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04阅读:
字号:小|大
一、教学要求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影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全剧通过一个女孩子英子的感受和眼光,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京的风土人情,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反动政府对革命青年的血腥镇压,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动乱的社会面貌。
(二)词语解释:
英姿飒sà爽:形容威武豪迈,意气风发的神采。
摇曳yè:①晃荡;飘荡②逍遥
萧瑟sè:①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②寂寞凄凉。
逞能:炫耀、显示自己的才。
彤tóng云密布:天空布满乌云
(三)林海音介绍
林海音原先叫含英,最早叫英子。台湾人,生于日本。作家、编辑和出版人。
作家的林海音,不隶属“著述等身”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统共不过300万字。她的处女作《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事的散文集。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高阳评论林海音的小说:“不仅故事感人,她的文笔令人击节赞叹: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干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是她的拿手好戏。”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林海音是由编辑起步的作家。她早年在北平编《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又在几家报社做编辑,继之在《文星》《纯文学月刊》和纯文学出版社工作。在编“联副”十年期间,她发现、培养了黄春明、林怀民、张系国、七等生等一批新人;重视、支持了钟理和和钟肇政,使一批台湾本土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
林海音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追求。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而真正的文学园地却一片荒芜时,她坐不住了。时已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纯文学月刊》除了发表浓厚文学味的原创作品外,还辟专栏大胆引介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和作品,传承“五四”,弥补当代读者对现代文学脱节的不正常现象。林海音浴血奋战了四年,杂志销路始终打不开,期期赔本。不得已,于四年后停刊。然而,林海音不死心,稍稍调整身心后,她专心投入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为纯文学作家开辟一块绿洲。
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社也捐,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馆馆藏。此外,她又提议并牵头,在祖国大陆出版《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
林海音像经营出版社一样,精心地去经营友情。世界各国作家常来此聚会。改革开放后,大陆许多作家都去过。海内外客人留言虽是吉光片羽,但韵味悠长:
“字字珠机自生光,深情至性入文章,信手拈来皆佳作,不拘一格尽流芳。”
“这是台北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这是我们一生乐观奋斗的最佳酬报。”面对朋友们的友情,林海音如是说。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林海音是台湾战后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她在20世纪50年代当过联合报副刊主编,曾提拔不少年轻辈作家(事实上这是她于文坛史另一样影响力,这方面的成就,至今为文友津津乐道),而是说她在小说艺术上,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将在台湾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作,便是既拍成电影也彩画成儿童书的《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成为台湾战后小说巨著,可以简单归纳出下面几个特色:
1.就小说结构来看,它是由五个独立的短篇结合成一部完整的长篇。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时候,就曾在不同刊物上分别单独发表,但集合成书时(1960年初版),却是情节互相连贯,主题前后呼应的长篇。因此它在结构上是很别致的,既是短篇也是长篇小说。
2.就文类的特殊性来看,它既是小说又是散文。从其回忆“旧事”,自叙童年生活的性质笔触来看,多少具有散文的形式风格,但林海音也不反对别人将其列为“自传体的小说”。
3.就叙事观点来看,它透过小女孩“英子”一对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头至尾,由英子的第一人称观点循序发展,她既是懂懂的孩子,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又是叙述主体,经验着复杂的成人世界,并随之逐步成长。从这个角度,它也可以是一部主角经历人生磨难的成长小说。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作者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女性意识。英子虽然只是个孩子,但她是极聪敏的女孩,具有一双属于女性、敏于同情的眼睛,特别能看见那挣扎在性别压迫中难以翻身的女人。《城南旧事》四段中,女性故事占了三大段,三段中又正好包括了老中青三代不幸女人的三种典型。追寻她们不幸的源头,自然都与男人有直接关系,从这个方向来看,这部小说的精神,
以及要表达的女性主义主题,不但一点不老“旧”,并且还十分新颖。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共ZI个画面,情节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第一个画面是林家庭院。交代宋妈在照应孩子。我们看到的是她的慈爱。
第二个画面是林家门口。宋妈在换凳子。从其讨价还价的投入中,可以感到宋妈对这个家庭的投入。
第三个画面是葡萄架跟前。宋妈给孩子们哼歌谣。歌谣的内容耐人寻味,“人家姑娘都来到,就差我的姑娘没有来”,歌词透出了宋妈想念孩子的心思,也透出了她内心的悲哀,使整个画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
第四个画面是屋里。写小英子拿出了照相簿。这是一个过渡段,为后面情节的发展铺垫。
第五个画面是林家客厅。孩子们看相片。宋妈也看到了她家的照片,看到了照片上她的儿子和女儿,进一步勾起了她对自家孩子的惦念。但是,叹气又表现了她对目前的现状无法改变的无奈和悲哀。这时,小英子写信使她的思念之情终于有了一个宣泄口,那实际上是一段内心独白。于是我们也就明白地看到了她对自家孩子的思念之苦。这一情节同时也为后面冯大明来到小英子家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第六、七个画面分别是临街的小铺和小英家的饭桌。小英子寄信。这一情节既是前面情节的自然发展,同时又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的时代大背景,暗示宋妈们悲惨命运中所蕴含的社会原因。
第八、九、十个画面写宋妈照顾出疹子的孩子,进一步体现宋妈照顾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看护自己的孩子的悲哀。其中有一些非常感人的细节。哄弟弟吃药,弟弟不肯吃,妈妈吓唬弟弟的有效武器是说宋妈要回家去,吓得弟弟喝下了苦苦的药,这就形象地体现出了宋妈为林家的孩子献出了母亲般的爱。而来妈的一句“我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我要俺们弟弟”,却是说在嘴里,苦在心里,其中含有丰富的潜台词,表现了她复杂的内心情感。我们似乎听到她的心里在说,小栓子啊,丫头啊,你们好吗?你们吃得饱吗?天气有些冷了,你们冻着了吗?你们想妈妈了吧?你们还记得妈妈的模样吗?我也是没有办法才离开你们的,你们能体会妈妈内心的苦吗?所以,她嘴里说的是“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而眼泪却憋不住地掉了下来。英子和爸爸、妈妈关于宋妈眼泪的对话,则从侧面交代了宋妈是为了生活,才不得不忍受着母子离散的无奈和悲哀。
这是课文的第一层次。
第十一个画面是林家院子里。写宋妈的丈夫接到了宋妈的信后来到了林家,宋妈质问他为什么不带孩子来。
第十二个画面是里屋。英子和妈妈谈论冯大明为什么不带小栓子来。怪声怪气叫唤着的驴和冯大明老也掸不完的灰暗示着不祥的预兆。
第十三个画面是宋妈房间里。宋妈为小栓子的死讯哭泣。第十四个画面是宋妈房门外。小英子偷听谈话。
第十五、十六个画面是宋妈的家乡的田埂、一座凉亭。交代小栓子的死因。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
第十七个画面是宋妈房门外。小英子听后的反应。
第十八、十九个画面分别是廊下、客厅。写宋奶强忍悲哀,继续照顾林家的孩子。
第二十个画面是内室。正面谈论小英子爸爸的病情,和前面许多画面里隐隐约约、时断时续的咳嗽声相呼应,为后面小英子爸爸的死作情节发展的铺垫。小英子一家和宋妈感情深厚,宋妈决定不回家了。
第二十一个画面是林家院子。小英子发现毛驴不见了,暗示宋妈的丈夫冯大明独自走了。为什么独自走了?走时夫妻俩如何交代的?冯大明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些都没有交代,一则省去了情节的枝枝蔓蔓,二则也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想象余地。
这是课文的第二层次。
(二)讲析课文:
这些画面塑造了善良敦厚,吃苦耐劳,可亲可敬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不幸和苦楚,令人同情,小英子一家对宋妈的感情,对于宋妈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是有力的烘托。
课文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创造了一种“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以第三个画面为例。宋妈对自己孩子的思念始终没有正面表现,我们只能根据她哼唱的歌谣去体会她的内心感受。于是,在画面中出现的哄孩子的宁静氛围中就隐隐出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歌谣成为了一种思乡背景。
课文以舒缓的节奏,运用象征、对比、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例如课文的第一个画面和第十一个画面。
在第一个画面中,作者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花盆里的花都谢了,只有菊花盛开着。”表明是深秋时节。在第十一个画面中,院子里的树叶都落光了,风摇曳枯枝,花都已凋零,菊花也开败了。表明是初冬时节。作者运用了象征、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暗示了宋妈的悲剧命运和林家即将遭遇的沉重打击。本剧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在剧中,我们没有听到宋妈的开怀大笑,甚至在听到儿女的死讯时,也没有听到她的号喝大哭,但是我们却能时时感受到她的悲哀,从而发人深省,思考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作品洋溢着时代气息、家庭生活气息和童稚的情趣。作者文笔流畅、朴素,结构新颖,具有散文诗的韵味。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本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参考答案:
在第十个画面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妈妈哄出疹子的弟弟吃药,弟弟不肯吃,妈妈吓唬弟弟的有效武器是说宋妈要回家去,吓得弟弟喝下了苦苦的药,形象地体现出了宋妈为林家的孩子献出了母亲般的爱。而宋妈的一句“我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我要俺们弟弟”,却是说在嘴里,苦在心里,其中含有丰富的潜台词,表现了她复杂的内心情感。我们似乎听到她的心里在说,小杜子啊,丫头啊,你们好吗?你们吃得饱吗?天气有些冷了,你们冻着了吗?你们想妈妈了吧?你们还记得妈妈的模样吗?我也是没有办法才离开你们的,你们能体会妈妈内心的苦吗?所以,她嘴里说的是“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而眼泪却憋不住地掉了下来。
2.本题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电影,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参考答案:
课文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创造了一种“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以第三个画面为例。宋妈对自己孩子的思念始终没有正面表现,我们只能根据她哼唱的歌谣去体会她的内心感受。于是,在画面中出现的哄孩子的宁静氛围中就隐隐出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歌谣成为了一种思乡背景。
附有关资料:
1.影片内容梗概
20世纪20年代末,6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6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9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来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2.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曲介绍
《城南旧事》中的《骊歌》是一首在我国流行于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李叔同的歌词,英国人奥德维的名曲,由于它所倾诉的迷惆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大多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绪,因此获得广泛的喜爱,并且赋予这首歌以当时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品格。《城南旧事》开头是抱签加竖琴的《骊歌》送别,之后每一段离别之后都有同主题音乐出现,影片离情别绪的营造和音乐所塑造的情境是分不开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随着影片那“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基调成为一张发旧、珍贵而无法重拍的老照片,音乐是有穿透力的,即使那青涩看上去很膘肥,依然萦绕、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领略本文以舒缓的节奏,象征、含蓄、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
3.品味课文流畅、朴素、简约的个性话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阅读时要注意剧本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
2.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影根据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全剧通过一个女孩子英子的感受和眼光,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北京的风土人情,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反动政府对革命青年的血腥镇压,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动乱的社会面貌。
(二)词语解释:
英姿飒sà爽:形容威武豪迈,意气风发的神采。
摇曳yè:①晃荡;飘荡②逍遥
萧瑟sè:①草木被秋风吹袭的声音。②寂寞凄凉。
逞能:炫耀、显示自己的才。
彤tóng云密布:天空布满乌云
(三)林海音介绍
林海音原先叫含英,最早叫英子。台湾人,生于日本。作家、编辑和出版人。
作家的林海音,不隶属“著述等身”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统共不过300万字。她的处女作《冬青树》,是一部专写家庭琐事的散文集。
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五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高阳评论林海音的小说:“不仅故事感人,她的文笔令人击节赞叹:细致而不伤于纤巧,幽微而不伤干晦涩,委婉而不伤于庸弱。对于气氛的渲染,更是她的拿手好戏。”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大陆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
林海音是由编辑起步的作家。她早年在北平编《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又在几家报社做编辑,继之在《文星》《纯文学月刊》和纯文学出版社工作。在编“联副”十年期间,她发现、培养了黄春明、林怀民、张系国、七等生等一批新人;重视、支持了钟理和和钟肇政,使一批台湾本土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
林海音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追求。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而真正的文学园地却一片荒芜时,她坐不住了。时已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纯文学月刊》除了发表浓厚文学味的原创作品外,还辟专栏大胆引介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和作品,传承“五四”,弥补当代读者对现代文学脱节的不正常现象。林海音浴血奋战了四年,杂志销路始终打不开,期期赔本。不得已,于四年后停刊。然而,林海音不死心,稍稍调整身心后,她专心投入经营纯文学出版社,为纯文学作家开辟一块绿洲。
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一口京片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社也捐,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馆馆藏。此外,她又提议并牵头,在祖国大陆出版《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
林海音像经营出版社一样,精心地去经营友情。世界各国作家常来此聚会。改革开放后,大陆许多作家都去过。海内外客人留言虽是吉光片羽,但韵味悠长:
“字字珠机自生光,深情至性入文章,信手拈来皆佳作,不拘一格尽流芳。”
“这是台北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这是我们一生乐观奋斗的最佳酬报。”面对朋友们的友情,林海音如是说。
(四)关于小说《城南旧事》
林海音是台湾战后初期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她在20世纪50年代当过联合报副刊主编,曾提拔不少年轻辈作家(事实上这是她于文坛史另一样影响力,这方面的成就,至今为文友津津乐道),而是说她在小说艺术上,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将在台湾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作,便是既拍成电影也彩画成儿童书的《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成为台湾战后小说巨著,可以简单归纳出下面几个特色:
1.就小说结构来看,它是由五个独立的短篇结合成一部完整的长篇。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时候,就曾在不同刊物上分别单独发表,但集合成书时(1960年初版),却是情节互相连贯,主题前后呼应的长篇。因此它在结构上是很别致的,既是短篇也是长篇小说。
2.就文类的特殊性来看,它既是小说又是散文。从其回忆“旧事”,自叙童年生活的性质笔触来看,多少具有散文的形式风格,但林海音也不反对别人将其列为“自传体的小说”。
3.就叙事观点来看,它透过小女孩“英子”一对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头至尾,由英子的第一人称观点循序发展,她既是懂懂的孩子,一个好奇的旁观者,又是叙述主体,经验着复杂的成人世界,并随之逐步成长。从这个角度,它也可以是一部主角经历人生磨难的成长小说。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作者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女性意识。英子虽然只是个孩子,但她是极聪敏的女孩,具有一双属于女性、敏于同情的眼睛,特别能看见那挣扎在性别压迫中难以翻身的女人。《城南旧事》四段中,女性故事占了三大段,三段中又正好包括了老中青三代不幸女人的三种典型。追寻她们不幸的源头,自然都与男人有直接关系,从这个方向来看,这部小说的精神,
以及要表达的女性主义主题,不但一点不老“旧”,并且还十分新颖。
第二课时
(一)简析课文: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疯女人”秀贞的故事,宋妈的故事,“小偷”的故事。课文节选的是第二个故事。
宋妈的故事,共ZI个画面,情节围绕着宋妈爱护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个矛盾展开。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层次(从“林家庭院里’倒“看看英子妈又看看英子”):写宋妈思子之苦。
第二层次(从“院子里的树”到“说着向门道走去”):写宋妈丧子之哀。
第一个画面是林家庭院。交代宋妈在照应孩子。我们看到的是她的慈爱。
第二个画面是林家门口。宋妈在换凳子。从其讨价还价的投入中,可以感到宋妈对这个家庭的投入。
第三个画面是葡萄架跟前。宋妈给孩子们哼歌谣。歌谣的内容耐人寻味,“人家姑娘都来到,就差我的姑娘没有来”,歌词透出了宋妈想念孩子的心思,也透出了她内心的悲哀,使整个画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
第四个画面是屋里。写小英子拿出了照相簿。这是一个过渡段,为后面情节的发展铺垫。
第五个画面是林家客厅。孩子们看相片。宋妈也看到了她家的照片,看到了照片上她的儿子和女儿,进一步勾起了她对自家孩子的惦念。但是,叹气又表现了她对目前的现状无法改变的无奈和悲哀。这时,小英子写信使她的思念之情终于有了一个宣泄口,那实际上是一段内心独白。于是我们也就明白地看到了她对自家孩子的思念之苦。这一情节同时也为后面冯大明来到小英子家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第六、七个画面分别是临街的小铺和小英家的饭桌。小英子寄信。这一情节既是前面情节的自然发展,同时又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的时代大背景,暗示宋妈们悲惨命运中所蕴含的社会原因。
第八、九、十个画面写宋妈照顾出疹子的孩子,进一步体现宋妈照顾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看护自己的孩子的悲哀。其中有一些非常感人的细节。哄弟弟吃药,弟弟不肯吃,妈妈吓唬弟弟的有效武器是说宋妈要回家去,吓得弟弟喝下了苦苦的药,这就形象地体现出了宋妈为林家的孩子献出了母亲般的爱。而来妈的一句“我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我要俺们弟弟”,却是说在嘴里,苦在心里,其中含有丰富的潜台词,表现了她复杂的内心情感。我们似乎听到她的心里在说,小栓子啊,丫头啊,你们好吗?你们吃得饱吗?天气有些冷了,你们冻着了吗?你们想妈妈了吧?你们还记得妈妈的模样吗?我也是没有办法才离开你们的,你们能体会妈妈内心的苦吗?所以,她嘴里说的是“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而眼泪却憋不住地掉了下来。英子和爸爸、妈妈关于宋妈眼泪的对话,则从侧面交代了宋妈是为了生活,才不得不忍受着母子离散的无奈和悲哀。
这是课文的第一层次。
第十一个画面是林家院子里。写宋妈的丈夫接到了宋妈的信后来到了林家,宋妈质问他为什么不带孩子来。
第十二个画面是里屋。英子和妈妈谈论冯大明为什么不带小栓子来。怪声怪气叫唤着的驴和冯大明老也掸不完的灰暗示着不祥的预兆。
第十三个画面是宋妈房间里。宋妈为小栓子的死讯哭泣。第十四个画面是宋妈房门外。小英子偷听谈话。
第十五、十六个画面是宋妈的家乡的田埂、一座凉亭。交代小栓子的死因。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
第十七个画面是宋妈房门外。小英子听后的反应。
第十八、十九个画面分别是廊下、客厅。写宋奶强忍悲哀,继续照顾林家的孩子。
第二十个画面是内室。正面谈论小英子爸爸的病情,和前面许多画面里隐隐约约、时断时续的咳嗽声相呼应,为后面小英子爸爸的死作情节发展的铺垫。小英子一家和宋妈感情深厚,宋妈决定不回家了。
第二十一个画面是林家院子。小英子发现毛驴不见了,暗示宋妈的丈夫冯大明独自走了。为什么独自走了?走时夫妻俩如何交代的?冯大明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些都没有交代,一则省去了情节的枝枝蔓蔓,二则也给观众留下了一定的想象余地。
这是课文的第二层次。
(二)讲析课文:
这些画面塑造了善良敦厚,吃苦耐劳,可亲可敬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不幸和苦楚,令人同情,小英子一家对宋妈的感情,对于宋妈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是有力的烘托。
课文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创造了一种“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以第三个画面为例。宋妈对自己孩子的思念始终没有正面表现,我们只能根据她哼唱的歌谣去体会她的内心感受。于是,在画面中出现的哄孩子的宁静氛围中就隐隐出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歌谣成为了一种思乡背景。
课文以舒缓的节奏,运用象征、对比、反复等艺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近乎中国水墨画般的宁静、淡泊、简约的意境。例如课文的第一个画面和第十一个画面。
在第一个画面中,作者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花盆里的花都谢了,只有菊花盛开着。”表明是深秋时节。在第十一个画面中,院子里的树叶都落光了,风摇曳枯枝,花都已凋零,菊花也开败了。表明是初冬时节。作者运用了象征、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暗示了宋妈的悲剧命运和林家即将遭遇的沉重打击。本剧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在剧中,我们没有听到宋妈的开怀大笑,甚至在听到儿女的死讯时,也没有听到她的号喝大哭,但是我们却能时时感受到她的悲哀,从而发人深省,思考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作品洋溢着时代气息、家庭生活气息和童稚的情趣。作者文笔流畅、朴素,结构新颖,具有散文诗的韵味。
(三)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1.本题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人物对话中蕴含的潜台词。参考答案:
在第十个画面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妈妈哄出疹子的弟弟吃药,弟弟不肯吃,妈妈吓唬弟弟的有效武器是说宋妈要回家去,吓得弟弟喝下了苦苦的药,形象地体现出了宋妈为林家的孩子献出了母亲般的爱。而宋妈的一句“我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我要俺们弟弟”,却是说在嘴里,苦在心里,其中含有丰富的潜台词,表现了她复杂的内心情感。我们似乎听到她的心里在说,小杜子啊,丫头啊,你们好吗?你们吃得饱吗?天气有些冷了,你们冻着了吗?你们想妈妈了吧?你们还记得妈妈的模样吗?我也是没有办法才离开你们的,你们能体会妈妈内心的苦吗?所以,她嘴里说的是“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而眼泪却憋不住地掉了下来。
2.本题引导学生全面地欣赏电影,不要只是单一地欣赏情节。参考答案:
课文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创造了一种“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以第三个画面为例。宋妈对自己孩子的思念始终没有正面表现,我们只能根据她哼唱的歌谣去体会她的内心感受。于是,在画面中出现的哄孩子的宁静氛围中就隐隐出现了一种不安的情绪,歌谣成为了一种思乡背景。
附有关资料:
1.影片内容梗概
20世纪20年代末,6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6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9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来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2.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曲介绍
《城南旧事》中的《骊歌》是一首在我国流行于20年代到40年代的学堂乐歌,李叔同的歌词,英国人奥德维的名曲,由于它所倾诉的迷惆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大多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心绪,因此获得广泛的喜爱,并且赋予这首歌以当时的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品格。《城南旧事》开头是抱签加竖琴的《骊歌》送别,之后每一段离别之后都有同主题音乐出现,影片离情别绪的营造和音乐所塑造的情境是分不开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随着影片那“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的基调成为一张发旧、珍贵而无法重拍的老照片,音乐是有穿透力的,即使那青涩看上去很膘肥,依然萦绕、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