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8:28阅读:
字号:小|大
一、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结构,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学习通感修辞手法。
3、分析直接抒情语句的内涵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
1、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3、读课文,圈点勾画
⑴ 重点字词(如还有可补充)
蓊蓊( ) 踱步 ( ) 袅娜( ) 霎时( )
弥望( ) 倩影( ) 琐屑( ) 脉脉( )
独处 ( ) 参差 ( ) 煤屑 ( ) 敛裾 ( )
⑵划重点句子(在课本中划出)
本文文眼 写作者行踪的句子 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
含有修辞的句子 语言优美的句子
四、合作探究
1、结合划出的重点语句概括各段内容,探讨文章结构层次。(在书上划出)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
2、 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体会其情感。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②.“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露出一丝的喜悦。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想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不宁静(出家门)——得安宁(游荷塘得到暂时的忘却)——向往自由幸福生活(忆采莲忆江南)——回归现实,感情戛然而止(不觉已到自家门前)
3、品味文章的语言 :以4、5、 6自然段为例,赏析语言
(一)朗读赏析第四自然段
①月色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②“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写了什么的风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像明珠、星星、美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第五段中也有一处使用了此种修辞,找出来分析。
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⑤写景的顺序如何?
鉴赏: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赏析写书上,不少于50字。
㈡朗读鉴赏第五自然段
①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②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而下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起,缓缓扩散、漂浮﹑弥漫,以动写静,描绘雾的如梦情景。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奶白色和娇艳欲滴的状态。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也反映了作者观察之细致。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月光辉映下荷塘里雾光月色、水气相交形成的如烟如梦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③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㈢朗读鉴赏第六自然段:
①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 远,写了树色、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反衬作者心中的寂寞苦闷。
②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描述了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增强 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感强,富有音韵美。
3、 为什么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掂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五、老师总结
作者以含蓄的意趣、逼真的笔触,层次分明地描绘出荷塘月色美好迷人的图画,从中体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透露出面对黑暗现实难以摆脱的矛盾和苦闷的心情。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情景交融
六、随堂训练,强化三基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20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②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③叶子出水很高,④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⑤层层的叶子中间,⑥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⑦有袅娜地开着的,⑧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⑨正如一粒粒的明珠,⑩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⑾微风过处,⑿送来缕缕清香,⒀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⒁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⒂像闪电般,⒃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⒅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 痕。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⒇遮住了,(21)不能见一些颜色;(22)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甲.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⑩/€—⒀/⒁—⒇
B.①—④/⑤—⑩/(11)—⒀/⒁—(18)∕(19)--(22)
C.①—④/⑤—⑩/⑾—⒃/⒄—(18)∕(19)---(22)
D.①—②/③—⑩/€—⒀/⒁—(22)
乙.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丙.对这段话的其他安排顺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C.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D.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远写到近
课外迁移,提升能力
(二)阅读理解
白水漈 朱自清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jì)。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①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膌(jí,同“瘠”,瘦小)是一片飞烟而已。②从前所谓的“雾谷”,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③白光嬗(shàn变更)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④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1.文中漏掉一个句子:“当那空处,最是奇迹。”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个句子应插在哪一处?
答:
2.请从文中摘录“最是奇迹”的语句。
答:
3.文中画线的语句从亮度上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请用原文的语句来回答)
答:
4.对文末写到的“幻网”,分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幻网”如同“雾谷”一样,是大自然在白水漈造成的自然景观。
B.“幻网”是作者对白水漈自然景象的客观描绘。
C.“幻网”是作者的主观想象和妙用创作手法的创造。
D.“幻网”不只是白水漈的客观景象,实际上已融入了作者的体会和感受。
(三)链接高考 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的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答案
(一)甲 B 乙.荷叶→ 荷花→ 荷香→ 波痕 →荷韵 丙 A
(二)1.③处。
2.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
3.太薄了,又太细了。
4.D。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景物一旦写进文章,就戴上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成语1【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是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故选B。
1、理清全文结构,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散文的语言美。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学习通感修辞手法。
3、分析直接抒情语句的内涵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
1、作者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高尚气节。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2、背景简介
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年4月12日,南方发生“四一二”政变。 面对“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我既不能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那里去》)“这几天心里似乎有些异常……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
简而言之,此时的朱自清正处在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存疑虑。陷入了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惶惶然”中。
3、读课文,圈点勾画
⑴ 重点字词(如还有可补充)
蓊蓊( ) 踱步 ( ) 袅娜( ) 霎时( )
弥望( ) 倩影( ) 琐屑( ) 脉脉( )
独处 ( ) 参差 ( ) 煤屑 ( ) 敛裾 ( )
⑵划重点句子(在课本中划出)
本文文眼 写作者行踪的句子 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
含有修辞的句子 语言优美的句子
四、合作探究
1、结合划出的重点语句概括各段内容,探讨文章结构层次。(在书上划出)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候、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 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 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荷塘四周的景物。 (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 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综合、归纳。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4—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前三段,写夜赏的缘由。7、8两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4—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月下遐思”(情)
2、 从文中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思绪,体会其情感。
①“这几天心里颇不安静”。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欲排遣苦闷之情)。
②.“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是独处的妙处”)
这一段抛开了写景,句句都在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抒发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情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的痛楚心态—烦扰的思绪压抑不住,一定要说出来。只有在清冷的环境里独处才“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其中不就蕴含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吗?
从行文上看这一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自然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他要追寻美来自慰,反映了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且”字表明了虽只是暂得解脱可又不能不立即逃离现实的心态,透露出一丝的喜悦。
③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但”字笔锋陡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依然难以摆脱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
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⑤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江南是作者的故乡,毕业后作者又曾经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任教,写下过不少赞美江南的文章。到了清华之后,常表达出思想之情,“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然于现实的重压之外,但这同样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不难把握作者感情的脉博;在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的作者无法排遣心中的苦闷,因而要寻找感情的寄托。作者才夜游荷塘,去寻找宁静。作者找到了没有?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理想生活的憧憬中作者找到了宁静,但这是暂时的宁静,当作者回到家门,又回到了现实,心中的烦恼依旧。所以,作者极力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古代社会的自由快乐,是借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漫步荷塘是为了排遣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撞中矛盾的苦闷之情。
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不宁静(出家门)——得安宁(游荷塘得到暂时的忘却)——向往自由幸福生活(忆采莲忆江南)——回归现实,感情戛然而止(不觉已到自家门前)
3、品味文章的语言 :以4、5、 6自然段为例,赏析语言
(一)朗读赏析第四自然段
①月色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②“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写了什么的风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像明珠、星星、美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
教师向学生介绍通感修辞: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如:“愉快的笑声……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峻青《海滨仲夏夜》)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两个通感句,体会其表达效果(见课后练习)
小结:通感的运用,使迷人的境界又增无限韵致,迷离精妙,另人情动神摇。
第五段中也有一处使用了此种修辞,找出来分析。
运用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⑤写景的顺序如何?
鉴赏: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赏析写书上,不少于50字。
㈡朗读鉴赏第五自然段
①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明确:叶、花、树,写出了月色朦胧飘渺的特点
②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可分成4组讨论后回答)
明确: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而下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起,缓缓扩散、漂浮﹑弥漫,以动写静,描绘雾的如梦情景。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奶白色和娇艳欲滴的状态。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也反映了作者观察之细致。
4.师生共同小结:本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角度写出月光辉映下荷塘里雾光月色、水气相交形成的如烟如梦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③月光朦胧、柔和的原因是什么?“酣眠”比喻什么?“小睡”比喻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恰是到了好处”?
原因是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云遮住了满月的意境。这种朦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
㈢朗读鉴赏第六自然段:
①本段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与课文第2段照应,试比较两段写景的异同。(阅读比较后回答)
明确:相同:都写了荷塘四周景物,都写了树、小路。
不同:第2段重点写了小煤屑路的寂静、阴森,写得简略。而本段则以树为着眼点,由近及 远,写了树色、远山、灯光,再由静到动,写到蝉声、蛙声,反衬作者心中的寂寞苦闷。
②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明确: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描述了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增强 了夜色的浓重气氛。
4.师生共同小结: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景物的特点,而且照应了第2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感强,富有音韵美。
3、 为什么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掂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引起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五、老师总结
作者以含蓄的意趣、逼真的笔触,层次分明地描绘出荷塘月色美好迷人的图画,从中体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透露出面对黑暗现实难以摆脱的矛盾和苦闷的心情。
无边的荷香月色、良辰美景,使作者获得了喜悦,但处于喜悦之中却时而受到忧愁的牵制,即使遥想“热闹”、“风流”的采莲盛况,也只得片刻欢欣,最终摆脱不了那满怀的愁绪。作者所写的景物淡雅、朦胧,通过写景所表达的感情也是如此。从文章风格看,委婉掩抑,没有悲喜的大起大落;从作者的个性看,他自称是个“中和主义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所以无论喜悦与忧愁,都是淡淡的。在写法上很好地做到了情与景的交融。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作者的感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情景交融
六、随堂训练,强化三基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20分)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②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③叶子出水很高,④像亭亭的舞女的裙。⑤层层的叶子中间,⑥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⑦有袅娜地开着的,⑧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⑨正如一粒粒的明珠,⑩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⑾微风过处,⑿送来缕缕清香,⒀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⒁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⒂像闪电般,⒃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⒅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 痕。⒆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⒇遮住了,(21)不能见一些颜色;(22)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甲.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⑩/€—⒀/⒁—⒇
B.①—④/⑤—⑩/(11)—⒀/⒁—(18)∕(19)--(22)
C.①—④/⑤—⑩/⑾—⒃/⒄—(18)∕(19)---(22)
D.①—②/③—⑩/€—⒀/⒁—(22)
乙.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丙.对这段话的其他安排顺序,概括得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近写到远
B.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远写到近
C.由动态写到静态,由近写到远
D.由静态写到动态,由远写到近
课外迁移,提升能力
(二)阅读理解
白水漈 朱自清
几个朋友伴我游白水漈(jì)。
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①有时闪着些许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膌(jí,同“瘠”,瘦小)是一片飞烟而已。②从前所谓的“雾谷”,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如此,全由于岩石中间突然空了一段;水到那里,无可凭依,凌虚飞下,便扯得又薄又细了。③白光嬗(shàn变更)为飞烟,已是影子;有时却连影子也不见,④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我所以猜疑,或者另有双不可知的巧手,要将这些影子织成一个幻网。微风想夺了她的,她怎么肯呢?
幻网里也许织着诱惑,我的依恋便是个老大的证据。
1.文中漏掉一个句子:“当那空处,最是奇迹。”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个句子应插在哪一处?
答:
2.请从文中摘录“最是奇迹”的语句。
答:
3.文中画线的语句从亮度上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请用原文的语句来回答)
答:
4.对文末写到的“幻网”,分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幻网”如同“雾谷”一样,是大自然在白水漈造成的自然景观。
B.“幻网”是作者对白水漈自然景象的客观描绘。
C.“幻网”是作者的主观想象和妙用创作手法的创造。
D.“幻网”不只是白水漈的客观景象,实际上已融入了作者的体会和感受。
(三)链接高考 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的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D.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答案
(一)甲 B 乙.荷叶→ 荷花→ 荷香→ 波痕 →荷韵 丙 A
(二)1.③处。
2.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形成了一个软弧;但她的手才松,它又像橡皮带儿似的,立刻伏伏帖帖的缩回来了。
3.太薄了,又太细了。
4.D。一切景语皆情语。客观景物一旦写进文章,就戴上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成语1【解析】A、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D、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答案】B
2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熟语。A项弱不胜衣:胜,禁得起。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都承受不起。C项飞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D项放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三项都是用正确。B项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故选B。
郑玉玲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