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高》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52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1、 理清结构——培养寻找关键语句快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2、 学习举例丰富的写法——分析所列举人物与所阐述论点之间的关系,学习论述的严
密性和逻辑性;
3、 学习叙议结合的方法;
4、 理解文中所说的清高的内涵,讨论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如何看待清高。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所说的清高的内涵,讨论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如何看待清高。
教学难点
学生对文中大量列举人物的典故的陌生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用几个画龙点睛的问题来“提挈”全文内容,组织讨论,这是“分”;然后,“总”,归纳全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就你清高!”、“那人好清高呀!”,每听这话,我便百思难解:这是赞扬?是批评?还是讥讽?清高”是褒义还是贬义?古人是如何看待“清高”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清高”?“清高”背后的历史源流、文化底蕴以及它所代表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学者金开诚的《漫话清高》。
二、金开诚
金开诚,1932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汉族。
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年至1994年历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京剧、书法及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著有《文艺心理学论稿》《楚辞选注》《艺文丛谈》《文艺心理学概论》等及论文120篇。1981年加入九三学社,后历任九三学社的宣传部长、副主席等职。
一生兼职很多。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九届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华夏文化纽带工程副主席。
三、初读感知
(一)、听范读(多媒体);
(二)、积词汇
掌握文注中词语,补充如下:
1、 正音
禅 禅让 shàn 勾 勾结 gōu
禅宗 chán 勾当 gòu
模 模样 mú 劲 劲头 jìn
模型 mó 雄劲 jìng
2、释词
高风亮节: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形容一个人具有美好的、令人称赞的品质。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形容一个人不仅具有美好的品德,而且有很好的名声。
(三)、知大意
连线:
第1段——释清高。
第2段——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许由。
第3段——清高与富贵无缘。
第4段——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
第5段——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有才。
第6段——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
第7段——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
第8段——“清高”的现代意义。
四、精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解释“清高”一词的意义的?(1段)
2、许由的例子说明了什么?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徵、颜真卿、史可法与许由有什么不同?(2、3段)
3、陶渊明的例子说明了什么?林和靖、倪云林与陶渊明有怎样的共同点,他们的例子说明了什么?(4、5段)
4、许由的例子和陶渊明的例子共同点是什么?林和靖、倪云林的例子和许由、陶渊明的例子的不同作用是什么?
5、李白的例子说明了什么?(6段)
6、孟浩然的例子说明了什么?(7段)
7、李白的例子和孟浩然的例子共同说明了“清高”的什么?
8、作者认为“清高”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里有什么意义?(8段)
——明确:
1、所谓“清高”,辞海解释为“不慕荣利,洁身自好”,应该是含有褒扬之义的,作者认为“清”即是“清白正直,不搞邪的、歪的”也是有褒赞之义的。在中国人的词汇中,凡跟“清”字搭上关系的,往往有称誉的意思,如:卓越才能者名为清才,志行高洁者称为清士,儒雅文章则说清文,廉洁奉公者颂为清官,纯洁之友情则誉为清交,如今清字与“高”沾上了,想来该是顶量级的称誉了吧,然作者说“高”非是“高风亮节、德高望重”之“高”,而总要带上“孤高或孤僻”,甚至是“孤高”。苏轼有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谓高矣,又是多么的孤独啊,看来清高是要有一定的代价的,海子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与幸福生活的距离,是一种与现实格格格不入,丅高的代价就是“孤独”。因此“清高”的名声首先落到那些遗世寂居的文人隐士头上。(简言之:清白正直、孤高。)
2、
许由的故事:尧为帝时,有个隐士名叫巢父,同当时的名士许由是好朋友。尧曾经想把帝位禅让给巢父,但被巢父谢绝。尧又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躲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听这种话。这时巢父正好牵这牛走过河边,他问许由为什么洗耳朵,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要来洗一洗。“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如果住在高山深谷之中,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的嘴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
许由的故事说明了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
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徵、颜真卿、史可法与许由相反,形成对比,他们都因为做了官,显贵富贵,所以不能评为清高。
诸葛亮的故事妇孺皆知,他“高卧隆中”时,可以算是清高,可后来辅佐刘备做了丞相就没人说他是清高了。
汲黯的故事:汲黯,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汉武帝时位列九卿。汲黯秉公事职,敢于犯颜直谏。一次武帝集群儒说:“我欲振兴政治,效法尧舜,如何?” 汲黯却对他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表面上又做出施行仁义的样子,哪能指望达到像唐虞治理天下的成就呢!”皇上不说话了,很是生气,满脸怒色地退了朝。大臣们都替汲黯担心。皇上退朝回去,对左右侍从说:“真是太过份了!汲黯这家伙憨头憨脑笨透了!”大臣中也有人数落汲黯,他慨然说:“天子设公卿大臣,不是为了匤正错误难道是专作阿谀奉承的吗?我既在其位,总不能只顾个人安危,见错不说,使皇帝陷于不义之地。”
大将军卫青在宫中值勤侍奉,皇上蹲坐在厕所里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去见皇上,皇上有时候随便得连帽子都不戴。但如果是汲黯来觐见,皇上不戴好帽子是不敢接见的。有一次,皇上坐在武帐中,恰巧碰到汲黯前来禀奏事务,皇上因为没有戴帽子,望见汲黯来了,赶紧躲进帐子当中,派人传诏出来,对他禀奏的事表示同意。汲黯受到皇上的敬重和礼遇,由此可见一斑。
苏武牧羊: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苏武的手下参与一个刺杀事件,牵连到他,为了保持节义,苏武自杀未遂,反而使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采用利诱威胁的各种办法想逼苏武投降。结果没有成功,单于只好把他送到北海边去放羊,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一直到汉昭帝即位,苏武才联系上汉朝的使者得以还朝。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
魏徵的故事:众所周知……
颜真卿宁死不屈: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 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的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
史可法坚守气节:史可法是明朝末年的民族英雄。1645年4月12日,史可法冒雨赶回扬州,十万清兵在豫亲王多铎的统领下,将扬州城团团围住,虽身居督师高位,但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深受广大的军民尊敬和爱戴。后来,清军派人送来了摄政王多尔衮给史可法的劝降信,许予高官厚禄,许他一个富贵的未来。但史可法没有妥协,没有退让,明白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激战十二天后城陷,史可法拔刀自刎,血溅征衣,未绝被俘,拒降被杀。清兵屠城十日,遇难者达八十万人,这就是有名的“扬州十日”。
3、
陶渊明的故事众所周知……
陶渊明的故事说明了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
林和靖、倪云林与陶渊明的共同点是都具有才艺专长。他们的例子说明了要获得清高之名,必须要有才。
林和靖梅妻鹤子:北宋著名诗人林和靖(967—1028),曾在孤山北麓结庐隐居,他平日除了作画吟诗,还喜欢种梅养鹤,“梅妻鹤子”的传说即由此而来。林和靖一生写过许多吟梅诗,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了咏梅的千古绝唱。据说林和靖“种梅三百六十余树,花既可观,实亦可售,每售梅实一树,以供一日之需”。他还养了一只仙鹤,外出游湖时,如果家中来了客人,家僮就开笼放鹤,他望见仙鹤飞于湖上,就知家中来了客人,就返棹回家。林和靖死后葬在孤山,传说他养的那只鹤也在墓前哀鸣而死。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百花都凋残了,只有梅花开得茂盛美好;小园的风光都被梅花独占了。梅花疏淡的影子横斜地倒映在清浅的水里,清幽的香气在黄昏朦胧月色里飘散着。白色的鸟儿被梅花吸引住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一眼;粉蝶如果有知觉,也该会消魂。幸喜我能以诗和梅花亲近,用不到那些花天酒地的权贵来凑趣了。
倪云林的故事……
4、许由的例子和陶渊明的例子的共同点都是说明了“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林和靖、倪云林的例子和许由、陶渊明的例子的不同作用是,许、陶的例子说明古人清高的模式之一是“清高”与显贵富贵无缘;林、倪的例子说明古人清高的模式之二是要获得清高之名,必须要有才。
5、李白的例子说明清高的评定标准是严格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有不世之才华,又鄙视功名利禄,应该说很是符合“清高”之名,但有人认为他有时用世之心过切,又很是自负,缺少恬退之心,而且得志时洋洋,失意时傲慢,故难得“清高”之名。
6、孟浩然的例子说明了清高评定的标准是模糊的。
孟浩然是唐时与王维其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诗或雄劲有力,或清新秀美,或见是个有才之人,而且偶有用世之心,但一生未仕,还纵情诗酒之中,竟至于有官不做,隐居后也有恬淡之志,却也未立于清高之榜,可见清高的标准也是很这模糊的。
7、李白的例子和孟浩然的例子共同说明了“清高”的评价标准既是严格的又是模糊的。由清高的评定标准可见,“清高”不是一个非要弄清楚不可的重要概念,虽然这个词含有褒义,但也算不上是对一个人的较高评价。
8、作者认为“清高”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的意义是:“清高”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行为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延续下来。没能致富的人自视清高,至少可以保持心理的平衡;发财致富甚至既富且贵的人如果讲一点清高,被认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所以“清高”这个概念至今仍有生命力。
五、总结归纳
(一)、全文思路
第一部分(1):清高的内涵——清白正直、孤高。
第二部分(2-5):古代清高的模式——与显贵富贵无缘、必须有才。
第三部分(6-7):古代评价清高的标准——既严格又模糊。
第四部分(8):清高的现代意义——仍需保留一点清高。
(二)、举例丰富
举例丰富,且多成正反对照。“许由洗耳”是一个主要的、正面的例子,写得比较详细。其后紧接着举出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徵、颜真卿、史可法等人的例子,都写得较为简略,是反例,作为许由的“清高”行为的对比。李白与孟浩然两例也是对比,一个证明“清高”标准的严格,一个证明它的模糊。在李白的例子中,作者又举出一些互为对比的诗词,证明李白自身对权贵态度的矛盾,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句的对比。
(三)、叙议结合
在所举的事例后加一些议论性的话,欲擒故纵,似褒实贬把思想感情融于论文的语句中。
比如,文中叙述完“许由洗耳”的例子后说道:“……唐尧是人人称颂的圣君,圣君是因为给天下人办了好事所以受到称颂;然而他所选的接班人却不愿为天下人办事,不愿办事却同样受到称赞,真不知是什么道理。”
在诸葛亮等人的例子后面还有“……都以高风亮节著称于史,但也因做官而不被评为清高。当然,历史上对这些人的评价之高是远非清高二字可比的。”
又如,陶渊明的例子后有一段话:“……至于那些才艺是否适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们心目中,好像认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
(四)、作者的思想观点
全文阐述了古人清高的内涵、模式、评价标准,最终目的是要现代的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仍然保持一点清高。
六、拓展
结合课文对清高的理解以及末段文字,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清高这一现象的理解。
可能的见解:
1、当今社会鼓励人尽其才,青年人应该放弃“清高”的观念,积极投入社会、发挥才干、去争取物质利益与社会地位;
2、市场经济不是让每个人都变得惟利是图,作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人保持一点“清高”的操守的;
3、警惕“清高”的异化,坚决揭露假“清高”。求名不成,求利不得,退而标榜清高,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自慰,是一处自卑、怯懦、无奈但又不愿承认失败的消极生活态度,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真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得利的,可是现代夾会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想借清高之名而行出名与得利之实,这是一种人见人恶的假清高,做妓女又想竖牌坊。
如:不敢名正言顺的讲稿酬,求润笔。作家从来是“耻于言钱”的,因此作家都是穷光蛋,许多大作家一生清贫,曹雪芹为写红楼穷得全家喝粥,最终贫病而死,朱自清虽贫但绝不食美国佬的“嗟来方食”,最后也穷饿而死,这些都是令人感叹与敬佩的。这种历史的伤痛让许多作家用“面苍然,发播然,满腹诗书不值钱”来形容自己,如此就有些假了呀。贺雄飞先生说:“有一种清高是教授喝西北风孔乙己吃茴香豆,还有一种清高是清清白白拿高稿酬;有一种重利是惟利是图、出卖人格,还有一种重利是按质论价,按劳取酬。”
送礼,是许多人痛恨与忌讳但又无奈的。如果不收,别人会认为你假清高,会认为你不够朋友,这时候难得糊涂就不错了。
4、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采菊东篱;穷人不食嗟来之食,毙命街头。可见真正的清高䘯物质所无法动摇的,有时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这又很有些甘于清贫,冷漠诱或,忠诚信仰和不畏牺牲的味道了。
七、教学反思
附课外阅读材料
说“痴
金开诚
“痴”在一般辞书中列有三个义项:一、傻、呆;二、病名,即疯癫;三、入迷。本文所说的“痴”,主要指入迷而言。入迷好不好?这要看迷的是什么。如果是对种种创造活动入了迷,那倒能使人心志专一,苦学穷研,因而较能进入深境界,取得大成果。不过,一个人对某种创造活动长期入了迷,就难免对其他的事情反应不灵敏,处理不精明;其较为严重者,就可能被人视为“傻头傻脑”了。入迷之所以被称为“痴”,也许与其第三义项有时会通向第一义项不无关系。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人称“三绝”:画绝、才绝、痴绝。这“痴绝”自然主要是指他对绘画入迷之深,故而能“傅(同敷)写形势,莫不妙绝”。但因为心神太专注了,他在一些事情上便显得有点傻。例如他将一批得意之作装入橱柜,寄放在桓玄处,橱门贴上封条,他就以为很保险了。谁知桓玄打开橱后的木板,把画全部窃走;还谎称橱门从未打开过。顾不但信以为真,还解释道:“画妙通神,变化飞去,犹人之登仙也。”(以上均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想想顾恺之当时说出这种傻话的情状,觉得他实在是傻得可爱。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迷于草书,“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张旭对草书入迷到这种程度,所以他也被人称为“张癫”。
像顾痴、张癫这样因长期专注于某种文化创造而拙于人事乃至有点“傻气”的,可以说代有其人,并不罕见。他们或许在一些事情上要吃点小亏,出些洋相,然而他们的创造成果却极受人们尊重。如顾恺之的画,在历史上就一直得到极高的评价;他从丰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说法,也历来被绘画界奉为圭臬。
张旭的草书也是公认的艺林瑰宝,他所传授的笔墨之法“锥划沙、折钗股、屋漏痕”,因得到颜真卿、怀素等大书法家的传承,也在后世久被研究与诠释。总的想来,一个“痴”字(包括中外“痴人”或不同程度的“痴心”“痴劲”),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创造发展中,肯定曾起过非常巨大的作用。老友某公曾说:“痴人”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他还认为,一个人能对某种创造活动入迷而至于“痴”,这是个性上“得天独厚”的表现。像咱们这种人,想“痴”还“痴”不起来呢!这就叫“根器不厚”。此话已多少有点禅意了。
那么,某公说的究竟对不对?细想起来,首先总是因为创造活动本身具有很大的魅力,才引得人来学习和钻研。这么说来,“痴”毕竟是后天习得中出现的现象。不过,同样是热爱某种创造活动,有人能入迷到“痴”的程度,有人却无论怎样都到不了这个境界,这恐怕也与天生的神经生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人既然生活在社会现实中,他的个性便不能不受社会形势、风气等因素的制约或影响,“痴”也不例外。比如在“政治挂帅”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候,“痴人”就必然受批判,要改造;因为他走“白专道路”比一般学人更严重。到了“文化大革命”中,“痴人”更成了脱离政治、脱离劳动、脱离群众的“三脱离典型”,当然更非改造不可。这么说来,“痴”这个特征主要还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实现其运动变化与深浅程度的。
某公还说过,“痴人”只有在比较安定的社会中才能够出现。这话也有道理,社会动乱不安,一张书桌都摆不稳,人们又怎能潜心于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创造活动?试看“文革”刚过去,社会快要趋于安定了,舆论界就出现了歌颂“痴型”科学家的文章,影响很大。这岂不说明“痴”与安定的确有一定的关系?不过,安定只表明社会形势较好,形势之外还有风气,这也与“痴”有关系。试看国家在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后,照道理讲,全心投入科学文化的创造活动以至于入迷的人将会不断出现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就连上述被歌颂的“痴型”科学家,后来也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像他那样做人也是不行的。出现这种议论就与追求眼前实际利益的风气有关,风气所及,人们大都希望变得精明。而在市场经济的实际运行中,精明也的确很必要。于是,人们大概不会再认为“痴”是“得天独厚”了。
但是,“痴”既与个体天生的神经生理特征有一定关系,那倒也不能断言今后必无“痴人”出现。为了作出较为重大的科学文化创造,至少还得有一定程度的痴心与痴劲。曹雪芹写了巨著《红楼梦》,说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实在的话。如果当年曹雪芹算计太精明,而没有一股痴心与痴劲,他大约就不会去搞这种毫无现实名利可图的写作了。
鲁发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