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57阅读:
字号:|
 6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味诗人抒写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的情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背景知识互动]
一、这组诗共八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所作,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是杜甫晚年律诗的代表作。秋兴,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情之意。
二、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后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的诗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解题


这首诗抒发面对秋江的萧森景色而引起的羁旅之感。
识记要点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称为“诗史”,其人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教材优化全析] 整合感悟
一、内容详解
玉露   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 萧   森。
白露使枫树林凋落了,巫山巫峡气象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    两开 
长江里波浪滔天,边塞上风云阴沉。菊花已开过两次,
他日      泪,                孤舟一系      
他日流过的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孤舟一系在夔州,
          故园        心。  寒衣  处处  催刀
便系住了自己急于归乡的心。处处都在催人裁剪寒
尺,白帝城高      急       暮   砧。 玉露:白
衣,白帝城高处黄昏时捣衣声更加急促。 露。凋伤:
使草木凋落衰败。萧森:萧瑟阴森。兼天:连天。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两开:第二次开放,这时指第二次看到。杜甫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离开成都,打算出川东水路回故乡,至此已经过两个秋天,两次见菊花开。他日:往日。系:指系舟上岸。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指赶裁新衣。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诗人由夔州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长安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运危迫的担忧。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同时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颈联点出滞留夔州已有两年而不能返回故园的伤感。尾联更进一步用感伤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忧伤。
二、技巧鉴赏
全诗情景交融,以描绘秋景作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秋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脉络,不仅是悲自然萧瑟之秋,更是悲人生老大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意境深闳,蕴涵丰厚。
章法谨严,语言练达,格律精工,尤其是颈联两句的遣词造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眼前的江间波浪和心目中的塞上风云连成一片,既写秋景的阴晦萧索,也渲染出暗淡凋残的时代气氛。诗人在此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江边,只有徒然对菊花再次洒下悲苦的眼泪。 如何鉴赏古诗的思想内容?(二)
知人论世,领悟情感
   古代不少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写出了许多忧国忧民之作。理解这类诗歌要联系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进而领悟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咏怀古迹(其三)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及其表达的内容。
2、能力目标: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也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情的。 这首诗于绵丽之中隐含着诗人的悲愤,不可以艳诗视之,应读得既有韵致,又不流于轻浮。
[背景知识互动] 知识积累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杜诗详注》。这组诗共五首,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这里选的是第三首,是咏叹昭君出塞之作。 解题
这首诗因昭君村的古迹而怀王昭君,寄托着诗人身世之感。
<教材优化全析> 整体感悟
一、内容详解
群山万壑         赴荆门,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这里有
生长明妃  尚有  村。 群山万壑:指由夔州
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到荆门山岭相接。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期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 。村:昭
君村,在今湖北省秭归县。
     一 去 紫台       连   朔漠, 
   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独留 青冢向 黄昏。 去:离开。紫台:紫宫,皇
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 帝宫庭。朔漠:北方沙漠之地,这里指匈奴。《汉书•匈奴传》:“竟宁(元帝年号)元年(公元前33年),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青冢:即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其上草色常青,故曰青冢。”《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
     画图    省   识    春 风
  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面,  环珮  空归  月夜  魂。画图:《西
容,空有她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 京杂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作乃导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人不复更人。乃穷杂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省识:犹略识,即未仔细辩信。春风面:指王昭君的美貌。环珮:妇女的饰物,这里指昭君。这两句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没有辨认画图的其伪,不知昭君的美貌,将她远嫁异域,死于匈奴,遗恨无穷,徒使其魂魄月夜归来。
      千载   琵琶 作   胡语,分明
   即使千年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
   怨恨  曲中 论。 琵琶:本北、方少数民
诉说着她内心的怨恨之情。族的乐器,后传中中原,胡语:胡音,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琴操》:“昭君在匈奴,恨商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怨恨曲中论:即怨思之情从弹奏琵琶的乐曲中表达出来,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怨汉朝无恩。 两句说,昭君虽死,其怨恨难平,千载
之后,琵琶怨曲乃在流传 。 
诗一开始即以飞动的笔触描绘三峡群山万壑,像起伏的波涛奔腾而赴荆门山。这里用了一个“赴”字,生动地把三峡和荆门山连岭接,势若奔赴的状态表现了出来,所以前人评为“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杜诗论文》)。诗人这样描写,是强调山川灵秀之所聚,才有绝代佳人出生。第二联接着概述昭君一个“连”字,把汉宫与匈奴相连,暗含昭君虽远嫁朔漠,但心念汉宫,结果是死于异域,独留青冢。一个“向”字,正表明昭君死后思汉的幽怨。第三联的起句承第三句,追叙王昭君离汉宫而嫁匈奴单于之故,讥刺汉元帝的昏庸。对句承第四句,以浓重抒情的笔调,写昭君死于匈奴,遗恨无穷,环珮空归,死犹不忘故国。结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也可看出诗人的同情。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来似是咏昭君而非咏怀,实际上还是因昭君而感怀。诗人因疏救房琯 ,直言进谏,遭到贬斥,流落他乡。昭君也是因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国,流离而不得归,身死遗恨。二人遭遇有某些相似之处,因而咏以寄慨,本诗一气贯注,篇末点题。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成为咏怀名篇。
二、技巧鉴赏
 1.杜甫善于在叙事诗中塑造人物的形象,例如《兵车行》中的行人,《石壕吏》中的老妪,《新婚别》中的新妇,都十分动人,能给读者留下隽永的印象。而律诗主要用于抒情,虽有叙事成分,不过是作为抒情的依托,并不承担塑造人物形象的任务。这首诗却略有不同:它仍然重在抒情,而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
诗的开头,以“群山万壑赴荆门”写昭君的出生地,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接着叙述昭君的一生,诗中出现了两个典型的镜头:“一去紫台连朔漠”写昭君由汉宫到匈奴的行程,颇有“关山度若飞”的气概,“一去”二字尤其真切,从正面表现了昭君的坚强性格;“独留青冢向黄昏”写昭君坟上长出青草,它仿佛告诉人们,昭君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她依然向往着自己生长的地方,这又进一步丰富了昭君的形象。
但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就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画图”,指汉元帝“按图召幸”一事,但诗人用事巧妙,仅以“省识春风面”五字带过,把史家因“为尊者讳”而隐去的事实含蓄地揭露了出来,说明了皇帝的昏庸。接着再说大错已经铸成,即使昭君的魂魄月夜归来也是徒然的了──这一句除讥讽昏庸的统治者而外,还兼有跟上文“独留”句相照应的作用,形象地表现了昭君的故土之思。
最后两句写千年(实际是800年)以来,人们从琵琶伴奏的《昭君怨》歌词里听到了她的悲怨,也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美好的品格,又同情她的不幸。
2.在昭君的形象里有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技巧拾零
如何鉴赏古诗的思想内容?(三)
领悟意象,理解感情
    这类诗歌往往借助于某些具体意象,抒发诗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人身在东都洛阳,听到了饱含离愁别绪的《折杨柳》曲,思念家乡之情顿生。借助于《折杨柳》这支曲子,理解传统文化中杨柳的内涵,这首诗蕴涵的感情就能把握了。古诗中还常常借大雁、月亮等意象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借景衬情,衬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古典诗歌在意境的创设上也常用此法。在诗中既有情的抒发,也有景的描绘;写景是为了衬托抒情,加强诗歌的感染力。《登高》用深秋景物渲染苍凉的气氛,烘托沉郁的感情。景是登高看到的景,景中有情,为下文的悲秋作铺垫。情是登高睹物产生的情,前后辉映,情景交融。
怀古伤今——联系背景,理解典故

    


              登 高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3、情感目标:感受诗人深深的苦痛与忧思。 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背景知识互动] 知识积累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门。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 解题
古人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前四句写登高所见,后四句写登高所感,情景交融,气象高浑,语言精炼而富变化,对仗工整且复自然,极沉郁顿挫之致,是杜甫七律的代表作。
[教材优化全析] 整合感悟























二、技巧鉴赏
   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这首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风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决非偶然,它是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的。一开始便有悲凉的气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画面是惨淡的,它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但诗人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这上面,接着又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人认为这两句中“无边”“不尽”二语多余,我们认为,正因有此二语,诗的境界才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其二》),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这两联,确实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这就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了,更见出构思的精巧。 技巧拾零
如何鉴赏古诗的思想内容?(四)
理解现象,准确阐发
哲理诗在宋代特别多,因为宋诗崇尚理趣。诗歌往往由某类自然现象入手,发表某种有普遍意义的见解。理解这类诗歌,首先要理解所描写的某种现象;其次能用准确的语言阐发诗中蕴涵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描绘的是庐山的自然景观,即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景象,阐发的哲理是要多角度看问题,否则就会看不清事物(事情)的本来面目。

三、体裁知识
唐代山水诗派概述
山水诗初兴于六朝的晋宋之际,脱胎于借助自然美色体悟自然之道的玄学思潮。谢灵运是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重要诗人,经过齐梁的演变,山水诗题材不断扩大,风格日趋多样,直接促使了唐代山水诗创作的繁荣兴盛和山水诗派的形成。
入唐之初,由于宫廷诗风的影响,山水诗题材基本上局限于宫廷池苑的范围内,诗人具体描写的是台阁山池之类人造山水或以之互相酬唱。自号称“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发起针对宫廷诗风的文学革命,山水题材方走向真正的自然山水,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四杰将宫廷诗“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走出宫苑园亭的游览宴集,四杰在漫长的行役中置身于广袤的山川,他们的山水诗也就脱离了宫廷池苑,而成为对大自然雄奇秀丽之美的惊喜发现与醉心沉迷。这种以行役写山水的途径,无疑扩大了山水诗的描绘视野。当然,四杰山水诗风格技巧并未完全脱出齐梁以迄唐初窠臼,如多有花鸟鱼蝶、草树涧泉等细景闲趣以及清浅鲜丽的色彩风调,然而,由于胸中蕴蓄着宏大的抱负与郁抑的意气,四杰山水诗在写景中往往注入强烈的情感意绪,这就不仅体现为对唐初宫廷山水诗的超越,而且实际上将晋宋山水诗传统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紧接四杰之后,对山水诗作出新的贡献的是陈子昂、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人。他们大多有过贬谪的经历,在羁旅途中写下许多纪行诗,在蛮荒贬所写下许多纪实诗,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优秀的山水诗。同时,在外在表现方面,他们从古体和近体两方面都对山水诗的体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方面,针对唐初山水诗沿袭齐梁,他们极力倡导谢灵运的五古体,以复兴山水古调;另一方面,亦使近体诗格律更加规范严整,改变唐初近体诗粗糙的现象,使山水之体更为凝练,山水之咏更富余韵。从而为盛唐山水诗的更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文品读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 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 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 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
臣如忽至理, 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 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 尽在卫霍室。
中堂有神仙, 烟雾蒙玉质。
煖客貂鼠裘, 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 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 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 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 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 枝撑声窸窣。
行李相攀援, 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 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 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 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 里巷亦鸣咽。
所愧为人父, 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 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 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 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 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 澒洞不可掇。
四、重点字词
1、字音
砧(zhēn)冢(zhǒng)渚(zhǔ)省(xǐng)
2、字形
凋伤 作客  字词巩固
辨形
凋伤 作客
雕琢 做客

[教材实例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问题: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解析:对景物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回答诗人的情感,要具体化,不要太笼统。
答案: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从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异无常。 规律总结
本题是常见的对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特点的分析。古诗词里面很大一部分诗歌是借景抒情的,我们在阅读这些时必须透过写景的表象体味内层的情感。
[教材习题解析] 方法点拨
一、这道题很开放,把古人的话拿出来,让同学们分析,看其合理性。可以同意其观点,也可以不同意。具体内容见“整合感悟”部分。
二、这首诗因昭君村的古迹而怀王昭君,寄托着诗人身世之感。主要通过叙述昭君的事迹,而抒发感情。
三、宋人罗大经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炯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四、略 一、同学们只要有理有据的谈出观点来,就应当肯定。
二、抓住关键语句分析其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这是诗歌鉴赏的方法之一。
三、诗歌的认识应该由浅入深,我们对此句的分析,不一定仅是八意,但一定要思考下去,才有收获。
[知识应用自测] 思路导引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①请回答这首诗的主旨,并具体分析。

②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③请分析作者的抒情理路。

2、下面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夜直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夜直”即所谓的“值夜班”,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一人在翰林院里值班住宿。
①简评本诗的情景交融的特点。

②点评“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在造语炼字方面的妙处。

3、阅读杜甫《江汉》,完成后面题目。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①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作者运用什么写法抒发怎样一种感情?
 
②诗中“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精神?最后两句言外之意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碧  瓦 
范成大
碧瓦楼前绣幕遮,赤栏桥外绿溪斜。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
注:范成大,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反对和议,力主抗金,收复失地。
①简评本诗所描绘的意境。

②请解释诗歌为什么要以“碧瓦”为题,并赏析“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两句诗。
文言虚词:何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应用自测解析
1、①本诗是一首思乡之作。写出了作者的思乡游子的孤独、寂寞、缠绵凄清的情怀。如,“摇落”一词和“清枫霜叶”就奠定了全诗的思乡基调,而“孤城紧闭”“独鸟背飞”进一步点染了作者的游子之思,“何处倒寒衣”这一传神的细节,把作者的悲苦忧愁,寄寓于那破空而来的为亲人赶制寒衣的砧声里。描写的含蓄蕴藉,言尽而意存。
②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初上等意象。这些景象的作用有两点:交代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暗示了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③诗歌从日暮时分,写到夜色渐浓、明月初上、直到夜阑人静,坐听闺中思妇捣寒衣,时间上有递承,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的思乡感情逐渐加重的心路历程。
2、①首句“金炉香烬漏声残”诗人因国事而一夜未眠,对时间的流失十分敏感。所以既看香炉里的“烬”又听漏声之残。次句“翦翦轻风阵阵寒”此句写诗人由室内来到户外的感受,“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有些微的寒意,恰好说明了诗人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三句中的“春色恼人”更是把作者亢奋不已的心情表现俱足,收束句“月移花影上栏杆”,更是借景抒情,“以景语结情语”,将作者的愉悦的心境表现的含蓄而又兴味长。
②“春色恼人眠不得”写作者在户外面对美好的春色,激动不已。这里“春色”既是实指美妙的景色,更是指历史上难得的君臣际遇,确实是难得的“春色”;这里的“恼人”是撩人,由于时值新春,再加上恰逢神宗即位他有了一展宏图的机会。故无数往事、感慨事、紧要事涌上心头,所以才会兴奋的“眠不得”。
3、①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的飘零落寞之感。
②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最后两句的言外之意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识。
4、①这首诗通篇写景,作者笔下的暮春之景,像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近景富丽堂皇的碧瓦楼,绣幕低垂,远处,赤栏桥外,一泓清溪横斜;空中,杨柳飞絮,地下梨花铺地,洁白如雪。动静结合,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景的感觉。然而这只是表面上的情况,实际上这首诗是别有寄兴的。前两句中,作者以春秋笔法暗喻了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统治者却沉醉在笙歌之中,纵情声色,“碧瓦楼”是权贵们宴饮歌舞之地,“绣幕”后是一幅醉生梦死的寻欢作乐图。朝廷如此腐败,国事何须再问。讽刺的意味十分浓厚,后两句“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景,实际上是情语,阳春烟景,行将逝矣,一番风雨过后,匆匆春归去,以此暗喻南宋偏安局面的岌岌可危。对当权者是绵里藏针的冷刺。 
② “碧瓦”别开生面,有揭示题旨的作用。“碧瓦”青绿色的琉璃瓦,令人联想到是华美宅邸,再联系绣幕、赤栏桥等景物,诗人描绘的不是田野村家,而是贵族之家。南宋小朝廷偏安半壁,歌舞西湖,燕雀巢于幕上,不知祸之将至,这样,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南宋统治者。讽刺南宋君臣沉醉临安,忘却国耻。
“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表面上看起来是写景,空中,柳絮飘飞,地上,梨花满地,洁白如雪,同时也是感情至深的情语。富有寄托,寄兴亡之感于明丽的景物描写中。批评南宋朝廷沉醉歌舞,不管国事的做法。
                              





                       作者:浏阳九中 李淑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