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创新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19阅读:
字号:小|大
沈巷中学 韦晓静
[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烛之武退秦师》是选自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中的名篇,讲的是战国时,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巧舌退秦师的故事。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烛之武的人物形象,体会他那巧妙的语言艺术。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文言句式——状语后置。(3)分析烛之武的艺术形象(义、智、勇)和他巧妙的语言艺术。
[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
一、趣味探讨,激发兴趣
谈到英雄的形象,我们一些同学的脑海中马上浮现了一些人,例如:乔峰,“英”气逼人,降龙十八掌更是武林独霸;杨过,有情有义,黯然销魂掌独步江湖;还有郭靖、虚竹等等。在我们看来,英雄务必要有健壮的体魄和盖世的武功,除强扶弱,义搏云天,而我们今天要去认识一位英雄,这位英雄说起来有点另类,他没有健壮的体魄,更没有盖世的武功,但他却在国家危难时刻,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师百万,解救了国家,匹夫之勇可与其相比?要问这位英雄是谁,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烛之武退秦师》中寻找答案。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
二、了解《左传》,体味经典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学生自读,整体感知
1、疏通字句,积累文言知识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全诗。
(2)注意以下词和句的理解
①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动词,从属二主) ⑦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
②晋军函陵(名词活用动词,驻扎) ⑧若不阙秦(侵损、削减)
③越国以鄙远(名词活用动词,治理边邑)〕 ⑨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⑩无礼于晋(状语后置)
⑤敢以烦执事(冒昧地) 邻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
⑥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3)结合课后练习二,学生讨论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的用法。
2、问答方式,介绍相关历史背景
提问:秦、晋为什么要联合攻郑?(从文中找两个句子)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相关历史背景:
秦、晋围郑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的时候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另外,秦国也要争夺霸权,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所以才有了课文前的郑国危急的一幕,到底郑国怎么样了,我们往下分解。
四、了解情节,把握人物
1、朗读全文,概括情节
(1)请一位学生朗读全文并讨论情节概括
(2)学生概括,教师总结
情节概括:
危在旦夕,临危受命——深入危境,智说秦伯——晋军退去,危难解除
(1—2段) (3段) (4段)
2、重点学习三、四段,把握人物形象
(1)研读第三段,分析烛之武的性格
提问:作者安排烛之武的推辞有什么作用?
点拨:从烛之武的这番话中,我们感受到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情,体会到他一直怀才不遇的痛苦,此乃人之常情,作者这样安排让我们深觉作者安排人物的精细和高明之处;同时,烛之武并没有因为个人得失而拒绝了郑伯的请求,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而是在国家利益面前放弃个人得失,接受了任务,把他的申明大义突显出来。
(2)研读第四段,感受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问题一:“夜缒而出,见秦伯”反映了什么?
点拨:从这句话来看,可感觉当时郑国情势的危急,同时,一个垂暮老者夜晚只身从城楼“夜缒而出”去见拥有雄师百万的对手秦伯,可见其勇敢无畏的精神,突显其勇的一面。
问题二:请用一个字概括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精髓所在,并具体谈谈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
点拨:这个字就是“利”,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国家利益”,秦伯围郑,为的其实就是一个利字,那么烛之武首先抓住了秦伯的这一心理,这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循循善诱的谈了亡郑和舍郑对秦国的利益关系,让秦伯感受亡郑无益,反而有害,从而解了郑国之围。对起利弊的的探讨,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五论”,如下:
一曰“飞地难治论”。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强大的晋国,如果灭亡了郑国后,秦国可能会分一杯羹,但治理却很难,早晚是晋国的囊中之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秦伯不得不权衡。
二曰“亡郑陪邻论”。郑国灭亡,其获利最大的是晋国,既得到了土地,有削弱了秦国,一石二鸟,在那样一个敏感时期,秦伯怎么会不考虑这一点呢?
三曰“过河拆桥论”。这讲的是秦晋两国的历史纠葛。晋惠公为秦穆公扶立,结果如何?“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文公亦为秦穆公扶立,结果又将如何?言下之意,翅膀硬了,忘恩负义只会比当年的晋惠公有过之而无不及。视往昔而知来日,对此,秦穆公那颗受伤的的心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四曰“晋国扩张论”。晋文公自从战胜出国后,胃口越来越大,这一点,秦穆公最清楚,现在又来对付郑国,当他扩张土地到一定的时候,他会把矛头指向谁,这一点聪明的秦穆公应该很清楚。
五曰“舍郑有益论”。此言两国邦交。烛之武列举了留郑的好处:一方面,郑国可以作为秦国扩大中原影响里的基地,“共其乏困”;另一方面,多一盟,加强力量,可以牵制晋国。
烛之武抓住秦伯的心理,始终围绕这利益的得失,来劝戒其三思而后行,层层推进,条理清晰,不失为一个舌辩之才,为最终“秦伯说,与郑人盟”奠定基础。这个说服的过程把烛之武的聪敏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
总结:
从课文中简单的烛之武的一些言语,我们却看到了一个丰富的形象,他怀才不遇,却临危之时,申明大义;他垂暮之年,却老当益壮,只身前往敌营,勇敢至极;他手无缚鸡之力,却靠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伯退军,智慧过人。“义、智、勇”集于其一身。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发散思维,探究问题
提问:有人说《左传》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写人,作者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之所以写的很成功,也要归功于作者描写人物手法的丰富。试结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来简单谈谈作者描写人物的手法。
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对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应该印象深刻了,写这个人用的字很少,仅仅一百多个字,但却把一个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印于我们的心头,这要归功于作者对人物语言的刻画,第一,我认为,语言简练准确,层次感强,是第一大成功,尤其在说服秦伯的时候,作者对其语言的安排让人拍案叫绝,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那种简单明了,却又一针见血的语言魅力,这也就使一个智者形象突显;第二,典型化的人物语言,不同人物,他的语言不同,没个人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烛之武是一个智者,作者在安排他语言时候,充分的融入了他的智慧;另外,人物的语言的言外之意的拓展把握以及细微的动作的刻画等等也是成功的关键,所以同学在探讨过程中要各抒己见,细致把握,畅谈自己的看法。
2、作业布置
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整个事件中,郑国处于劣势,烛之武却成功的说服了秦穆公,挽救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以今天的理念审视这则故事,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感想。要求:独立完成,字迹工整。
[板书设计]
人 物 情 节 性 格
危在旦夕,临危受命 义
飞地难治论
亡郑陪邻论
烛之武 深入危境,智说秦伯 过河拆桥论 勇
晋国扩张论
舍郑有益论 智
晋军退去,危难解除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