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雨说(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19阅读:
字号:|
 第2课      雨说
教学目标:
1、散文诗的诵读训练。 
2、学习本文拟人手法的精妙应用。
3、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感受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拟人手法的精妙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 联想想像法、评析欣赏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古诗词中的含“雨”的著名诗句导入:
同学们,古往今来,雨都是自然的精灵,文人诗人们用最细腻的感情感受雨,用无数美妙的诗句描绘雨。比如:
(1)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 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简介诗人及写作背景:
1、郑愁予,1933年生人,原名邹文滔,河北人,中国台湾当代诗人。其父为国民党军官,诗人随父亲奔走于战场中,在炮火声中度过青少年时期。1949年诗人去台湾,1955年服役。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商学院,在基隆港务局任职。诗人从15岁就开始发表诗歌,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任《现代派》刊物编辑。1968年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学习,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讲师。后任耶鲁大学教授。1965年,诗人停止写作,到20世纪80年代才重操诗笔。有诗集《梦土上》、《衣钵》、《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诗人有“中国的中国诗人”称号,其诗风深受宋词风格的影响。

2、这首诗歌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在海外关注中国大陆。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这首诗,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三、诵读入境:
1、自由诵读。
自由诵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体会感情基调。 

2、选择最佳的朗诵背景音乐。
教师给出几段音乐,有豪放的,有激烈的,有忧郁的,有舒缓的,有明快的……请学生选择并且谈谈理由。
明确:这首诗歌活泼欢快,充满情趣,比较适宜明快的背景音乐。

3、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4、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组合诵读。
5、全班分角色配合诵读。

四、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诗情:
1、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明确: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2、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3、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明确: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
         腾,溪水叮咚流淌。雨让大地生气勃勃,成为生命的使者。

4、齐读第1-5节。

5、那么在诗人笔下,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 

6、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明确: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   
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补注: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 
      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
      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蕴含着另一层深意,即本诗写于文革灾难不久而开
      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
      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
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3、再次朗读全诗。

五、延伸训练:
以“我对雨说……”的句式完成下面两个练习:
1、你听懂了雨对你说的话吗?把全诗中的“我”改成“你”,“你”改成“我”,改变部分内容,变换人称,自由朗读,体会诗意。然后同桌配合,就原诗和改后的诗对应着读。如:
你来了,你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你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你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你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谈一谈这样改变方式的朗读体会:人称改变之后的呼应朗读,形成了一唱一和的态势,让人和雨形成了交流。

2、你选择其中的某一小节写几句“我说”,作为对“雨说”的回答,要求飞扬想象力,巧妙应用拟人手法,并选择具体的生活场景和细节作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创作并朗读。
示范:
          我说,雨来了,你来了就不要再回去了
          你就是我们辫梢上的珍珠啊
          你就是我们嘴里的糖啊
有一天,我们寻找春天的影子
原来它被你带到我们的心里了

六、课堂小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 

七、布置作业:
1、网上查找郑愁予的资料,诵读他的代表作《错误》等诗歌。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