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4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以情选景;体会作者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进入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幅画,这是我根据大家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描写的景象画的,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把这篇课文背出来好吗?(画面上是《天净沙秋思》描绘的场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这种感情的?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对秋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深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笔划出来,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句子,用笔划出来,等到分析的时候交流解决。
 2.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朗读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喜爱的理由。
 3.挑出一个学生选出课文的3段内容,然后大家共同朗读。


 三、再读课文,分析课文的景色之美,品味情感之纯
 1.在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认为作者都是描写了秋天的哪些风景呢?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把他们说出来。
 秋天:秋院、秋槐(花)、秋蝉(虫)、秋雨、秋果
 2.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笔下的秋槐有什么特点呢?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铺得满地,脚踏上去,没有声音,连气味都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细柔软的触觉。
 3.作者都是从哪些角度对这些落蕊进行了描写呢?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
 4.他看到、踩到这样的落蕊有什么样的感觉呢?你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细腻、清闲、落寞。 
正因为这里寂静无人,作者独自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因为难得的悠闲而欣喜,也可能因为无事可做而又寂寞吧。
 提示背景:1896年12月7日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7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1930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其中游记尤为出色。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1935年发表《出奔》,描写尖锐的阶级斗争。1938年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5.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那份落寞和景物衔接在一起的呢?请你结合文字谈谈自己的理解。
 提示:作者首先心中充满了情感,而景物只是作者情感抒发的一个载体,他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就让景物带上了自己的情感特色。比如把对落蕊静态的描写,正是作者内心平静的写照,正是他感到秋天气息,让自己的内心向外宣泄的一个窗口。
 6.你能按照刚才分析秋槐的这些步骤,分析一下其他几种景物吗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吗?请大家对照课文思考五分钟,然后来回答这个问题。
 过程(略)
 四、三读课文,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及作者对秋的总体情感
 1.作者对北方秋天的总体感觉是什么?他描写的那几种景物能体现这一特点吗?试举例说明。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如秋雨,“忽而来一阵凉风,便系列索罗的下起雨来了”这体现了雨的“清”“静”;人们说“一层秋雨一层凉”体现了秋的“悲凉”。
 2.南方秋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南方秋天的特点呢?
 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淡,只能感觉到一点清凉。
 突出北方秋天的特色,也暗含着作这对北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那么你能各用一个字来形容作者心中南方、北方秋的特点吗?
 淡、烈
 4.现在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十段,然后回答,“故都的秋”在作者的心目中引发的是一种喜悦,还是一种悲伤呢?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任意回答,不必拘于一种。
 五、迁移训练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有时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们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下面请你从下面所给的字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填到括号内,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1.选词填空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寄》司空曙)
绿红黄残
提示:黄。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并且符合对偶。
 六、作业
 从课文中选择两句你认为非常美的句子,然后仿造它的格式写出两句自己对秋天感受的句子。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