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25阅读:
字号:小|大
jjcsz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拿来主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杜鹃枝上杜鹃啼
第二单元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记念刘和珍君
过万重山漫想
简笔与繁笔
第三单元
内蒙访古
琐忆
胡同文化
外国散文两篇
世间闻美的坟墓
冬天之美
第四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第五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秋水
第六单元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荷塘月色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静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维,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要在学习第九课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是个难点,可以用“比”的办法加深学生的理解。重在加强学生的语感,重在“意会”(心中明白了鲁迅杂文语言的妙处了),而不一定要求学生“言传”(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妙处)。
理解内容和学习论证艺术、体会语言特点是学习本文的两大任务,可以各安排一个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人教社的教参只是其中的一种意见。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依据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原则决定对各种意见的取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 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 理清文章思路。
4.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为限。)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提问: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理解这篇杂文的钥匙,是我们阅读本文的入门。让我们先在课文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让同学们阅读课文(4分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学生阅读。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这里“大宅子”、“鱼翅”、“姨太太”并不难理解,对“鸦片”的含义可作适当启发:清末有些人吸食鸦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西;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鸦片呢?想想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作品与鸦片具有相似之处。明确了“鸦片”所指之后对“烟枪和烟灯”的含义也要作适当的启发:吸食鸦片时烟枪烟灯是工具,而鸦片则是吸进来的内容,联系文化遗产中某些不好的内容究竟是凭借什么才得以流传的,想想烟枪烟灯指什么。
明确了“大宅子”、“鱼翅”等所指内容之后要进一步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
提问: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读出课文中有关的阐述,不能多读,也不能少读,要恰如其分。(“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用一句话概括拿来主义的作法。(回答第9段第1句,答第10段第2句也可)
(三)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填好下列表格。(出示投影片)
指名回答。最后由教师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四)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议论文写作目的是宣传作者的观点,但是,文章不仅要明确地提出论点,还要进行论证即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每天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再做书面作业,你能用几种方法回答?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说清这种做法的好处,另一种是说清楚其它做法的害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法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是普遍适用的。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1至第6---7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是否回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重读第1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提问:本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理解“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关锁国到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
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提问: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
这里主要靠学生“意会”,大家互相补充,具体到每个学生不必要求找完全。同时只要指出有关的语句即可,不必要求说清怎样表现了这种感情。本段中“大师”、“捧着”、“儿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
(五)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填好下面的表格。(出示投影片)
根据课文不难填出表上的内容,但要求学生语言要尽量简明,不能大段地抄录原文,以提高他们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提问: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提问: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六)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设计好问题后请把问题和答案连在一起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自然。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提问: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提问: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理清全文思路。
我们带着问题阅读了全文,基本掌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鲁迅先生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学生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便于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或选2 ̄3份投影胶片进行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供参考)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另外,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作业,指名回答课文后〔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请1--2名同学到前面面对大家谈谈“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2.进一步理解本文中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揭露和批判,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
3.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略)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通过上一节课,大家都明确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批判了错误态度,阐述了正确主张。现在请大家读下面几个句子,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句子中加黑部分的意思,说说它们是否只是谈文化遗产问题。(出示投影片)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名回答。
学生通过第一节课很容易理解第2句是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1句只要看下文“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的东西”就可以明白“什么都是”主要指“学艺”之外的情况,联系写作背景,不难理解这是在愤怒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3句较难理解,作者用“摩登”一词揭示出当时“送去主义”的盛行。如此盛行,自然不止于“学艺”方面的事情。选用“摩登”一词能启发读者广泛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径的作用。
提问:由此看来,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归纳本文中心。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利于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最后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三、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一)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改写的这段话可用投影展现,以利于学生比较。)
学生不难发现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板书)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请同学们阅读第3段,想想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议论。老师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板书)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弄清。
(三)请同学们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明确: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板书)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附:论证艺术部分板书
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四、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一)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的不同说法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指出其不同点。(出示投影片)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老师归纳。
每组的两种说法意思一致,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第一组第1句用“送来”、“拿来”两个词把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揭示出来,第二组第1句用“抛来”、“抛给”两个词揭示了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这种用极少的词语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的语言,反映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犀利的特点。
(二)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句子中加黑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投影片)
1.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接着要求学生再尽自己所能举出课文的其它例子。
教师小结。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附:语言风格部分板书
本文的语言特点:
1.犀利
2.讽刺幽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四题。
2.给下列词语中加黑字注音。
脑髓 孱头 蹩进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黑语素的意思。
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国粹 冠冕堂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的
一、体会本文围绕中心,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学习悼词的写法。
二、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围绕中心,层层推进,言简意赅,是议论文阅读训练的好教材,可以导读为主,设计一些练习,只对重点、难点作适当讲授。
二、本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悼词,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重要段落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中强烈的情感。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解题,讲读第一、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
3.马克思的逝世。
以上内容详见《教学参考资料》“补充材料”。
二、指导阅读“预习提示”,然后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按悼词要点,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把课文划分为三大部分。
三、讲读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导读设计:要求学生研读第一、二两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依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词语:“下午两点三刻”,“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同时依次撤换第一、二两自然段中的下列词语: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的心脏停止跳动”,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个“对于”换成“和”,“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抄在小黑板上(或用幻灯片)出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课文,仔细思考,逐一说明删去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用来替代的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
参考答案:
“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
“最”:选用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
“还”: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第一自然段中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的头脑。
第二自然段不用“和”,而并列用两个“对于”,从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成就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总领起后文的内容。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
第二自然段两句话总领起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突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连同第一自然段,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
板书:述其哀
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先由学生各自朗读,然后指名朗读,酌情指导。
四、讲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第三~六自然段)。
导读设计:
研读第三~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即”“事实”,对不对?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不仅如此”的“此”指代什么?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两个发现”指代什么?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参考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不仅仅指“事实”,因为“即”不仅管到“事实”,而且管到由“事实”导引出的结论。
这里的“事实”是指“吃、喝、穿、住”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谁是“首先”,谁是“然后”的客观顺序,它规定了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即如果没有农民种地,工人盖房、织布,人们就根本无法进行学习和从事政治、宗教等活动。“所以”标明由这个“简单事实”导引出以下的结论:要解决“吃、喝、穿、住”,首先就要进行“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在这个生产中,人们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标志着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是“基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指“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
2.“不仅如此”的“此”指代“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个“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这就是剩余价值(见注)规律。这个特殊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两个发现”是指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点”与“面”和“详”与“略”的关系。这里“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之广、成绩之大,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
小结:三个段落,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环环紧扣,层层推进,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
板书:赞其功(一)
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一层,理解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地体会其语言的概括和精当。
五、布置作业。
1.表情朗读练习二中的五个句子,并按要求解答1、2、3小题。
2.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四。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复习前课内容,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和第三部分,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内容。
1.提问: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理论上有哪些伟大建树?
2.检查作业。
二、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第六~七自然段)。
导读设计:研读第六~七段,完成下列练习。
1.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其中“这”指代什么?“主要的”究竟指什么?
2.“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个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承上又启下?为什么?
3.第七段第二句中的判断谓语“是”的主语是什么?宾语是什么?这一句中“第一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4.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指代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他研究的每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但这“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对比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他有着更为光辉的革命实践。这里的“主要的”、“首先”,表明对马克思的功绩的表述再次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这个过渡句是既承上又启下。“承上”是说:由于马克思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科学的“实际应用”,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所以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但这句话又是下文的论题,即他的光辉的革命实践的事实更印证着他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着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3.“是”的主语是“使命”,宾语是两个“参加……事业”(动宾短语)。“第一次”表明马克思亲身参加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热烈”地向群众宣传自己的科学理论(办、编小册子),而且“顽强”地领导着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最后“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伟士的国际工人协会”引导无产阶级以战斗的风貌第第一次登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使无产阶级从自发斗争的阶级进步到自为的阶级。
4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亿万奴隶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革命实践是创立理论的基础。伟大的革命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和推动着伟大的革命实践。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样伟大的科学家。
板书:赞其功(二)
三、讲读第三部分(第八~九自然段)。
导读设计:研读八~九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其中“这样”指代什么?两个“最”体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对此抱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2.马克思逝世,“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
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
4.“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样”是指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两个“最”体现在两个“无论”上,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色彩的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坚定性。
2.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同时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开头呼应,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3.“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语气表示肯定的含义。
4.思格思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板书:颂其德(三)
四、要求学生复看第二部分,找出段与段之间的关联词语,说说它们在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方面所起的作用,结合完成练习题一、三。
五、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六、作业:课外阅读列宁文章《卡尔·马克思》。
七、板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空白……述其哀
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杜鹃枝上杜鹃啼
【自读导言】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他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因名为杜鹃。又叫杜宇,因其声若“不如归”,也叫子规。而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自古以来,文不绝书。
作者即以此为契机,生而发之,从给自己起名“瘦鹃”写起,写到了“愁种子”的欢愉之声,写到了自己“从此东涂西抹,沿出至今,倒变成了正式的名号”的过程。从而暗示人世间的悲苦并非不可变更。作者从悲苦之情出发,通过写杜鹃花和杜鹃鸟的特殊关系以及对它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如杜鹃鸟生物学上的特征,它的历史传说、它的文学象征意义等等。进而阐明作者对它的某种喜爱之情。
而在整篇文章中,作者是以他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底蕴,广征博引,左右逢源,巧妙地把一位有着深厚学养的学者的情怀写了出来。而这一点也正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杜鹃”一词一语双关,它既指作为植物的杜鹃花,又指作为禽鸟的杜鹃鸟。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它都是我国文学艺术作品中有着特殊内涵的一种象征物。
作者认为,既然杜鹃只是一只鸟,那么它的象征意义就是不可固定的。而外国人会把这只鸟看作是欢愉的象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一定说它是悲苦的象征。相反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但是因为作者行文技巧高超,因而,他的表述含蓄而婉转,真正做到了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本文文字比较浅显,不难掌握,但是写法比较出新,因此在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杜鹃的有关知识,感知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目标,德育目标)
二.通过学习本文,认识和学习作者使用对比的技巧来组织材料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
三.学习作者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表达技巧。(智育目标)
本文学习的重点是对“杜鹃啼血”、“杜鹃啼悲”含义的理解。难点是对作者抒发的感情的认识。
在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杜鹃啼血”、“杜鹃啼悲”是用来比喻悲苦的心情的。虽然“杜鹃啼血”、“杜鹃啼悲”只是神话传说,也是一个历史典故,它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但是由于它具有较长的历史,所以它已经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并没有多少辩解它的理由。但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认识在改变,对此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作者正是站在这个角度去行文的。学习时,把握这两者的关系就可以较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在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认识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原因是作者的这篇文章写得比较隐诲。学习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一.传统中国文化中“杜鹃啼血”、“杜鹃啼悲”的含义是什么。
二.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但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三.作者有没有自己的鲜明态度。
【自读程序】
这篇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感情,是一篇融知识与情感为一体的小品文章,虽然文章技巧上略有一些难度,但大体上可以通过自读来完成。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
其学习过程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时,同学可在课下准备古今人涉及杜鹃的资料,通过请教老师,查成语词典,典故词典,动植物词典,借助网络技术等等其他类似的途径,积累资料,取得对杜鹃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
有关杜鹃的资料比较多,同学可以广泛查阅。如果实在有困难,可请老师代为查阅(教师可将课文教参所附资料适当地印发给学生,由学生思考)。
2.了解课文中作者引述有关写杜鹃的文字的意思。
文章里这样的句子比较多,同学可以用析句的办法,把作者在文中所引述的古今人写杜鹃的文字找出来,略加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很快就会发现,原来但凡中国写杜鹃的文字,大多是写它的悲苦的。连博物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也不例外。只是李时珍的文章也有比较客观的论述。而外国写杜鹃的文字大多是比较欢快的。如波兰的民歌《小杜鹃》,英国对杜鹃的称谓等等。把两方面的内容加以对比就很容易发现作者想论证什么问题。
3.了解课文中作者引述有关写杜鹃的文字的作用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理解)。
其作用主要是借物喻人。中国古人借杜鹃写悲,外国人借杜鹃写乐。一悲一乐都在杜鹃身上,可见杜鹃只是一个媒介而已。因此作者借此表明自己对杜鹃有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作者对杜鹃的传统寓意显然并不是十分反对,相反还有些赞赏,但是,作者又不是十分赞同,而是有他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他希望能从杜鹃的啼声中找到一些特殊的内涵,想寄予杜鹃一种悦愉之情。于是便有了“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作者也是想借此表明,对任何事物不能有悲观的想法,而应该更加积极和乐观。作者就是借杜鹃来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从悲观的角度去感觉它和认识它,相反,人才是世间最有灵性的动物,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因此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
4.反复诵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得轻巧俏丽的小品文,文章融知识和情感于一体,写来左右逢源,自由挥洒。非文章老手不能如此。而且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平时读得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反复诵读,通过阅读来品味文章的内在精神。
5.回答思考和练习。
这一步是自学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验证自己阅读的水平。在读完文章后,对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进行思考和解答,可以检查自己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透了。类似的练习有三道:一是“通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东拉西扯”貌似纯知识介绍中,含蓄委婉的表达的感情“。二是“文中既有习惯说法,也有自己的看法,试找出有关的语句并加以分析”。三是“课外练笔,介绍某种花鸟虫鱼,或借某种花鸟虫鱼抒发情怀。”只要同学读懂了课文,要解答这三道并不难,因为它们都是属于理解性质的。
【自读点拨】
学习本文时,我们需要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章是以大量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作为基础进行剪裁的。其二,文章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出了独到的风格。初一看,我们往往会以为这篇文章仅仅是一篇介绍性的文字。而实际上,作者在文中巧妙地给我们暗示了许多问题,并且给了我们巧妙的回答,抒发了作者心中隐喻的特殊感情。
文章既写了神话传说,又用了诗文引证,可谓中外古今,纵横郁勃。特别是在情感的抒发上,作者给出了一个含而不露的解说:那就是杜鹃无非是一只鸟而已。但人们都认为它是一只令人生悲的鸟,对于这种看法,作者既给予了理解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我们东方人说它悲,而西方人却以为可爱,因此作者才得出结论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文章写到此处,我们才发现,作者在这里貌似“东拉西扯”,实则别有用心。他以评说别人的悲切或离愁来暗示了自己的坚强、自信和乐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没有高超的文笔技巧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的。
阅读此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收获:
其一、通过阅读,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杜鹃文化的一些基本的认识。
其二、通过阅读,借鉴运用广博的知识来充实文章的写作方法。
其三、通过阅读,体会和学习作者巧妙地把中心思想隐含在文章当中以及把文章写得生动诱人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对其中任何一点有所体悟,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就是是此文的价值所在。
【自读思考】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课文中表明杜鹃花鸟同名的诗句是___和___。
A.“天地间愁种子” B.“杜鹃花落杜鹃啼”
C.“杜鹃枝上杜鹃啼” D.“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2. 课文中介绍杜鹃鸟的生物习性是通过___的方法实现的。
A.转述 B.引用 C.描写 D刻画
3. 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暗示作者喜爱杜鹃的关键语句。
二.阅读郭沫若的散文《杜鹃》,解答下列问题: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1. 作者认为杜鹃象征的意义是(不超过13字):
2. 此文和上文都谈到了评价杜鹃的原则和标准问题,试将二文的原则进行对比:
周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9字):
郭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20字):
3.试用简练的文字解答“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这句话。
答案提示:
一.
1.B,C.
2.B.
3.这些句子有:
A. 波兰有支名民歌……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
B. 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C. 往年亡友马孟容兄……题诗……句虽平凡,我却觉得别有情味。
D. (杜鹃)能帮助田家兴农事,……不要耽误了农事。
E. 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
二.
1.作者认为杜鹃象征的意义是(不超过18字):
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
2.
周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9字):
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
郭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20字):
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3.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杜鹃悲的一面;二是它“专横而残忍”的一面。回答时能抓住这两方面,意思自圆其说即即可。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教学目标
1.培养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2.培养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的能力。
3.教育学生培养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全文思路。
2.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第2、6、17段与总体思路的关系。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逐段归纳中心,把握全文内容;分析篇章结构,理清总体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北大,崛起于民族为难之时,亲历了腥风血雨。从昨天到今天,她始终应和着国家和民族脉搏的跳动,哺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成了几代青年人心中的太阳。她的生命之轮在辗过百年之后,便更加青春勃发。1998年5月14日,在她百岁华诞的日子里,在她成熟的荣光里,一代伟人又在这里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江泽民主席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教师出示投影(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大的历史)
1.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著名教育家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2.1917年,《新青年》杂志迁来北大,北大成为反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北大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第一个支部是在北大建立的,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5位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职。
4.创建于1955年7月的北大物理系物理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原子能科学人才的机构,1958年改为原子能系(后改称技术物理系),下设核物理专业和放射化学专业,为我国国防科技战线培养了一批领导和科技人才,特别是为我国“两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至1965年,由北大化学系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人员合作,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1974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的大型电子计算机,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北京大学成立至今,人才辈出。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2万名毕业生,8万多名各种短期训练结业人员走出校门,工作在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上。曾在北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已有378人,仅在北大地质学系学习和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就有57名;数学学部三分之二的院士来自北大;中国哲学界有影响的四位大师级学者,都出自北京大学。蒋筑英、雷雨顺等也是北大的毕业生。
6.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像北京大学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重要的影响,它为中国的革命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
四、学生讨论各段的内容要点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设计几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明确:第1段属于文体特征的段落:祝贺问候。
第2段回顾北京大学创建的时代背景:戊戌变法后,爱国志士兴学图强,以期挽救民族危亡。
第3段追述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图强道路。
第4段历数北京大学百年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5段概括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及其体现的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第6段通过自己大学生活的回忆说明大学时代对人一生具有深远影响,应该珍惜。
第7、8两段阐明为实现把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第9、10段指出大学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担当的任务。
第11段向当代的中国青年(包括大学生在内)提出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担当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要求。
第12段紧承上文点明要向全国各界青年(包括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提出几点希望。本段领起第13段到第16段关于“四点”希望的论述。
第17、18两段描绘祖国前景并向青年发出号召。
五、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学生浏览课文,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与对象,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1.学生明确:文章可分为三大部分,即第一部分(第1段);开头祝贺语;第二部分(第2~16段):演讲正文;第三部分(17、18段):总结号召。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回顾北京大学的创建史和新总国成立的艰难历程,高度评价北京大学的伟大贡献,概括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第二层强调新时期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出大学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及光荣任务;第三层对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
2.教师小结:通过结构层次的分析,全文的思路也就清晰了。总体思路是回顾过去——直面现在——展望未来。具体演讲思路可作如下分析:这类主题的演讲,自然需要先简要地回顾历史,叙述它艰难奋斗的历程;而北京大学的历史又与中国现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民族奋斗史分不开,所以江泽民统治在阐述北京大学历史的时候,自然把它与党、国家、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而历史回顾又往往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讲话必然是回到现实,从高处着眼,联系高校、教育、人才问题,重点论述科教兴国战略问题和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问题。最后,因为演讲对象主要是北大师生,重点又是青年学生,所以江泽民同志自然要从国家、民族角度,对青年一代提出希望。本文的思路大体就是这样展开的。
六、难点讨论
1.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每组集中讨论一个问题,然后选一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2.讨论问题。
(1)文章第3段,回顾百年中国史,这对思路的展开,对内容的理解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6段,作者提到了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这样讲的好处是什么?
(3)文章倒数第二段(17段)为什么又讲到建国一百周年时的前景?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提示。
(1)明确:文章第2段论述北大创建,离不开戊戌变法的背景,同样,北大百年的发展史及成就的获得也离不开百年中国史。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中国历史看北大,启发我们对后文所涉及的北大历史成就就有更深刻的认识。再者,将校史与国史联系起来,说明北大对于国家、民族具有非同小可,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对北大的高度评价。
(2)明确:这样讲的好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者以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提及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现身说法,说服力强;二是这样讲,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间的距离,使本来严肃的讲话变得生动活泼,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说服力;三是这段文字的用意不但在称颂高等学府,而且是希望大学生珍惜大学时代,为下文转为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所寄托的厚望作了铺垫。
(3)明确:本段照应第7段中“富强民主文明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目标,且把它具体化了。“中等发达水平得富裕文明生活”似乎一处即是。再者展现建国100周年时得美好前景,更易唤起全国青年“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
七、布置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二。
2.阅读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词《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讲》两篇文章,掌握演讲词的一般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词句。
[教学步骤]
一、文章7~10段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及大学的重要作用和担当的任务。
1.提问: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为什么要从宏伟目标谈起?为什么先讲所有的大学,再讲若干所一流大学?
(1)学生集体朗读7~10段文字。
(2)学生先单独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明确:文章这样安排,体现了作者从全局出发,高屋建瓴的思路。宏伟目标决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方向,决定了若干所一流大学担当的特殊任务。“若干所”包括北大,同时又不局限于北大,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2.学生思考:江泽民同志对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提出了哪四个“应该”?这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四个“应该”见于第10段。这四者是从各个角度来说的,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三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标准。“摇篮”在四者中最重要,因为它主要是培养人才,“前沿”则突出理论性,可以为人类解决科学课题提供依据,“力量”则强调科技转化为实践,“桥梁”是突出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四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二、正文部分,作者把五四青年节与北大挂起钩来,又把五四爱国精神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向大学生及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这四点希望为什么这样排列?是按照什么条理排列的?
1.一学生朗读12~16段文字。
2.分组讨论。
明确:四点希望即四个“统一”,而且统一的侧重点都在后一方面,分别是“思想修养”“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艰苦奋斗”。其间关系是:加强思想修养是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前提。服务祖国人民则是投身社会实践的宗旨,而艰苦奋斗则是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思想准备和必由之路。
三、分析第6段的行文思路
1.学生集体朗读一遍第6段文字。
2.学生先单独思考,然后讨论。
明确:可以将该段分成前三句和后两句两层。第一层写50年前作者亲历的“岁月”特征。第一句“想起”的“岁月”,含有总括之意;第二、三句对第一句展开陈述;第二句写民族为难及抗争;第三句写爱国学生的时代风貌。第二层写“岁月”的影响。第四句写“岁月”对作者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第五句写作者由己及人,希望上述影响会对当代学生有所教益。
解题思路:第一步给每个句子标上序号,概括句意;第二步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第三步探究层次之间的联系和道理。另外要注意一些关键词的提示作用。如本段中的“50年前”的岁月,“那时侯”“半个世纪”这些词语对理清思路都有提示意义。
四、仿照分析第6段的思路的方法,学生独立理清第13段、第15段的思路
明确:第13段共7句。第(1)句是中心句,是一句纲领性的话。然后分两层阐述,(2)、(3)、(4)句先说明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5)、(6)、(7)句再强调加强思想修养的必要。
第15段共8句,第(1)句明确提出希望,(2)、(3)句先肯定青年的特点,(4)、(5)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必须统一的道理,最后(6)、(7)、(8)句指出坚持统一的途径。
五、本文是演讲词,阐述重大问题,语重心长,富有感情
1.出示投影
(1)那时侯,中国正处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正在进行抵抗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2)大学时代,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要千万珍惜。
(3)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
2.学生品位体会上述句子。
明确:第(1)句强调旧中国的黑暗及人民的悲惨境地,突出人民的艰苦斗争;第(2)句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青年学生要珍惜时光,语重心长;第(3)句是肺腑之言,是对祖国未
第一单元
荷塘月色
拿来主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杜鹃枝上杜鹃啼
第二单元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记念刘和珍君
过万重山漫想
简笔与繁笔
第三单元
内蒙访古
琐忆
胡同文化
外国散文两篇
世间闻美的坟墓
冬天之美
第四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触龙说赵太后
第五单元
季氏将伐颛臾
寡人之于国也
劝学
秋水
第六单元
过秦论
鸿门宴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荷塘月色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在写景中抒发出淡淡的忧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学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难,而且对语言和景物层次的精妙之处难以感悟,因此在教学时先详细叙说文章写作的时代形势和作者的复杂心境,让学生通过联想产生历史的想象,再紧扣作者情感的变化揣摩语言的运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学目标
1、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
1、 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 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程序
课前:① 学生查阅有关时代背景的资料;
② 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认真思考教师布置的阅读训练题。
课堂:① 分小组讨论阅读训练题(一课时)
② 以文章的写作顺序,结合阅读训练题(二课时)
课后:① 整理课堂笔记
② 限时做《创新思维训练》中有关题目
③ 仿写: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写一段写景的文字
四、教学过程及阅读训练资料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彷徨苦闷,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心情)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如果省略了“渐渐”一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移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如果省略了,则不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也不能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若将“带”字换成“掩”或“关”有何不同?析:“掩”—出门/转身/拉掩,动作烦琐,有一定的目的性;“关”—动作过程与“掩”相类似,目的性强,语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苍白,缺乏表现力;“带”—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也与心境相符)上门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处的环境是由哪几个空间立体地构成的?析:院子、夜空、墙外、屋里、门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叠词?有何作用?析: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叠词不仅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时也有一种韵律美。叠词一般用轻声的语调来读,轻柔的语调与轻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而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沿着(为什么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围绕,才可见“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则表示还走在往荷塘的路上,无以得见“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种情景前后有何联系?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析: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析:淡淡的哀愁。)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若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而心里却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闲、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析: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别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析: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在上下文的联系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弥望”何解?析:充满视野,满眼,如“春色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它修饰的是“舞女”还是“裙”?析:与“高”相呼应,修饰“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叶子;喻体——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层层的叶子中间,(“田田”与“层层”是对前面哪个词的具体解释?为什么?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连绵不绝,“层层”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点缀(“点缀”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析:零星)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若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好不好?为什么?析:拟人;不能换用其它修辞手法,因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同样千姿百态,楚楚动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何相似之处?析:本体——白花;喻体——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运用了“通感”的写景方法,试述什么是“通感”?其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析:“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颤动”的原因是什么?析: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为什么只有一道而不是几道?析: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凝碧的波痕。(波痕为什么是凝碧的?析:田田、层层、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写出的流水的什么特点?析:无声、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一段所写的景物的顺序能不能调动?析:不能。因为叶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叶子;因为白花是点缀其间的,而且白而发亮,所以接着写花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风过处有清香;因为有微风,就有了波痕;因为有了波痕,便看见了底下的流水;因为有流水,所以叶子更见风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叶子与花上,从而顺理成章,从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对静静地泻在叶子与花上的月光的描写。景物出现的顺序是有着极强的前后关联的,极富层次感,绝不能调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荷塘月色》板书设计
缘由:心情颇不宁静(情感基调,下文不断揭示和照应)
一、月夜出门 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总写荷塘月色 树:蓊蓊郁郁
月光:淡淡(景物色调)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轮廓 直抒胸臆 感想二:觉是个自由的人(照应一)
感想三:受用无边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悦
荷叶 多、生意盎然:田田
高、美:亭亭、舞女的裙
颜色:点缀着些白花
荷塘 荷花 姿态:袅娜地开着(盛开)
羞涩地打着朵儿(含苞)
光亮:明珠、星星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象闪电、霎时、凝碧
三、细写 荷水:脉脉
荷塘月色 (叶子:更见风致)
从月色的角度,正面写:如流水、泻
青雾:薄薄,似牛乳
似轻纱
从景物的角度,反衬: 叶子与花:似梦
月色 树影:黑影、倩影
光与影:不均匀、和谐
如名曲
写月光下 近景 从面上写:树色阴阴、
的荷塘四周 似烟雾
静态 从点上写:杨柳丰姿
远景:隐隐约约的远山
(仰视)
平视:路灯:无精打采
动态:蝉鸣、蛙叫
心态:我什么也没有(照应二)
淡淡的哀愁
四、回首江南采莲盛况,思乡情浓,心情依然不宁静(照应三)
拿来主义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鲁迅先生的杂文有很强的针对性,文章所针对的事件距今时间较久,所以必须介绍清楚有关的背景,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即使如此,因为鲁迅杂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学生阅读本文难度是很大的。唯有促使学生在课上积极思维,才有可能学懂这篇文章。
如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阅读方法应当与其它议论文大体相同。要在学习第九课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学习本文论证艺术时,难免要涉及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等有关论证方法的基本概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些知识,而教材中又没有这方面的讲解。因此要力求讲得深入浅出,语言简练、准确而又便于理解记忆,使学生一次弄懂,不搞夹生饭。
体会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是个难点,可以用“比”的办法加深学生的理解。重在加强学生的语感,重在“意会”(心中明白了鲁迅杂文语言的妙处了),而不一定要求学生“言传”(用语言表述其中的妙处)。
理解内容和学习论证艺术、体会语言特点是学习本文的两大任务,可以各安排一个课时。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参考材料很多,对文章主旨、结构的理解众说纷纭,人教社的教参只是其中的一种意见。教学过程固然必须使学生读懂课文,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应依据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这一原则决定对各种意见的取舍。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2. 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 理清文章思路。
4. 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过程
一、简介鲁迅先生的创作。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徬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仅以中学语文课本涉及的为限。)
二、简介本文的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蒋介石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所谓“新生活运动”。于是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由此可见,“媚外”与“复古”二者紧密配合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一些反动文人的基本特点。
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为了促进革命文化的健康发展,1934年前后在左翼文艺队伍中进行了对文艺大众化和文艺新旧形式等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受“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影响,认为“采用旧形式”就是“机会主义”,“类似投降”。根据文章内容来看,当时一些青年看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出于爱国主义热情和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心,对一切外国的东西部有一种恐惧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糊涂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板书标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文章中着重谈的是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但鲁迅先生提出的主张也足以批驳那些对本国文化的错误观点。因此,“拿来主义”完全适用于对待一切文化遗产。
三、研读标题,发现问题。
提问:本文标题属于议论文标题中的哪种类型?你读了标题之后明确了什么,有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本文标题属于论题型。我们从标题明确了本文是要谈论有关“拿来主义”的问题。读标题后,要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拿来主义”?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四、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一)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理解这篇杂文的钥匙,是我们阅读本文的入门。让我们先在课文寻找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让同学们阅读课文(4分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找出哪些段落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这一问题。
学生阅读。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第8、9段回答了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背景介绍了本文主要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问题,可是8、9两段只字未提“文化遗产”,却谈什么“大宅了”之类的问题。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第9段,把这一段内容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联系起来,想想“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指什么事物。
学生阅读,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最后明确:“大宅子”指文化遗产,“鱼翅”指文化遗产中精华部分,“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
这里“大宅子”、“鱼翅”、“姨太太”并不难理解,对“鸦片”的含义可作适当启发:清末有些人吸食鸦片,身体垮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看来鸦片不是好东西,但鸦片作为药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看来鸦片又是有用的东西;那么究竟应当怎样评价鸦片呢?想想文化遗产中什么样的作品与鸦片具有相似之处。明确了“鸦片”所指之后对“烟枪和烟灯”的含义也要作适当的启发:吸食鸦片时烟枪烟灯是工具,而鸦片则是吸进来的内容,联系文化遗产中某些不好的内容究竟是凭借什么才得以流传的,想想烟枪烟灯指什么。
明确了“大宅子”、“鱼翅”等所指内容之后要进一步明确拿来主义者对待这些事物的态度。
提问:1.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鱼翅”)应取什么态度?(吸收)课文中哪句话表现作者的这种主张?读出课文中有关的阐述,不能多读,也不能少读,要恰如其分。(“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2.对文化遗产中精华、糟粕互见的部分(“鸦片”)应采取什么态度?(批判地吸收)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3.对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烟枪和烟灯”)应取什么态度?(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应当清除)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4.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姨太太”)应采取什么态度?(坚决抛弃)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这种主张的句子。(“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5.用一句话概括拿来主义的作法。(回答第9段第1句,答第10段第2句也可)
(三)理解第9段内容之后再来理解第8段内容。“得了一所大宅子”自然是指面对文化遗产,其余的内容应当怎样理解?仔细阅读课文,在笔记本上填好下列表格。(出示投影片)
指名回答。最后由教师明确:孱头,“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昏蛋,“勃然大怒放把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废物,“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四)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主张实行“拿来主义”,议论文写作目的是宣传作者的观点,但是,文章不仅要明确地提出论点,还要进行论证即回答“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每天先复习老师讲课的内容再做书面作业,你能用几种方法回答?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是说清这种做法的好处,另一种是说清楚其它做法的害处。这种回答问题的方法所表现的思维方式是普遍适用的。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1至第6---7段,看看作者在这里是否回答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是用什么方法回答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是通过批判与“拿来主义”相反的“送去主义”来证明必须实行“拿来主义”。)
重读第1段,说说这段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最后明确本段第一句说明“送去主义”的由来,以后语句列举了反动政府一味送去的可耻行为。
提问:本段开头就指出“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一脉相承,这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理解“送去主义”是“闭关主义”在新形势下的表现。从闭关锁国到投降卖国从对旧文化的抱残守阙到对进步文化的深闭固拒,都是与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不相容的,文章一开始就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
提问: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为什么“别的且不说”,而“单说学艺上的东西”?
(因为本文着重要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作者集中列举“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
提问:本段最后一句“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其中“进步”一词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嘲讽。)
提问:你还能从本段的哪些语句上体会出对“送来主义”嘲讽的感情?
这里主要靠学生“意会”,大家互相补充,具体到每个学生不必要求找完全。同时只要指出有关的语句即可,不必要求说清怎样表现了这种感情。本段中“大师”、“捧着”、“儿张”、“一路挂过去、”、“发扬国光”、“传道”等都表现出嘲讽的感情。
(五)重读第3、4两段,想想一味送出去究竟有什么坏处?填好下面的表格。(出示投影片)
根据课文不难填出表上的内容,但要求学生语言要尽量简明,不能大段地抄录原文,以提高他们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尼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提问:第3段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批判送去主义?
(本段用将“送去主义”与尼采进行比较的方法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
提问:第3段开头意思紧承第1段,联系第1段的内容应怎样理解“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
(这里是对“送去主义”的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提问: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给”、“送来”是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提问:请同学们说说3、4两段和第六段的意思。
(3、4两段通过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来批判“送去主义”,第6段揭示“送来”产生的祸患,说明“拿来”的必要。)
(六)学习本文最后一段。
要求学生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设计好问题后请把问题和答案连在一起读一遍,看看是否通顺,自然。
(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总之,我们要拿来。(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辩别,不自私。(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提问:最后一句的“新文艺”、“新人”指什么?
新人指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新文化指无产阶级文艺。
提问:请同学们用简明的话归纳本段的本意。
本段总结了全文,指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当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五、理清全文思路。
我们带着问题阅读了全文,基本掌握了文章内容,理解了鲁迅先生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文章。作者开始先批判了“送去主义”,边批判边树立自己的观点,然后以生动的比喻阐述了“拿来主义”如何对待文化遗产,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明确了实行“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学生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便于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或选2 ̄3份投影胶片进行交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供参考)
第一部分、(1------7段)批判“送去主义”,树立自己的观点。
1.(1------2段)揭露“送去主义”媚外求宠,自欺欺人的可耻行径,提出“拿来”的主张。
2.(3------5段)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进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3.(6------7段)指出“送去主义”产生的另一危害,明确提出本文论点。
第二部分(8------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六、布置作业。
这篇课文难度比较大,课后要认真复习,熟读课文,并且完成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
另外,每人要准备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发言稿,说说本文所提倡的对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在我国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布置这个作业一是继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二是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可以联系当今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来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作业,指名回答课文后〔思考与练习〕一、二、三题,请1--2名同学到前面面对大家谈谈“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2.进一步理解本文中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政策的揭露和批判,准确地把握中心思想。
3.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略)
二、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全面地把握中心思想。
通过上一节课,大家都明确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批判了错误态度,阐述了正确主张。现在请大家读下面几个句子,联系本文写作背景想想句子中加黑部分的意思,说说它们是否只是谈文化遗产问题。(出示投影片)
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2.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3.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学生思考、议论,教师指名回答。
学生通过第一节课很容易理解第2句是在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1句只要看下文“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的东西”就可以明白“什么都是”主要指“学艺”之外的情况,联系写作背景,不难理解这是在愤怒痛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行径。第3句较难理解,作者用“摩登”一词揭示出当时“送去主义”的盛行。如此盛行,自然不止于“学艺”方面的事情。选用“摩登”一词能启发读者广泛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起到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卖国行径的作用。
提问:由此看来,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归纳本文中心。要求内容完整,语言通顺。(如能写在投影胶片上更利于交流。)
教师指名回答。最后要明确本文中心包含四个要点:①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②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③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④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三、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
(一)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
请同学们阅读第8、9两段,想想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如果将第9段内容改写为“拿来主义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只保留很小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和原文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改写的这段话可用投影展现,以利于学生比较。)
学生不难发现第8、9两段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教师明确: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板书)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容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二)请同学们阅读第3段,想想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生议论。老师明确:这里用尼采与“送去主义”者作比,尼采与“送去主义”者是具有相同思想意识的人,属于同一类事物。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叫类比论证的方法。(板书)它与比喻论证有明显的区别:类比论证是同类事物作比较,比喻论证是用不同类的、只是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二者的区别一定要弄清。
(三)请同学们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
启发: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
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指名回答。明确: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论证方法叫对比论证。(板书)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附:论证艺术部分板书
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四、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一)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的不同说法的意思和表达效果,指出其不同点。(出示投影片)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老师归纳。
每组的两种说法意思一致,但表达效果却明显不同。第一组第1句用“送来”、“拿来”两个词把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揭示出来,第二组第1句用“抛来”、“抛给”两个词揭示了两种事物的本质区别。这种用极少的词语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的语言,反映了鲁迅先生语言的犀利的特点。
(二)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句子中加黑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投影片)
1.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学生很容易品味出其中的讽刺、幽默的韵味,接着要求学生再尽自己所能举出课文的其它例子。
教师小结。犀利的语言,讽刺幽默的风格,固然是高超的语言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对事物的敏锐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来自对敌人和旧事物的憎恶痛恨。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没有深刻的思想,强烈的感情,就不会有高超的语言艺术。我们应当透过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附:语言风格部分板书
本文的语言特点:
1.犀利
2.讽刺幽默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与练习〕第四题。
2.给下列词语中加黑字注音。
脑髓 孱头 蹩进
3.解释下列词语中加黑语素的意思。
礼尚往来 自诩 残羹冷炙 国粹 冠冕堂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学目的
一、体会本文围绕中心,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学习悼词的写法。
二、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围绕中心,层层推进,言简意赅,是议论文阅读训练的好教材,可以导读为主,设计一些练习,只对重点、难点作适当讲授。
二、本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悼词,在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重要段落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章中强烈的情感。
教学时数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解题,讲读第一、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革命友谊;
3.马克思的逝世。
以上内容详见《教学参考资料》“补充材料”。
二、指导阅读“预习提示”,然后让学生默读全文,要求按悼词要点,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把课文划分为三大部分。
三、讲读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导读设计:要求学生研读第一、二两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依次抽出第一自然段中下列词语:“下午两点三刻”,“最”、“还”、“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同时依次撤换第一、二两自然段中的下列词语:第一自然段中的“停止思想”,换成“的心脏停止跳动”,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个“对于”换成“和”,“不可估量”换成“巨大”,“空白”换成“严重情况”。抄在小黑板上(或用幻灯片)出示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课文,仔细思考,逐一说明删去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用来替代的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
参考答案:
“下午两点三刻”:写明具体时刻,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整个世界的非同寻常的影响,是一个令人万分悲痛、永志不忘的时刻。
“最”:选用这个程度副词,突出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作用。
“还”: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同时也表明了马克思遗容的安详。
第一自然段中不用“心脏停止跳动”,而用“停止思想”,这不单是一般的因感情上的需要而用的“讳饰”的手法,而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的头脑。
第二自然段不用“和”,而并列用两个“对于”,从在无产阶级实际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和研究社会科学的成就两个方面突出了马克思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了从两个方面总领起后文的内容。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程度最高,强调了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之大,同时也赞扬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革命的伟大作用。不用“严重情况”,而用“空白”,因为前者语意含糊,而后者则说明了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确切、最富概括性的评价。
第二自然段两句话总领起后文对马克思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和卓绝的斗争精神的赞颂,突出了全文论述的中心,连同第一自然段,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无比沉痛和悲哀的感情。
板书:述其哀
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要求体会文章用词的精确,深沉的哀悼情调。语速:低沉、缓慢。先由学生各自朗读,然后指名朗读,酌情指导。
四、讲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第三~六自然段)。
导读设计:
研读第三~六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即”“事实”,对不对?为什么?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不仅如此”的“此”指代什么?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3.“两个发现”指代什么?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参考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不仅仅指“事实”,因为“即”不仅管到“事实”,而且管到由“事实”导引出的结论。
这里的“事实”是指“吃、喝、穿、住”与“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谁是“首先”,谁是“然后”的客观顺序,它规定了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的,谁是第二性的。即如果没有农民种地,工人盖房、织布,人们就根本无法进行学习和从事政治、宗教等活动。“所以”标明由这个“简单事实”导引出以下的结论:要解决“吃、喝、穿、住”,首先就要进行“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在这个生产中,人们就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个生产关系标志着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就是“基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是指“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而且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这个顺序在过去却是“做得相反”的。
2.“不仅如此”的“此”指代“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个“还”在这儿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这就是剩余价值(见注)规律。这个特殊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3.“两个发现”是指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是“点”与“面”和“详”与“略”的关系。这里“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很多”,而且“都不是肤浅”的,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一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之广、成绩之大,与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呼应。
小结:三个段落,围绕马克思的科学理论环环紧扣,层层推进,高度精确地概括了这个方面的丰功伟绩。
板书:赞其功(一)
指导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一层,理解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地体会其语言的概括和精当。
五、布置作业。
1.表情朗读练习二中的五个句子,并按要求解答1、2、3小题。
2.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四。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复习前课内容,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和第三部分,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前课内容。
1.提问: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理论上有哪些伟大建树?
2.检查作业。
二、讲读第二部分第二层(第六~七自然段)。
导读设计:研读第六~七段,完成下列练习。
1.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其中“这”指代什么?“主要的”究竟指什么?
2.“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个过渡句作用是承上?启下?既承上又启下?为什么?
3.第七段第二句中的判断谓语“是”的主语是什么?宾语是什么?这一句中“第一次”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4.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与他的革命实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指代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和“他研究的每个领域”的“独到的发现”。但这“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指“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也就是说,对比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他有着更为光辉的革命实践。这里的“主要的”、“首先”,表明对马克思的功绩的表述再次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2.这个过渡句是既承上又启下。“承上”是说:由于马克思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他追求科学“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科学的“实际应用”,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就是为了指导革命实践,所以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但这句话又是下文的论题,即他的光辉的革命实践的事实更印证着他对待科学的严肃态度和执着的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3.“是”的主语是“使命”,宾语是两个“参加……事业”(动宾短语)。“第一次”表明马克思亲身参加的伟大的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热烈”地向群众宣传自己的科学理论(办、编小册子),而且“顽强”地领导着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最后“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伟士的国际工人协会”引导无产阶级以战斗的风貌第第一次登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使无产阶级从自发斗争的阶级进步到自为的阶级。
4马克思之所以能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正是由于他卓有成效地参加了亿万奴隶摧毁旧世界和创立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革命实践是创立理论的基础。伟大的革命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和推动着伟大的革命实践。所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又是同样伟大的科学家。
板书:赞其功(二)
三、讲读第三部分(第八~九自然段)。
导读设计:研读八~九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1.“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其中“这样”指代什么?两个“最”体现在什么地方?马克思对此抱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2.马克思逝世,“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者对他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这说明了什么?
3.“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
4.“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样”是指马克思的划时代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两个“最”体现在两个“无论”上,无论性质怎样的政府,也无论什么色彩的资产者派别,都毫不例外地疯狂地嫉恨他,恶毒地诬蔑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当作蛛丝“轻轻抹去”,表明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他高度的革命坚定性。
2.这个“对照”说明马克思是无产阶级最忠实的代表和导师,同时也说明他的理论和实践给了各国资产者以致命的打击,是资产者不可调和的敌人。这个对照与开头呼应,深化了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中无与伦比的作用和地位。
3.“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是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语气表示肯定的含义。
4.思格思最后庄严宣告“他的英名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这句饱含深情和敬意的结语,虽是一般悼词结语,但绝不仅仅是形式的需要,它照应全文,总结全文,是由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中引申出来的必然结论,体现了作者的心声,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
板书:颂其德(三)
四、要求学生复看第二部分,找出段与段之间的关联词语,说说它们在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方面所起的作用,结合完成练习题一、三。
五、指导学生表情朗读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
六、作业:课外阅读列宁文章《卡尔·马克思》。
七、板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空白……述其哀
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
杜鹃枝上杜鹃啼
【自读导言】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他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因名为杜鹃。又叫杜宇,因其声若“不如归”,也叫子规。而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自古以来,文不绝书。
作者即以此为契机,生而发之,从给自己起名“瘦鹃”写起,写到了“愁种子”的欢愉之声,写到了自己“从此东涂西抹,沿出至今,倒变成了正式的名号”的过程。从而暗示人世间的悲苦并非不可变更。作者从悲苦之情出发,通过写杜鹃花和杜鹃鸟的特殊关系以及对它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如杜鹃鸟生物学上的特征,它的历史传说、它的文学象征意义等等。进而阐明作者对它的某种喜爱之情。
而在整篇文章中,作者是以他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为底蕴,广征博引,左右逢源,巧妙地把一位有着深厚学养的学者的情怀写了出来。而这一点也正是文章的价值所在: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知道,“杜鹃”一词一语双关,它既指作为植物的杜鹃花,又指作为禽鸟的杜鹃鸟。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它都是我国文学艺术作品中有着特殊内涵的一种象征物。
作者认为,既然杜鹃只是一只鸟,那么它的象征意义就是不可固定的。而外国人会把这只鸟看作是欢愉的象征,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一定说它是悲苦的象征。相反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但是因为作者行文技巧高超,因而,他的表述含蓄而婉转,真正做到了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本文文字比较浅显,不难掌握,但是写法比较出新,因此在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杜鹃的有关知识,感知悠久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目标,德育目标)
二.通过学习本文,认识和学习作者使用对比的技巧来组织材料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
三.学习作者引而不发,含而不露的表达技巧。(智育目标)
本文学习的重点是对“杜鹃啼血”、“杜鹃啼悲”含义的理解。难点是对作者抒发的感情的认识。
在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中,“杜鹃啼血”、“杜鹃啼悲”是用来比喻悲苦的心情的。虽然“杜鹃啼血”、“杜鹃啼悲”只是神话传说,也是一个历史典故,它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但是由于它具有较长的历史,所以它已经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并没有多少辩解它的理由。但是,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认识在改变,对此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作者正是站在这个角度去行文的。学习时,把握这两者的关系就可以较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在对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的认识上,我们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原因是作者的这篇文章写得比较隐诲。学习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一.传统中国文化中“杜鹃啼血”、“杜鹃啼悲”的含义是什么。
二.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既不完全肯定,也不完全否定,但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三.作者有没有自己的鲜明态度。
【自读程序】
这篇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感情,是一篇融知识与情感为一体的小品文章,虽然文章技巧上略有一些难度,但大体上可以通过自读来完成。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精神,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
其学习过程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时,同学可在课下准备古今人涉及杜鹃的资料,通过请教老师,查成语词典,典故词典,动植物词典,借助网络技术等等其他类似的途径,积累资料,取得对杜鹃有关知识的感性认识。
有关杜鹃的资料比较多,同学可以广泛查阅。如果实在有困难,可请老师代为查阅(教师可将课文教参所附资料适当地印发给学生,由学生思考)。
2.了解课文中作者引述有关写杜鹃的文字的意思。
文章里这样的句子比较多,同学可以用析句的办法,把作者在文中所引述的古今人写杜鹃的文字找出来,略加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很快就会发现,原来但凡中国写杜鹃的文字,大多是写它的悲苦的。连博物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也不例外。只是李时珍的文章也有比较客观的论述。而外国写杜鹃的文字大多是比较欢快的。如波兰的民歌《小杜鹃》,英国对杜鹃的称谓等等。把两方面的内容加以对比就很容易发现作者想论证什么问题。
3.了解课文中作者引述有关写杜鹃的文字的作用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结合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理解)。
其作用主要是借物喻人。中国古人借杜鹃写悲,外国人借杜鹃写乐。一悲一乐都在杜鹃身上,可见杜鹃只是一个媒介而已。因此作者借此表明自己对杜鹃有其不同的看法。一方面,作者对杜鹃的传统寓意显然并不是十分反对,相反还有些赞赏,但是,作者又不是十分赞同,而是有他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他希望能从杜鹃的啼声中找到一些特殊的内涵,想寄予杜鹃一种悦愉之情。于是便有了“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为什么古人听了要心酸,要断肠,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的看法。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作者也是想借此表明,对任何事物不能有悲观的想法,而应该更加积极和乐观。作者就是借杜鹃来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从悲观的角度去感觉它和认识它,相反,人才是世间最有灵性的动物,只有人才是世界的主宰,因此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
4.反复诵读课文。
这是一篇写得轻巧俏丽的小品文,文章融知识和情感于一体,写来左右逢源,自由挥洒。非文章老手不能如此。而且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平时读得并不多,因此有必要反复诵读,通过阅读来品味文章的内在精神。
5.回答思考和练习。
这一步是自学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可以验证自己阅读的水平。在读完文章后,对课文后面的思考和练习进行思考和解答,可以检查自己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透了。类似的练习有三道:一是“通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东拉西扯”貌似纯知识介绍中,含蓄委婉的表达的感情“。二是“文中既有习惯说法,也有自己的看法,试找出有关的语句并加以分析”。三是“课外练笔,介绍某种花鸟虫鱼,或借某种花鸟虫鱼抒发情怀。”只要同学读懂了课文,要解答这三道并不难,因为它们都是属于理解性质的。
【自读点拨】
学习本文时,我们需要注意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文章是以大量的知识和文化信息作为基础进行剪裁的。其二,文章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写出了独到的风格。初一看,我们往往会以为这篇文章仅仅是一篇介绍性的文字。而实际上,作者在文中巧妙地给我们暗示了许多问题,并且给了我们巧妙的回答,抒发了作者心中隐喻的特殊感情。
文章既写了神话传说,又用了诗文引证,可谓中外古今,纵横郁勃。特别是在情感的抒发上,作者给出了一个含而不露的解说:那就是杜鹃无非是一只鸟而已。但人们都认为它是一只令人生悲的鸟,对于这种看法,作者既给予了理解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我们东方人说它悲,而西方人却以为可爱,因此作者才得出结论说,这只不过是一种心理作用罢了。文章写到此处,我们才发现,作者在这里貌似“东拉西扯”,实则别有用心。他以评说别人的悲切或离愁来暗示了自己的坚强、自信和乐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没有高超的文笔技巧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的。
阅读此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相应的收获:
其一、通过阅读,了解传统中国文化中杜鹃文化的一些基本的认识。
其二、通过阅读,借鉴运用广博的知识来充实文章的写作方法。
其三、通过阅读,体会和学习作者巧妙地把中心思想隐含在文章当中以及把文章写得生动诱人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对其中任何一点有所体悟,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就是是此文的价值所在。
【自读思考】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 课文中表明杜鹃花鸟同名的诗句是___和___。
A.“天地间愁种子” B.“杜鹃花落杜鹃啼”
C.“杜鹃枝上杜鹃啼” D.“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见杜鹃”
2. 课文中介绍杜鹃鸟的生物习性是通过___的方法实现的。
A.转述 B.引用 C.描写 D刻画
3. 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暗示作者喜爱杜鹃的关键语句。
二.阅读郭沫若的散文《杜鹃》,解答下列问题:
杜鹃,敝同乡的魂,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恐怕任何鸟都比不上。
我们一提起杜鹃,心头眼底便好像有说不尽的诗意。
它本身不用说,已经是望帝的化身了。有时又被认为薄命的佳人,忧国的志士;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可怜,哀惋,纯洁,至诚……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爱的象征。这爱的象征似乎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感情。
而且,这种感情还超越了民族的范围,东方诸国大都受到了感染。例如日本,杜鹃在文学上所占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
然而,这实在是名实不符的一个最大的例证。
杜鹃是一种灰黑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杜鹃是不营巢的,也不孵卵哺雏。到了生殖季节,产卵在莺巢中,让莺替它孵卵哺雏。雏鹃比雏莺大,到将长成时,甚且比母莺还大。鹃雏孵化出来之后,每将莺雏挤出巢外,任它啼饥号寒而死,它自己独霸着母莺的哺育。莺受鹃欺而不自知,辛辛苦苦地哺育着比自己还大的鹃雏;真是一件令人不平、令人流泪的情景。
想到了这些实际,便觉得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了。然而,杜鹃不能任其咎。杜鹃就只是杜鹃,它并不曾要求人把它认为佳人、志士。
人的智慧和莺也相差不远,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因此,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将来会怎样呢?莺虽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人是应该解答而且能够解答的。
1. 作者认为杜鹃象征的意义是(不超过13字):
2. 此文和上文都谈到了评价杜鹃的原则和标准问题,试将二文的原则进行对比:
周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9字):
郭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20字):
3.试用简练的文字解答“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的人面杜鹃被人哺育着”这句话。
答案提示:
一.
1.B,C.
2.B.
3.这些句子有:
A. 波兰有支名民歌……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
B. 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C. 往年亡友马孟容兄……题诗……句虽平凡,我却觉得别有情味。
D. (杜鹃)能帮助田家兴农事,……不要耽误了农事。
E. 我以为杜鹃声并不悲哀……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吧?
二.
1.作者认为杜鹃象征的意义是(不超过18字):
杜鹃这种鸟大可以作为欺世盗名者的标本
2.
周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9字):
多半是一种心理作用。
郭文评价杜鹃的原则是(不超过20字):
全凭主观意象而不顾实际,这样的例证多的是。
3. 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杜鹃悲的一面;二是它“专横而残忍”的一面。回答时能抓住这两方面,意思自圆其说即即可。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教学目标
1.培养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2.培养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的能力。
3.教育学生培养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从分析篇章结构入手,理清全文思路。
2.探究文章涉及的主要问题,把握全文内容。
教学难点
分析文章第2、6、17段与总体思路的关系。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引导学生逐段归纳中心,把握全文内容;分析篇章结构,理清总体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北大,崛起于民族为难之时,亲历了腥风血雨。从昨天到今天,她始终应和着国家和民族脉搏的跳动,哺育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成了几代青年人心中的太阳。她的生命之轮在辗过百年之后,便更加青春勃发。1998年5月14日,在她百岁华诞的日子里,在她成熟的荣光里,一代伟人又在这里留下了热情洋溢的话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江泽民主席的《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教师出示投影(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北大的历史)
1.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是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产物,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即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著名教育家严复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2.1917年,《新青年》杂志迁来北大,北大成为反封建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3.北大是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的策源地,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最初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北方的第一个支部是在北大建立的,参加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中有5位曾在北大学习或任职。
4.创建于1955年7月的北大物理系物理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原子能科学人才的机构,1958年改为原子能系(后改称技术物理系),下设核物理专业和放射化学专业,为我国国防科技战线培养了一批领导和科技人才,特别是为我国“两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1960年至1965年,由北大化学系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人员合作,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人工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1974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台每秒运算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的大型电子计算机,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北京大学成立至今,人才辈出。到目前为止,已有近12万名毕业生,8万多名各种短期训练结业人员走出校门,工作在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上。曾在北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已有378人,仅在北大地质学系学习和工作过的两院院士就有57名;数学学部三分之二的院士来自北大;中国哲学界有影响的四位大师级学者,都出自北京大学。蒋筑英、雷雨顺等也是北大的毕业生。
6.可以说在中国近现代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像北京大学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如此重要的影响,它为中国的革命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
四、学生讨论各段的内容要点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通过设计几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完成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明确:第1段属于文体特征的段落:祝贺问候。
第2段回顾北京大学创建的时代背景:戊戌变法后,爱国志士兴学图强,以期挽救民族危亡。
第3段追述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走过的图强道路。
第4段历数北京大学百年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进步做出的重要贡献。
第5段概括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及其体现的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第6段通过自己大学生活的回忆说明大学时代对人一生具有深远影响,应该珍惜。
第7、8两段阐明为实现把祖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目标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第9、10段指出大学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和担当的任务。
第11段向当代的中国青年(包括大学生在内)提出继承和发扬五四传统,担当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要求。
第12段紧承上文点明要向全国各界青年(包括北大同学和所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提出几点希望。本段领起第13段到第16段关于“四点”希望的论述。
第17、18两段描绘祖国前景并向青年发出号召。
五、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学生浏览课文,根据演讲词的特点,结合演讲的内容、场合与对象,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1.学生明确:文章可分为三大部分,即第一部分(第1段);开头祝贺语;第二部分(第2~16段):演讲正文;第三部分(17、18段):总结号召。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回顾北京大学的创建史和新总国成立的艰难历程,高度评价北京大学的伟大贡献,概括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第二层强调新时期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出大学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及光荣任务;第三层对全国各界青年提出四点希望。
2.教师小结:通过结构层次的分析,全文的思路也就清晰了。总体思路是回顾过去——直面现在——展望未来。具体演讲思路可作如下分析:这类主题的演讲,自然需要先简要地回顾历史,叙述它艰难奋斗的历程;而北京大学的历史又与中国现代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民族奋斗史分不开,所以江泽民统治在阐述北京大学历史的时候,自然把它与党、国家、民族的历史联系在一起。而历史回顾又往往是为现实服务的,所以讲话必然是回到现实,从高处着眼,联系高校、教育、人才问题,重点论述科教兴国战略问题和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问题。最后,因为演讲对象主要是北大师生,重点又是青年学生,所以江泽民同志自然要从国家、民族角度,对青年一代提出希望。本文的思路大体就是这样展开的。
六、难点讨论
1.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每组集中讨论一个问题,然后选一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
2.讨论问题。
(1)文章第3段,回顾百年中国史,这对思路的展开,对内容的理解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6段,作者提到了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这样讲的好处是什么?
(3)文章倒数第二段(17段)为什么又讲到建国一百周年时的前景?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提示。
(1)明确:文章第2段论述北大创建,离不开戊戌变法的背景,同样,北大百年的发展史及成就的获得也离不开百年中国史。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中国历史看北大,启发我们对后文所涉及的北大历史成就就有更深刻的认识。再者,将校史与国史联系起来,说明北大对于国家、民族具有非同小可,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对北大的高度评价。
(2)明确:这样讲的好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者以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的身份,提及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现身说法,说服力强;二是这样讲,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间的距离,使本来严肃的讲话变得生动活泼,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说服力;三是这段文字的用意不但在称颂高等学府,而且是希望大学生珍惜大学时代,为下文转为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所寄托的厚望作了铺垫。
(3)明确:本段照应第7段中“富强民主文明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宏伟目标,且把它具体化了。“中等发达水平得富裕文明生活”似乎一处即是。再者展现建国100周年时得美好前景,更易唤起全国青年“同心同德,勇于开拓,向着新世纪前进,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前进,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
七、布置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二。
2.阅读江泽民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词《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讲》两篇文章,掌握演讲词的一般写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词句。
[教学步骤]
一、文章7~10段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及大学的重要作用和担当的任务。
1.提问: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为什么要从宏伟目标谈起?为什么先讲所有的大学,再讲若干所一流大学?
(1)学生集体朗读7~10段文字。
(2)学生先单独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明确:文章这样安排,体现了作者从全局出发,高屋建瓴的思路。宏伟目标决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决定了大学的办学方向,决定了若干所一流大学担当的特殊任务。“若干所”包括北大,同时又不局限于北大,对整个高等教育事业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2.学生思考:江泽民同志对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提出了哪四个“应该”?这四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四个“应该”见于第10段。这四者是从各个角度来说的,强调任何一个方面或两三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不符合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标准。“摇篮”在四者中最重要,因为它主要是培养人才,“前沿”则突出理论性,可以为人类解决科学课题提供依据,“力量”则强调科技转化为实践,“桥梁”是突出文化传承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四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二、正文部分,作者把五四青年节与北大挂起钩来,又把五四爱国精神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向大学生及广大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这四点希望为什么这样排列?是按照什么条理排列的?
1.一学生朗读12~16段文字。
2.分组讨论。
明确:四点希望即四个“统一”,而且统一的侧重点都在后一方面,分别是“思想修养”“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艰苦奋斗”。其间关系是:加强思想修养是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前提。服务祖国人民则是投身社会实践的宗旨,而艰苦奋斗则是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思想准备和必由之路。
三、分析第6段的行文思路
1.学生集体朗读一遍第6段文字。
2.学生先单独思考,然后讨论。
明确:可以将该段分成前三句和后两句两层。第一层写50年前作者亲历的“岁月”特征。第一句“想起”的“岁月”,含有总括之意;第二、三句对第一句展开陈述;第二句写民族为难及抗争;第三句写爱国学生的时代风貌。第二层写“岁月”的影响。第四句写“岁月”对作者持久而深远的影响;第五句写作者由己及人,希望上述影响会对当代学生有所教益。
解题思路:第一步给每个句子标上序号,概括句意;第二步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第三步探究层次之间的联系和道理。另外要注意一些关键词的提示作用。如本段中的“50年前”的岁月,“那时侯”“半个世纪”这些词语对理清思路都有提示意义。
四、仿照分析第6段的思路的方法,学生独立理清第13段、第15段的思路
明确:第13段共7句。第(1)句是中心句,是一句纲领性的话。然后分两层阐述,(2)、(3)、(4)句先说明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5)、(6)、(7)句再强调加强思想修养的必要。
第15段共8句,第(1)句明确提出希望,(2)、(3)句先肯定青年的特点,(4)、(5)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必须统一的道理,最后(6)、(7)、(8)句指出坚持统一的途径。
五、本文是演讲词,阐述重大问题,语重心长,富有感情
1.出示投影
(1)那时侯,中国正处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正在进行抵抗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
(2)大学时代,对人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要千万珍惜。
(3)祖国的未来是无限美好的,青年的未来也是无限美好的。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寄托于青年。
2.学生品位体会上述句子。
明确:第(1)句强调旧中国的黑暗及人民的悲惨境地,突出人民的艰苦斗争;第(2)句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青年学生要珍惜时光,语重心长;第(3)句是肺腑之言,是对祖国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