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中的话题导读法(人教版高一选修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7:58阅读:91
字号:小|大
初涉《外国小说欣赏》,犹如隔岸寻花,令人神往;待得徜徉而过,顿觉浓香馥郁。细摩《外国小说欣赏》,不禁感叹,改革的力度可真大呀!单从总体的体例和单元的体例来看,和以往的教学设置可谓大相径庭。本教科书设定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板块。如此“新”的课如何教?是以传统的欣赏文本为主,还是学习小说的基本元素(单元话题)为主?还是……
依据编者“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外国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的意图。我以为教材本身所安排的八个单元“话题”既是重要的小说知识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点,更是每个单元的导读点!正确的做法就是,围绕单元话题,结合文本阅读、思考和实践来组织学习,我把它称作“话题”导读法。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来简述之。
一.由话题来统摄文本——“咬定青山不放手”
《外国小说欣赏》安排的八个话题,用其特有的内涵、魅力,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让学生对西方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及欣赏小说的新路数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也符合教科书的编撰特点。以此为纲,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而且还能教给学生一些解读小说之法,使之对小说的分析推向纵深,一举多得。
《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一单元安排的话题是“叙述”,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可教的基本内容有:①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②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③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④体会《桥边的老人》中对话设计言简义丰的特点和推动叙述的作用。⑤领会课文的主旨。在这些纲要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①投影《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的片断,请学生说说小说的叙述角度。②在讨论中由学生交流叙述角度的有关知识,总结两种角度(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让他们明白叙述的角度对小说的感染力。③复述概括《桥边的老人》的情节,明确叙述角度及由此而带来的对小说的新认识。④结合本文的叙述腔调“显示”来具体体会课文中对话设计的张力。⑤从简单平静的“显示”(冰山原则)中来探究小说的主题。⑥在小说的其他对话中寻找个性化的发现,读出多元化的感悟。
《桥边的老人》是一篇独立自足的小说,它有无数个欣赏的点和面,但编者恰恰将它编在“叙述”这一单元里,这是为什么?王荣生认为:“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性质。”可见其合理处就是把它做为教“叙述”的一个典型之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反映战争的罪恶这类题材的作品学生定然读过一些,可本文作者的高超之处在于通过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叙述了一位躲避战乱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动物的遭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战争让老人走开,动物留下?还是让老人也留下?”特别是这位老人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战争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又让他陷于战火之中,这情景和形象深刻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无庸置疑,这种“现在进行时”叙述给读者一种“亲历”之感,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更何况这个文本在这一单元叙述话题中除了阅读欣赏价值,还有话题的质地——叙述腔调之一“显示”的魅力的一面,让读者在阅读时独自面对一段生活,面对一个人、一件事。这种冰山式的冷静的叙述,更具有客观性,更增强了读者谴责与反思的力度。这就是“叙述”的效果,也是将这作为导读之“纲”的魅力。
“小说是一个艺术空框,不同的读者可以往里填充不同的东西,也是一座蕴涵着无穷可能性的宝山,不同的游者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可见,以“话题”为导读之纲,便不必担心踏上重视技术知识而忽视学生内心感受的文学教学歧途,更能理性促成学生的文学认知。
二.在课堂中渗透思考——“润物尚需细无声”
“本教材的另一个亮点是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设置了一些思路新颖、别具一格的思考题。这些题目是有关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这篇小说所延伸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这一特性决定了这些思考题同传统教材的“思考与练习”不同,我们不能以巩固、补充的手段来待之,我们要将思考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机地分解于教学环节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六单元的话题是“结构”,安排了两道思考题,其中一道是:“《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其中使用了几次‘延迟’?这人的‘延迟’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渗入感性认识:
①《牲畜林》的最大亮点是采用了独特的构成方式即在情节上设置危机。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几次危机障碍?②这样反复设置障碍你觉得有必要吗?会不会累赘?③这种重复递进的“延迟”结构有什么好处?这样便将思考题无形地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生动的文本中匡正结构认识、触发心灵感受。
将思考题悄然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阅读主题自然不会分散,课堂自然紧凑而不懒散。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思考题很多是我们理解文本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我们将文本与实际相联系的契机,紧扣这些思考题会让我们获得超越文本的惊喜。
三.以灵活来训练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
《外国小说欣赏》的实践题有写作练习的色彩,注重读者阅读体验,且设计得新颖巧妙。这显然不是学生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有效的实践呢?我以为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根据实情随机应变,这样方可让学生能够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其一是灵活地将它设计成思考题,自然地渗透到阅读过程中。
第三单元的课后第三题:“假如你就是跟随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困难,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就可以组织如下探讨:先用投影(幻灯)“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来浸润学生。同时我运用巴金的话作引子,“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假设想象两个问题,谈个人的感悟:①假如你是族人,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遇到的困难。②假如你是族人,你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将实践题化于课堂内,并将此设计成探究题型,可以说是激起一滩“活水”,自然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源头。
其二是有目的的将它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独立或合作完成。
如第五单元的课后第三题:“以‘太阳高悬,却下起了大雨。阿三正在打猎,一只兔子从他面前跑过……’为开头,写一个800字的情节紧张动人的故事。”很显然如果将这实践置于课内的话,学生的时间与精力肯定不够。为此我将其设置于课外来完成,这样可充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其三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巧妙地将课后的某些实践题进行转换。
课后的有些实践题不合学生的口味,学生也不爱写。比如,在“场景”这一单元,思考与实践中的第三和第四题。这些题目难度大,花费时间多,学生也不喜欢,为此我们老师可以巧妙地做些处理,可将第三题换成对吵闹环境和幽静环境的生动描写,也可以换成其它叙写加描写性的文章……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地转换有些实践题,会再次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以话题为导读阅读时,我们一定要避免纯理论的知识性教学,要悄然地将理论融入文章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又不觉得枯燥;同时要根据选修课的性质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为主,让他们在动脑、动手、动笔中,完成对小说的感受与领悟。
将“话题”导读法作为引导学生走近“外国小说”的方法,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它犹如一脉清香,引领着我们在外国小说的花园中“隔岸寻花”,流连赏玩。
依据编者“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外国小说,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升审美水平和知识水平。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外国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的意图。我以为教材本身所安排的八个单元“话题”既是重要的小说知识点,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点,更是每个单元的导读点!正确的做法就是,围绕单元话题,结合文本阅读、思考和实践来组织学习,我把它称作“话题”导读法。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来简述之。
一.由话题来统摄文本——“咬定青山不放手”
《外国小说欣赏》安排的八个话题,用其特有的内涵、魅力,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让学生对西方小说的文体特征以及欣赏小说的新路数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也符合教科书的编撰特点。以此为纲,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地进入文本,而且还能教给学生一些解读小说之法,使之对小说的分析推向纵深,一举多得。
《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一单元安排的话题是“叙述”,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可教的基本内容有:①掌握小说的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②考察小说叙述角度和叙述人称与内容、题旨呈现的关系。③了解小说的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④体会《桥边的老人》中对话设计言简义丰的特点和推动叙述的作用。⑤领会课文的主旨。在这些纲要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思路:①投影《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的片断,请学生说说小说的叙述角度。②在讨论中由学生交流叙述角度的有关知识,总结两种角度(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让他们明白叙述的角度对小说的感染力。③复述概括《桥边的老人》的情节,明确叙述角度及由此而带来的对小说的新认识。④结合本文的叙述腔调“显示”来具体体会课文中对话设计的张力。⑤从简单平静的“显示”(冰山原则)中来探究小说的主题。⑥在小说的其他对话中寻找个性化的发现,读出多元化的感悟。
《桥边的老人》是一篇独立自足的小说,它有无数个欣赏的点和面,但编者恰恰将它编在“叙述”这一单元里,这是为什么?王荣生认为:“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来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性质。”可见其合理处就是把它做为教“叙述”的一个典型之例,“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而反映战争的罪恶这类题材的作品学生定然读过一些,可本文作者的高超之处在于通过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叙述了一位躲避战乱的老人和他相依为命的小动物的遭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战争让老人走开,动物留下?还是让老人也留下?”特别是这位老人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战争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又让他陷于战火之中,这情景和形象深刻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无庸置疑,这种“现在进行时”叙述给读者一种“亲历”之感,仿佛这是一篇来自战场的报道,一个真实的特写。更何况这个文本在这一单元叙述话题中除了阅读欣赏价值,还有话题的质地——叙述腔调之一“显示”的魅力的一面,让读者在阅读时独自面对一段生活,面对一个人、一件事。这种冰山式的冷静的叙述,更具有客观性,更增强了读者谴责与反思的力度。这就是“叙述”的效果,也是将这作为导读之“纲”的魅力。
“小说是一个艺术空框,不同的读者可以往里填充不同的东西,也是一座蕴涵着无穷可能性的宝山,不同的游者可以领略不同的风景。”可见,以“话题”为导读之纲,便不必担心踏上重视技术知识而忽视学生内心感受的文学教学歧途,更能理性促成学生的文学认知。
二.在课堂中渗透思考——“润物尚需细无声”
“本教材的另一个亮点是在每一单元的后面设置了一些思路新颖、别具一格的思考题。这些题目是有关这篇小说的题旨、关键、奥秘与若干精到之处的,甚至还有一些是由这篇小说所延伸出来的美学、哲学、风俗等方面的思考。……”这一特性决定了这些思考题同传统教材的“思考与练习”不同,我们不能以巩固、补充的手段来待之,我们要将思考题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有机地分解于教学环节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第六单元的话题是“结构”,安排了两道思考题,其中一道是:“《牲畜林》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其中使用了几次‘延迟’?这人的‘延迟’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渗入感性认识:
①《牲畜林》的最大亮点是采用了独特的构成方式即在情节上设置危机。请你仔细阅读课文找出几次危机障碍?②这样反复设置障碍你觉得有必要吗?会不会累赘?③这种重复递进的“延迟”结构有什么好处?这样便将思考题无形地融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生动的文本中匡正结构认识、触发心灵感受。
将思考题悄然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阅读主题自然不会分散,课堂自然紧凑而不懒散。更为重要的是,课后的思考题很多是我们理解文本的最佳切入点,也是我们将文本与实际相联系的契机,紧扣这些思考题会让我们获得超越文本的惊喜。
三.以灵活来训练实践——“绝知此事要躬行”
《外国小说欣赏》的实践题有写作练习的色彩,注重读者阅读体验,且设计得新颖巧妙。这显然不是学生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有效的实践呢?我以为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根据实情随机应变,这样方可让学生能够思接千载,神游万里。
其一是灵活地将它设计成思考题,自然地渗透到阅读过程中。
第三单元的课后第三题:“假如你就是跟随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困难,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们就可以组织如下探讨:先用投影(幻灯)“作品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来浸润学生。同时我运用巴金的话作引子,“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让学生假设想象两个问题,谈个人的感悟:①假如你是族人,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见到的景象和遇到的困难。②假如你是族人,你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将实践题化于课堂内,并将此设计成探究题型,可以说是激起一滩“活水”,自然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源头。
其二是有目的的将它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独立或合作完成。
如第五单元的课后第三题:“以‘太阳高悬,却下起了大雨。阿三正在打猎,一只兔子从他面前跑过……’为开头,写一个800字的情节紧张动人的故事。”很显然如果将这实践置于课内的话,学生的时间与精力肯定不够。为此我将其设置于课外来完成,这样可充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其三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巧妙地将课后的某些实践题进行转换。
课后的有些实践题不合学生的口味,学生也不爱写。比如,在“场景”这一单元,思考与实践中的第三和第四题。这些题目难度大,花费时间多,学生也不喜欢,为此我们老师可以巧妙地做些处理,可将第三题换成对吵闹环境和幽静环境的生动描写,也可以换成其它叙写加描写性的文章……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地转换有些实践题,会再次燃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以话题为导读阅读时,我们一定要避免纯理论的知识性教学,要悄然地将理论融入文章内容的教学中,让学生既掌握了理论,又不觉得枯燥;同时要根据选修课的性质倡导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为主,让他们在动脑、动手、动笔中,完成对小说的感受与领悟。
将“话题”导读法作为引导学生走近“外国小说”的方法,只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它犹如一脉清香,引领着我们在外国小说的花园中“隔岸寻花”,流连赏玩。
王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