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3阅读:
字号:小|大
语文课到底怎样教?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满堂灌,40分钟我从头讲到尾,要求学生专心听、仔细记。我拿出浑身解数力争把课讲得生动、精彩,把学生吸引住。因为我们常说某位语文教师课“讲”得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是一位好老师。我当然想做好教师,所以我就抓住40分钟,拿出十八般武艺表演。但无论我怎样尽力表演学生的语文水平仍然原地徘徊。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语文人均成绩总是少得可怜。后来我就想——舆论上也在呼唤: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教学要启发学生思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我的课堂教学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满堂问”,或者说是问和讲的综合。面对一篇课文,我找出重点、难点、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组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阅读解决,这样,课堂上我问学生答,45分钟里全是讲和问的综合。这样的课堂师生双边活动。轰轰烈烈.热热闹闸.但其结果仍然是少得可怜的人均成绩,实在令人心寒。
语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带着这个疑问我订阅了河南的《语文学习园地》;借阅了首都师大的《中学语文教学》和陕师大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翻阅了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著。从中我看到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的疑问而且是整个语文学界的问题。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其一,不论是满堂精彩纷呈地灌还是绞尽脑汁地启发提问,学生的思维在40分钟里始终是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想老师所想,急老师所急,始终逃不脱老师的思维定势,也就形不成自己的思维和思想,而不论那一学科的教学.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和形成学生独立的思维和思想。语文本来就是多义的,同一首诗,不同阅历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理解,我们正好可以利用文学作品这样的多义性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是说,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角度也可以是不同的。鲁迅谈到《红楼梦》的阅读不是说过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东西来吗?对文章的解读本来就是多元解读、个性解 读,一千个读者就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林黛玉、贾宝玉。而这每个“一千个”都是合情合理的,都是一种创造,都应该得到肯定。因此,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选文都应该让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体味和理解。不应该以老师从头至尾的分析,诱导来替代学生的理解。这样的替代是对学生思维的扼杀,其结果是培养了一届又一届没有思想,不会思维.缺少个性,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人。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当然也是同一腔调的重复。其二,目前,我们教某一课的目的大都是为了教会这篇课文的全部,或者说分析好这篇课文的方方面面,这样40分钟当然会占地满满当当。殊不知文章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和思想的个性化表现,每篇课文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说一篇课文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精品,教师只能站在精品前指点,以帮助学生去欣赏和品评。我们大可不必用分析的手术刀,用统一的模式把一篇篇充满活力与灵性的文章残酷地肢解了,切碎了,再组合成若干个知识点的拼盘强行灌注给学生,更不该把教参上的分析和答案全盘倾倒给学生,以一人的分析代替了全班学生的不同分析和感悟,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鉴于以上认识,我在课堂上仅仅是把课文的个性特征指点给学生,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去欣赏、去感受、去体味,去创造性地理解甚或模仿。这就是我课堂教学的第三阶段即无作为的课堂教学。我示意我的无作为逼迫学生去作为,即自我朗读背诵,自我感悟。
语文课本中有的课文意境优美,节奏感强.语言文字琅琅上口,在课堂上对这类课文我尽量少讲或不讲,留出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去体会语言美、节奏姜、意境美;让学生先背过原文,然后再慢慢反刍、消化和模仿,时时从中受到陶冶感染。现代散文中如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李乐微的《我的空中楼阁》,茅盾的《风景谈》等;古文中《师说》、《石钟山记》、《劝学》、《六国论》、《病梅馆记》、《(指南录〉后序》《荆轲刺秦王》以及古体诗词,现代诗歌,还有其它课文中优美的句段等。这样的课文有的课后要求背,有的不要求背,对此我一律要求背。起初学生不理解,认为不好背,我就背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语文学习不记忆,不熟读成诵,不积累大量感性材料就不可能出口成章,下笔千言。除过要求背的课文外,有好多文章同样富于文彩,如《古都的秋》、《幼学纪事》、《依依惜别的深情》《天山景物记》、《为了忘却的记念》、《内蒙访古》等,这类课文篇蝠过长,不好背,我就要求学生朗诵。第一课时就字词、篇章方面给予点拔,就精彩处读给学生听,让学生由欣赏到爱上这篇课文。第二课时则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课堂上有组织地朗诵,早读自由朗诵,偶尔兴之所至,则指一名学生示范朗诵。别以为“读”是容易的事,事实上好多学生站上讲台紧张地发抖,声调都变了,甚或声音低得让人听不见,像这样的朗读水平能适应了什么。可这样的水平正是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所造成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读、默读、朗读、诵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最基本的方法。不细读、熟读、用心读.就不能感知语言文字,不能理解吸取营养。没有读就没有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讲地再精彩,那只能说是老师的水平;学生即使读地呕哑嘲哳。那也是通过学生的感知器官发出的声音,何况读多了,那呕哑嘲哳的声音也会变成动人的韵律。我想古时的私塾先生不过是给学生点了句读.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背诵、去默写。在默和背的过程中练了文、练了字,受到了感染的陶冶。这倒真的体现了“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我的课堂教学正是师法与我们的老祖先师熟先生。我们今天大讲素质教育,讲培养能力,但我们在实践上不如古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校当是书声琅琅,但事实上最该琅琅的语文课堂上尚且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早读也读不起来,这难道不反常吗?科学发展了,火车提速了,信息上了高速公路,地球变小了,人心耐不住寂寞了,原来的教学方法陈旧了,要以快取胜,以巧取胜,以讲代读,而语文学习偏偏是个慢性子,要细嚼慢咽,要微火慢煮,要反刍,要品味,要日积月累,薰陶渐染,循序渐进,慢了才能快,笨了才能巧。如果每节课都不读不写,夸夸其谈,坐而论道,那就离开了语文教学。其实,尽管世事纷纭,滚滚长江东逝水,但青山依旧在。观念新了,要求高了,教材变了,选文换了,教学多媒体了,但汉语言的特点不变,语文学习的规律不会变,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不会变,那就是语言文学必须强调“读”。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朗读便于语言本身的记忆,能够将文章的语言转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并形成语感,从而丰富词汇,发展自己的语言。同时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还会被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所打动,获得情感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必画蛇添足的分析,无需微言大义的阐译。古代封建伦理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教化”了读书人,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这是古代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我们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发扬光大。我想要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就应该把学习和传授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一块继承过来。
除过背和朗诵外,对有的课文,特别是自读课文,我也尽量不讲,多采用以写促读的方法,逼着学生自己去钻研课文。如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古文,按说文字艰涩,变式句多,学生自读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阅读上的自信心,我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待学生自学了一节课后,第二节课上我只检查了朗读情况,然后出示了作业题:替马生写《致宋学士的一封信》。显然,要写的这封信首先得读懂宋濂赠序的原文,也就是说这个作业最少有两个作用:一是促使学生必须读懂课文,二是通过这封信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检查作业我发现学生确实读懂了原文,个别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还能自觉背诵其中的语段。当然除过这种作业形式外还可以出几个题就文中关键的字句段进行当堂检测。这里要说的是我的语文作业也有所改革。我要求学生把课后作业就写在书上,待一篇课文学完后在作业本上写一篇综合分析,总结课文特点,作者的行文或语言风格,自己从中得到什么教益,也可以模仿原文写一篇文章。总之,学完一课后写一篇或长或短的文字就行了。学生之间定期交流检查作业。
除朗读、背诵,以写促读外,我还采用“点拔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学生学课文并不需要从每一个字词句教起,而只是存在部分障碍和困难,因此,我的课堂教学没有全盘授予,只就重点、难点、文眼或关键处,点其要害,指其迷津,相机诱导,使学生自我感悟,豁然开朗。拿旧教材四册语文说:第一课《改造我们的学习》,题目便是引点,我采用抓题挈纲法拔动全篇,首先指着题目问“为何改造?”学生要完整回答这一题便需读懂前三部分,然后问:“怎样改造?”这就是第四部分的核心内容,就凭这两问便可带领学生从衡观上腑瞰全篇课文,避免了过去逐段分析,肢解整体的缺点。最后留在学生脑海中的是一个完整的文章框架。第二课《个人和集体》重点是学习破立结合的论证法,我就重锺敲击,步步点拔文中破立结合的典范;第三课《错字小议》,重点是学习例证法,我就侧重点拔文中不同类型的例证,对于其它论证方法只是指出让学生课后去自学。这样我讲地时间少,学生看地多、想地多、练地多,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诱导、点拔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主动钻研,掌握运用上,实际效果是一课一得,课课有实落。这就是我的无作为语文课堂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块,也是颇令人头疼的一块。其“疼”在于教师批阅难,学生没啥写,写作水平提高地慢。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至于学生方面并非没啥写,而是教师掏不出学生的话,打不开学生的心扉。
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就业的选择,肩负着多门功课的重压以及父母厚重的希望,他们的校园生活其实是又苦又累的,甚至累得无暇旁顾,这样的苦与累需要向人倾诉。另一方面,他们的身心正逐步达到成熟,他们需要认识自己,表现自己,让别人认可自己。在这动荡的青春期,努力与懒惰、开朗与忧郁、大胆与怯懦,合群与孤僻交替发生,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了倾诉的欲望,但苦于无处表白。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我确立了作文教学的原则,即“用心灵撞击心灵,用思想激发思想,让每一颗脑袋都有自己的思想。”我要求学生拿起笔写自己,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写出内心的真情实感。
人常说文如其人,其实做人是作文的前提。当学生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生活的时候,当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学会把视线转向自己的内部进行审视,学会站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下来观照自己,认识自我。这时他们拿起笔来,会惊奇的发现手中的笔并不那么干涩、沉重,笔下原来也可以飞扬文字,流淌情感。这时我则站在平等的或稍高的角度上,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指导学生做人、作文。
为了唤起学生成长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命题《角色》,让学生作文,写自己日常在家进而,在班集体里扮演着什么角色,在未来的社会上将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为了促使学生明确自己人生的追求和理想,我让学生以《圆梦》为题作文,写自己近十年来寒窗苦读的圆梦历程,写父母、兄妹、师长、同学为帮自己圆梦所作的牺牲和努力,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为了让学生了解新一代优秀青年的风彩,我下载了当时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荣氏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放给学生看,然后让他们写观后感;为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我命题《我与书的故事》,《我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作文。一学期完了,我安排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序,自己总结自己一学期来的作文情况。总之,我让学生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用手中的笔解剖自己,净化自己,书写自己的成长历程。在心灵的交流中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在对生活的反映中铸炼做人素质。其实,学生知道了做人,把目光投向了较高的人生境界,作文才能会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源泉。学生做人的追求和品格在作文中自然流露出来,才是真情,才令人信服,才有可能促进和升华做人的效果。这样立足于做人的作文,才能避免矫揉造作,瞎偏硬套,不切实际,假话连篇。我们常常在作文课上号召学生写文章要立意高远,并大讲其立意高远的技法,其实,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立意高远的根本——做人的高远境界。
我的作文是当堂完成当堂评阅的。周五早上是作文课。周四晚自习我公布作文题目,让学生构思,打腹稿,但不许写草稿。周五我把作文本发下去,就像考场上发了卷子一样,学生马上写作。时间为70分钟,即第二节课过半时我全部收起,然后打乱发下去,让学生人手一本,讲行评阅。由于要接受同学的评阅,并要当场评出甲乙丙三类作文,所以学生的作文态度是很端正的,从构思到书写都一丝不苟。由于要当场评阅,所以人人都得当场按时交作文。因为若有一人不交,便有另外一个人手中无作文可评,半节课时间静静地坐在那里,无事可做,那是很尴尬的,而造成别人尴尬的没交本人,他将更尴尬。因此,我的每次作文可以说都是一本不差。由于既要评阅别人的作文也同时要接受别人的评阅,所以学生的评阅常常是字斟句酌,一丝不苟。从标点符号到遣词造句,谋篇立意都谨慎审视,最后的评语除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外还多有商榷鼓励性的语言,有的学生的评语多到一页。相对于老师那龙飞凤舞的一句话评语,学生更喜欢看同学评语。因为那是同龄人的眼中的自己。课堂上,学生评完了自己手中的那本作文后往往还要相互交换,尽量多浏览几本别人的作文,这样的集体性评阅对整体性提高作文水平效果很好,因为学生在横向比较中能真切地看出自己的不足,学到别人的长处。
集体评阅完毕后,学习干事将作文本送到教师办公室,我开始再次评阅——既评文章,也评评语,最后选出优秀文章和最佳评语进行作文讲评。
我的作文讲评比较简单,往往是三言两语讲清本次作文的优劣得失,然后便抓紧时间让优秀作文的作者上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别以为这是简单的一环,其实学生最看重的正是这上台朗读,甚至看重到耿耿于怀的地步,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深深地自责自己为什么总是站不上讲台;有的学生站到讲台上紧张地双手发抖,额头冒汗。学生正是在这朗读和紧张中得到了锻炼,体验到了成功,也深深地爱上了作文。
以上是我的课堂教学、作文教学及思考。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它是塑造人的工作。它不像工厂,机器一开短时间内便可出产品,它不像医生,一刀下去摘除病灶,便可还患者以健康。语文教学是教学生做人和学习,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漫长而深远的,一张考卷未必能测出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部效果。尽管如是,我还是不懈地追求着学生的语文应试成绩,追求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我教的班语文人均成绩在平行中都一直名列第一。我爱信手涂鸦,用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学生以及更多的读者交流。我习惯于把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诉诸笔端,投寄出去与同行商榷。近年来我每年都有论文获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优秀论文奖。我指导学生写的作文已经被《小山书屋》作文网结成网上指导教师个人专辑。我每天都写,每周最少有两篇豆腐块文章粘贴在自己的网站上,而我所有文字的第一读者都是我讲台下的学生。我不是因为自己会写或者写得好才拿给学生看,我是要作出个样子给学生看,让他们跟我来,向我学,和我一块写。也许是言传身教吧,我的学生也喜欢写小块的文章。他们曾获得过中国语文学会组织的作文大赛一等奖。饱览过市上“致纳税人一封信”写作比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过“中原怀”诗歌大赛优秀奖。他们的文章也星星点点的见之于诸如《西安晚报》、《商洛日报》、《当代中学生》、《晓日》《作文导报》等报刊。尽管这此东西与中考、高考似乎没有直接关系,但我觉得它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体现,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和追求。我将带着学生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