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中学《赤壁赋》集体备课教案4(苏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4阅读:
字号:小|大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执笔 刘卓洲 审核 高一(1)分部备课组 总第 课时
教学课题:赤壁赋
教学目的: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语言运用的妙处。
整体思考: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是积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教学程序及设计:
一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二)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3.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四)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五)学习第一段
(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近
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
澄澈、幽美。
(六)学习第二段
( 这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
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
教师简述如下:
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七)小结两段
(八)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九)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
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
二
1、 学习第三段。
思考:( 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
(1) 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 学习第四段。
思考:( 这段写作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对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a)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b)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c)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 学习第五段。
思考:( 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
a)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可恩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
b)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洲,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c) 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4、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5、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喷泉”,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他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萧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6、背诵课文。
教学课题:赤壁赋
教学目的: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语言运用的妙处。
整体思考: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是积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教学程序及设计:
一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二)题解
1.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赤壁赋》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赤壁赋》。
3.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四)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五)学习第一段
(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近
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
澄澈、幽美。
(六)学习第二段
( 这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
1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
(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
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
教师简述如下:
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七)小结两段
(八)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①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①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九)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
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
二
1、 学习第三段。
思考:( 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
(1) 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 “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身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2、 学习第四段。
思考:( 这段写作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对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a)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b) 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c) 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辨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 学习第五段。
思考:( 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
a) 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可恩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
b) 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洲,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c) 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4、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5、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喷泉”,喷薄而出。
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他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萧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6、背诵课文。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