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14阅读:
字号:小|大
教案供稿:张含光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3、体会课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的严谨的艺术结构。
3、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对故居亲人的眷恋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2、体会本文表达情感的艺术。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先学后教法
3、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疏通课文,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熟读课文,所以这节课抽学生读一读课文,听一听他们对重点词语读音的掌握,听一听学生断句的对错以及情感的把握。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自行疏通课文意思。特别要重视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和较难语句的理解或翻译。
三、学生自主达标。
四、达标检测。
1、结合练习册“基础自主落实”,自主检测学习情况。
要求:自我检测,将练习册各知识点罗列中的答案用手遮住,看自己能不能说准,然后对照答案看自己理解掌握有无偏差。也可以同桌结对,一问一答。
2、疑难交流。
就自己学习、检测的情况质疑,师生共同交流明确。
3、完成练习册“基础巩固”部分。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梳理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分析课文结构。
2、赏析课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诊断
1、处理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文章的结构提纲。
2、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和过渡句编写提纲。
提示,抓关键句(一般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梳理结构。
关键句是: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余既为此志,后五年” 。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全文主要是写作者的“喜”和“悲”; 二是前四段是主体,后两段是补记,文章由此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此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在这里生活、读书的快乐。
第二部分(2—4):记述祖母、母亲、妻子亡去的悲伤。
第三部分(5一6):补叙妻子的故事,回想妻子在与不在的感慨。
二、达标教学:欣赏本文的细节描写
(一)给学生10分钟时间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设疑赏析。
1、“万籁有声”与“而庭阶寂寂”是否矛盾?是写静吗?
明确:不矛盾,是写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可以看出作者的家庭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开始在没有分家的时候肯定用的是同一个大庭院,那么在分家后各自开始建造篱笆,就象征着家庭已经开始分裂,开始有了隔阂。但是篱笆毕竟还比矮,有空隙,彼此还能进行感情间的交流,但是后来把篱笆拆了建了墙,墙又厚又冰冷,没有一点人情味,这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冷淡了,大家也已经不再是一家人了。
3、“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对孩子的情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叩”是轻轻敲门,表现出母亲最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寒冷。是不是想要吃东西,但是又怕吵醒了孩儿那种急切的心情。这些动作和语言非常的平凡,但生动地体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那种关爱和深情。
4、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可以看出先大母是怎样一个神态?
明确:爱怜孙儿的欢喜之情、笑谑嬉戏之态,跃然纸上。
5、“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先大母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多年忧虑中透出的殷切希望(悲喜交加)。
6.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个句子怎样让读者感动的?
明确:祖母用心之良苦,嘱咐之庄重,语气之谆谆,情意之真诚,催人泪下。
7.“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体现出妻子及诸姐妹怎样的形象?
明确:几句平常话,把一群小姑娘拉着回娘家的大姐,问长问短,天真无邪,可亲可爱的神态和语言,写得逼真如画,跃然纸上;妻子得意自豪的心情,娇媚的姿态展现在读者眼前。
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可以深化主题,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也可以暗示影射。
三、达标教学:艺术特色
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点拨如下:
1、结构严谨、文脉贯通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文章虽然作于不同时期,同一时期又叙写各种不同的琐事,但并不给人以松散、拖沓的感觉。相反,由于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通全篇的意脉,因此,那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2、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达了出来。
四、 小结
本文通过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切怀恋,作者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表真感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日常习作训练中,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驾驭写作材料的技巧,写小事,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
五、作业
完《三维设计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生活细节抒写感情的技巧
3、体会课文以清淡朴素之笔抒发真挚情感的特色。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的严谨的艺术结构。
3、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伤感,对故居亲人的眷恋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内涵。
2、体会本文表达情感的艺术。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先学后教法
3、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疏通课文,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熟读课文,所以这节课抽学生读一读课文,听一听他们对重点词语读音的掌握,听一听学生断句的对错以及情感的把握。
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自行疏通课文意思。特别要重视通假字、活用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和较难语句的理解或翻译。
三、学生自主达标。
四、达标检测。
1、结合练习册“基础自主落实”,自主检测学习情况。
要求:自我检测,将练习册各知识点罗列中的答案用手遮住,看自己能不能说准,然后对照答案看自己理解掌握有无偏差。也可以同桌结对,一问一答。
2、疑难交流。
就自己学习、检测的情况质疑,师生共同交流明确。
3、完成练习册“基础巩固”部分。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梳理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分析课文结构。
2、赏析课文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诊断
1、处理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文章的结构提纲。
2、阅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和过渡句编写提纲。
提示,抓关键句(一般是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梳理结构。
关键句是: “然余居于此, 多可喜, 亦多可悲。”“余既为此志,后五年” 。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全文主要是写作者的“喜”和“悲”; 二是前四段是主体,后两段是补记,文章由此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此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着作者在这里生活、读书的快乐。
第二部分(2—4):记述祖母、母亲、妻子亡去的悲伤。
第三部分(5一6):补叙妻子的故事,回想妻子在与不在的感慨。
二、达标教学:欣赏本文的细节描写
(一)给学生10分钟时间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设疑赏析。
1、“万籁有声”与“而庭阶寂寂”是否矛盾?是写静吗?
明确:不矛盾,是写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可以看出作者的家庭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开始在没有分家的时候肯定用的是同一个大庭院,那么在分家后各自开始建造篱笆,就象征着家庭已经开始分裂,开始有了隔阂。但是篱笆毕竟还比矮,有空隙,彼此还能进行感情间的交流,但是后来把篱笆拆了建了墙,墙又厚又冰冷,没有一点人情味,这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非常冷淡了,大家也已经不再是一家人了。
3、“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母亲对孩子的情感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明确:“叩”是轻轻敲门,表现出母亲最想知道孩子是不是寒冷。是不是想要吃东西,但是又怕吵醒了孩儿那种急切的心情。这些动作和语言非常的平凡,但生动地体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那种关爱和深情。
4、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可以看出先大母是怎样一个神态?
明确:爱怜孙儿的欢喜之情、笑谑嬉戏之态,跃然纸上。
5、“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先大母的心情是怎样的?
明确:多年忧虑中透出的殷切希望(悲喜交加)。
6.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这个句子怎样让读者感动的?
明确:祖母用心之良苦,嘱咐之庄重,语气之谆谆,情意之真诚,催人泪下。
7.“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体现出妻子及诸姐妹怎样的形象?
明确:几句平常话,把一群小姑娘拉着回娘家的大姐,问长问短,天真无邪,可亲可爱的神态和语言,写得逼真如画,跃然纸上;妻子得意自豪的心情,娇媚的姿态展现在读者眼前。
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可以深化主题,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也可以暗示影射。
三、达标教学:艺术特色
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点拨如下:
1、结构严谨、文脉贯通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文章虽然作于不同时期,同一时期又叙写各种不同的琐事,但并不给人以松散、拖沓的感觉。相反,由于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通全篇的意脉,因此,那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2、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如写修葺后的南阁子,图书满架,小鸟时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把作者的偃仰啸歌、怡然自得的情绪充分表达了出来。
四、 小结
本文通过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切怀恋,作者善于通过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表真感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日常习作训练中,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驾驭写作材料的技巧,写小事,写真事,抒真情,表真意。
五、作业
完《三维设计练习》。
教学反思:
张含光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