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7阅读:
字号:小|大
高二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14)
《旅夜书怀》
组题 康建英 时间 3月 20 日
学习目标:
1、赏析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学习重点
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学习目标
导读
1、诵读提示:
整体语调:缓慢、低沉的。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漂泊之意。
2、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导学、导思
赏析诗歌
(一)内容分析
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首四句写
。后四句
2.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首联点明 。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3.颔联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你认为这两句写景的诗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
其实这两句诗是 ,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
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悲从中来,悲愤难抑,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4.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含蓄表现在哪里?
这是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
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5.尾联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了 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 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照应 ,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二)艺术手法
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 。前面写景,写宜于表达诗人情感的景物;后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导练
⑴前两联写景,诗人抓住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⑵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旅夜书怀》
组题 康建英 时间 3月 20 日
学习目标:
1、赏析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融情于景与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学习重点
学会从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来鉴赏诗歌。
学习目标
导读
1、诵读提示:
整体语调:缓慢、低沉的。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漂泊之意。
2、背景分析:
“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导学、导思
赏析诗歌
(一)内容分析
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
首四句写
。后四句
2.首联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意境?
首联点明 。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
3.颔联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你认为这两句写景的诗句,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
其实这两句诗是 ,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
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未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悲从中来,悲愤难抑,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4.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含蓄,含蓄表现在哪里?
这是 。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
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5.尾联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了 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 ,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 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照应 ,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二)艺术手法
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 。前面写景,写宜于表达诗人情感的景物;后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导练
⑴前两联写景,诗人抓住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⑵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