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四问(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8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4.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思习惯。
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这个单元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我们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用文化塑造自己。
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是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阅读经典著作?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第三, 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
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
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
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
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其它问题探讨: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前四史”为《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五、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教育人们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有很强的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2.加强民本思想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3.提倡和谐,包容合作,促进全球化不同文明和谐共存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4.亲和自然,保护环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5.提倡道德,提倡科学规律,创造审美和科学精神。
总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因此,读中国文化经典,是关系到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文化毕竟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必须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六、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浏览整个教材,归纳把握全书的基本内容。
1.了解古代文化典籍的概况,掌握四部分类法,回顾并梳理自己了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现代意义,学会以现代眼光看古代文化经典。
3.了解本书的结构、编排与学习方法。
4.培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学思习惯。
教学建议
本单元是全书的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有关文化经典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四个问题: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概况,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状况,三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现代意义,四是本书的结构、编排思路以及学习本书的方法。
这个单元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组织讨论,以深化认识。“思考•讨论•练习”设计了三个题目,前两个侧重梳理已有的知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后一个则侧重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交流讨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们的阅读渴望什么?
在国学热、读经热的当下,看看《于丹〈论语〉心得》和《于丹〈庄子〉心得》的大卖,就会发现,中华文明孕育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值得学习和继承之物,在“西化”严峻挑战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精华。我们渴望来自传统文化的滋补,用文化塑造自己。
但阅读经典,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应当丈量出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是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阅读经典当然是为了有文化,用文化塑造自己。
曾经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文化的事很容易和“清谈”、“务虚”等字眼挂上钩,而“务虚”这个令人尴尬的字眼当然是和“务实”相对立的。在1980年代,中国人曾经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当时有一句很著名的口号:“清谈误国,实干兴邦。”
其实何止是20年内文化遭遇“务实”的挤兑,在整个20世纪,文化一直都在遭遇疯癫式的折腾:文化运动、文化改良、文化救亡、文化革命等等。整个20世纪,全世界都在折腾文化,文化总在风起云涌中。扯这么远是为了说明,尽管许多人曾经因为文化不能当枪炮和面包而打算驱逐之,但实际上每当我们“阔了”,每当别人用某种“文化”的眼光打量我们,我们就要对着自己的“五千年来古国古”的文化风景抽搐一番。
文化的事情永远和我们有干系。为什么需要文化?因为文化塑造人,文化塑造群体的和个体的人格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磨刀霍霍向文化的原因了。一个存在的标识包括两个方面:生理上和文化上的遗传与塑造。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已经开始承认,我们已经不“文化”许多年,至少不传统“文化”许多年。19世纪和20世纪的中国,人们似乎很少感受到“古国”“古”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的生存处境带来什么好处,尚武者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老先生在殖民处境中的无能和猥琐,而帝国的日益衰落,确实和“吃人的”文化有很大的干系。
传统经典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产物。晚年的鲁迅回到了辩证法,但他对传统文化肯定得并不多。然而我们必须面对一种事实上的挑战: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扬弃绝对不能靠鲁迅一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了中国文化对和平世界中生活的积极意义;然而这些经典即使对人生的指导,也是积极和消极并存的,何况文化的根本功能是塑造一个民族的人格和灵魂。
客观地说,传统文化是附着在传统的政治体制、经济方式、伦理道德以及生存状态这张皮上的,因此,阅读传统,我们要搞清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应当丈量出我们今天的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距离,以便有效地给传统文化或者经典阅读一个恰当的消化空间;二、必须弄清楚传统文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我曾在商报撰文,认为传统文化必须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事实上意味着我们必须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完成人的现代化。
中国人读书,从古到今,很多人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目的读书,这没什么错,但今天的“读经热”、“国学热”等阅读经典的行为,显然已经不可能抱这样的功利企图。“阔了”的我们读起了经典,无论是一种文化认归、还是虚空之后的内在需求,无论是要“引起疗救的希望”,还是要缅怀一个逝去了的好时光,都是有意义的,至少我们意识到了文化塑造心灵、塑造人格尊严的必要性。但是正如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喜忧参半,在自然而然的生活中,担心太多或者漠不关心都是不可取的。总归,一切都会朝它自身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阅读经典著作?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一句话,现在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对于今天所处的时代,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我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首先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想完全抛弃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就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
其次,就个人的修养而言,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第三, 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如果有很多人都发生气质性的变化,那么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阅读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就一个人而言,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与当今倡导的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我认为不应当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也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首当其冲的,是营造阅读我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三、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经、史、子、集是指什么?
经部:
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
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
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
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四、其它问题探讨:
1.四书包括那些著作?最初是由谁编辑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发挥?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朱熹。
2.何谓“前四史”?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编写体例有哪些?“三通”指的是哪三部历史著作?
“前四史”为《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体例有“国别体”、“纪传体”、“编年体”等。“三通”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叙述典章制度沿革的历史著作《通典》(唐代杜佑)、《通志》(宋代郑樵)《文献通考》(元代马端临)。
3.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三教”:儒家、道教、释(佛教)。“九流”: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九家学术流派:儒家、道家、兵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法家。
4.《白氏长庆集》是属于“别集”还是“总集”?其命名依据是什么?我国先存最最早的诗文总集是那部书?
别集,以年代(皇帝年号)命名。长庆是中唐唐肃宗的年号。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也叫《昭明文选》)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五、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1.教育人们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有很强的现实性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入世,求真务实,是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化经典至今仍然有启发性的重要原因。
2.加强民本思想
“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借鉴,有助于我们理解“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治国思想。
3.提倡和谐,包容合作,促进全球化不同文明和谐共存
“礼之用,和为贵。”“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和而不同。”“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个“和”包含和谐、和善、合作等多方面的意义。古人认为,自由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才能推动社会的前进。这样的思想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开放趋势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经典中对“和”的提倡,可以成为促进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和谐共存局面形成的思想资源。
4.亲和自然,保护环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中国古代一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是大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所以,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主张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源泉。
5.提倡道德,提倡科学规律,创造审美和科学精神。
总之,文化发展的路径独特而曲折,它因不同的经济时代、制度环境和发展阶段而呈现自己的特殊性。当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激活文化底蕴,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文化建设者的光荣职责。因之,把握文化产出的特性,穿透一般商品经济规则的迷雾;把握文化价值的终极作用,穿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迷雾;把握文化创新的未来意义,穿透一味保护和继承遗产的迷雾的任务就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效率,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
因此,读中国文化经典,是关系到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品质:文化毕竟是现代需求的终极满足物;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必须着眼于为后人创造新的文化遗存。
六、布置作业
学生阅读“中国文化经典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产生与传播有什么特点”,浏览整个教材,归纳把握全书的基本内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