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08阅读:
字号:小|大
松滋一中2013届语文导学案
《故都的秋》 学案
编稿: 审稿: 编写时间:
班级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 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 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
1. 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 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
缘景入情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 “ 不远千里 ”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 “ 秋 ” 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 《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
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古代有“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说法,讲的就是文学的抒情性。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情感源于现实,更要寄托于现实。因此,在对抒情性文学作品(散文)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声音、画面、情感)逐步进入,其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是“画面——情感”层,即作者在作品中为读者描摹的“景”与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情”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基础训练
1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混混沌沌 ( )一 椽破屋( ) 潭 柘寺( ) 落 蕊( )
著 着单衣( ) 颓废( ) 廿四桥( ) 鲈鱼( )
2、快速阅读全文。边看边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划出表示颜色、声音的词语、短语。
二、能力提升
1.故都就是北平,标题为何不用“北平的秋”?
2.阅读第一段,找出文眼句,初步感知文章的基调。
3. 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会赏析。
(1) 文中对北国之秋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描绘了哪几幅图画?为它们拟出小标题。
(2) 你认为哪一幅画面描绘得最为生动出色?试作一点赏析。
介绍一种赏析法:缘景入情法
首先把握故都之秋的总体特点(清、静、悲凉);然后结合具体画面分析该特点;最后探寻出思想感情或作者的审美情趣。
赏析“斜桥话秋图”示例
从都市闲人咬着烟管的姿态和互答时缓慢悠闲的声调体味出“清”;
从息列索落的秋雨声体味出“静”;
从灰沉沉的天色、凉风冷雨、青布单衣或夹袄和他们闲话秋凉的微叹体味出“悲凉”;
如果说前面几幅画面属于风景画的话,那么“斜桥话秋图”则是一幅风俗画。闲人话秋的的京腔京味烘托出浓郁的北国秋味,而他们的微叹和互答恰好能唤起作者的落寞和感伤。作者深爱这样的秋景,与当时作者思想苦闷、向往隐逸恬淡生活情趣是有直接关系的。
4. 语言品味,体会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特点。
如写“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进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上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如写“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一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5. 阅读第2、第13段,指出南国之秋的特点,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
6. 综观全文,作者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如何认识北国之秋中流露出来的深远的幽思和孤独?
三、延伸拓展
搜集与“秋”有关的诗词、佳句,探寻秋的文化意蕴。
【反思与感悟】
【当堂训练】
1.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绘,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流露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正像是黄酒这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中“黄酒”、“稀饭”等四个喻体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白干”、“馍馍”等四个喻体则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__________.。
3.文中在谈到牵牛花时,作者为什么说“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试结合本文的文眼略作分析。
《故都的秋》 学案
编稿: 审稿: 编写时间:
班级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 理解本文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描绘故都的秋景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比来突显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2. 体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 语言品味与学习。
【重点难点】
1. 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 探讨故都的秋的文化意蕴和作者的审美情趣。
【学法指导】
缘景入情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曾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 “ 不远千里 ”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 “ 秋 ” 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 —— 《故都的秋》。
3、缘景入情
抒情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古代有“情动于衷而形于言”的说法,讲的就是文学的抒情性。抒情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并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与评价。情感源于现实,更要寄托于现实。因此,在对抒情性文学作品(散文)进行鉴赏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声音、画面、情感)逐步进入,其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是“画面——情感”层,即作者在作品中为读者描摹的“景”与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情”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基础训练
1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混混沌沌 ( )一 椽破屋( ) 潭 柘寺( ) 落 蕊( )
著 着单衣( ) 颓废( ) 廿四桥( ) 鲈鱼( )
2、快速阅读全文。边看边划出作者描写的景物。划出表示颜色、声音的词语、短语。
二、能力提升
1.故都就是北平,标题为何不用“北平的秋”?
2.阅读第一段,找出文眼句,初步感知文章的基调。
3. 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学会赏析。
(1) 文中对北国之秋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描绘了哪几幅图画?为它们拟出小标题。
(2) 你认为哪一幅画面描绘得最为生动出色?试作一点赏析。
介绍一种赏析法:缘景入情法
首先把握故都之秋的总体特点(清、静、悲凉);然后结合具体画面分析该特点;最后探寻出思想感情或作者的审美情趣。
赏析“斜桥话秋图”示例
从都市闲人咬着烟管的姿态和互答时缓慢悠闲的声调体味出“清”;
从息列索落的秋雨声体味出“静”;
从灰沉沉的天色、凉风冷雨、青布单衣或夹袄和他们闲话秋凉的微叹体味出“悲凉”;
如果说前面几幅画面属于风景画的话,那么“斜桥话秋图”则是一幅风俗画。闲人话秋的的京腔京味烘托出浓郁的北国秋味,而他们的微叹和互答恰好能唤起作者的落寞和感伤。作者深爱这样的秋景,与当时作者思想苦闷、向往隐逸恬淡生活情趣是有直接关系的。
4. 语言品味,体会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特点。
如写“槐树”: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进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上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如写“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一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5. 阅读第2、第13段,指出南国之秋的特点,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
6. 综观全文,作者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如何认识北国之秋中流露出来的深远的幽思和孤独?
三、延伸拓展
搜集与“秋”有关的诗词、佳句,探寻秋的文化意蕴。
【反思与感悟】
【当堂训练】
1.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作者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绘,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流露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正像是黄酒这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段文字中“黄酒”、“稀饭”等四个喻体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白干”、“馍馍”等四个喻体则是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用一个成语概括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__________.。
3.文中在谈到牵牛花时,作者为什么说“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试结合本文的文眼略作分析。
刘远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