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16阅读:
字号:|
 一、导入课文
     上课前我先作个调查:喜欢读小说的请举手……多得很;喜欢读诗歌的请举手……少得可怜。很多同学不喜欢读诗歌,其实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也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希望同学今后能多读一点诗歌。特别是古典诗词,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很耐咀嚼。毛主席就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是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倥偬之间也不断地默诵吟咏,写诗填词。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诗篇”中的一篇——《沁园春•长沙》(板书课题)
词的有关知识  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等,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词有词牌,是词乐曲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和格律。词牌之下是词的题目,可用可不用。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是喜欢老师范读,还是自己齐读一遍? 生:老师范读。(老师读)
三、明确学习目标


师:这首词我们重在“诵读、领会、品味、鉴赏”(板书)
四、学习全词
师: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代。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开头三句……诗歌的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哪个同学按调整好正常语序,把三句大意说一下?
 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滚滚北流。
师:“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慨。
师:对,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千山…,万…,孤…独…。”
师:这是柳宗元政治改革失败逅被贬永州,身处逆境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与革命家的胸怀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万类霜天竞自由。
师:对,一共七句,这在古诗词中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各一个。初中阶段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
生:望。也是控制七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里诗人都看到哪些秋景?我请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
(生1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7句)
师:个别地方处理得还不够理想。“看”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情(师范读此7句)。现在大家再齐读一下这7句(生齐读)。
这几句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
生:放眼望去。师:是“远眺”,这写得是“远景”。
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生:收回来。
师:这是“近观”,这写的是“近景”。
“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生:“仰视”,写的是“高景”。
师:“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什么景?生:“俯察”,写的是“低景”。
师: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时的情景,把观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想象一下。主席的“手”该怎样放?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
生:插腰。师:“视角 “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生:慢点好。师: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观赏,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马观花。
再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更是突出考察学生的想象力。现在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可分四步: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看谁的脑海里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缓缓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只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同学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了这一切了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师:好。在这几句中,哪几个词用得好?
具有表现力的词句赏析: 
万山:写出山之多;  层林:写出林之密;  红遍:写出红之广;   
尽染:写出染之透;  漫江:写出水之盛;  碧透:写出水之清; 
鹰击:写出鹰飞的矫健,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   
鱼翔:写出鱼游的轻快,用“翔”不用“游”,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在空中一样轻快自如; 
你们看,毛泽东用词是多么精妙,多么生动传神。
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作了哲理性升华。万类霜天:可见诗人视野的开阔;  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生:号召和呼唤。师:对,如同说:饥寒交迫的奴隶要起来为生存的自由而斗争。同学们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蓬勃,充满生机(板书)。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写得肃杀悲凉,清冷惨淡,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寥”“万里悲秋常做客”“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
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烂多彩、充满生机呢?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生沉思)。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生:与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
师:毛泽东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他是一介普通书生吗?
生:不是。他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
师:是的,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肯定不同于封建文人。因而,同是面对“秋”,由于胸襟不同,抱负不同,所选取的景物、着眼点也就不同,所渲染的情绪、抒发的感情也就自然不同。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看到这幅绚丽壮美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 [点拨]   
①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深沉的思索,提出一个巨大而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面对广阔的宇宙思绪万端,深沉地思索,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主沉浮”是什么意思?:谁来主宰你的荣衰沉浮? 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师:这是全诗的“诗眼”。这样上阙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板书)的问题。下面齐读一遍上阙。
师: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是怎样回答的呢?“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百侣”与上文的哪个词呼应?
生:独立
师:对,“橘子洲”是青年毛泽东与同学战友常来游览的旧地,风物景观非常熟悉。旧地重游,往昔那不寻常岁月值得回忆的太多了。这两句起承接过度的作用。
这首词下阙的领字是哪个?
生:恰  ,一直“领”到哪里?
生:粪土当年万户侯
师:也是七句,请一同学读这七句。(生读)
师“恰”应稍顿一下,突出其领字作用。以下几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师范读)(生齐读)  “恰”——正值,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风采才华旺盛勃发,革命青年们意气风发,正强劲有力,他们指点江山。江山指什么?生:国家大事
师:指点就是评点、关心;并且写出激励昂扬的文字,宣传真理,蔑视权贵,把大军阀、大官僚视若粪土。
这几句是通过回忆往事来抒情(板书)用以“回答”(板书)“谁主沉浮”。可能有同学问: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谁能解释?
生:这些青年有能力、有才华主宰国家命运。
这样“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才华,有能力,能文能武的风流人物不主沉浮,谁主沉浮?所以说下阙通过抒情,巧妙地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多么大的气魄,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浩大志!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下阙抒发的感情是“慷慨激昂”(板书)
师:我们齐读一下全诗,要感情充沛,气势高昂。
背诵全诗。
 曾祥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