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教案(北京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54阅读:
字号:小|大
《勾践灭吴》教案
原野
教学目标:通过适当忽略文言知识,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文言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学习在纷繁芜杂的事件中,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地叙述事件的方法。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讨,培养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自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勾践为了复国报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效果的认识。
教学课时:2课时
预习(1课时):
(第一课时)
1、 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阅读中的困惑、心得,学写批注,具体可参照《范爱农》。
2、 利用图书、网络,影视等,搜集吴越之战的背景材料,准备在班上交流。
3、 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准备复述故事梗概。
4、 在作业本上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10个句子的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任选一项。也可安排在预习课上来做):
(一)、给下边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作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参考答案)
1.标点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标题:卧薪尝胆
3.加点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 (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二)、指出下面颜迈给蒲松龄的对联中涉及的两个成语典故: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成语典故:破釜沉舟(西楚与秦)、卧薪尝胆(吴越之战)。
二、吴越之战的背景资料:
分组汇报资料搜集情况。
学生汇报后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劳动,根据情况作适当补充和纠正: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姑苏(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倡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二、预习作业处理:
1、 教师出示书面作业答案,学生交互批改作业,强化互动与合作。
2、 学生复述故事梗概,师生补充纠正。
三、诵读课文,弄懂字、词、句含义:
(一)、诵读课文:
提倡师生合作,教师范读某几段落,其余段落由学生完成。
1、 读准字音。
2、 读准句读。
3、 读出一定语气。
(二)、内容梳理:
学生提出批注中的疑难字句,同学帮助解释,解释不了的教师指导。
三、课文分析:
1、 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勾践采取了哪些内政外交政策使自己国力强大,最终打败夫差的?
(外交方面:任用智谋超群、忠心耿耿的文种为使节,麻痹夫差,拉拢伯嚭,离间吴国君臣,为自己赢得存活的机会和宝贵的时间;内政方面:以民为本,赢得民心,畜养民力;实行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增强国力)
2、 当越国强大时,国民请战,勾践为什么要阻止?
(勾践的话说明他能自我检讨,同时他认识到,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百姓的力量。他的拒绝,是对民心的检测,也是使百姓斗志更为高昂的手段。在这种有意的的压抑下,百姓更加团结、更加舍命——“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3、越国复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4、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最后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嚭: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四、写法探究(根据学习情况决定取舍):
1、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
提问: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2、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 (1) 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 (2)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 (3) 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4)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本课小结:
1、 重点字句。
2、 人物及经验教训。
3、 写法。
课后作业:阅读附录所选材料(教师复印)。
附:
1、阅读下文,结合课文作比较阅读。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于宰嚭计,与越平。其后五年,吴王闻齐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与邹、鲁之君会以归,益疏子胥之言。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受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盘庚》曰:‘古人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吧。’是商所以兴也。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已。”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吾俱亡,无为也。”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胥为人,刚暴少恩,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徼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字胥谏不用,因辍,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臣使人微伺之,基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夫人臣内不得意,外交诸侯,自以先王谋臣,今不用,常怏怏,愿王蚤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曰:“嗟乎,谗臣宰嚭为乱,王顾反诛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时,诸子弟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吴国与我,我顾不敢当,然若之何听谗臣杀长者?”乃告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氛吾眼著之吴东门,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刺杀。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乃为立祠于江上,因名曰胥山。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事故以不用子胥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2、《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板书设计:
内政 鼓励生育 减免赋税 赢得民心 休养生息
勾践
灭吴
外交 与吴讲和 美人计 离间计
原野
教学目标:通过适当忽略文言知识,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文言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学习在纷繁芜杂的事件中,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地叙述事件的方法。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研讨,培养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自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勾践为了复国报仇所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效果的认识。
教学课时:2课时
预习(1课时):
(第一课时)
1、 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上阅读中的困惑、心得,学写批注,具体可参照《范爱农》。
2、 利用图书、网络,影视等,搜集吴越之战的背景材料,准备在班上交流。
3、 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准备复述故事梗概。
4、 在作业本上完成《思考与练习》第二题10个句子的翻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导入(任选一项。也可安排在预习课上来做):
(一)、给下边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用一个成语作标题,注意其中加点的词语。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参考答案)
1.标点
勾践之困会稽也,唱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2.标题:卧薪尝胆
3.加点的词语
女通“汝”,你。
重 (chóng)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屈己下人。
振——通“赈”,救济。
吊——慰问。
(二)、指出下面颜迈给蒲松龄的对联中涉及的两个成语典故: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成语典故:破釜沉舟(西楚与秦)、卧薪尝胆(吴越之战)。
二、吴越之战的背景资料:
分组汇报资料搜集情况。
学生汇报后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劳动,根据情况作适当补充和纠正: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姑苏(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倡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二、预习作业处理:
1、 教师出示书面作业答案,学生交互批改作业,强化互动与合作。
2、 学生复述故事梗概,师生补充纠正。
三、诵读课文,弄懂字、词、句含义:
(一)、诵读课文:
提倡师生合作,教师范读某几段落,其余段落由学生完成。
1、 读准字音。
2、 读准句读。
3、 读出一定语气。
(二)、内容梳理:
学生提出批注中的疑难字句,同学帮助解释,解释不了的教师指导。
三、课文分析:
1、 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勾践采取了哪些内政外交政策使自己国力强大,最终打败夫差的?
(外交方面:任用智谋超群、忠心耿耿的文种为使节,麻痹夫差,拉拢伯嚭,离间吴国君臣,为自己赢得存活的机会和宝贵的时间;内政方面:以民为本,赢得民心,畜养民力;实行一系列休养生息政策,增强国力)
2、 当越国强大时,国民请战,勾践为什么要阻止?
(勾践的话说明他能自我检讨,同时他认识到,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百姓的力量。他的拒绝,是对民心的检测,也是使百姓斗志更为高昂的手段。在这种有意的的压抑下,百姓更加团结、更加舍命——“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3、越国复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4、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学生讨论,最后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嚭: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四、写法探究(根据学习情况决定取舍):
1、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
提问: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2、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 (1) 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 (2)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 (3) 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4)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本课小结:
1、 重点字句。
2、 人物及经验教训。
3、 写法。
课后作业:阅读附录所选材料(教师复印)。
附:
1、阅读下文,结合课文作比较阅读。
吴以伍子胥 、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而父乎?”夫差对曰:“不敢。”是夕,阖庐死。夫差既为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三年,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兵五千人栖于会稽山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于宰嚭计,与越平。其后五年,吴王闻齐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不可。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能用人,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腹心之疾,齐犹疥癣耳,而王不先越,乃务伐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与邹、鲁之君会以归,益疏子胥之言。其后四年,吴将复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重宝以献遗太宰嚭。太宰嚭既数受越赂,其受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王,王信用嚭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疾,今信其游辞伪诈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盘庚》曰:‘古人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吧。’是商所以兴也。愿王释齐而先越,不然,将悔之无及也已。”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谓其子曰:“吾谏王,王不我用,吾今见吴之灭矣,女与吾俱亡,无为也。”乃属其子于齐鲍氏,而归报吴王。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胥为人,刚暴少恩,其怨望猜贼,为祸也深。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计谋不用,乃反怨望。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徼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字胥谏不用,因辍,佯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臣使人微伺之,基使齐也,乃属其子于鲍氏。夫人臣内不得意,外交诸侯,自以先王谋臣,今不用,常怏怏,愿王蚤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子胥曰:“嗟乎,谗臣宰嚭为乱,王顾反诛我。我令若父霸,又若立时,诸子弟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立,欲分吴国与我,我顾不敢当,然若之何听谗臣杀长者?”乃告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氛吾眼著之吴东门,以观越寇之灭吴也。”乃自刺杀。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乃为立祠于江上,因名曰胥山。后十余年,越袭吴,吴王还与战,不胜,使大夫行成于越,不许,吴王将死,曰:“事故以不用子胥之言至于此,令死者无知则已,死者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自刎。
2、《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板书设计:
内政 鼓励生育 减免赋税 赢得民心 休养生息
勾践
灭吴
外交 与吴讲和 美人计 离间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