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季氏将伐颛臾(苏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14阅读:
字号:|
 一   导入
大江东去,淘尽了多少王侯将相,刀光剑影,黯淡了多少豪杰英雄。然而纵使江河奔腾,山川易形,却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为我们创造了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给予了我们恒久的精神滋养。
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
生齐答:孔子和《论语》。(对,就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及经典著作《论语》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扣开春秋的大门,走近孔子和《论语》,再次倾听圣人的心声,聆听圣人的教诲,再次感受经典的魅力。)
二  文学常识
1. 关于孔子(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回顾论语六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前497年,55岁的孔子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历时14年而终不见用,于前484年68岁回到鲁国。回乡后孔子专修《春秋》之外还整理了《诗》、《书》、《礼》、《易》、《乐》,即通常所说的“六经”。此外,孔子大规模开展教育事业,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有名的有曾点、颜回、子贡、子路、冉有。(补充:他曾经做过季氏家的史官,了解季氏的本性)


2. 关于论语(是不是孔子写的-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语录体文集)
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而知道了孔子却不知道与之相关的《论语》的也不算是一个有思想的中国人。那我来看看你们对《论语》了解多少?
《论语》全书记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语录体。它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一本书(,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宋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当代,不仅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都成立了孔子研究机构。20世纪80年代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巴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论语对后人影响是多么巨大,现在咱们就一起再学习一篇选自论语的文章《季氏将伐颛臾》,学习这篇文章,要从以下方面把握
三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知识    2  体会《论语》简洁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      3 了解孔子仁政思想
四  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知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对于文言文来说,诵读是最基本的一个学习方法,我们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自读课文,参照注解,理解大意,圈点勾画,找出疑难
1. 自读检查,字词小结
课前我布置了预习,文字上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讨论。先学生提出,教师检测
好,文字上我们先讨论到这里,看来大家的基础知识掌握不错,那么课文是不是也读的一样好呢?下面我们来看课文,先请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
很好,没有读错,但我觉得孔子说话的语气没有读出来,孔子三次对冉有直呼其名,且后面是感叹号,这说明什么?
五  课文鉴赏
刚才咱们已经看出来孔老先生生气了,跟谁生气,为什么生气,现在咱们在迅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里出现的人物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属于记言散文里的驳论文。文章通过记述孔子同冉有、季路的一次对话,展现了师生之间对季氏将讨伐颛臾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实行礼治,即用加强教化的办法,以德服人。这一点,在文章中有明显的体现。
    文章分三段,分别记叙了孔子师生间对话的三个层次。文章开头,首先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当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有和季路将消息告诉孔子后,孔子劈头就责备冉有,认为他们应义不容辞地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并对季氏将伐颛臾表示坚决反对。然后从三个方面充分说明理由:“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是说明颛臾在鲁国有一定的政治地位,一向受到礼遇,不可伐;“且在邦域之中矣”,是说颛臾是鲁国境内的小国,对鲁国并未构成威胁,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也”,点明了颛臾是鲁国的臣属,不是季氏所应当讨伐的。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孔子一向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始自诸侯出。孔子认为,季氏将伐颛臾是擅权弄国,自然十分反感。
    第二段,冉有受到孔子责备,企图推卸责任,他采取了步步设防的方式,但孔子却步步进逼,紧迫不舍,予以严厉批评。他对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的自我辩解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的话,如果臣子不能尽职,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尸居其位,徒得俸禄。季氏将伐颛臾的僭越行为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应拼死进谏,若季氏不采纳他们的意见,他们就应辞去职务,以“独善其身”。接着,孔子运用比喻论证法,形象地举出一个例子:“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人,龟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龟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人员的过错,是看守人员的失职。
    第三段,冉有受到孔子严厉批评后,继续给自己找借口,提出了季氏将伐颛臾的理由:颛臾的城墙很坚固,又距季氏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拿过来,将来会给季氏的子孙留下祸患。这番话的言下这意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但却恰恰和冉有前面讲的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自相矛盾,这种口是心非,遮遮掩掩的态度更加激怒了孔子,他先批评冉有的政治品质不端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指出冉有的理由是强词夺理,又提出了他的根本的政治主张,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里“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本有误,应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因为“贫”与“均’是指财富,“寡”与“安”是指人口,下文所说“均无贫”与“和无寡”可以为证。颛臾是鲁君(先王)封的‘东蒙主”,如果季氏抢占来,必然引起社会动荡,就要“不安”。接着,孔子批评冉有和季路,“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是错误的。文章结尾一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孔子已经看穿季氏讨伐颛臾的最终目的其实是要削弱鲁国的实力,以至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意义上看,李氏的行为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因而最后一句道破了季氏的阴谋,一语中的。
    全文论点鲜明突出,证据确凿有力,批中有论,论中有批,批和论融为一体。同时,运用比喻、排比、反诘、呼告、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不仅文采斐然,犀利活泼,而且具有极强的论辩力。
不能伐:为先王封国
        在邦域之中                (责)
        是社稷之臣
                
应阻伐:比喻、引用               (驳)
         
反对伐:内—均、安、和,         (斥)
 
外—修文德

结束语
孔子,虽然一介布衣,却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论语,虽然只有两万余字,却进入了中国思想史上最灿烂的文章之列。其人,其文,如巍巍高山,如洋洋流水,时刻给我们以启迪,时刻给我们以震撼,同学们用心去读《论语》吧,别让国学在书架上蒙尘。担当起我们宣扬国学的责任吧,让国学的光辉普照中华的大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