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祭十二郎文》(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55阅读:
字号:|
 执教人:宜城市实验中学  鲁发福
教学目标
1、 再识韩愈;
2、 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3、 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
4、 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
5、 人文素养:亲情的重要。
教学重点
1、 积累;
2、 浓厚的抒情意味。
教学难点
    浓厚的抒情意味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积累
教学程序
一、导入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人间真情有爱情、友情、亲情等等。今天,我们学习“古今第一祭文”《祭十二郎文》,我韩愈一起来咀嚼“亲情”。
二、题解
学生自读文注①,把握“祭文”、十二郎、郎等要点。
三、韩愈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四、背景
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
五、初读感知
1、正音正字(文注);
2、听范读(多媒体)。
六、翻译全文
详见幻灯片
七、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知识
    完成下列练习
(一)、一词多义
1、诚
乃能衔哀致诚。       诚意
诚知其如此。         如果
所谓天者诚难测。     确实、实在。
2、省
不省所怙。    知道
汝来省吾。    探望。
3、致
乃能衔哀致诚 。表达
将成家而致汝 。招致,使……来
4、幸
皆不幸早世。              幸运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希望
5、其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代词,她,嫂嫂。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代词,他,吾兄韩会。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代词,他们或她们,汝之子和吾之子。 
止一岁,请归其孥。                    代词,你的,十二郎。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代词,那 。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副词,同“岂”,表反问语气,难道。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副词,同“岂”,表反问语气,难道。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副词,表揣测,将、大概。
其无知,悲不几时。                    连词,表假设,“如果”。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连词,是……还是……还是
(二)、古今异义
吾去汴州。          去,离开
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成长立业。
(三)、古字通假
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           “零丁”能“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去世。
敛不凭其棺。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终葬先人之兆。       “兆”通“垗”,坟墓。 
以待馀年。           “馀”通“余”, 剩下的。
(四)、词类活用
汝之纯明宜业其者。       业,名活动,继承……家业。
苍苍者欲化为白矣。       白,形活名,白发。
长吾女与汝女。           长,使动,使……成长。
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全,形活动,保全。
吾书与汝曰 。            书,名活动,写信。
(五)、特殊句式
汝从于东。省略句,“从”后省“吾”。
惟兄嫂是依。倒装句,宾语前置,宾语用代词复指,前置。动的宾前置。
何为而在吾侧也?倒装句,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介的宾前置。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倒装句,状语后置句。
八、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了解结构,理清抒情线索;
2、人文素养:体悟亲情;
3、艺术鉴赏:在记叙中抒情、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等。
教学程序
一、整体感知
1、概括每段大意。
2、将2-12段分成三部分,归纳大意。
——明确:
1、各段大意:
一段:交代祭奠的时间,地点,关系,方式,这是写祭文的一般固定格式。用第二人称“你”,如同面语,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二段:诉身世,说家世,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三段:回忆三别三会,聚少离多,竟成永诀,抱恨终身。 
四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该死而未死,不该死而早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五段:疑死讯,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心情惨烈。 
六段:希望自己“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至悲至痛。
七段:哀后人,悲痛至极。 
八段:究死因,痛悔自己“未始以为忧”。 
九段:推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十段:吊慰遗孤,处理后事,以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十一段:归罪自己,沉痛自责,表达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 
十二段:全文结束,表达无尽哀思。 
2、部分大意:
全文开头几句是祭文开头的固定形式。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2-3):两人骨肉深情;
第二部分(4-9):十二郎之早死。
第三部分(10-12):安排身后之事。
3、表格归纳

部分 起止 各部分大意 各段大意
一 2-3 两人骨肉深情 2、说家世,两人情同手足。
3、三别会,两人聚少离多。

4-9
十二郎之早死
4、己先衰,侄儿竟然早逝。
5、疑死讯,不信不得不信。
6、我来了,希望从汝而死。
7、哀后人,更加悲痛至极。
8、究死因,痛恨自己大意。
9、推死期,不能确知可悲。
三 10-12 安排身后之事 10、吊遗孤,守丧期拟改葬。
11、痛自责,替儿教子嫁女。
12、言有穷,哀痛情不可终。

二、体悟亲情
阅读三个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一)、第一部分
1、这部分主要抒写了什么感情?
2、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找出最为感人的细节,在诵读中体味感情。
——明确:
1、生离之情:
①、幼时为伴,未曾分离;
②、三别三会,聚少离多。
2、以记叙为主,作用:
①、在叙事中饱含感情。忆之深是因为情之切,处处流露真情。
②、叙事是抒情的基础。这里叙生离为后面的死别奠定了抒情基础。
3、细节: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情感:体现出为母为嫂的深切关爱与怜惜;“韩氏两世,惟此而已”仅寥寥八字,却字字透出嫂嫂的焦虑、期待和悲伤。十二郎遽然辞世之时,韩愈又重提旧事,也流露出韩愈无尽的沉痛与凄凉。 
(二)、第二部分
1、第5、8、9段,依次疑死讯、究死因、推死期,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2、第4、6、7段,写自己未老先衰和子孙们的幼弱,这与悼十二郎有关吗?
3、第5段在语言上有何特点,在诵读中体会情感(课后“练习”二)。
4、这部分主要抒写了什么感情?
——明确:
1、 侄儿已死,疑似非真,何其悲伤;不明死因、不知死期,何其悲哀。
2、 当然有关。写自己的未老先衰,意在为下文蓄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而竟不死,
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少者殁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这不合情理,故更让人难以接受,侧面表现出作者的哀痛之情。而子孙幼弱,幼年丧父,尤其可悲也。
3、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4、死别之情:
①、惊闻噩耗,  疑似非真;
②、若死有知,  愿从汝死;
③、子孙幼弱,  睹之生悲;
④、病因死期,  萦绕于心。
(三)、第三部分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叔侄二人的深情厚谊?
——吊遗孤、拟改葬、深自责、抚遗孤。
(四)、全文
1、全文以悼十二郎为主,寄托着哪些情感?
2、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和对待亲情的。
——明确:
1、
①、悲家世不幸,人丁不旺; 
②、悔“旅食京师”,仕途失意; 
③、叹未老先衰,从汝而死; 
④、恨英年早逝,兄夭其嗣;  
⑤、哀后辈孤苦,少年丧父; 
⑥、疚丧葬难周,自责悔恨。   
2、骨肉亲情,畅所欲言……
三、鉴赏艺术
1、以事显情,融情于事。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明代茅坤说此文是“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评论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苏轼说:“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2、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清代古文家刘大说:“文贵变……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中段段变,一段之中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惟昌黎能之。”
3、感情真挚,催人泪下。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不在于称颂死者,而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骨肉亲情关系。作者和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今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得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古代,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二是突出老成之死实出意外。老成比作者年少而体强,却“强者夭而病者全”;老成得的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软脚病,作者本来不以为意,毫无精神准备,因而对老成的遽死追悔莫及,意外的打击使他极为悲痛。
三是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作者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便不以暂别为念,求食求禄,奔走仕途,因而离多聚少,而今铸成终身遗憾。作者求索老成的死因和死期,却堕入乍信乍疑、如梦如幻的迷境,深觉生命飘忽,倍增哀痛。      
4、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
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
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四、再次表情朗读全文以咀嚼亲情
    非常重要,十分必要。详见幻灯片8-13张。
五、教学反思
 

鲁发福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