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3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
3.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诗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凶残,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反复诵读课文,尤其是对琵琶乐声的描绘,可先让学生背诵下来,让优美的诗句植入心中,感染和愉悦他们,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比较阅读法。借助其他描写音乐的作品(如《明湖居听书》)来和本诗比较赏析。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春江花月夜》音乐磁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反复诵读,正音释义后了解故事概况。
2.鉴赏诗的结构和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口的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白居易是怎样描写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解题
1.白居易
出示多媒体投影: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2.关于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三、整体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一段),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或放录音)
3.学生默读序文和全诗,把两者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三、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跟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第一段写诗人江头夜送客,忽闻琵琶声;第二段写琵琶女的演奏才能;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诉不幸的身世;第四段写诗人自叹贬谪之苦;第五段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并谈谈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琵琶女本是京城一名歌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解说:概述也是一种能力,应经常训练)
3.提问: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诗人自己的心情?这种心情如何,又是怎样引发的?
学生先自己找出句子,然后小组讨论。
明确:诗人的心情极其孤寂伤感,凄凉落寞。可从以下句中看出:“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心情表面上缘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的乐声和琵琶女的遭遇。实质上缘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浮沉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4.提问:诗人听了美妙的琵琶声及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后,从心底发出的最大感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学生思考并讨论:诗人为什么说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
明确:因为白居易与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无限感慨。两者具体的相同点可见下列板书。
板书:
6.梳理诗歌结构,把握诗歌主题。
出示投影:
秋江夜送客
月夜弹琵琶
东船西舫悄无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梦啼妆泪红阑干
为君翻作琵琶行
看投影后,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诗歌内容,在空框处填上恰当的词句。
(2)学生自由活动,讨论并归纳诗歌的结构和主题。
明确:(1)左边由上至下:月夜听琵琶、我闻琵琶已叹息;右边由上而下:凄凉话身世、却坐促弦弦转急;双线交叉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满座重闻皆掩泣。
(2)诗歌在结构上即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形成一种整齐美兼变化美。全诗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前者为明线,后者为暗线。两条线索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两个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我)心灵沟通,怨恨交织,谪情离恨奔涌而出,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江州司马青衫湿”更是对主题的形象阐释,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五、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一遍
六、课堂练习
比较阅读白居易诗《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与《琵琶行》
出示投影: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JP2]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问题:比较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思想内容上的相同点:两诗都反映的是乐伎的悲惨命运,都寄予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不同点:《夜闻》只是较客观地叙述描绘,没有具体交待歌女的身世;《琵琶行》中不仅详细地叙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而且也写了诗人自身因坎坷遭遇而带来的深切感受,反映社会现实更为深广。
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都善用“秋月”渲染气氛,两诗的基调都是凄凉压抑的。不同点:《琵琶行》详细描述了音乐的演奏过程,而《夜闻》只概括地写出歌者的“愁绝”“凄切”;《琵琶行》对琵琶女外貌描写是概括性的,而《夜闻》对歌女的外貌描写却很细腻。
七、布置作业
反复且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熟练背诵诗歌的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赏析诗歌第二段,品味诗歌意境。
2.学会用比喻的方法描写音乐。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
二、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并品味意境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每一次诗人是如何去描写的?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演奏什么曲子并不知道。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了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第三次也是明写,但写得简略。
2.赏析琵琶女第一次的演奏情景。
学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时的情感基调是什么?置身于诗境中,找出理由。
明确:本次演奏的情感基调应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在“惨将别”中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如“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烘托它的。
3.重点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集体背诵第二段诗歌,同时想象与琵琶女相见的情景,主要想象琵琶女的神态、动作,琵琶声音变化及奏毕的周围环境。
(2)学生自由活动,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①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白居易是一位精通音乐的诗人,他非常熟悉真正的演奏家在即将演出时的心态,因而从写琵琶女的调弦动作入手,用“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此时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
②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指出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及高潮之所在。
明确:诗人写了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四个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以声喻声,以形绘声,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其在丰富的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著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幽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是乐曲的终止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③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诗从侧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3)指导学生诵读音乐描写部分。
“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4)有感情地背诵第二段。
4.赏析琵琶女第三次的演奏情景
(1)学生背诵最后一个诗段。
(2)提问: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明确:这句诗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三、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投影显示: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
阅读上文,谈谈它与《琵琶行》在描写音乐及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
两者的相同点:(1)描写的过程基本相同(起始——舒徐流畅;发展——起伏跌宕;间歇——悄无声息;高潮——激烈高亢;结束——戛然而止)。(2)写声时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3)都运用了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
两者的不同点:《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为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而无弦外之音。
五、布置作业
1.阅读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
2.听一首你喜爱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