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材料在文中的使用(人教版高一必修作文教案)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41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的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材料在议论文中的使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展示学生的三段读后感开头,讨论得失。然后引出话题。
《小兔学游泳》读后感
请看三个开头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全面发展”的路线。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受到太多来自社会的压力。因此,想通过学习各种技能脱颖而出。但结果大多数是半途而废,成为人云亦云的无业游民。人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大部分的社会精英都是专注于一项事业,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 相信每个人都读过《兔子学游泳》,小兔子和其他的动物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都在学习新的技能。有的技能小兔子学不会,但有的技能学的很快。而一些动物评论家对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
3、 大自然中,造物主把兔子塑造成一个身手敏捷、奔跑迅速的动物,在陆地上,兔子充满了活力,但在水中,兔子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兔子学游泳只是天方夜谭。他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学一样不适合自己的生存技能,在所有人看来就是一个玩笑。这类似于乌龟向老鹰学习飞翔,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引述中有分析)
所以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优势而去学习自己的弱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才能超越自己。(观点) ——(徐新)
一、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引述材料
先定中心论点,后引述材料,引述材料要剔除原材料中,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到要言不烦,中心明确
1、引述材料要简洁,概括;
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所谓定向叙述,既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
如《小马过河》一则材料: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提炼的论点是: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老牛和松鼠不同的答案,
(2)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3)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如果提炼的论点是: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小马向妈妈提出的问题
(2)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
(3)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2、亮出的观点要鲜明有力;
要使亮出的观点鲜明有力,就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拥护什么,应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忌语言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3、材料和观点之间有机过渡,有点分析
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它的好处是:
①告诉读者,我的立论是有根据的,使立论站住脚跟;
②对材料的分析是围绕立论进行的,这样,就为进一步论证作了必要的准备。当然,对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简洁,一二句话即可。
试题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与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提炼出的不同的观点,分别写两个开头,要有引述和观点。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90%来自汗水。加油!”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1、论点:从教育者角度——因材施教,发展特长
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动物管理局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引述)
显然,动物管理局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做法是错的。他们忽略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特性。一味的讲求全面发展,而不顾各自的特性,必然走向失败。(分析)
它启示人们,教育应因材施教,发展特长(观点)
2、教练野鸭的角度——认识到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清努力者的自身条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松鼠等。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90%来自汗水。”(引述)
读过这个材料,每个读者都会为教练的思维感到可笑。他以为两条腿的能游,四条腿的就一定能游。而且,只要主观努力,就一定成功。这显然是错误的。其一,他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其二,它认识到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清努力者的自身条件。正因如此,兔子再努力,也学不会游泳。(分析)
这就告诉我们:要认清自身条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观点)
1、提炼论点是: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老牛和松鼠不同的答案
(2)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3)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体现定向性)
《小马过河》是个耳熟能详的寓言,小马要过河,面对牛伯伯和松鼠的不同答案,他找到妈妈,妈妈的引导让他想清楚了。他终于靠自己的思索判断。成功的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
2、提炼的论点是: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小马向妈妈提出的问题
(2)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体现定向性)
(3)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小马过河》是个耳熟能详的寓言,面对小马的疑问,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小马终于靠自己的思索判断。成功的过了河。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教育孩子不要用简单或粗暴的方法,应像小马妈妈那样,循循善诱、讲究方法
引述材料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照搬法
此法适用于短小的供料,引用时可一字不易地抄录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这是1997年高考作文试题,材料非常简洁明了,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两则形成对比,或一次照搬一则分而用之亦可
2、概述法‘
供料的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丰富,引述时可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加以概括。如:
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
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
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
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的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水里泡大的,还要训练什么?" 。
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专门训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
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长同意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正式开办,经过科学训练,学生游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
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00~600之间
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篇幅长、内容多,宜用概述法:
育民小学在A县游泳赛中一举夺得团体冠军,为什么呢?经过了解,原来该校办了一个游泳训练班,在一位教练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训练,这才夺冠的
运用概述法,一是扼要的概括要覆盖材料的内容,二是行文要跟中心论点同向。
3、裁缝法
供料的篇幅较长,但内容比较单一,可以先删去不太重要的句子,再把主干句连缀起来,这种处理供料的方法叫裁缝法如:
阅读下面材料,以《更心爱的》为题,写一篇思想评论
传说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发现后质问家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这是我干的",父亲问道:"砍掉我的樱桃树,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用裁缝法引述,请看:
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但他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承认了,结果父亲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这样引述材料,其篇幅不及原来的一半,但把华盛顿砍樱桃树,向父亲承认,以及受到赞扬的主要内容保留下来了,而且几乎是引用原句,很有裁缝法的特色
引述材料最大的误区在于随意性,致使引述材料的文字缺乏向心力。引述材料过于繁冗,在文中占过大的比例,也是常见的毛病。解决的办法是力求简洁,尽量少引述材料,把重点放在分析说理上
作文强化训练:
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命题
达芬奇(公元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到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去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1、开头是如何引述材料的:
这是1980年高考作文的供料《画蛋》,要求考生据此写一篇读后感。有位考生在文中这样引述材料--
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达.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才告诉他画蛋的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功成
这位考生引述材料的篇幅不及供料的三分之一,应该说是相当简洁的了由于他透彻地理解了材料,同时又把阅卷老师作为倾吐对象,所以能够大胆地准确地剪裁材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引述材料的文字有着很强的向心力。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名师出高徒,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上面的引文围绕"师之教有方"引述材料,要言不烦,中心突出。引述材料要达到简洁的标准,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善于捕捉其中的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并具备较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能够灵活地将句群变成复句、复句变成单句,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做到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掌握读后感的写法:材料在议论文中的使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展示学生的三段读后感开头,讨论得失。然后引出话题。
《小兔学游泳》读后感
请看三个开头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全面发展”的路线。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受到太多来自社会的压力。因此,想通过学习各种技能脱颖而出。但结果大多数是半途而废,成为人云亦云的无业游民。人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大部分的社会精英都是专注于一项事业,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 相信每个人都读过《兔子学游泳》,小兔子和其他的动物为了增加自己的生存能力,都在学习新的技能。有的技能小兔子学不会,但有的技能学的很快。而一些动物评论家对这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
3、 大自然中,造物主把兔子塑造成一个身手敏捷、奔跑迅速的动物,在陆地上,兔子充满了活力,但在水中,兔子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兔子学游泳只是天方夜谭。他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学一样不适合自己的生存技能,在所有人看来就是一个玩笑。这类似于乌龟向老鹰学习飞翔,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引述中有分析)
所以这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放弃自己的优势而去学习自己的弱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应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才能超越自己。(观点) ——(徐新)
一、材料作文开头如何引述材料
先定中心论点,后引述材料,引述材料要剔除原材料中,与论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做到要言不烦,中心明确
1、引述材料要简洁,概括;
要使材料引述简洁、概括,必须根据观点的需要进行定向叙述,所谓定向叙述,既是要分析论点中所限定的要素,按照限定的要素进行叙述,
如《小马过河》一则材料: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提炼的论点是: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老牛和松鼠不同的答案,
(2)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3)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如果提炼的论点是: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小马向妈妈提出的问题
(2)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
(3)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2、亮出的观点要鲜明有力;
要使亮出的观点鲜明有力,就必须明确表示反对什么,主张什么,拥护什么,应该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忌语言闪闪烁烁,模棱两可
3、材料和观点之间有机过渡,有点分析
要避免材料和观点之间出现"两张皮"现象,就必须对原材料作一点分析,它的好处是:
①告诉读者,我的立论是有根据的,使立论站住脚跟;
②对材料的分析是围绕立论进行的,这样,就为进一步论证作了必要的准备。当然,对材料的分析要力求简洁,一二句话即可。
试题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
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写议论文,切忌开头不引述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开材料,开头不引述材料,而在论证过程中使用,就把话题引子当成了论据,使读者(评卷人)不明白你的中心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如果整篇文章不见所给材料,你的作文与试题提供的材料和写作要求则无法直接联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另起炉灶的感觉因此,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也不可在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作文与一般的回答问题等同起来,离开试卷即不知"这"为何云。这种为答题而作文的作法是比较普遍的毛病,为材料作文之一大忌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提炼出的不同的观点,分别写两个开头,要有引述和观点。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90%来自汗水。加油!”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1、论点:从教育者角度——因材施教,发展特长
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动物管理局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引述)
显然,动物管理局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做法是错的。他们忽略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特性。一味的讲求全面发展,而不顾各自的特性,必然走向失败。(分析)
它启示人们,教育应因材施教,发展特长(观点)
2、教练野鸭的角度——认识到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清努力者的自身条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松鼠等。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90%来自汗水。”(引述)
读过这个材料,每个读者都会为教练的思维感到可笑。他以为两条腿的能游,四条腿的就一定能游。而且,只要主观努力,就一定成功。这显然是错误的。其一,他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其二,它认识到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没有认清努力者的自身条件。正因如此,兔子再努力,也学不会游泳。(分析)
这就告诉我们:要认清自身条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观点)
1、提炼论点是:遇到问题要想一想。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老牛和松鼠不同的答案
(2)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3)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体现定向性)
《小马过河》是个耳熟能详的寓言,小马要过河,面对牛伯伯和松鼠的不同答案,他找到妈妈,妈妈的引导让他想清楚了。他终于靠自己的思索判断。成功的过了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遇到问题要多想一想
2、提炼的论点是:教育孩子应讲究方法。
引述的材料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小马向妈妈提出的问题
(2)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体现定向性)
(3)结果小马过去了(成功)
《小马过河》是个耳熟能详的寓言,面对小马的疑问,妈妈不是简单的告诉小马应该如何做,而是让他想想。小马终于靠自己的思索判断。成功的过了河。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教育孩子不要用简单或粗暴的方法,应像小马妈妈那样,循循善诱、讲究方法
引述材料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照搬法
此法适用于短小的供料,引用时可一字不易地抄录如: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2]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这是1997年高考作文试题,材料非常简洁明了,引述材料可用照搬法,一次性照搬两则形成对比,或一次照搬一则分而用之亦可
2、概述法‘
供料的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丰富,引述时可用自己的话简要地加以概括。如:
1987年6月,A县举行小学生游泳比赛,育民小学取得了团体冠军 。
1986年初,育民小学一位老师提出建议:"我们这里河湖港汊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为校内学生举办游泳训练班" 。
1986年4月,育民小学校务会议同意了这一建议,并决定请一位教练进行理论指导 。
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学听到一些家长的反映。有的家长说:"举办游泳训练班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有的家长说:"我们的孩子从小在水里泡大的,还要训练什么?" 。
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说:"我们举办游泳训练班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强学生体质,一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近年来,我国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在一些国际比赛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至于说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专门训练,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为游泳健儿,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和严格训练" 。
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长同意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正式开办,经过科学训练,学生游泳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
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在400~600之间
这道作文题目的材料篇幅长、内容多,宜用概述法:
育民小学在A县游泳赛中一举夺得团体冠军,为什么呢?经过了解,原来该校办了一个游泳训练班,在一位教练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科学训练,这才夺冠的
运用概述法,一是扼要的概括要覆盖材料的内容,二是行文要跟中心论点同向。
3、裁缝法
供料的篇幅较长,但内容比较单一,可以先删去不太重要的句子,再把主干句连缀起来,这种处理供料的方法叫裁缝法如:
阅读下面材料,以《更心爱的》为题,写一篇思想评论
传说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发现后质问家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华盛顿心里有点紧张,但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带着羞惭的神色说:"爸爸,这是我干的",父亲问道:"砍掉我的樱桃树,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吗?"华盛顿回答说:"可我告诉你的是一个事实呀!"父亲听后,不但没有惩罚华盛顿,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用裁缝法引述,请看:
华盛顿小时候曾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但他还是勇敢地走到父亲面前承认了,结果父亲不但没有惩罚他,反而赞扬说:"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这样引述材料,其篇幅不及原来的一半,但把华盛顿砍樱桃树,向父亲承认,以及受到赞扬的主要内容保留下来了,而且几乎是引用原句,很有裁缝法的特色
引述材料最大的误区在于随意性,致使引述材料的文字缺乏向心力。引述材料过于繁冗,在文中占过大的比例,也是常见的毛病。解决的办法是力求简洁,尽量少引述材料,把重点放在分析说理上
作文强化训练:
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命题
达芬奇(公元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见到他有些不耐烦了,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去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地表现出来,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佛罗基奥还说:反复地练习画蛋,就是严格地训练眼睛细致地观察形象,用手准确地描绘形象,做到手眼一致,不论画什么就都能得心应手了后来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1、开头是如何引述材料的:
这是1980年高考作文的供料《画蛋》,要求考生据此写一篇读后感。有位考生在文中这样引述材料--
当达.芬奇投师于佛罗基奥时,佛罗基奥没有首先教他创作作品,却要他画蛋,这是佛与凡人不同之处十几天只是画蛋,达.芬奇自然是不耐烦了这时,那位名画家才告诉他画蛋的意义所在:他的目的是严格训练学生的细致观察与准确描绘形象的能力。这正是佛罗基奥的"有方"。正是由于这有方,才使芬奇得以日后功成
这位考生引述材料的篇幅不及供料的三分之一,应该说是相当简洁的了由于他透彻地理解了材料,同时又把阅卷老师作为倾吐对象,所以能够大胆地准确地剪裁材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引述材料的文字有着很强的向心力。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名师出高徒,其一是师之教有方,其二是徒之学不怠。上面的引文围绕"师之教有方"引述材料,要言不烦,中心突出。引述材料要达到简洁的标准,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善于捕捉其中的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并具备较强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能够灵活地将句群变成复句、复句变成单句,用简单的形式表达复杂的内容,做到以简驭繁,以少总多
王桂平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