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23阅读:
字号:小|大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提起赤壁之战,不得不提及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英武果断的孙权,横槊赋诗的曹操,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瑜,尤其是周瑜凭借赤壁之战建立了赫赫战功。李白有诗赞:“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郎于此破曹公。”那么苏轼是如何书写的呢?(生议论的同时师板书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简介作者、背景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苏轼,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探讨苏轼当时的思想状况和心情,为正确理解苏轼在词中的感慨作铺垫)
苏轼生活的仁宗至徽宗王朝是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合,屡被贬官,甚至在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奉禄,而且还受到监督。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关于“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表中的一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jiè)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3、 感知全词,领会意境。
① 诵读全词
生听读《三国演义》片头曲,感受情境;师伴乐范背,生体会情感;生激情诵读,感受词风。
② 整体把握
小组讨论合作,列出提纲。(师生讨论完成提纲)
所见 大江、赤壁、 乱石、惊涛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所忆 雄姿英发 周郎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所慨 多情善感 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③ 领会意境
学生自由诵读,再查阅工具书、合作探究,独立疏通词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意境。
4、 合作探究意境
【设疑】“大江”和“千古风流人物”本质上无必然联系,作者又是如何将其联系起来的?(此问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点拨:“千古”——时间名词,时间概念,强调长、远、久。“大江”——作者是一个智者,“大江”已幻化为一条绵延历史的长河,不再是指辽阔的空间。词人浮想联翩,眼前闪现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最后把思绪定格在一个人物身上,那就是周瑜,周瑜被凸显了出来,想到他就不由得想到赤壁之战。
【设疑】作者由此写了赤壁的哪些景物?并概括其特点。
点拨:
乱石穿空(形态)
惊涛拍岸(声响) →雄奇
卷起千堆雪(色彩)
【设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周瑜的?(此处学生探究可能会有遗漏,教师可适当点拨指导)
点拨:
小乔初嫁 风华
雄姿英发 风姿
周郎 羽扇纶巾 风采
谈笑风生 风度
灰飞烟灭 丰功
【设疑】词人这里“小乔初嫁了”有何深刻含义?(学生探究结果较多,教师适时引导)
点拨: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其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小乔之姐大乔系孙策之妻,故周瑜能取得孙权绝对的信任,这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设疑】 苏轼为何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他是怎样解决这个愁苦的?(学生讨论:见仁见智)
点拨:苏轼也想和周瑜一样建功立业,但两相对比,周瑜34岁已经功成名就,而自己47岁却功业未成,自然会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但苏轼就是苏轼,善于自解自慰,在人生失意时能用道、佛思想开脱自己,使自己保持旷达乐观的心境。
人的一生遇到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应该象苏轼一样善于调整自己,使自己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
5、 拓展延伸
感受豪放派与婉约派特点
男生读苏轼“大江东去……”
女生读柳永“寒蝉凄切……”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两派词风特点。
6、布置作业
自选豪放派与婉约派词一首进行赏析。
附板书:
乱石穿空(形)
惊涛拍岸(声) 如画
赤 大江——千古——赤壁 卷起千堆雪(色)
壁
“浪淘尽”
小乔处嫁(风华)
怀 雄姿英发(风姿)
人物——三国——周郎 羽扇纶巾(风采) 风流
古 谈笑风生(风度)
灰 飞 烟 灭 (丰 功 )
提起赤壁之战,不得不提及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英武果断的孙权,横槊赋诗的曹操,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瑜,尤其是周瑜凭借赤壁之战建立了赫赫战功。李白有诗赞:“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郎于此破曹公。”那么苏轼是如何书写的呢?(生议论的同时师板书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简介作者、背景
(先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的苏轼,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师生共同探讨苏轼当时的思想状况和心情,为正确理解苏轼在词中的感慨作铺垫)
苏轼生活的仁宗至徽宗王朝是北宋危机不断加深的时期,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合,屡被贬官,甚至在元丰二年(1079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奉禄,而且还受到监督。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他在游赤壁时,吊古抒怀,写下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关于“乌台诗案”: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调到湖州做地方官,他照例给朝廷写封感谢信《湖州谢上表》,表中苏轼流露了对当政朝臣的轻蔑。与保守党对立的新党,便把握这个大好机会,把表中的一些话曲解,还以苏轼所写的百余首诗词作为罪证。他们指苏轼借古讽今,谤讪朝廷,影射皇帝。指苏轼并非直接攻击他们,而是间接指斥重用他们的宋神宗。他们以此作为把柄,弹劾苏轼欺君。结果苏轼被冠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而被捕,解(jiè)往汴京下狱。后神宗拒绝了处死他的上奏,改判为贬谪到黄州。乌台即御史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因此称为“乌台诗案”。
3、 感知全词,领会意境。
① 诵读全词
生听读《三国演义》片头曲,感受情境;师伴乐范背,生体会情感;生激情诵读,感受词风。
② 整体把握
小组讨论合作,列出提纲。(师生讨论完成提纲)
所见 大江、赤壁、 乱石、惊涛
所想 淘尽风流人物、 涌现多少豪杰
所忆 雄姿英发 周郎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
所慨 多情善感 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③ 领会意境
学生自由诵读,再查阅工具书、合作探究,独立疏通词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感知意境。
4、 合作探究意境
【设疑】“大江”和“千古风流人物”本质上无必然联系,作者又是如何将其联系起来的?(此问可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点拨:“千古”——时间名词,时间概念,强调长、远、久。“大江”——作者是一个智者,“大江”已幻化为一条绵延历史的长河,不再是指辽阔的空间。词人浮想联翩,眼前闪现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最后把思绪定格在一个人物身上,那就是周瑜,周瑜被凸显了出来,想到他就不由得想到赤壁之战。
【设疑】作者由此写了赤壁的哪些景物?并概括其特点。
点拨:
乱石穿空(形态)
惊涛拍岸(声响) →雄奇
卷起千堆雪(色彩)
【设疑】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周瑜的?(此处学生探究可能会有遗漏,教师可适当点拨指导)
点拨:
小乔初嫁 风华
雄姿英发 风姿
周郎 羽扇纶巾 风采
谈笑风生 风度
灰飞烟灭 丰功
【设疑】词人这里“小乔初嫁了”有何深刻含义?(学生探究结果较多,教师适时引导)
点拨: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其指挥战争时,年纪很轻,才华横溢;以美人衬托英雄,更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小乔之姐大乔系孙策之妻,故周瑜能取得孙权绝对的信任,这也是他能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设疑】 苏轼为何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他是怎样解决这个愁苦的?(学生讨论:见仁见智)
点拨:苏轼也想和周瑜一样建功立业,但两相对比,周瑜34岁已经功成名就,而自己47岁却功业未成,自然会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但苏轼就是苏轼,善于自解自慰,在人生失意时能用道、佛思想开脱自己,使自己保持旷达乐观的心境。
人的一生遇到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应该象苏轼一样善于调整自己,使自己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状态。
5、 拓展延伸
感受豪放派与婉约派特点
男生读苏轼“大江东去……”
女生读柳永“寒蝉凄切……”
师生共同讨论总结两派词风特点。
6、布置作业
自选豪放派与婉约派词一首进行赏析。
附板书:
乱石穿空(形)
惊涛拍岸(声) 如画
赤 大江——千古——赤壁 卷起千堆雪(色)
壁
“浪淘尽”
小乔处嫁(风华)
怀 雄姿英发(风姿)
人物——三国——周郎 羽扇纶巾(风采) 风流
古 谈笑风生(风度)
灰 飞 烟 灭 (丰 功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