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07阅读:
字号:小|大
失 街 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能力目标
1.品味《失街亭》中描写战争的技巧。
2.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3.掌握本文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结构特点。
4.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失街亭》,认识诸葛亮赏罚严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
1.品读法。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语句应仔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2.分析、讨论法。课文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来理解。
3.欣赏——比较——研习法。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关失街亭的部分,让学生比较画面展示与文字描写的异同,进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4.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来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国演义》电视剧VCD光盘、《三国演义》主题歌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让学生进入氛围,感受雄浑、苍凉的气势。
2.以提问——回忆的方式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国演义》主题歌)以前我们学过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文章吗?(同学们回答:学过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出师表》)好,我们共同回忆其中的一段话:“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蜀汉政权“北定中原”的目的之所以未能实现,失街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失街亭》一文。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罗贯中(约公元1330~1400),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有相当的关系,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客。他“有志图王”,足见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相传他创作的小说有几十种,但大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列国演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平妖传》《粉妆楼》几种,而以《三国演义》为最著名。
2.《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有人认为它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引人入胜地描写了封建王朝中四百个以上的人物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形象地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一时期的近百年的历史面貌,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忠义观念和仁政思想。它的主题思想基本上是通过曹魏和蜀汉两个集团的斗争表现出来的。作者善于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和动人的情节表现出来。他不是纯客观地描写人物,而是借助褒贬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和道德观念。全书在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矛盾斗争中,表现了尊崇刘备,贬抑曹操的强烈倾向。《三国演义》还以大量篇幅,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作者认为军事斗争及政治斗争的互相联系和斗智与斗力的互相结合,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书中描写的历史战争,各有特色,使人屡读不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最好作品之一。诸葛亮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作者集中歌颂他的足智多谋。他知己知彼,谨慎从事,又善于随机应变,他深谋远虑,料事如神,预见战事发展的前景。这一形象,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要求高瞻远瞩,预见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正义事业的愿望。
3.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截节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严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快速读全文,理清思路。
2.叫一名学生简单复述情节。
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守街亭。诸葛亮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之后,断定司马懿必取街亭,于是调兵遣将把守街亭及附近地区。马谡、王平奉令率兵到达街亭,两个把守街亭的主张不同各自行动。第二部分:失街亭。司马懿父子亲自哨见街亭的蜀军营地,调兵包围蜀军山寨,先断其汲水道路,杀败蜀军,夺得街亭、列柳城,占领了诸葛亮北伐魏的咽喉之地。第三部分为斩马谡。诸葛亮闻听街亭、列柳城失陷,自知大势已去,有计划地布置撤退军队,以保存实力。回到汉中,他深责马谡失职,为明正军律,斩马谡以谢将士,痛感自己用人不当。
4.本文人物众多,矛盾错综复杂,请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线索把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冲突组织在一起的?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讨论。
明确:本文的故事情节复杂,矛盾错综,(有蜀魏矛盾,蜀汉内部矛盾,曹魏内部矛盾)人物众多。所有这些,作者都能有机地组织到以攻守街亭为中心的事件中去,并以事件发展的过程(兼时间顺序)为序把材料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说,街亭的攻守是本文的线索。
四、具体研习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马谡其人的?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马谡请缨,安营扎寨的情节,仔细品读。师生共同分析马谡的言行。)
明确:失街亭,马谡应负主要责任。作者在描述中对其所犯的严重错误和他犯错误的根源作了严峻的揭露和批判。诸葛亮在分析完敌情后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还没说完,马谡便自告奋勇请求守御街。当
2.马谡为何会有此狂妄、刚愎自用等性格特点呢?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马谡之所以狂妄、刚愎自用,是因为他读过不少书,自认为满腹经纶,是个卓越的指挥家,加上诸葛亮也承认他“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因此他更加不可一世。当然他也曾引用过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理论,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名言。而历史上因占领山头或背水布阵而取得军事胜利的事实,也是屡见不鲜的。马谡不分析当时敌我情势和地理形势,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军事理论,自然就不能从兵法上吸取前人成功的战争经验。可以说,他和赵括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军事家”。
(解说:马谡在失街亭的事件中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他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使得蜀国失掉了进军中原的有利地形和大好时机。作者对其有恼怒的情绪,学习时应注意把握)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里的一些故事在成书之前就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B.《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所记载。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桃园结义、祭东风、草船借箭、蒋干中计、负荆请罪、单刀赴会、骂死王朗、渑池会、空城计等,都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故事。
2.选出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答案:1.D(负荆请罪、渑池会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A[A中的等闲古今词义相同,是平常、寻常之意,例句和B、C、D均为古今异义,其古义分别是:地理——地势、地形;轻易——轻举妄动;所以,表原因;其实——(夸大)事实真象]
六、课堂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为: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和梳理文章的结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平时我们对其了解比较散,没有条理化的认识,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能较全面地了解《三国演义》。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2.课堂上对内容的分析基本上是大众化的观点,没有新意。了解课文内容后,看能否用创新思维对《失街亭》谈些新看法。请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
学生结合课前的思考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梳理。
明确:节选部分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有诸葛亮、马谡、司马懿,而事实上马谡和司马懿都是作为陪衬来烘托诸葛亮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分明而又严于自责的诸葛亮形象。
(1)课文开头写诸葛亮分析敌情,调兵遣将把守街亭,集中表现了他的精细谨慎和深谋远虑。他根据探细提供的情报,洞察“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于是决定派人把守街亭。他在分派军务时,再三强调指出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和防守困难的条件,他说:“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马谡一再请缨,诸葛亮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他深恐马谡不能战胜司马懿、张郃,深知魏军主将的厉害,所以他派出平时谨慎的上将王平为辅佐,嘱咐“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通过”,又嘱咐“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这些都说明他处理军务精明仔细过人。尽管后来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而失守街亭,也不能苛责诸葛亮。诸葛亮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敌方了如指掌。他深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了解张郃的勇猛善战,估计到战争总是有胜有败的,主帅不仅应有取胜的安排,还应有应付失败的准备。这又是他的谋略高人一等之处。因此,他分派高翔到街亭东北的列柳城去屯兵扎寨,准备引兵援救街亭。又派魏延屯扎军队于街亭之后,总守汉中咽喉,又派赵云、邓芝出疑兵,惊扰魏兵军心。准备自统大军去取郿城,命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以打开进攻长安之路。这个计划比较周严,战争形势顺利,则可进兵长安;形势不利,万一街亭失守,陷于被动,仍可保存实力,退回汉中。通过作者所写的诸葛亮调兵遣将的场面,足以初见他的深谋远虑了。
(2)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写诸葛亮料敌如神。主帅在战前的计划、部署,必经战争实践的检验。这里的侧面衬托有①是用司马懿之口来赞扬诸葛亮。司马懿早估计到蜀兵必从汉中咽喉之地街亭,列柳城进军,于是令司马昭探路,果然见街亭有蜀兵把守。他慨叹地说:“诸葛亮真神人,吾不如也!”②是用马谡的失败来衬托。马谡失守街亭,在于不听诸葛亮的军令。诸葛亮曾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而马谡狂妄自大,不以为然。诸葛亮指示他在要道之处下寨,阻挡魏兵,他却在山上屯军,犯了兵家的忌讳,让司马懿钻了空子。本来司马懿晚到街亭是难以取胜的。但偏又侥幸取胜,更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③是写高翔轻敌,想依靠夜间劫寨轻而易举地夺回街亭,结果被司马懿偷袭了列柳城,失去了咽喉重地。街亭、列柳城均已失陷,蜀军只有退往阳平关。这又证明了诸葛亮对列柳城、阳平关两地在战争中地位重要的估计正确和调兵遣将的恰当。街亭失守造成了蜀军的极大被动,幸亏魏延守住阳平关,不然处境更为困难。以上从三方面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料事如神。
(3)诸葛亮面对逆境能审时度势,干练从容,达到保存实力的预期目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他听到“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以后,首先是自责“此吾之过也”,他并没有气急败坏、怨天尤人,紧接着便有计划地安排撤退。撤退的目的是保存实力,以便再出祁山,北定中原。首先是命令关兴、张苞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为疑兵,掠扰魏兵,这一步使魏兵不能立即追击蜀军。其次是命令张翼引军修理剑阁,使蜀军能顺利退回汉中,可见诸葛亮面临危险而方寸不乱。再次是密令大军收拾行装,以备启程,又命令马岱、姜维断后。战争的进程证明,魏将曹真闻听蜀兵撤退,急忙率兵追赶。马岱、姜维领伏兵杀来,立斩魏军先锋陈造,曹真引兵逃窜。他们断后获胜,为蜀军赢得了从容退却的时间,能够连夜皆奔回汉中。最后是有计划地撤退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和姜维老母。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军胜能取、军败能退的从容干练,在撤退时力争主动,更见其谋略超人。
(4)写诸葛亮赏罚分明,严于责己。他在《出师表》中就曾陈述过赏罚严明的治军方针。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依然有体现。赵云、邓芝英勇挫败追敌,不折一人一骑归来,诸葛亮亲率诸将出迎,给赵云、邓芝极大的荣誉,可见他治军有道。“挥泪斩马谡”说明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2.提问: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是否草率从事,轻率用人?
多媒体显示:
(1)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曾发表过较高明的军事见解。他说:“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2)诸葛亮顾虑司马懿深有谋略,认为他是“蜀中之大患”。马谡曾为他出反间计,密派心腹人往洛阳、邺郡等处,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欲反,更伪作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遍贴各处,促使魏主曹睿心疑想杀掉他。结果,反间计取胜,司马懿被削去兵权放归田里。
根据以上的两件事,同学们明确: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不是草率行事,而是谨慎抉择。从上面事例可以看出马谡并非庸才,他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他的反间计也收到了效果,因此诸葛亮对马谡是赏识的。街亭失守完全是马谡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狂妄轻敌的结果。因此,不能因为街亭失守就认为诸葛亮用人不当。
3.提问:本文是如何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
师生共同探讨问题。
明确:本文是通过诸葛亮的“三哭”和马谡的“三笑”的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又是通过“三哭”和“三笑”来体现文章生动的情节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作者通过马谡的“三笑”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他一笑孔明“多心”。“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在他看来,诸葛亮严密的布置是多虑的,诸葛亮也是庸人自扰。既然在他眼里丞相都是可笑的,对副将王平更是不屑一顾了。所以他二笑王平无能。当王平给他指出屯兵当道的合理性及屯兵山寨的弊端时,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他对王平的态度轻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三笑司马懿胆小。当司马懿亲自日夜巡哨街亭,马谡在山上见了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言下之意是,如若来围山,定叫他“片甲不回”。他的口出狂言,他的自鸣得意,他的盲目自大通过他的“三笑”暴露殆尽。也只有这样一位狂妄自大之人才会有如此的语言和神态。
故事“斩马谡”中诸葛亮有三次不同的哭。第一次马谡悔罪后,诸葛亮“挥泪”道:“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反映了诸葛亮当时复杂的心情。第二次是蒋琬为马谡求情后他“流涕”说“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他的欲罢不能的心态显露无遗。第三次是当武士献上马谡首级后他“大哭不已”。结合课文内容我们知道这是他悔恨、内疚、痛惜、哀思之情的总爆发。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的“三哭”和马谡的“三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由此可看出作者构思的独特,语言运用的精练。
(解说:此问题原本是两个题,通过“三哭”和“三笑”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理解,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也可分成两个问题)
4.提问:本文是如何描写复杂的战争的?
明确:本文有高超的描写战争的技巧。多次交锋却跌宕生姿、井然有序。司马懿围山,马谡兵败;王平欲增援,却有张郃阻隔,马谡逃遁,眼见危急,又遇魏延救兵;魏延夺街亭在捷,却突受三面夹击,千钧一发之际,王平救兵又至等故事波澜起伏,层峦叠嶂,如平沙千里,陡有峭崖扑面,于尺幅之中,尽龙腾虎跃之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二、课堂练习
分析下面三首古诗各从什么角度来写诸葛亮的。
(一)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
咏怀古迹(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三)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难,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参考答案:
(一)《蜀相》写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又不能不使人为他惋惜,本诗流露出诗人对他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
(二)《咏怀古迹》主要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书愤》是诗人借诸葛亮自况,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自勉。
三、课文总结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四、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
板书设计
附文《赞马谡》
——《失街亭》读后感
陕西 李 忠
街亭一战,对蜀魏双方都至关重要。诸葛亮权衡再三,派参军马谡领兵去守街亭。谁知马谡却违背诸葛亮的战略、战术,轻敌自恃,拒绝王平忠谏,一意孤行,占山为寨,失去要路,致使蜀军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终于丢失街亭。
自马谡拒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之后,一时舆论纷纷:“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徒有虚名”“庸才”……众口铄金,马谡简直体无完肤了。但我认为,马谡虽然丢失了街亭,可他仍不失为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
街亭之战前夕,敌军来势凶猛势如破竹,而街亭既无险隘可凭,又无城堡可据,要固守谈何容易!街亭倘失陷,蜀军必危。当孔明惊呼:“谁敢领兵去守街亭?”帐下勇将无人敢应,惟独马谡挺身而出,慨然应声:“某愿往!”
马谡在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勇赴国难,并“乞斩全家立下军令状”,坚决请缨。这该具有何等的胆略,何等气概,又是多么的伟大!真可谓公而忘私,为国而忘家。
街亭失守后,马谡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生为蜀汉将,死为蜀汉鬼。这时马谡没有屈膝投降,求一官半职,也不是远遁他处,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返回大营。
莫非他不怕孔明按军法从事?非也。因为他是一个胸襟胆荡,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不以个人生死荣辱而抛弃一片报国之心。马谡忠心可鉴,光照千秋!
败后的马谡,也不是死不改悔之徒,他知罪伏法,自缚于孔明帐前:“某之死罪,实已难逃”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替自己辩护,更没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这一点徇私,而是堂堂正正地受刑,没有一句怨言,而且托孤孔明,让儿子继承父志,报效国家,也就“虽死亦无恨于九泉”!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忠贞的爱国之志!更何况“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我们决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不能以一眚掩大德。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马谡为我们留下了白玉般纯洁的情操,翠竹般高尚的气节。当代改革洪流席卷全国,改革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探索,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甚至犯错误。我们决不能因为失败而放弃改革,而应不断总结,改进和探索,只有这样中国才有腾飞的一天,这就是我们对马谡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而得到的启示。
“马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壮哉,幼常!忠哉,马谡!
(选自《高中生创新作文跟我学》 主编:刘英魁)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诸葛亮深谋远虑、赏罚严明、严于自责的优良作风,认识马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死守教条的错误及其危害性。
能力目标
1.品味《失街亭》中描写战争的技巧。
2.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马谡两个人物形象。
3.掌握本文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结构特点。
4.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学习《失街亭》,认识诸葛亮赏罚严明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
1.品读法。对于课文中的关键段落、语句应仔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2.分析、讨论法。课文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来理解。
3.欣赏——比较——研习法。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有关失街亭的部分,让学生比较画面展示与文字描写的异同,进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欣赏能力。
4.研究性学习法。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来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国演义》电视剧VCD光盘、《三国演义》主题歌录音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结构。
3.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让学生进入氛围,感受雄浑、苍凉的气势。
2.以提问——回忆的方式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三国演义》主题歌)以前我们学过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文章吗?(同学们回答:学过三国人物诸葛亮的《出师表》)好,我们共同回忆其中的一段话:“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蜀汉政权“北定中原”的目的之所以未能实现,失街亭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失街亭》一文。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罗贯中(约公元1330~1400),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据说,他曾跟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有相当的关系,曾给张士诚当过幕客。他“有志图王”,足见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后来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了中国,他改而从事“稗史”的编写工作。相传他创作的小说有几十种,但大都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列国演义》《三国演义》《隋唐志传》《平妖传》《粉妆楼》几种,而以《三国演义》为最著名。
2.《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有人认为它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引人入胜地描写了封建王朝中四百个以上的人物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形象地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一时期的近百年的历史面貌,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忠义观念和仁政思想。它的主题思想基本上是通过曹魏和蜀汉两个集团的斗争表现出来的。作者善于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和动人的情节表现出来。他不是纯客观地描写人物,而是借助褒贬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和道德观念。全书在描写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其矛盾斗争中,表现了尊崇刘备,贬抑曹操的强烈倾向。《三国演义》还以大量篇幅,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作者认为军事斗争及政治斗争的互相联系和斗智与斗力的互相结合,往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书中描写的历史战争,各有特色,使人屡读不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最好作品之一。诸葛亮是全书的中心人物,作者集中歌颂他的足智多谋。他知己知彼,谨慎从事,又善于随机应变,他深谋远虑,料事如神,预见战事发展的前景。这一形象,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要求高瞻远瞩,预见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维护正义事业的愿望。
3.与课文有关的内容
本课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第九十五回是“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课截节去了司马懿调兵遣将进攻街亭一段和他率兵占领列柳城一段,这两段写司马懿善于用兵,而本课重点人物是诸葛亮,故而截去。本回又大段截去“武侯弹琴退仲达”,即“空城计”的内容。第九十六回是“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后半部分内容是写孙吴与曹魏的明争暗斗,故截去。节选部分集中表现诸葛亮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严明和马谡刚愎自用,言过其实。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学生快速读全文,理清思路。
2.叫一名学生简单复述情节。
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守街亭。诸葛亮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之后,断定司马懿必取街亭,于是调兵遣将把守街亭及附近地区。马谡、王平奉令率兵到达街亭,两个把守街亭的主张不同各自行动。第二部分:失街亭。司马懿父子亲自哨见街亭的蜀军营地,调兵包围蜀军山寨,先断其汲水道路,杀败蜀军,夺得街亭、列柳城,占领了诸葛亮北伐魏的咽喉之地。第三部分为斩马谡。诸葛亮闻听街亭、列柳城失陷,自知大势已去,有计划地布置撤退军队,以保存实力。回到汉中,他深责马谡失职,为明正军律,斩马谡以谢将士,痛感自己用人不当。
4.本文人物众多,矛盾错综复杂,请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线索把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矛盾冲突组织在一起的?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讨论。
明确:本文的故事情节复杂,矛盾错综,(有蜀魏矛盾,蜀汉内部矛盾,曹魏内部矛盾)人物众多。所有这些,作者都能有机地组织到以攻守街亭为中心的事件中去,并以事件发展的过程(兼时间顺序)为序把材料安排得井井有条。所以说,街亭的攻守是本文的线索。
四、具体研习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马谡其人的?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指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马谡请缨,安营扎寨的情节,仔细品读。师生共同分析马谡的言行。)
明确:失街亭,马谡应负主要责任。作者在描述中对其所犯的严重错误和他犯错误的根源作了严峻的揭露和批判。诸葛亮在分析完敌情后问:“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还没说完,马谡便自告奋勇请求守御街。当
2.马谡为何会有此狂妄、刚愎自用等性格特点呢?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学生思考后明确:马谡之所以狂妄、刚愎自用,是因为他读过不少书,自认为满腹经纶,是个卓越的指挥家,加上诸葛亮也承认他“自幼饱读兵书,熟谙兵法”,因此他更加不可一世。当然他也曾引用过兵书上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的理论,孙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名言。而历史上因占领山头或背水布阵而取得军事胜利的事实,也是屡见不鲜的。马谡不分析当时敌我情势和地理形势,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军事理论,自然就不能从兵法上吸取前人成功的战争经验。可以说,他和赵括一样都是纸上谈兵的“军事家”。
(解说:马谡在失街亭的事件中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他的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使得蜀国失掉了进军中原的有利地形和大好时机。作者对其有恼怒的情绪,学习时应注意把握)
五、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里的一些故事在成书之前就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B.《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有所记载。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桃园结义、祭东风、草船借箭、蒋干中计、负荆请罪、单刀赴会、骂死王朗、渑池会、空城计等,都是《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故事。
2.选出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答案:1.D(负荆请罪、渑池会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2.A[A中的等闲古今词义相同,是平常、寻常之意,例句和B、C、D均为古今异义,其古义分别是:地理——地势、地形;轻易——轻举妄动;所以,表原因;其实——(夸大)事实真象]
六、课堂小结
本课时的重点为: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和梳理文章的结构。《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平时我们对其了解比较散,没有条理化的认识,通过学习课文,希望同学们能较全面地了解《三国演义》。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2.课堂上对内容的分析基本上是大众化的观点,没有新意。了解课文内容后,看能否用创新思维对《失街亭》谈些新看法。请写一篇《失街亭》读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继续研习课文
1.提问:本文是如何刻画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
学生结合课前的思考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梳理。
明确:节选部分人物众多,主要人物有诸葛亮、马谡、司马懿,而事实上马谡和司马懿都是作为陪衬来烘托诸葛亮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深谋远虑、料敌如神、赏罚分明而又严于自责的诸葛亮形象。
(1)课文开头写诸葛亮分析敌情,调兵遣将把守街亭,集中表现了他的精细谨慎和深谋远虑。他根据探细提供的情报,洞察“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于是决定派人把守街亭。他在分派军务时,再三强调指出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和防守困难的条件,他说:“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马谡一再请缨,诸葛亮虽答应了他的请求,但他深恐马谡不能战胜司马懿、张郃,深知魏军主将的厉害,所以他派出平时谨慎的上将王平为辅佐,嘱咐“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通过”,又嘱咐“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这些都说明他处理军务精明仔细过人。尽管后来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而失守街亭,也不能苛责诸葛亮。诸葛亮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敌方了如指掌。他深知司马懿的老谋深算,了解张郃的勇猛善战,估计到战争总是有胜有败的,主帅不仅应有取胜的安排,还应有应付失败的准备。这又是他的谋略高人一等之处。因此,他分派高翔到街亭东北的列柳城去屯兵扎寨,准备引兵援救街亭。又派魏延屯扎军队于街亭之后,总守汉中咽喉,又派赵云、邓芝出疑兵,惊扰魏兵军心。准备自统大军去取郿城,命姜维作先锋,兵出斜谷,以打开进攻长安之路。这个计划比较周严,战争形势顺利,则可进兵长安;形势不利,万一街亭失守,陷于被动,仍可保存实力,退回汉中。通过作者所写的诸葛亮调兵遣将的场面,足以初见他的深谋远虑了。
(2)用侧面衬托的写法,写诸葛亮料敌如神。主帅在战前的计划、部署,必经战争实践的检验。这里的侧面衬托有①是用司马懿之口来赞扬诸葛亮。司马懿早估计到蜀兵必从汉中咽喉之地街亭,列柳城进军,于是令司马昭探路,果然见街亭有蜀兵把守。他慨叹地说:“诸葛亮真神人,吾不如也!”②是用马谡的失败来衬托。马谡失守街亭,在于不听诸葛亮的军令。诸葛亮曾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而马谡狂妄自大,不以为然。诸葛亮指示他在要道之处下寨,阻挡魏兵,他却在山上屯军,犯了兵家的忌讳,让司马懿钻了空子。本来司马懿晚到街亭是难以取胜的。但偏又侥幸取胜,更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③是写高翔轻敌,想依靠夜间劫寨轻而易举地夺回街亭,结果被司马懿偷袭了列柳城,失去了咽喉重地。街亭、列柳城均已失陷,蜀军只有退往阳平关。这又证明了诸葛亮对列柳城、阳平关两地在战争中地位重要的估计正确和调兵遣将的恰当。街亭失守造成了蜀军的极大被动,幸亏魏延守住阳平关,不然处境更为困难。以上从三方面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料事如神。
(3)诸葛亮面对逆境能审时度势,干练从容,达到保存实力的预期目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他听到“街亭、列柳城尽皆失了”以后,首先是自责“此吾之过也”,他并没有气急败坏、怨天尤人,紧接着便有计划地安排撤退。撤退的目的是保存实力,以便再出祁山,北定中原。首先是命令关兴、张苞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为疑兵,掠扰魏兵,这一步使魏兵不能立即追击蜀军。其次是命令张翼引军修理剑阁,使蜀军能顺利退回汉中,可见诸葛亮面临危险而方寸不乱。再次是密令大军收拾行装,以备启程,又命令马岱、姜维断后。战争的进程证明,魏将曹真闻听蜀兵撤退,急忙率兵追赶。马岱、姜维领伏兵杀来,立斩魏军先锋陈造,曹真引兵逃窜。他们断后获胜,为蜀军赢得了从容退却的时间,能够连夜皆奔回汉中。最后是有计划地撤退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和姜维老母。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军胜能取、军败能退的从容干练,在撤退时力争主动,更见其谋略超人。
(4)写诸葛亮赏罚分明,严于责己。他在《出师表》中就曾陈述过赏罚严明的治军方针。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依然有体现。赵云、邓芝英勇挫败追敌,不折一人一骑归来,诸葛亮亲率诸将出迎,给赵云、邓芝极大的荣誉,可见他治军有道。“挥泪斩马谡”说明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2.提问: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是否草率从事,轻率用人?
多媒体显示:
(1)马谡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曾发表过较高明的军事见解。他说:“南蛮恃其地远山险,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叛。丞相大军到彼,必然平服;但班师之日,必用北伐曹丕,蛮兵若知内虚,其反必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2)诸葛亮顾虑司马懿深有谋略,认为他是“蜀中之大患”。马谡曾为他出反间计,密派心腹人往洛阳、邺郡等处,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欲反,更伪作司马懿告示天下的榜文,遍贴各处,促使魏主曹睿心疑想杀掉他。结果,反间计取胜,司马懿被削去兵权放归田里。
根据以上的两件事,同学们明确: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不是草率行事,而是谨慎抉择。从上面事例可以看出马谡并非庸才,他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被诸葛亮采纳,他的反间计也收到了效果,因此诸葛亮对马谡是赏识的。街亭失守完全是马谡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狂妄轻敌的结果。因此,不能因为街亭失守就认为诸葛亮用人不当。
3.提问:本文是如何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的?
师生共同探讨问题。
明确:本文是通过诸葛亮的“三哭”和马谡的“三笑”的对比来突出人物形象的,又是通过“三哭”和“三笑”来体现文章生动的情节和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作者通过马谡的“三笑”突出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点。他一笑孔明“多心”。“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在他看来,诸葛亮严密的布置是多虑的,诸葛亮也是庸人自扰。既然在他眼里丞相都是可笑的,对副将王平更是不屑一顾了。所以他二笑王平无能。当王平给他指出屯兵当道的合理性及屯兵山寨的弊端时,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他对王平的态度轻蔑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三笑司马懿胆小。当司马懿亲自日夜巡哨街亭,马谡在山上见了大笑曰:“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言下之意是,如若来围山,定叫他“片甲不回”。他的口出狂言,他的自鸣得意,他的盲目自大通过他的“三笑”暴露殆尽。也只有这样一位狂妄自大之人才会有如此的语言和神态。
故事“斩马谡”中诸葛亮有三次不同的哭。第一次马谡悔罪后,诸葛亮“挥泪”道:“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反映了诸葛亮当时复杂的心情。第二次是蒋琬为马谡求情后他“流涕”说“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他的欲罢不能的心态显露无遗。第三次是当武士献上马谡首级后他“大哭不已”。结合课文内容我们知道这是他悔恨、内疚、痛惜、哀思之情的总爆发。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的“三哭”和马谡的“三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形象,由此可看出作者构思的独特,语言运用的精练。
(解说:此问题原本是两个题,通过“三哭”和“三笑”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理解,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也可分成两个问题)
4.提问:本文是如何描写复杂的战争的?
明确:本文有高超的描写战争的技巧。多次交锋却跌宕生姿、井然有序。司马懿围山,马谡兵败;王平欲增援,却有张郃阻隔,马谡逃遁,眼见危急,又遇魏延救兵;魏延夺街亭在捷,却突受三面夹击,千钧一发之际,王平救兵又至等故事波澜起伏,层峦叠嶂,如平沙千里,陡有峭崖扑面,于尺幅之中,尽龙腾虎跃之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二、课堂练习
分析下面三首古诗各从什么角度来写诸葛亮的。
(一)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
咏怀古迹(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三)
书 愤
陆 游
早岁那知世事难,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参考答案:
(一)《蜀相》写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又不能不使人为他惋惜,本诗流露出诗人对他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
(二)《咏怀古迹》主要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书愤》是诗人借诸葛亮自况,以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自勉。
三、课文总结
《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四、布置作业
课下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名著《三国演义》
板书设计
附文《赞马谡》
——《失街亭》读后感
陕西 李 忠
街亭一战,对蜀魏双方都至关重要。诸葛亮权衡再三,派参军马谡领兵去守街亭。谁知马谡却违背诸葛亮的战略、战术,轻敌自恃,拒绝王平忠谏,一意孤行,占山为寨,失去要路,致使蜀军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终于丢失街亭。
自马谡拒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之后,一时舆论纷纷:“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徒有虚名”“庸才”……众口铄金,马谡简直体无完肤了。但我认为,马谡虽然丢失了街亭,可他仍不失为一个铁骨铮铮的好汉。
街亭之战前夕,敌军来势凶猛势如破竹,而街亭既无险隘可凭,又无城堡可据,要固守谈何容易!街亭倘失陷,蜀军必危。当孔明惊呼:“谁敢领兵去守街亭?”帐下勇将无人敢应,惟独马谡挺身而出,慨然应声:“某愿往!”
马谡在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不是明哲保身,而是勇赴国难,并“乞斩全家立下军令状”,坚决请缨。这该具有何等的胆略,何等气概,又是多么的伟大!真可谓公而忘私,为国而忘家。
街亭失守后,马谡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生为蜀汉将,死为蜀汉鬼。这时马谡没有屈膝投降,求一官半职,也不是远遁他处,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重整残部,突出重围,保存了一部分有生力量,返回大营。
莫非他不怕孔明按军法从事?非也。因为他是一个胸襟胆荡,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不以个人生死荣辱而抛弃一片报国之心。马谡忠心可鉴,光照千秋!
败后的马谡,也不是死不改悔之徒,他知罪伏法,自缚于孔明帐前:“某之死罪,实已难逃”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替自己辩护,更没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这一点徇私,而是堂堂正正地受刑,没有一句怨言,而且托孤孔明,让儿子继承父志,报效国家,也就“虽死亦无恨于九泉”!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忠贞的爱国之志!更何况“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我们决不能以一次成败论英雄,不能以一眚掩大德。
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马谡为我们留下了白玉般纯洁的情操,翠竹般高尚的气节。当代改革洪流席卷全国,改革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探索,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甚至犯错误。我们决不能因为失败而放弃改革,而应不断总结,改进和探索,只有这样中国才有腾飞的一天,这就是我们对马谡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分析而得到的启示。
“马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壮哉,幼常!忠哉,马谡!
(选自《高中生创新作文跟我学》 主编:刘英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