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48阅读:
字号:小|大
白鹿原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白鹿原》的基本情节。
2、掌握《白鹿原》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
3、鉴赏《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白鹿原》的基本情节。
2、难点:掌握《白鹿原》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安排
一、导入
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太长久了,隐藏在历史帷幕下的秘密太多了,几千年来,能够被公认为“民族秘史”的小说迄今寥寥可数,而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一部。
中外文学界高度赞扬陈忠实的成就,认为:“《白鹿原》凭其恢弘的规模,严谨的结构,深邃的思想,真实的力量和精细的人物刻画,成了当代小说林中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白鹿原》把陈忠实的个人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层次,也把当代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二、陈忠实其人
陈忠实(1942-),出生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34中,担任过农村中小学教师。1965年开始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成为陕西作协的专业作家,后任陕西省作协主席。文革后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屡获多项文学奖。1993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印行的50万字的《白鹿原》,4个月之内,销行6版40万册,成为9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长篇小说。
三、有关“白鹿原”
白鹿原也是地名,也叫荻寨原,位于西安市霸桥区,地处长安城以东的制高区域,南接蓝关,北扼灞水,俯临长安,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开始,就在灞河上修筑军事要塞“灞城”。秦末农民起义时,刘邦进军关中,也首先占领异屯兵灞上,迫使秦王子婴不战而降,并在灞上召集关中父老宣布了著名的“约法三章”。而在唐代,由于白鹿原地处京郊,地势开阔,故当时的显贵死后多葬于此。近40年来,原上献出土了包括皇室亲王、公主及刺史等高级官吏的墓志铭百余方。
四、《白鹿原》:“民族秘史”
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姆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以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五、《白鹿原》情节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六、《白鹿原》前五章情节简介(略)
七、《白鹿原》人物形象
1、白嘉轩
白嘉轩既自尊自信、律人律己、顽强、坚毅,又顽固、守旧、冷酷无情。做为一族之长,他具有宗法家族制度所赋予的有形无形的至高权力。小说展示出白嘉轩以一种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与使命感坚守白家的社会地位。他换地迁坟、种植鸦片、兴办学堂送子女进学堂读书,躬身劳作。目光炯炯、智力超群,善行恶举莫不为白家生存着眼;神机妙算,悉为白家子嗣昌荣。他多次拒绝田福贤、岳维山、鹿子霖多次让他出任乡约的请求。出于关心乡民的利益的愤怒,他曾发动大规模的鸡毛传贴和交农事件,宽恕黑娃的暴力侵害。
在白鹿原上阶级之间的搏斗白热化之时,他竟当田福贤的面说:“白鹿原成了鏊子”。显然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疯狂的阶级报复怀有强烈不满。作者意图通过白嘉轩这一形象以新的姿态使其具有更为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
2、鹿子霖
鹿子霖是一个阴鸷、淫乱、孱弱的人。鹿家祖辈以卧心尝胆,定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与决心,攒下可以炫耀于世的产业家财。但鹿家到他这一辈已使祖宗的宏图大愿归于空想。祖宗昔日忍辱含垢的韧性与毅力,在他身上变相化为凌驾弱人之上的恣肆欺虐;产业家财的优越感则蜕变为维护权力欲望的奸作狡黠。在与白氏家族的纠葛矛盾中,他处心积虑地以阴毒的手段与白家抗衡。最令人齿冷的是,他唆使小娥拉白孝文下水的阴谋,以及俨然厚道长者的跪谏。投井下石、背信弃义、“窝里斗”……
鹿子霖身上体现出的这种腐朽堕落的人格特征,显然代表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劣质因素。
3、朱先生
朱先生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满腹经纶,刚正不阿,也乐天知命,旁人纷纷投共投国,他只想修县志以赠后人,晚年更是仙风道骨,能窥天机。他一生以做学问为生,以做学问为荣,安贫乐道,却不是归隐山林的修士,在日本鬼子入侵中华大地时他也能拍案而起,愤而反抗;时势平静之后,又再埋首书堆,以绵薄之力为一片土地一方人记录风土人情,无欲无求,不争不斗。朱先生是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4、黑娃(鹿兆谦)
黑娃年轻的时候有冲劲儿,当了土匪头子更是叱诧风云。可是自从“招安”到保安团,拜朱先生为师学为好人又回白鹿村祭祖后,运气反而越来越差,精神头也没有了,最后反而被善于钻营的白孝文反过来咬了一口,成了革命罪人受到审判。
八、《白鹿原》文化因素
1、宗法观念
这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沉积于民间构成的稳定的社会心理结构。其主要内涵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的行为规范。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文明禁忌。朱先生以《乡约》呈给白嘉轩,与鹿子霖带乡民诵读,期待一种稳定安宁的生存平衡。
2、生殖繁衍
小说中描写生殖繁衍的文字很多,生殖功能在白氏家族展示得最为充分。白嘉轩连娶七房老婆,是想向世人证明传宗接代的使命感。
3、权势
权势。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对权势的热衷和执着,不仅构成小说或明或暗的线索,也是白鹿两家赖以生存的心理动因。白嘉轩迁坟换地,机心深匿是由于白家权势的需要;鹿子霖居心叵测,陷白孝文于淫乱,同样出自对权势的欲望。这种刻画,曲折地传达出作者对这种文化现象的无奈与怨艾,反衬出作者渴望宽仁大度宽人容物的感伤情怀。
4、谶兆预言
这是常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因素。集中表现于白鹿原上的智者圣者朱先生的行为言语之中。朱先生既是宗法家族观念的维护者,又是充满禅机妙心的社会文化危机的预言家,也是伦理道德观念的美质的象征。
九、《白鹿原》艺术成就
1、意象鲜明,民族史诗
《白鹿原》的地理背景就是作者的家乡,时间背景是20世纪前半,从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到30年代、40年代的国共斗争。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着白嘉轩、鹿子霖两家族的兴衰,半个世纪的现代史,在白鹿原上风云变幻,社会动荡、文化冲击、人性矛盾,令人目眩神迷。由白鹿原这个小社会,可以檃括整个大时代的变迁,堪称民族史诗,其中的意象鲜明,尤其耐人寻味。
白鹿原当然有“逐鹿中原”的意味,“白鹿”的意象第一次出现是第二章:“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以后麦苗忽地窜高了……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这个古老的神奇传说,在历代居民口耳相传,白鹿精灵,在书中不时映现。
白鹿的意象,构成《白鹿原》小说的灵魂。白鹿成为“人”“神”一体的精魂,白鹿披上神的外壳,其实是人性的化身,成为居民渴望理想生活的幸运使者,也寄托了无穷的乡情乡思。
2、人物对比,个性分明
《白鹿原》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冷先生、田福贤,岳维山、鹿三、黑娃、小娥、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主要分属白、鹿两大家族,或国共两派政治势力。人物刻画,个性显明,对比强烈。
白嘉轩——凝聚着传统文化,坚持仁义道德。
鹿子霖——假仁假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好色,不甘寂寞,集人性丑陋面于一身。
鹿子霖的两个儿子:兆鹏、兆海,相当杰出,分属国共两大阵营。
在白灵心目中:“鹿兆鹏是一个已经成型的家具而鹿兆海还是一节刚刚砍伐的原木;鹿兆鹏已经是一把锋利的斧头而鹿兆海尚是一圪塔铁坯。”
白嘉轩的姐夫乡贤“白鹿书院”的朱先生,他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唯一的一道清流他对于外界的变迁,风风雨雨,丝毫无动其初衷。
3、语言特殊,大气磅礡
《白鹿原》最显着的特点,是语言的运用,不但鲜活传神,更值得咀嚼的是长句铺叙,壮文势,广文义。无论叙事、状物、议论,充分显现大气磅礡之气势。
第33章叙朱先生临终前送县志又一次游览了滋水故地:“滋水县境的秦岭是真正的山,挺拔陡峭巍然耸立是山中的伟丈夫;滋水县辖的白鹿原是典型的原,平实敦厚坦荡如砥,是大丈夫胸襟;滋水县的滋水川道刚柔相济,是自信自尊的女子,山川依旧,而世事已经陌生……”
第33章叙旱灾后的白鹿原:“一座座峁梁(山脊)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有的像展翅翱翔的苍鹰,有的像平滑的鸽子;有的像昂首疾驰的野马,有的像静卧倒嚼的老牛;有的酷似巍巍独立的雄狮,有的恰如一只匍伏着的疥蛙……它们其实更像是嵌镶在原坡表层的一副副动物标本,只有皮毛只具形态而失去了生命活力。”
第11章描叙大火奇观:“火焰像瞬息万变的群山,时而千仞齐发,时而独峰突起;火焰像威严的森林,时而呼啸怒吼,时而缠绵呢喃;火焰像恣意狂舞着的万千猕猴万千精灵。”
《白鹿原》中迭用长句,采博喻的技巧,排比的句法,文气浩浩荡荡,有排山倒海之势。
光是骂人的话就很够瞧:“乱臣逆党死皮赖娃。”“凭您这号痴熊闷种鳖蛋贱胚还想给我当长工?”“那就注定是个没出息的软蛋狗熊窝囊癈!”
正因为如此迭用长句、排比、博喻,连续设譬,使得文章气盛理畅,再加上意象鲜活,通俗传神,更具感染力。所以成就了这部大气磅礡的民族史诗。
总之,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白鹿原》的基本情节。
2、掌握《白鹿原》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
3、鉴赏《白鹿原》的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白鹿原》的基本情节。
2、难点:掌握《白鹿原》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安排
一、导入
巴尔扎克说过: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也许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太长久了,隐藏在历史帷幕下的秘密太多了,几千年来,能够被公认为“民族秘史”的小说迄今寥寥可数,而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一部。
中外文学界高度赞扬陈忠实的成就,认为:“《白鹿原》凭其恢弘的规模,严谨的结构,深邃的思想,真实的力量和精细的人物刻画,成了当代小说林中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作品。”“《白鹿原》把陈忠实的个人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层次,也把当代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二、陈忠实其人
陈忠实(1942-),出生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34中,担任过农村中小学教师。1965年开始创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成为陕西作协的专业作家,后任陕西省作协主席。文革后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屡获多项文学奖。1993年6月北京人民出版社印行的50万字的《白鹿原》,4个月之内,销行6版40万册,成为9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长篇小说。
三、有关“白鹿原”
白鹿原也是地名,也叫荻寨原,位于西安市霸桥区,地处长安城以东的制高区域,南接蓝关,北扼灞水,俯临长安,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开始,就在灞河上修筑军事要塞“灞城”。秦末农民起义时,刘邦进军关中,也首先占领异屯兵灞上,迫使秦王子婴不战而降,并在灞上召集关中父老宣布了著名的“约法三章”。而在唐代,由于白鹿原地处京郊,地势开阔,故当时的显贵死后多葬于此。近40年来,原上献出土了包括皇室亲王、公主及刺史等高级官吏的墓志铭百余方。
四、《白鹿原》:“民族秘史”
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姆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以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五、《白鹿原》情节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六、《白鹿原》前五章情节简介(略)
七、《白鹿原》人物形象
1、白嘉轩
白嘉轩既自尊自信、律人律己、顽强、坚毅,又顽固、守旧、冷酷无情。做为一族之长,他具有宗法家族制度所赋予的有形无形的至高权力。小说展示出白嘉轩以一种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与使命感坚守白家的社会地位。他换地迁坟、种植鸦片、兴办学堂送子女进学堂读书,躬身劳作。目光炯炯、智力超群,善行恶举莫不为白家生存着眼;神机妙算,悉为白家子嗣昌荣。他多次拒绝田福贤、岳维山、鹿子霖多次让他出任乡约的请求。出于关心乡民的利益的愤怒,他曾发动大规模的鸡毛传贴和交农事件,宽恕黑娃的暴力侵害。
在白鹿原上阶级之间的搏斗白热化之时,他竟当田福贤的面说:“白鹿原成了鏊子”。显然对国民党反动势力疯狂的阶级报复怀有强烈不满。作者意图通过白嘉轩这一形象以新的姿态使其具有更为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
2、鹿子霖
鹿子霖是一个阴鸷、淫乱、孱弱的人。鹿家祖辈以卧心尝胆,定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与决心,攒下可以炫耀于世的产业家财。但鹿家到他这一辈已使祖宗的宏图大愿归于空想。祖宗昔日忍辱含垢的韧性与毅力,在他身上变相化为凌驾弱人之上的恣肆欺虐;产业家财的优越感则蜕变为维护权力欲望的奸作狡黠。在与白氏家族的纠葛矛盾中,他处心积虑地以阴毒的手段与白家抗衡。最令人齿冷的是,他唆使小娥拉白孝文下水的阴谋,以及俨然厚道长者的跪谏。投井下石、背信弃义、“窝里斗”……
鹿子霖身上体现出的这种腐朽堕落的人格特征,显然代表着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劣质因素。
3、朱先生
朱先生是旧式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满腹经纶,刚正不阿,也乐天知命,旁人纷纷投共投国,他只想修县志以赠后人,晚年更是仙风道骨,能窥天机。他一生以做学问为生,以做学问为荣,安贫乐道,却不是归隐山林的修士,在日本鬼子入侵中华大地时他也能拍案而起,愤而反抗;时势平静之后,又再埋首书堆,以绵薄之力为一片土地一方人记录风土人情,无欲无求,不争不斗。朱先生是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他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4、黑娃(鹿兆谦)
黑娃年轻的时候有冲劲儿,当了土匪头子更是叱诧风云。可是自从“招安”到保安团,拜朱先生为师学为好人又回白鹿村祭祖后,运气反而越来越差,精神头也没有了,最后反而被善于钻营的白孝文反过来咬了一口,成了革命罪人受到审判。
八、《白鹿原》文化因素
1、宗法观念
这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沉积于民间构成的稳定的社会心理结构。其主要内涵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的行为规范。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文明禁忌。朱先生以《乡约》呈给白嘉轩,与鹿子霖带乡民诵读,期待一种稳定安宁的生存平衡。
2、生殖繁衍
小说中描写生殖繁衍的文字很多,生殖功能在白氏家族展示得最为充分。白嘉轩连娶七房老婆,是想向世人证明传宗接代的使命感。
3、权势
权势。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对权势的热衷和执着,不仅构成小说或明或暗的线索,也是白鹿两家赖以生存的心理动因。白嘉轩迁坟换地,机心深匿是由于白家权势的需要;鹿子霖居心叵测,陷白孝文于淫乱,同样出自对权势的欲望。这种刻画,曲折地传达出作者对这种文化现象的无奈与怨艾,反衬出作者渴望宽仁大度宽人容物的感伤情怀。
4、谶兆预言
这是常有神秘色彩的文化因素。集中表现于白鹿原上的智者圣者朱先生的行为言语之中。朱先生既是宗法家族观念的维护者,又是充满禅机妙心的社会文化危机的预言家,也是伦理道德观念的美质的象征。
九、《白鹿原》艺术成就
1、意象鲜明,民族史诗
《白鹿原》的地理背景就是作者的家乡,时间背景是20世纪前半,从辛亥革命、军阀混战到30年代、40年代的国共斗争。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着白嘉轩、鹿子霖两家族的兴衰,半个世纪的现代史,在白鹿原上风云变幻,社会动荡、文化冲击、人性矛盾,令人目眩神迷。由白鹿原这个小社会,可以檃括整个大时代的变迁,堪称民族史诗,其中的意象鲜明,尤其耐人寻味。
白鹿原当然有“逐鹿中原”的意味,“白鹿”的意象第一次出现是第二章:“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以后麦苗忽地窜高了……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这个古老的神奇传说,在历代居民口耳相传,白鹿精灵,在书中不时映现。
白鹿的意象,构成《白鹿原》小说的灵魂。白鹿成为“人”“神”一体的精魂,白鹿披上神的外壳,其实是人性的化身,成为居民渴望理想生活的幸运使者,也寄托了无穷的乡情乡思。
2、人物对比,个性分明
《白鹿原》中,主要人物有十余人: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冷先生、田福贤,岳维山、鹿三、黑娃、小娥、白孝文、白孝武、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主要分属白、鹿两大家族,或国共两派政治势力。人物刻画,个性显明,对比强烈。
白嘉轩——凝聚着传统文化,坚持仁义道德。
鹿子霖——假仁假义、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好色,不甘寂寞,集人性丑陋面于一身。
鹿子霖的两个儿子:兆鹏、兆海,相当杰出,分属国共两大阵营。
在白灵心目中:“鹿兆鹏是一个已经成型的家具而鹿兆海还是一节刚刚砍伐的原木;鹿兆鹏已经是一把锋利的斧头而鹿兆海尚是一圪塔铁坯。”
白嘉轩的姐夫乡贤“白鹿书院”的朱先生,他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唯一的一道清流他对于外界的变迁,风风雨雨,丝毫无动其初衷。
3、语言特殊,大气磅礡
《白鹿原》最显着的特点,是语言的运用,不但鲜活传神,更值得咀嚼的是长句铺叙,壮文势,广文义。无论叙事、状物、议论,充分显现大气磅礡之气势。
第33章叙朱先生临终前送县志又一次游览了滋水故地:“滋水县境的秦岭是真正的山,挺拔陡峭巍然耸立是山中的伟丈夫;滋水县辖的白鹿原是典型的原,平实敦厚坦荡如砥,是大丈夫胸襟;滋水县的滋水川道刚柔相济,是自信自尊的女子,山川依旧,而世事已经陌生……”
第33章叙旱灾后的白鹿原:“一座座峁梁(山脊)千姿百态奇形怪状,有的像展翅翱翔的苍鹰,有的像平滑的鸽子;有的像昂首疾驰的野马,有的像静卧倒嚼的老牛;有的酷似巍巍独立的雄狮,有的恰如一只匍伏着的疥蛙……它们其实更像是嵌镶在原坡表层的一副副动物标本,只有皮毛只具形态而失去了生命活力。”
第11章描叙大火奇观:“火焰像瞬息万变的群山,时而千仞齐发,时而独峰突起;火焰像威严的森林,时而呼啸怒吼,时而缠绵呢喃;火焰像恣意狂舞着的万千猕猴万千精灵。”
《白鹿原》中迭用长句,采博喻的技巧,排比的句法,文气浩浩荡荡,有排山倒海之势。
光是骂人的话就很够瞧:“乱臣逆党死皮赖娃。”“凭您这号痴熊闷种鳖蛋贱胚还想给我当长工?”“那就注定是个没出息的软蛋狗熊窝囊癈!”
正因为如此迭用长句、排比、博喻,连续设譬,使得文章气盛理畅,再加上意象鲜活,通俗传神,更具感染力。所以成就了这部大气磅礡的民族史诗。
总之,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