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埃德加斯诺(笔录) 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50阅读:
字号:|

使用时间:
编制人:   贺利萍      审核人:                审批人:
姓名:                班级:                 小组:                  
层级编码:            组内评价:             评价:                   
《毛泽东: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埃德加  斯诺(笔录)
      
【使用说明】
1、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勾画疑难点。


2、用时30分钟,在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上思考合作探究及拓展题目,并形成文字答案。
3、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主旨。学习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情投入,学习毛泽东酷爱读书的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选择典型材料表现传主精神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从传主众多的人生事例中选取写作传记的典型材料。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词语释义
揶揄:嘲笑。 
笃信:虔诚地信仰;深信。
怂恿:从旁鼓动别人(去做不好的事)。
蹩脚:比喻质量差或程度低;本领不强或水平不高。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怒发冲冠: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一文不名:形容极为贫困。嗷嗷待哺:形容饥饿难忍,急于求食的样子。
2、阅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页码和段落 毛泽东对旧的观念和制度的反叛事件 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P51⑶ “罢课”事件 “印象极深”
P52⑴ 和“父亲辩论”事件 能引经据典进行辩论,读书好处多
P52⑶ “跳塘”事件 公开反抗保卫自己权利效果更好
P53倒⑶ 和父亲争执脱离家庭 走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
P54倒⑵-⑷ 同情“叛徒’,钦慕“激进”教员 是求学才有了这样的认识
P55⑵ 违背父志考进“激进”学校 “第一次远离家乡”
P57⑵ 毅然“剪发” “政治观念是如何地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观点啊!”
P57⑷-⑸ 决心加入黎元洪革命军 “使自己认识到学生军不如正规军’
P61倒⑴ 不和父母之命的媳妇圆房和嫖妓青年绝交 “只谈天下大事”
P65⑴ 发对驱逐张敬尧 “新民学会更是厉害”(逐渐认识到学生运动及团体的厉害)
P65⑵ 北平组织反军阀运动 使自己更加认识到政治团体的力量
P65⑶ 第一次将工人阶级组织起来革命 “建立了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此后丝毫没有动摇过”

3、阅读文本,完成下列表格填写。
页码 所读书籍 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P52) 《岳飞传》、《水浒传》、《反唐》、《三国》、《西游记》等书 可引经据典和父亲辩论了,受书中“造反故事”的影响
(P53) 《盛世危言》 接触西洋的东西,继续引发求学的欲望,开始厌恨田里的工作
(P54) 瓜分中国的小册子 开始有了一些政治认识,为我祖国的将来担心,开始认识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
(P55) 改革运动的两本书和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 认识了一些政治,但还没有成为反君主的人
(P56) 《世界大英雄传》的书:读到拿破仑、林肯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受到民主思想影响
(P57) 报名为《民力》的报纸 受到“民族主义”派的影响,开始发表政见
(P58) 《湘江日报》 接触到“社会改良主义
(P59) 世界历史和世界地理的书 第一次开始放眼看世界
(P60——P62) 自己写了一篇题为《心力》的文章;旧《民报》:。开始阅读《新青年》杂志 我的政治观念开始确定。这一时期,我的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
(P63) 参加哲学和新闻研究会 “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浓”
(P65) 第二次到北平读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三本书 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自主学习疑难展示】无惑则无获


二、合作探究

1. 读完这篇传记,你对毛主席有哪些认识?(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体会)什么最让你钦佩?
答:认识:人格理想:献身革命的使命感;
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
奋斗精神。 
个人能力:领导才能;
写作才能。 
钦佩:终生受益的兴趣习惯:如饥似渴的阅读




2.毛泽东最终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大量的阅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读书的妙处。要求用排比的句式完成。
答: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灵秀,伦理学可以使人庄重,修辞学可以使人善辩,逻辑学可以使人敏锐,————英国培根
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不仅可与孔孟谈礼,同老庄论道,与韩非议法,同孙武讲兵,也可与王羲之颜鲁公赏字,与齐白石徐悲鸿品画,更可以与              。
多读书的人,情怀开阔,境界高远,心无挂碍,思无羁绊,心态平和;多读书的人,谈吐风趣,举止得体,情趣高雅,自有生活的品位;多读书的人       
读书是与高尚的灵魂沟通,与优雅的品德对话,与  
读书是高雅的休闲,可以让思想有一点余香,情绪有一点缱绻,灵魂有一点优雅 

三、拓展提升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事,要写传记,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写入传记。在传记的选材方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分条作答)
答:(1)必须全面搜集占有资料,没有资料,就写不出人物传记来。
(2)对搜集到的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和口碑资料),又应细心鉴别,严格选择,慎重取材
(3)科学用词,避免夸大失实,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
(4)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典型事件和细写
(5)适当引用传主原话,表现传主的性格
(6)细述特定场景中人物的活动,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好方法
(7)(一)是否如实反映人物的主调;(二)面与点、详与略是否得当;(
鲁迅曾说:文章“写成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主席进一步强调:“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修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

四、当堂检测
1.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特点:幽默。 
2.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   是传主的叛逆、反抗的性格,读书、学习活动。
或毛泽东的主要的性格特点:具有天生的反抗、叛逆性格和善于读书、学习的品质


五、课后作业
1、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下一课时导学案内容
2、课外阅读《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学后反思】




【相关链接】
 
背景简介
毛泽东,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蒋介石反动政府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国民党多次在报纸说他已经被击毙了。当时,作者斯诺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脑子里总是在想,毛泽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据说林彪这个28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在他率领下的红军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林彪又是谁?他的来历如何? 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斯诺百思不得其解。斯诺凭着一张徐冰教授开的介绍信,冒着生命危险,于1936 年 7 月到达陕北,成功采访了毛泽东。31 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 . 斯诺,根据毛泽东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这篇《毛泽东自传》。在选入教材时,改为现题,且有删节。

强化文体 
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一种,最特别的地方当然在于“口述”。毛泽东的这篇自传就是毛泽东与记者斯诺之间的访谈整理。因为斯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毛泽东回答,因而自传中的条理是相当清楚的,但又不乏口头交谈的痕迹,以及毛泽东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发挥”,因此非常生动。《西行漫记》在当年之所以极为轰动,与这种生动真实的文风也有很大关系。而斯诺对毛泽东个人经历的询问,也同当时外界对毛泽东的好奇相关。这里展现出来的毛泽东形象,成功地颠覆了当时国民党对毛泽东及苏区的“妖魔化”宣传。

毛泽东及家庭简介
1893年 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字咏芝,后改为润之。 
     祖父毛恩普,一生贫苫,勤劳厚道。父亲毛贻昌,治家谨严,善于经营,由贫农变为中农,后又成为富农。他性情暴躁,对子女要求严厉。母亲文氏(文七妹),和善好施。胞弟毛泽民、毛泽覃。幼年大部分时间在外祖父家度过。
 作者简介 
埃德加 • 斯诺(1905----1971)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父亲开了一家不大的印刷厂,家里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 1928 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他亲赴前线采访,写下了一批颇有影响的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特别是他撰写了轰动世界舆论的《红星照耀中国》(《 Red Star Over China 》) —— 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和党派色彩,通过亲自采访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抗战期间,斯诺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把中国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组织、发起、宣传 “ 工合 ” 运动,支持中国的战时经济;如实报道中国抗战实况;开展大量的国际宣传,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他把一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以自己的行动,在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1941 年,斯诺回到美国后,仍然向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他说: “ 我依然赞成中国的事业,从根本上说,真理、公正和正义属于中国人民的事业,我赞成任何有助于中国人民自己帮助自己的措施,因为只有采用这种方法,才能使他们自己解救自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诺对中国进行了三次长期访问。 1971 年,美国乒乓球队出乎意外的被邀请访问北京,中美关系解冻,美国《生活》杂志抓住时机发表了斯诺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斯诺透露了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曾告诉他的话:如果理查德 • 尼克松访问中国,无论是以旅游者的身份还是以总统的身份都会受到欢迎。这篇文章是斯诺的最后一篇 “ 独家内幕新闻 ” 。就在尼克松开始前往北京的同一个星期,斯诺死于癌症。 
斯诺生前写道:我爱中国,我愿在我死后把我的一半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美国抚养和培育了我,我愿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逊河畔,日后我的骨灰将渗入大西洋,同欧洲和人类的一切海岸相连,我觉得自己是人类的一部分,因为几乎在每一块土地上,都有着同我相识的善良的人们。遵照斯诺的遗愿,他的妻子将他一半骨灰带到中国,安葬在北京大学校园的未名湖畔,另一半骨灰安葬在美国哈德逊河畔。
【毛泽东诗文】
致文云昌
毛泽东
(1909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文云昌是毛泽东的舅舅)

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1912年6月)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  
  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 
   
    注释:这是毛泽东(19岁)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读书时写的一篇作文。原文无写作时间。作文纸折缝间印有“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字样,作者在题下写有“普通一班毛泽东”七字。毛泽东于1912年春考入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同年秋即退学自修,此文当写于1912年上半年,国文教员阅后在多处写有评语,并批给同学“传观”。这些评语是:“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精理名言,故未曾有”;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力能扛鼎”;“积理宏富”。文末还写有以下总评:“有法律知识,具哲理思想,借题发挥,纯以唱叹之笔出之,是为压题法,至推论商君之法为从来未有之大政策,言之凿凿,绝无浮烟涨墨绕其笔端,是有功于社会文字。”落款为“六月廿八号。”
【毛泽东读书故事】
毛泽东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一生嗜书如命,手不释卷,是以书为伴的伟人.书以伴行,书以伴眠,甚至书以伴厕,直到临终前夕仍在索书.
  
 在长征路上,张闻天夫人刘英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随中央领导人长征。据刘英讲:那时“毛泽东身体较弱,有时躺在担架上看书。红军到了毛儿盖,没有东西吃,肚子饿,但他读马列书仍不间断,所读的有《反杜林论》、《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有一次,他叫我:刘英,实在饿,炒点麦粒吃吧!他就一边躺着看书,一边从口袋里抓麦粒吃”。 
  晚年毛泽东,身体不好,视力减退,不能看书了,就请人帮他念读,或用放大镜看着读。据当年的图书管理员讲,毛泽东在临终时还手不释卷。他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平时喜欢读的《容斋随笔》。
      这是南宋文学家洪迈,历时数十年博览群书,随笔所记录的读书心得。最后一次读书的时间是1976年的9月8日5时50分,在医生抢救的情况下还读了7分钟。这就是说,他几乎是在心脏快要停止跳动的时候,才结束其一生从未间断过的读书生活。他在延安时号召干部学习时说过:“年老的同志也要学习,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么就要学9年零359天”。他以自己的读书实践实现了这个诺言。


 

贺利萍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