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5阅读:
字号:小|大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4、着重体会鲁迅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5、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三、课时设计:4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寻找“特别”行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了解故事情节,概括小说情节。
2、通过阅读,挖掘故事思想意蕴。
<二>、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我们在初中曾经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2、介绍背景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3、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⑴、理清课文结构和故事情节;
⑵、挖掘小说中的“特别”之处(如:特别的人物、特别的描写、特别的场景、特别的情节等)。
4、分析说明“特别之处”
⑴、“一个日子”
指“我”在“送灶”这一天回到鲁镇的。
小说从鲁镇准备祝福写起到“我”听到祝福的爆竹结束,都是围绕这个日子、紧扣题目展开情节的,所以用祝福为题。
⑵、“二次微笑”
祥林嫂露出的两次笑容。
一次是祥林嫂从婆家逃出,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时候,“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一种真心的笑,满足的笑。透过这个“笑影”,我们领略到的是祥林嫂在婆家非人生活的辛酸和她随遇而安的保守心理。
祥林嫂的第二次笑,是在厨房里同柳妈闲聊的时候,柳妈取笑她改嫁反抗后的屈从,祥林嫂在无奈之中笑了,这是一种含羞的笑,是以笑来掩盖新婚之夜那些难以启齿的行动,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过去短暂而美好生活的甜蜜回忆。
两次笑容突出表现了祥林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贫困。由此引发可以进一步读到祥林嫂的悲惨命运。
⑶、“三样眼神”
祥林嫂的三个不同阶段发出的三个不同的眼神。
第一次是在课本第8页32段上,写她“顺着眼”,突出祥林嫂安分守纪的性格。
第二次在课本11页63段上,也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是她在又一次遭受夫死子亡打击后痛苦心灵的写照。
第三次是小说开头,“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时的祥林嫂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只是渴望死后的安宁,精神已经完全麻木。
⑷、“四场飞雪”
是指小说中四处看似轻描淡写,实际上却颇有意蕴的飞雪描写。
第一处是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天色愈阴暗了……将鲁镇乱成一团。”
第二处是在祥林嫂死后,表现“我”雪样的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雪花落在厚厚的雪褥上面……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第三处写穿插在柳妈同祥林嫂谈话之间,有两句,点到为止:“微雪点点的下来了”和“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自去看雪花”。这里一方面将过去短暂生活的甜美与现实生活的残酷形成强烈的对比,另一方面又暗示柳妈讲雪样的故事对祥林嫂造成严重的精神打击。
第四处写雪在小说的结尾:“远处的爆竹连绵不断……拥抱了全市镇”。这里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更为含蓄的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雪样的命运。
⑸、“五个帐单”
是指小说中零星流露的关于钱的表述。
①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②初到鲁家的工钱每月500文;③婆婆从鲁家支走的工钱:1750文;④卖祥林嫂的钱:80千;娶亲费:50千;剩余:10多千;⑤捐门槛的钱:12千(12元鹰洋)。
分析这5张帐单能够以小见大剖析出封建制度下政权、神权、族权、夫权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情压榨。
5、板书设计:
一个日子:送灶
二次微笑:满足—含羞
三样眼神:(略)
四场飞雪:(略)
五个帐单:(略)
6、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品味苦涩的甜蜜
<一>、教学目标
1、赏析祥林嫂形象
2、品味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赏析祥林嫂形象
<三>、教学步骤:
1、导入
3月8号,是我国传统的“三八妇女节”,女人们有了自己的节日。而你们知道吗?在封建社会统治下的旧中国,女人别说有自己的节日,就连起码的人身自由和权利都没有,她们倍受压迫和欺凌,过着艰难的生活。其中“祥林嫂”就是其中一个,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祥林嫂”的世界,去体验她悲哀和不幸的一生。
2、分析人物形象
⑴、学生找相关语段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⑵、分析祥林嫂悲剧的一生。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村妇女一样,她对物质生活要求并不高,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基本层次上。但是这样可怜的要求,也被封建文化和冷漠的社会所拒绝。如同鲁迅所说,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祥林嫂年轻丧夫,不幸便从此开始。她在婆家可能忍受不了婆婆的欺凌,或者不想像畜生一样被婆婆卖掉,于是逃了出来。被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钱不多,她反而很“满足”,并且觉得已经很幸福了。
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利的。一旦嫁人,就成为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她,给小叔子娶妻,在现在是违法和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封建社会中,却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是夫家公然把她绑架走了。
祥林嫂被卖给了贺老六。她进行了强烈的反抗,“一头撞在香案上”,祥林嫂的反抗不是留恋自由的生活,也不是抗议夫家卖掉她,更不是贺老六的问题,对于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妇女来说,再嫁是最耻辱的事情,“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祥林嫂为自己所谓的“贞节”进行了最强烈的反抗。
祥林嫂屈辱的再嫁后,竟然过上了一段幸福的生活。她“上头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现实生活的满足使她暂时抛开了精神上的负担。“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她真交了好运了”。
两年之后,祥林嫂的第二个丈夫又死了。丈夫死了,虽然不幸,还有儿子,这是她的希望。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是深固的,“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不幸的是儿子也被狼吃了。祥林嫂没有了依靠,房子也被大伯收了,没有了立足之地,只好再次回到鲁镇来。
祥林嫂又到了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现在她已经被她周围的人看作是不干净的人了。嫁了两个男人,“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事二夫”。不仅深受理学影响的鲁四老爷认为她是一个“谬种”,就连一般的老百姓也对她倍加歧视。祥林嫂背负这样沉重的精神负担,疑神疑鬼,恐惧无比。在捐了赎罪的门槛后,还是不能洗脱自己的“大罪名”,最终精神崩溃了,走向了生命的毁灭。
3、板书设计:
4、小结:
祥林嫂死了,留给我们一连串的问号:是谁直接、间接害死她?谁是罪魁祸首?课后在同学间展开讨论,下节课我们再一一分析。
第三课时:针砭人世百态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作品在中其他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透过人物,揭露出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毒害,理解作者反封建主题。
2、分析祥林嫂所处的环境,体味反封建主题。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揭露出封建思想对人们的毒害,理解作者反封建主题。
<三>、教学步骤:
1、请学生回顾祥林嫂悲剧的一生,复述故事情节。
2、逐一分析其中主要的几个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反封建的实质。
⑴、主要人物:
“我”、鲁四老爷、鲁四婶、柳妈、婆婆、鲁镇人民等
⑵、她们对祥林嫂的态度
请学生分析回答,教师引导之
⑶、请学生分析祥林嫂所处的人文环境,探讨作品和作者深刻的反封建思想。教师作相应引导。
3、板书设计:
祥林嫂之死
根 源:封建伦理制度,旧的文化观念。
解救办法:摧毁旧制度,否定旧文化。
4、布置作业:
完成《我的老师》中《祝福》一课相应练习。
第四课时:与“言“共舞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几种方式。借鉴文章写作特点
2、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二>、教学重点: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三>、教学步骤:
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课时。
2、引导学生总结本文语言特色和在写作上值得借鉴的地方。
⑴、人物形象的语言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⑵、在语言描写上蕴涵着作者深刻的主观思想感情。
⑶、结构上采取倒叙方式,处处设置悬念。
⑷、人物形象刻画深刻、典型。
⑸、利用环境深化主题、衬托人物形象。
3、完成课本后的练习。
4、板书设计:
⑴、人物形象的语言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⑵、在语言描写上蕴涵着作者深刻的主观思想感情。
⑶、结构上采取倒叙方式,处处设置悬念。
⑷、人物形象刻画深刻、典型。
⑸、利用环境深化主题、衬托人物形象。
5、布置作业:
⑴、完成《我的老师》中《祝福》一课的习题。
⑵、写读书笔记。(两篇,《语文必读课本》第二册)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