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苏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29阅读:
字号:|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隋唐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南北文化的交融为诗歌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他们的诗歌情思浓郁,气势壮大。陈子昂以复古求创新,主张诗歌要有风骨兴寄,抒情应刚健飞动。而以沈佺期、宋之问为代表的诗人们则确立了律诗的新形式。“风神初振”([明]高叔嗣《苏门集》陈束序)的初唐诗为诗的“盛唐”奠定了基础。
本专题所选五首诗歌并没有沈佺期和宋之问的,同学们学习时不必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从诗歌本身出发,是我们学习这本选修教材的最基本的选择。
风骨:(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一  教学目标
1.对照注解,理解形象。
2.问题探讨,整体把握。
3.分析主旨,探究技巧。
二  教学过程
1.导入(知人论世,把握情感方向)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官终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拾遗是唐代谏官名。有《陈子昂集》。


春天的夜晚是送别友人还是与友人告别?一般说来,诗歌中的“别”是“告别”,如果是“送别”当用“送”,比如李白的《送友人》(课本p23页)。
据有关资料介绍,这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这首离别之作,就从宴会的情景落笔。
2.对照注解,理解形象
⑴[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金樽,是金色的酒杯还是金子做的酒杯?樽,古代盛酒食的器具。但“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尊”没有木字旁。绮筵qĭyán,华丽的筵(古人席地而坐时铺的席)席。筵席,指宴饮时陈设的座位,泛指酒席。
从“银烛吐青烟”可以看出是晚上。晚上吃告别酒时间充裕,能喝得尽兴。酒器很高级,筵席很华丽,酒菜你去想像吧!
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琴鼓瑟。”
⑶[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长河,即银河。
⑷[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洛阳,今河南洛阳,唐时是东都。
3.讨论:“离堂”有人说是宴会散了,回家去了;有人说没有回家,只是在喝酒时到外面透透气。你同意哪种说法?并请陈述理由。
如果是“回家去了”,这个酒宴也太短了,喝酒后就连夜赶路也与情理不合。第二种说法比较妥当,理解时能做到浑然一体。喝酒时到外面透透气也是很正常的。同学们研究一下颔联,把开头的两个字合起来你会发现什么?借此点出“离别”之情。“别路”,告别的路。
第三联的景物描写有深意,没,消失。晓,黎明。天都快亮了,银河当然不太能看清了。喝酒喝了整个晚上,还不是因为要分手!友谊深,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凸显出来了。写景是为了表情,这是以景衬情。
尾联更明确,一个反问把不忍离别的遗憾和些许的伤感表露出来了。
4.主旨分析
豪华的筵席,离别在即,友谊深厚,酒喝得难分难舍,几乎是一夜不息。全诗因反复渲染离情而浸上了一层淡淡的愁绪。由于诗人此行是满怀信心地去求取功名,因而诗篇虽略有感伤色彩,但基调却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徊悲抑之感。
同学们,“主旨分析”是每首诗歌都要进行的工作,其目的就是发掘同学们从诗歌本身入手,全面理解的能力。
具体做法就是先概括主要内容,再探究具体情感。
5.表达技巧探究
景是华筵和大景,情是深厚友谊之下的别情,景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以华筵烘托浓厚的情谊,以夜宴时间之长(第三联)衬托别情之深。
6.语言特色
此诗通篇畅达优美,除了开头一联因场面描写之需而适当选用华丽辞藻外,其余用语都不加藻饰,平淡自然。他所追求的乃是整首诗的深厚和雅。
清人纪昀(就是乾隆年间的纪晓岚)说得好:“此种诗当于神骨气脉之间得其雄厚之味,若逐句拆开,即不得其佳处。如但摹其声调,亦落空腔。”
7.小结
⑴刚健飞动的抒情源自于景物物象的选取,软绵绵的景,情感也就软绵绵的。但文学追求的是百花齐放,只有当一种花开得太强势的时候,就有必要让另一种花来与之抗衡,这就形成了一个时期的文学特色,从小的方面说,也就有了一个时期的诗歌特色。同学们要认清这一点,不能因此认为初唐时只有气势壮大、雄健有力的诗歌,而没有其它的风格。
⑵诗歌的格律因普通话的推行而变得不怎么“格律”了。除了简单的对仗分析外,其它的情况我们一般不探究了。教学中没有这个任务。说实话,我也不会。
⑶鉴赏诗歌的方法是为鉴赏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方法而去学习诗歌,否则无异于买椟还珠。诗歌是灵动的,所以,方法也是灵动的。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