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优秀教案(苏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34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的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和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书圣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兰渚之亭,即兰亭,因此成为了流芳万古的文人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情遣怀。现在便成了绍兴一处极具的旅游名胜。
(伴着音乐,展示兰亭美景)
二、随着音乐,教师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刚才老师读的就是传唱至今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
三、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投影内容)
四、作者介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投影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
五、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欣赏配乐朗读,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熟悉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尝试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明确:“乐”、“痛”、“悲”。(学生可能很难找出这三个词)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同学们摘录其中写景句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心境
明确:写景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作者心境:信可乐也
3、集体默读,细细研读,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补充:写法上注重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4、有一小组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为何有如此变迁?
明确:有“信可乐也”,转而“岂不痛哉”,原因在于“死生亦大矣”。
补充提示: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5、联系文章内容,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死生一大矣”这一观点?
明确: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都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提出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6、请一同学朗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齐声回答)
明确:悲夫!
7、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明确:为此而悲:1、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 (死生亦大矣); 2、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为时人、亦为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补充提示: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作者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情真意切。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8、小结
明确: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9、组织学生齐声朗读三遍,一遍读顺,二遍读熟,三遍读情。
六、概括本文的句法特点
明确:骈散并行,以散为主。
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八、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情感思路,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和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书圣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兰渚之亭,即兰亭,因此成为了流芳万古的文人圣地,多少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这里,吟诗作画,抒情遣怀。现在便成了绍兴一处极具的旅游名胜。
(伴着音乐,展示兰亭美景)
二、随着音乐,教师朗读全文。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刚才老师读的就是传唱至今的《兰亭集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篇美文。
三、文体简介(有关“序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投影内容)
四、作者介绍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投影欣赏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作品)
五、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欣赏配乐朗读,在课前预习的前提下,熟悉抑扬顿挫的朗读,并尝试体察《兰亭集序》的写作思路与诗人的情感变化。从文中找出能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的几个词。
明确:“乐”、“痛”、“悲”。(学生可能很难找出这三个词)
2、请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同学们摘录其中写景句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心境
明确:写景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作者心境:信可乐也
3、集体默读,细细研读,品味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地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补充:写法上注重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4、有一小组齐声朗读第二段,思考作者的心境变迁,为何有如此变迁?
明确:有“信可乐也”,转而“岂不痛哉”,原因在于“死生亦大矣”。
补充提示: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5、联系文章内容,积极思考作者如何得出“死生一大矣”这一观点?
明确: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都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提出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6、请一同学朗读第三段,体会作者心境的变化?(齐声回答)
明确:悲夫!
7、深入思考,作者因何而悲,为何而悲?
明确:为此而悲:1、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若合一契 (死生亦大矣); 2、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 ,崇尚虚无(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作者悲为古人、为时人、亦为后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补充提示: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作者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情真意切。这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
8、小结
明确:王羲之在文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9、组织学生齐声朗读三遍,一遍读顺,二遍读熟,三遍读情。
六、概括本文的句法特点
明确:骈散并行,以散为主。
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写一段话,把“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游目骋怀”“情随事迁”五个词用进去,描写恰当,内容要合理,不少于400字。 八、延伸阅读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诗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
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