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4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明确描写的含义、特点,了解描写与记叙的不同。
2.认识描写是为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3.掌握描写的方法。
4.学会抓住事物特点,选取恰当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有感情的描写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话题探讨
1.在你的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其中哪一次挫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挫折,你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2.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3.在你所了解的人物中(文学作品或真人真事),哪一个直面挫折的人物令你感动,请你对他(她)进行描述。
《贫寒是福 天道酬勤 石智勇从挫折中奋起》(2004年08月17日)
也许是自幼的贫寒生活塑造了石智勇内向的性格,即使是胸挂金灿灿的奖牌接受全场观众欢呼,他的表情也是略显羞涩的。小时候吃不饱肚皮的经历让他至今在“最喜欢的东西”一栏还填写着“食物”二字,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坚韧,却又是促成他今日辉煌的动力。
中国举重队副总教练陈文斌赛后说道:“智勇这几年练得很苦,今天终于有了这样的成绩,这是天道酬勤的结果。石智勇的奥运会金牌是中国男举的一次突破,我们非常激动。”
在希腊神话里,命运女神总是让英雄历经磨难。石智勇也不例外。
四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前夕,他在一次训练中扭伤脚踝,失去了参赛机会。“当时我伤心极了,不敢看电视直播,我怕参赛的选手成绩太低了。高点我还好一点,自欺欺人一下说,哎呀好高,自己去了也拿不了冠军,要是低了,自己没去,失去冠军机会,心里痛啊。后来结果出来,也不怎么高,心里真难受。”
“我想到了退役。整天很消沉,不想训练,那时感觉练了也没用,因为我出成绩早。举重早出成绩并不好,就是说你把自己的能量提前发挥掉了,怕运动寿命会缩短。后来队里领导给我做工作,还把我父母亲接到北京陪我,让我别胡思乱想。再后来我回到省队。周围的人对我挺好,没拿异样的眼光看我。教练还跟其他队员说:‘石智勇还年轻,大家要多鼓励他好好练。’我这次要是再不拿冠军,真的没脸见人了。”
24岁的石智勇早已暗下决心,不管这次拿不拿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无论如何都要再拼一下。现在,他有了更高的起点。(新民晚报:特派记者季颖雅典今日电)
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从4岁起,就受到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他整天被关在屋子里练琴。贝多芬很早就学会了演奏钢琴、管风琴、小提琴、中提琴和长笛。由于家境贫困,贝多芬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家庭重担,因而没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他是靠自学成长起来的。他17岁时,母亲去世了,年轻的贝多芬作为一家之主,同生活顽强地作斗争。他先是被公认为灵感丰富的即兴演奏家和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后来又被公认为优秀的作曲家。但痛苦一直伴随着贝多芬。从27岁起,他的耳朵渐渐地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同时,他还遭受着失恋的折磨,心爱的姑娘一个个离他而去。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贝多芬表现出极其旺盛的创作力,写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被誉为“交响乐之王”,最终获得巨大成功。
富兰克林的故事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遇到这样的天气,一般人会想到要下雨了,快回家吧!也有一些人甚至感到有些害怕。但是有一个人专门挑这样的天气去放风筝,你相信吗?
他是谁?他就是作为美国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而闻名于世的本杰朋•富兰克林。作为科学家,他的主要科学成就是在电学方面。富兰克林从事电学研究,进入电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
1746年的某一天,富兰克林走在街头,看到一位欧洲人正在表演称作“电气魔术”的电学实验。他感到极为新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中激起强烈的探求欲望。他买下了全部实验品。不久,一位他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结识的朋友柯林森得知后,又给他寄来了大批书籍、电学著作和某些摩擦起电的设备。富兰克林立即动手重复在街头所看到的实验,另外还加上了一些新实验。此时,富兰克林已经年近40岁,事业有成,是一位社会名人,工作繁忙,但他全力投入了电学研究。他在自传里写道:“我以前在任何研究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全神贯注过。以至几个月来,没有余暇顾及其他任何事情。这些实验涉及到我完全陌生的事,所以使我感到惊奇,使我得到了满足。”
在开始电学研究不久,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富兰克林认为太空中的闪电和摩擦起电产生的电火花是同一种东西,他认为闪电是带电的云的大量放电造成的,为了证明这一大胆猜测,1752年6月,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一次震动世界的风筝实验。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神秘的面纱,显示了雷电的本质,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实验轰动了全世界。
在风筝实验的启示下,富兰克林又发明了避雷针。避雷针是电学研究给人类带来的第一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发明。200余年来,它不知使人类避免了多少次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要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开拓进取的品质,我们要多接触新鲜事物,多向先进人物学习,从而做到: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培养高尚的志趣情操;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二、学习描写
1.什么是描写?
描即描绘,写指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摹绘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2.描写的方法
A.从描写的对象分,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a。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对话描写:《范进中举》:胡屠户凶神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将去……
肖象描述:《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动作描写: 《范进中举》: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细节描写:《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心理描写:《范进中举》: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对比描写:(1)《曹刿论战》:以乡人对国事的冷漠映衬曹刿的爱国、勇于承担;又以鲁庄公的“鄙”映衬曹刿的深具“远谋”。(2)《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廉颇的胸襟狭窄映衬蔺相如的胸襟广阔。
人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形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b。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c。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B.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C.从描写的手法分,有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状态,人物栩栩如生。
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3.描写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目的明确。我们写文章,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什么地方需要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描写;什么地方需要详细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详细描写;都要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出发,而不能兴之所至,就大肆描写一番。
第二,特点突出。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特点,这样,给读者的印象是鲜明的、突出的。如果泛泛而谈,虽然具体、细致,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使人感到烦琐、累赘,写得多而没有特点,结果等于什么也没有写。
第三,鲜明而生动。描写要力求鲜明、生动。作者的感情,要在描写中显露出来,表现出鲜明性。通过描写来抒情的文字,自然是饱含感情的;一般的描写,也要把倾向性表现出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褒贬、爱憎,态度力求鲜明。描写人物、景物,都力求使读者得到生动、具体的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借助于过分的雕琢、堆砌,而是在朴实自然中再现事物的形象。
三、作文练习。
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拓展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学生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主要包括考试没考好,成绩下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记住孟子的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记住巴尔扎克的话:“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首先,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别扭、失意。而适应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
其次,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从进小学到读大学,直到工作选择,都由父母去承受压力,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且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上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同时,挫折也有负面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对于挫折的反应并不相同。一方面这决定于对挫折的感情理解。如一个朋友批评了你,你可能会听从,甚至非常感激他,但如果把这位朋友的批评曲解,认为有损你的尊严,那你的反应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另一方面,感情上的失落比物质上的失落反应激烈。当你追求的目标代表着爱、名誉、地位、尊严时,一旦目标丧失,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这是一种负面效应。
人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难以安下心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应当自己对心态进行调整:(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 会面临很大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顽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吧!
例文评析
直面挫折
如果将人生比作登山,那么挫折便是山上的坎坷,只有攀援跋涉,才可登上顶峰;如果将人生比作航海,那么挫折便是海上的波涛,只有劈波斩浪,才可到达彼岸。
人们总说:“冬日里的梅花才算是真正的红艳。”那么,可以说,只有经受过考验的人生才算是绚丽而多彩。
《史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宝,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然而,它的作者司马迁是在怎样的境地下写成的呢?他无辜遭受了宫刑,仍然忍辱负重,矢志不移,完成自己的历史巨著。他的执着,支持着他在挫折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最高价值。《史记》这本书记载的不仅是华夏文明,更显示了作者直面挫折的精神力量。
古往今来,每一次的成功往往包含着千百次的挫折。布鲁诺在火刑中坚持真理,张海迪在轮椅上书写人生,爱迪生在实验里做出贡献,不都是在挫折中竖立起前进的旗帜吗?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胜利的前奏。挫折当前,我们应当拿出勇气,直面挫折。
在中华大地上,有多少铁骨铮铮的男儿,他们在曲折的道路上,他们遇上多少艰难险阻,他们经历了多少失败挫折。每迈进一步,便意味着克服无数的危难与艰辛。可是他们却决不退缩,他们迎着风雨、冲着波涛,不断挺进。路上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作为中华儿女,没有人轻言放弃,而是愈挫愈勇。多少人以英雄为榜样,在挫折中实现人生价值!
愿所有处于逆境和经受挫折的人们,拿出战斗的精神,战胜挫折!让我们欣赏那冬日红梅的艳丽,品味那先苦后甜的茶香吧!
[简评]这篇学生习作优点很多。首先是立意高,作者能正确看待挫折,看到挫折对造就光辉人生所起的特殊作用。这就使文章富有教育意义,鼓舞人们直面挫折,从挫折中奋起。其次是论证有力,论据典型。司马迁、布鲁诺、爱迪生等等,这些事例富有说服力。再次是,作者以自身作为中华儿女一员来说理,表现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自豪,使文章富有感召力。而语言表达所显露出来的文采,又大大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让我们学会从挫折中奋起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都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也难免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我们应该学会从挫折中奋起。
常言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回顾共和国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看到,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真所谓一穷二白。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建设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是在这困难重重的逆境中,吃了不少苦头,走了不少弯路,经受了不少挫折,而中国人民就是在挫折中奋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国家是这样,我们人类的奋斗,无不如此,处处都有困难与险阻。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了1000多种物品,同时也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他说:“天才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为了找到一种既便宜又耐用的灯丝,他反反复复地实验了1000多次,才找到了合适的灯丝——“钨”。科学就是需要这样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人。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了这两点,成就一番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青少年比较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往往遇到一点点挫折,就迷失了方向,就不知所措。不少人在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困难,往往就叫苦喊累;在学习上遇到一些难题,不动脑筋,马上就把别人的作业拿过来一抄了事。这是极不可取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我要树立信心,学会从挫折中奋起。我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一定属于奋勇拼搏、永不泄气的人。
[简评]作者对文章所表达的事理做了深入的思考,在说理过程中能做到有理有据,不乏说服力。整个说理过程,条理很清楚。文章题目提出中心论点,首段扣题落笔,呼应题目,在略加论证的情况下再次摆出论点。正文分别从国家大事、伟人经历和自身感受论证论点。最后,再借名言点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楚,论证有力,显示出作者厚实的写作功底。
1.明确描写的含义、特点,了解描写与记叙的不同。
2.认识描写是为刻画人物性格和表现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
3.掌握描写的方法。
4.学会抓住事物特点,选取恰当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有感情的描写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话题探讨
1.在你的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其中哪一次挫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挫折,你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2.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3.在你所了解的人物中(文学作品或真人真事),哪一个直面挫折的人物令你感动,请你对他(她)进行描述。
《贫寒是福 天道酬勤 石智勇从挫折中奋起》(2004年08月17日)
也许是自幼的贫寒生活塑造了石智勇内向的性格,即使是胸挂金灿灿的奖牌接受全场观众欢呼,他的表情也是略显羞涩的。小时候吃不饱肚皮的经历让他至今在“最喜欢的东西”一栏还填写着“食物”二字,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坚韧,却又是促成他今日辉煌的动力。
中国举重队副总教练陈文斌赛后说道:“智勇这几年练得很苦,今天终于有了这样的成绩,这是天道酬勤的结果。石智勇的奥运会金牌是中国男举的一次突破,我们非常激动。”
在希腊神话里,命运女神总是让英雄历经磨难。石智勇也不例外。
四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前夕,他在一次训练中扭伤脚踝,失去了参赛机会。“当时我伤心极了,不敢看电视直播,我怕参赛的选手成绩太低了。高点我还好一点,自欺欺人一下说,哎呀好高,自己去了也拿不了冠军,要是低了,自己没去,失去冠军机会,心里痛啊。后来结果出来,也不怎么高,心里真难受。”
“我想到了退役。整天很消沉,不想训练,那时感觉练了也没用,因为我出成绩早。举重早出成绩并不好,就是说你把自己的能量提前发挥掉了,怕运动寿命会缩短。后来队里领导给我做工作,还把我父母亲接到北京陪我,让我别胡思乱想。再后来我回到省队。周围的人对我挺好,没拿异样的眼光看我。教练还跟其他队员说:‘石智勇还年轻,大家要多鼓励他好好练。’我这次要是再不拿冠军,真的没脸见人了。”
24岁的石智勇早已暗下决心,不管这次拿不拿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无论如何都要再拼一下。现在,他有了更高的起点。(新民晚报:特派记者季颖雅典今日电)
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从4岁起,就受到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他整天被关在屋子里练琴。贝多芬很早就学会了演奏钢琴、管风琴、小提琴、中提琴和长笛。由于家境贫困,贝多芬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家庭重担,因而没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他是靠自学成长起来的。他17岁时,母亲去世了,年轻的贝多芬作为一家之主,同生活顽强地作斗争。他先是被公认为灵感丰富的即兴演奏家和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后来又被公认为优秀的作曲家。但痛苦一直伴随着贝多芬。从27岁起,他的耳朵渐渐地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同时,他还遭受着失恋的折磨,心爱的姑娘一个个离他而去。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贝多芬表现出极其旺盛的创作力,写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被誉为“交响乐之王”,最终获得巨大成功。
富兰克林的故事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遇到这样的天气,一般人会想到要下雨了,快回家吧!也有一些人甚至感到有些害怕。但是有一个人专门挑这样的天气去放风筝,你相信吗?
他是谁?他就是作为美国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而闻名于世的本杰朋•富兰克林。作为科学家,他的主要科学成就是在电学方面。富兰克林从事电学研究,进入电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
1746年的某一天,富兰克林走在街头,看到一位欧洲人正在表演称作“电气魔术”的电学实验。他感到极为新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中激起强烈的探求欲望。他买下了全部实验品。不久,一位他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结识的朋友柯林森得知后,又给他寄来了大批书籍、电学著作和某些摩擦起电的设备。富兰克林立即动手重复在街头所看到的实验,另外还加上了一些新实验。此时,富兰克林已经年近40岁,事业有成,是一位社会名人,工作繁忙,但他全力投入了电学研究。他在自传里写道:“我以前在任何研究上,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全神贯注过。以至几个月来,没有余暇顾及其他任何事情。这些实验涉及到我完全陌生的事,所以使我感到惊奇,使我得到了满足。”
在开始电学研究不久,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富兰克林认为太空中的闪电和摩擦起电产生的电火花是同一种东西,他认为闪电是带电的云的大量放电造成的,为了证明这一大胆猜测,1752年6月,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一次震动世界的风筝实验。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神秘的面纱,显示了雷电的本质,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实验轰动了全世界。
在风筝实验的启示下,富兰克林又发明了避雷针。避雷针是电学研究给人类带来的第一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发明。200余年来,它不知使人类避免了多少次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要提高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开拓进取的品质,我们要多接触新鲜事物,多向先进人物学习,从而做到: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培养高尚的志趣情操;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二、学习描写
1.什么是描写?
描即描绘,写指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入微的描摹绘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2.描写的方法
A.从描写的对象分,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a。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等。
对话描写:《范进中举》:胡屠户凶神走到跟前,说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一个嘴巴打将去……
肖象描述:《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动作描写: 《范进中举》: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细节描写:《孔乙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心理描写:《范进中举》: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问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对比描写:(1)《曹刿论战》:以乡人对国事的冷漠映衬曹刿的爱国、勇于承担;又以鲁庄公的“鄙”映衬曹刿的深具“远谋”。(2)《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廉颇的胸襟狭窄映衬蔺相如的胸襟广阔。
人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刻画人物性格、形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b。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c。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B.描写的角度分,有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刻画和描绘。
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
C.从描写的手法分,有白描和细描。
白描,即运用最简练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点,描写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人物的精神面貌。叙事,线条分明,言简意赅;写人,三言两语则揭示出人物的状态,人物栩栩如生。
细描,即细致具体地描绘对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和象征、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使所写对象栩栩如生,逼真动人。
3.描写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目的明确。我们写文章,不能为描写而描写,要有明确的目的。什么地方需要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描写;什么地方需要详细描写,什么地方不需要详细描写;都要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出发,而不能兴之所至,就大肆描写一番。
第二,特点突出。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特点,这样,给读者的印象是鲜明的、突出的。如果泛泛而谈,虽然具体、细致,也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而使人感到烦琐、累赘,写得多而没有特点,结果等于什么也没有写。
第三,鲜明而生动。描写要力求鲜明、生动。作者的感情,要在描写中显露出来,表现出鲜明性。通过描写来抒情的文字,自然是饱含感情的;一般的描写,也要把倾向性表现出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表现出褒贬、爱憎,态度力求鲜明。描写人物、景物,都力求使读者得到生动、具体的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借助于过分的雕琢、堆砌,而是在朴实自然中再现事物的形象。
三、作文练习。
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拓展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学生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主要包括考试没考好,成绩下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
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没有河床的冲涮,便没有钻石的璀璨;没有挫折的考验,也便没有不屈的人格。正因为有挫折,才有勇士与懦夫之分。记住孟子的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 记住巴尔扎克的话:“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生活中的失败挫折既有不可避免的一面;又有正向和负向功能。既可使人走向成熟、取得成就,也可能破坏个人的前途,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挫折。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是一种挑战和考验。
首先,挫折帮助你成长。人的成长过程是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如果适应得好,就觉得宽心和谐;如果不适应,就觉得别扭、失意。而适应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
其次,挫折增强你的意志力。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被服务的环境中,从进小学到读大学,直到工作选择,都由父母去承受压力,因而他们对各种困难体验都不深,缺乏忍耐力,没有坚强的意志,一且遇到挫折就被击垮了。实际上生活中许多轻度挫折,是意志力的“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生活的挫折,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理学家把轻度的挫折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战胜一次挫折,都强化了自身的力量,为下一次应付挫折提供了“精神力量”。
同时,挫折也有负面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对于挫折的反应并不相同。一方面这决定于对挫折的感情理解。如一个朋友批评了你,你可能会听从,甚至非常感激他,但如果把这位朋友的批评曲解,认为有损你的尊严,那你的反应也许就大不一样了。另一方面,感情上的失落比物质上的失落反应激烈。当你追求的目标代表着爱、名誉、地位、尊严时,一旦目标丧失,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这是一种负面效应。
人在遭遇挫折时,往往会感到缺乏安全感,使人难以安下心来,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人在遭受挫折的时候,应当自己对心态进行调整:(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面向未来。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行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改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 会面临很大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而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
如果把生命比做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不可缺少的“顽石”。为了使青春的“刀”更锋利,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的磨砺吧!
例文评析
直面挫折
如果将人生比作登山,那么挫折便是山上的坎坷,只有攀援跋涉,才可登上顶峰;如果将人生比作航海,那么挫折便是海上的波涛,只有劈波斩浪,才可到达彼岸。
人们总说:“冬日里的梅花才算是真正的红艳。”那么,可以说,只有经受过考验的人生才算是绚丽而多彩。
《史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宝,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然而,它的作者司马迁是在怎样的境地下写成的呢?他无辜遭受了宫刑,仍然忍辱负重,矢志不移,完成自己的历史巨著。他的执着,支持着他在挫折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最高价值。《史记》这本书记载的不仅是华夏文明,更显示了作者直面挫折的精神力量。
古往今来,每一次的成功往往包含着千百次的挫折。布鲁诺在火刑中坚持真理,张海迪在轮椅上书写人生,爱迪生在实验里做出贡献,不都是在挫折中竖立起前进的旗帜吗?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胜利的前奏。挫折当前,我们应当拿出勇气,直面挫折。
在中华大地上,有多少铁骨铮铮的男儿,他们在曲折的道路上,他们遇上多少艰难险阻,他们经历了多少失败挫折。每迈进一步,便意味着克服无数的危难与艰辛。可是他们却决不退缩,他们迎着风雨、冲着波涛,不断挺进。路上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作为中华儿女,没有人轻言放弃,而是愈挫愈勇。多少人以英雄为榜样,在挫折中实现人生价值!
愿所有处于逆境和经受挫折的人们,拿出战斗的精神,战胜挫折!让我们欣赏那冬日红梅的艳丽,品味那先苦后甜的茶香吧!
[简评]这篇学生习作优点很多。首先是立意高,作者能正确看待挫折,看到挫折对造就光辉人生所起的特殊作用。这就使文章富有教育意义,鼓舞人们直面挫折,从挫折中奋起。其次是论证有力,论据典型。司马迁、布鲁诺、爱迪生等等,这些事例富有说服力。再次是,作者以自身作为中华儿女一员来说理,表现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自豪,使文章富有感召力。而语言表达所显露出来的文采,又大大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让我们学会从挫折中奋起
在人生道路上,不可能都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也难免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我们应该学会从挫折中奋起。
常言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回顾共和国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看到,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真所谓一穷二白。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建设过程中的重重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是在这困难重重的逆境中,吃了不少苦头,走了不少弯路,经受了不少挫折,而中国人民就是在挫折中奋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国家是这样,我们人类的奋斗,无不如此,处处都有困难与险阻。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发明了1000多种物品,同时也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他说:“天才是一分的灵感加上九十九分的汗水。”为了找到一种既便宜又耐用的灯丝,他反反复复地实验了1000多次,才找到了合适的灯丝——“钨”。科学就是需要这样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人。
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了这两点,成就一番事业就大有希望。我们青少年比较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往往遇到一点点挫折,就迷失了方向,就不知所措。不少人在学习上遇到一点点困难,往往就叫苦喊累;在学习上遇到一些难题,不动脑筋,马上就把别人的作业拿过来一抄了事。这是极不可取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我要树立信心,学会从挫折中奋起。我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一定属于奋勇拼搏、永不泄气的人。
[简评]作者对文章所表达的事理做了深入的思考,在说理过程中能做到有理有据,不乏说服力。整个说理过程,条理很清楚。文章题目提出中心论点,首段扣题落笔,呼应题目,在略加论证的情况下再次摆出论点。正文分别从国家大事、伟人经历和自身感受论证论点。最后,再借名言点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楚,论证有力,显示出作者厚实的写作功底。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