对话、动作描写): 
  (朗读39自然段—52自然段) 
  小说对杨二嫂的描写,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外貌描写——'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对话描写—— 
  动作描写—— 
  ——她的说话和动作表现了她尖嘴利舌,贪小泼辣的小市民习性和日趋贫困的生活。 
    杨二嫂是当时社会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私有者形象的代表,她的形象塑造有两个意义:一是用她的自私刻薄来衬托闰土的纯朴善良;二是用她的变化来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我'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并分析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来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丰富的语言内涵,从而理解作品表现的主题。 
2. 讲读第三段,离开故乡: 
  这一段主要写'我'离别故乡时的怅惘情绪和对未来的希望。 
(学生读第78-85自然段) 
(1)'我'这次是'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到异地去谋生。离开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 
明确: 
    “我”只感到“有些惘然”,“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而且一想到在故乡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这“高墙”就是社会造成的精神上的“厚障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再想起闰土今昔的巨变,'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由于有感于这复杂的世事变化,因而'我'对未来想得很多。 
   “我”无法消除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对未来是抱热烈的希望和急切的憧憬的。希望宏儿和水生能够一气,不再像'我'和闰土一样隔膜起来。作者希望下一代不要'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这里的三个'辛苦'含义各不相同,第一个是'奔波、劳碌'的意思,是'我'的生活;第二个有'辛勤、劳苦'的意思,指闰土的生活;第三个有'钻谋、妄为'之意,指官、绅一类人物及杨二嫂们的生活,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是'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学生齐读86~88自然段) 
(2)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明确:闰土崇拜神鬼的偶像,态度虔诚,他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好起来,这种愿望是'切近'的;而'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是'茫远'的,实现自己的这一希望又是非常艰巨的。因此,'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践,希望就能实现。这段文字,意味深长,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3. “我”的人物形象:(心理描写。主要采用内心独白,直抒胸臆的方法。)
  (小说不同于一般记叙文,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我” 不是作者。是一个线索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分子形象。故乡萧索的景色显示了当时农村的凋敝,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距离太大,'我'非常失望,从而抒发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无比憎恨的感情。 
    闰土的巨大变化,与'我'的思想隔阂刺痛了'我'的心,思想上引起极大震动、悲哀、愤慨。哀其不幸,寄予无限同情。 
     杨二嫂的变化,'我'感到讨厌。 
   离别故乡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更使我们认识到'我'热切要求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革命精神,并能认识到改造旧社会实现新生活的艰苦性、复杂性,表现了'我'对革命任务艰巨性的深刻认识和实现理想的信心、决心。小说最后闪光的一笔,一扫全篇沉闷的气氛,反映积极谋求社会变革的进取精神,鼓舞人们为新社会的出现而斗争的信心,同时把小说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4. 理解课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提问:这篇小说实际上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又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故乡的美丽画面,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 
    小说最后一段,又再现了记忆中的美丽画面,这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也是对新生活的想象、憧憬。 
5. 小说的主题思想: 
    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教后记:





《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习小说起伏跌宕的情节脉络,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巧妙的构思和悬念的铺排。 
○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学习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肖像及侧面、正面等人物 
描写方法,领会这些描写方法运用的妙处。 
○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全文内容,理顺故事情节。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巧妙的构思和悬念的铺排,感受人物形象。 
○细读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领会这些描写方法运用的妙处,从而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学生通过角色朗读和创意表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设疑、相互解疑。 
○练习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相结合的写法;改写或续写小说的结尾部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领会小说中描绘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感受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引导学生领悟“我”的善良、纯真,感受“我”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