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苏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53阅读:
字号:小|大
《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
2、 了解这些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其对修辞活动与手段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3、 复习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
目标3
三、教学时数: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
2、 了解这些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其对修辞活动与手段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以下材料导入。
有人想说自己的文章好可有如下两种方式:一说“我的文章天下最好。”也有的说“天下文章数吾庒,吾庒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二弟,我给二弟改文章。”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修辞知识,来给语言绣上几道金边。
(二) 导学“枯藤、老树、昏雅与修辞”,设计问题如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枯藤、老树、昏雅与修辞”,在课本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 什么是词性?其作用是什么?
2、 形、名、动、拟声、副词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后提问检查。
关于1:课本P121一、二段。
关于2:课本P121_125。
(三) 导学“典雅风格”,设计问题如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P126_128,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 什么叫典雅?
2、 典雅有哪两个外部特征?试举例说明。
3、 创造典雅风格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学生阅读后提问检查。
关于1:课本P126一段。
关于2:课本P126_127
关于3:课本P128
(四) 请当堂完成P134“积累与应用”
(五) 作业:预习P128“资料链接”
第二课时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运用常见修辞
2、 了解高考对修辞的要求
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的《考试说明》曾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二)导学几种常见的修辞:设计如下问题:
请阅读P128_133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区别以下几种修辞:
1) 借喻与借代
2) 比喻和比拟
3) 比喻与象征
4) 排比与对偶
5) 设问与反问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后教师依情况补充如下
关于(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关于2):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a) 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b) 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c) 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d) 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关于3):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关于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a) 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b)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c) 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关于5):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三)典型试题
1.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解析:
此例考查辨析修辞方法正误的能力。比拟又称拟人。例①也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例②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A、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所以,答案是B。
例①和例②代表着两种测试方式。例1是题干给出了辨析的对象;比拟,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直接从辨析对象入手去找出没有用这种手法的句子。例②是题干没有给出辨析对象,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从“三句”中归纳出辨析对象(修辞方法)是什么,再找出与辨析对象不同的一句,如果辨析对象归纳错了,就不能准确答题。因此,一般说来,后一种测试方式的难度要大一些。
3.下列各句中比喻词用的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看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答案是B。B句脚步“踩在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觉,无法与“轻快”作比。
4.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像战鼓一样。
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纠纠地守卫在道路两旁。
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解析]答案是A。A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B项把空洞的话比作“战鼓”,不妥。C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但把蒲公英比作“雄纠纠”的卫士,不当,反而影响了表达效果,D项运用排比,但“自学”、“努力”、“独立钻研”不能并列,自学已经包含了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包含了独立钻研。“适当”、“相互”、“集体”说的角度不一,“适当”是讲程度,“相互”和“集体”说的是讨论的形式,三者也不能并列。
5..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一泻而下的自然美。
B.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荷塘上月色的清朗纯洁。
C.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荷塘上月光的清纯柔和。
D.用拟人手法,描写月夜的寂静安宁。
解析:答案为C。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而是比喻,但A项的理解没有 抓住喻体“流水”的特征,而C项都抓住了,故C项为最佳答案。
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要首先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四)练习巩固一:指出下列歌曲中所使用的修辞格
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高压电线云中走,清清的河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
析:优秀的流行歌曲,在化抽象为形象,化单调为生动方面很花了工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词。在修辞的运用方面,用得最多的是比喻。最后两句运用比喻,将色彩、形状锤炼得很美。
2、《马儿啊,你慢些走》:“马儿啊,你慢些走外慢些走,这一条林荫小道多清幽。别让马铃敲碎林中的寂静,你看那姑娘,正啊在楼前刺绣。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好像是为姑娘的歌声伴奏。晚风扬起了温柔的翅膀,永远随我的马儿走。”
析:“别让马铃敲碎林中的寂静”,运用拟物,“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运用了拟人,增添了诗情画意。
3、《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数九寒冬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析:一拟人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可以描绘出色彩鲜明、内涵丰富的形象。个“踩”字绘出了红梅凌霜傲雪的飒爽英姿,“何所惧”写出了红梅对困难挫折的蔑视,“丹心向阳”则抒发了火热的革命激情,表现了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
4、《还珠珠格格》的主题曲《不能和你分手》。其中有这么几句:“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乌有……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幻,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析:夸张则可以展开联想,创造气氛,增强感染力。明快的旋律使诸多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们心驰神往,火辣辣的歌词更让少男少女们心痴神醉。我们知道两人相爱时常说“爱你到地老天荒”。似水流年,人生短暂,长相厮守到地老天荒,就够夸张的;这几句歌词则更是夸张之上的夸张。山峰无棱,河水停滞,昼夜不分,地球不动,四季无序,草木凋尽,这些现象绝对不会也不可能发生,可见其爱的痴情,情的忠贞。前一句把爱延伸到地老天荒,但此后如何不得而知;而这几句歌词则在地老天荒之后,“还是不能和你分手”。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其想象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奇特。正因如此,情侣们才可以“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这几句歌词情浓如火、激情澎湃,可以说是一篇热情洋溢的爱情宣言。
5、《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肩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析:排比可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运用排比往往取得气势如虹、激情飞扬的艺术效果。听着响遏行云的旋律,一幅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唐古拉山的源头溪流潺潺,瞿塘峡激流澎湃,涛如雷鸣,巫峡隽秀婀娜、曲径通幽,西陵峡滩多水急、形势险恶,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蔚为壮观,黄州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石矶江中映月,留太白遗风,金陵城下江水奔流,荡涤着秦淮笙箫,六朝金粉,入海口海天空阔,茫无涯际。正是长江连通了雪山与大海,沟通了远古与 未来,也正是长江滋润着一方方肥田沃土,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长江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东方巨龙腾飞的不竭动力。长江这条母亲河在新的时代青春焕发,表现出了意气风发、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一系列排比句的运用表现了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写出了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五)练习巩固二:修辞的运用练习
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析: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可即兴演唱了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歌《苦乐年华》:“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个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并以此为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让他们的思维从原点射向四面八方。在此基础上,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结合考题展开“笼天地于形内”的相似联想,在心灵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写出了许多精彩的句子,如“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五十年像一个赛场,有平淡也有精彩”、“五十年像一部戏剧,有低谷也有高潮”、“五十年像一条大路,有崎岖也有平坦”。根据前后对应的原则,后一句分别为“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大路向前延伸”。解这类题目思维发散是核心,排比、博喻是关键,因为它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抓住这两点就等于扭住了此类题目的牛鼻子。
(六)作业:分析下列古代诗词中所用的修辞
1、“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七)仿照下面例句,以不同的职业开头,写出两个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句: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
(1)、 , , 。
(2)、 , , 。
(八)、试以"纪念碑"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各写一个比喻句。每个句子都应和题目的具体要求相吻合。
(1)以"纪念碑"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并采用至少两种其他景物对它们进行衬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驿山苍翠,江水澄碧,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深情地注视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注视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映衬恰当、比喻贴切、语句通畅各占1分)
(2)以"纪念碑"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并要求揭示将某一事物(比喻的本体)喻为"纪念碑"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伟大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和苏轼,还有曹雪芹和鲁迅,用他们令人着迷而又撼人心魄的诗文,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
纪念碑。(比喻恰当、揭示原因、语句通畅各占1分)
(九)、表情朗读 2003年北京卷 话题:转折
笑看风云
喜欢在无意中感受真诚,喜欢在一瞬间抓住永恒,喜欢在痛苦的经历中体验幸福的预言,喜欢在生生命窄窄的过道口欣赏它的宽宏博大。
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却可以作出选择,用心灵,一如痛楚,一如人生。
痛楚作为生命的一种感觉,本不必去赞美它,但它作为生命的对立面又激励着生命,诠释生命。无知的人在痛苦抱怨、消沉和堕落,而我选择享受痛楚,在享受中学会坚强、奋发和珍惜!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岁月从指逢缝间溜走,年华在不知不觉中老去。曾经的几度飞花;曾经樱桃又红芭蕉再绿。也许很多人会暗感喟人生的无常,不知老之将至,愁满心怀,而我选择用微笑和从容、用广博和坦然面对人生、面对死亡。聆听花开的声音,昭示着绚丽辉煌;聆听花落的低吟,蕴含着宁静淡美。也许,旧事变黄,人变老,但不变的惟有一颗心,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变幻无常的世界里,静观潮起潮落,坐看云卷云舒。
也许,很多人磕磕碰碰、寻寻觅觅一生只为了一个天涯梦,而梦与现实并非咫尺,过度的执著与认真熬白了双鬃,憔悴了容颜,是否更添了几缕惆怅与惘然?而我会选择放弃,寻一个更适合的目标,既然找不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何不寻一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净土?既然无法欣赏"明月共潮生"的佳景,何不煮一壶菊花酒,邀疏星共饮?从一幅风景里,看出另一种色彩,也是人生的哲理和和诗韵。
在喧嚣中,我选择宁静;在浮华中,我选择淡远;在痛楚中,我选择幸福的甜蜜;在坎坷中,我选择一段完整的人生。我无悔亦无怨,因为这都是我心灵的映射,心灵的选择。天边风起,天边云散,我的微笑染半天红霞,我的心灵荡涤数里云烟;即使沧海变桑田,即使海枯和石烂,我的笑容依旧,情怀依旧。
笑看风云,日月可鉴;一颗真心,天地为证。
精点精评
这是一篇包含着诗意和哲理的散文.散文是心灵的散步,本文很有散步的那份轻松,或行或上下止,款款走来,徐徐远去.没有惊天动地,却有一份真实和恬淡。
这篇文章的语言是出色的,许多句子对仗工整,骈散相间,很有韵律。首末两处的排比,分别是用“我喜欢……”、“在……,我选择……”这两种句式构成,错落有致,层层深入,丝毫没有罗嗦、累赘之感而且还前后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显得非常整齐。
文中的第四个自然段,就是本文语言特色最突出的段落之一。“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静观潮起潮落,坐看云卷云舒”等这些对仗、平仄都十分严谨的诗句,“樱桃又红,芭蕉再绿”、“旧事变黄”等这些闪动着智慧的富有创造性的词句都让人为作者的语言功底赞叹不已。
第三课时
句式仿用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仿写的题型。2、 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同教学目标2。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授: 由一副对联导入。对对子是我国古代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中学生很少学习对对子了,但有一种题型与对对子很相似,这就是句子仿写(板书)。它对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因此,它也是高考常考的题型。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题型。(展示教学目标:用小黑板或口述或板书)。
(二)分析特点:
1.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对于句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语法的角度:研究句子有哪些格式,各种格式的句子是怎样构成的,叫做“结构句式”。结构句式包括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又有单词句和短语句,复句又有多种类型。二是修辞的角度:研究哪一种格式的句子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感情,更具有说服人、感染人的表达效果。因为子的结构不同,语气也就不同,表达效果也就随着有所不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除了“语气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之外,还应包括特殊语序、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等。从语法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静态分析,偏重于认识和理解,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正确无误的问题。从修辞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偏重于运用,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鲜明、有力的问题。
2.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中所说明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属于修辞的范畴,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技能,而非语言分析的能力,其能力层级当在D等(应用),而非B等(理解)。
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这类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它是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题,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 三)、解题思路: 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A)明确仿照内容;
1、语法角度
(B)找全其模仿点; 2、修辞角度
3、色彩角度
4、表述角度
(C)确定陈述对象;
(D)开始尝试模仿。
(仿用句式,要找全句式上的模仿点。近年来高考考仿用句式,经常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仿用句式时,要同时符合修辞方面的要求。仿用类试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综合性,不只是单纯对句子结构方式的模仿,同时还会兼及内容和修辞等多方面的要求,难度自然要大大增加。)
(四)、例题讲解: 句子的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也就是侧重于整句,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类型:嵌入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 例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简析:此题考查句式的运用和修辞方法和运用。能力层级为D级。 这种题型比较新颖,是1998年句式题的延伸,这种类型比较灵活,一是从命题角度看,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且提供答题的情境;二是从学生答题看,有一定的自由空间,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确实如命题人撰文讲得那样,“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仔细分析给的句式特点,有利于解题,也有利于做题。(1)打比喻。文中列出三个类似的比喻句子(像),那么也要造类似的比喻句才可以。可以写“五十年像一首歌曲”,“五十年像一个赛场”,“五十年像一部戏剧”,“五十年像一条大路”等等。(2)前低后扬。从“有急流也有缓流”,“有冷色也有暖色”可以看出,前者表低落,后者表扬起,那么在拟定新句子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这个特点。与上面对照,可以写“有低音也有高音”,“有失误也有成功”,“有平静也有高潮”,“有弯曲也有笔直”等等。(3)前后照应。“长河永远奔流”照应“有一条长河”等,那么续文也应照应上文的内容,可以写“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大路继续向前”等等。
参考答案: 五十年像一首歌曲 ,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第二种类型:嵌入式续写式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如:
例2.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6分)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 。
简析:此题是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参考答案:①(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②(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第三种类型:嵌入式命题式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式仿写。如:
例3.仿用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33题,4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简析: 这道题所考查的内容,包括《考试说明》中关于句子和修辞及语意连贯三条,能力层级为D级。表述角度:学习
此题仿写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要求一样。要求认真看清例句的句式特点:即两个并列的比喻句。做题要善于联想,做到比喻得当。
试题的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是必须以“时间”作为本体;二是必须写出两个并列关系的比喻句。如果再仔细分析,本题的要求还有三点:一是比喻中本体必须出现,可以是明喻或暗喻,但不能是借喻;二是每句话的两个分句均为主谓句,后一个分句为兼语式;三是前后两分句的语意必须衔接,后一个分句应对前一个分句从功能及作用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如将书籍比作梯子,下面紧接着就写梯子能“引导”人“登”上殿堂,又如将书籍比喻成“钥匙”,下面就说它能“开启”心灵之窗。
参考答案: 时间好比一个良医,它能教我们医治流伤的血口。时间如同一位慈母,它将帮助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
时间如同一位法官,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而无私的。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在人们的脸上画出了人生的苍桑。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好比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涤去心灵的杂质。
●如以“北京”开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参考答案:北京好比一颗心脏,它连着亿万中华儿女跳动的血脉。北京如同一扇窗子,它能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
例4.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4分)
(1)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2)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简析:(以下为江苏高考阅卷点对该题阅卷的补充说明。)
①不在题目规定的“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该题不得分。
②要求(1)(2)两句所选的词一致。如果不一致,最高只能得2分(总分4分)。
③(1)句式要求:联合词组[友谊(勇敢)(信任)+□□]+动宾词组。
④(1)内容要合理,明显不合理的如“勇敢和坚定产生光明”,不得分。
⑤(1)句式不符,内容合理举例:“友谊是心灵的桥梁”“关心和信任,给人温暖”“勇敢和努力定会成功”“患难中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勇敢和友谊让你成功”,均得1分。
⑥(2)句式相仿,要求:a\陈述对象作主语的主谓宾结构。但用“是”“像(似)(仿佛)”组成的句子不属“相仿”范围。b\构成排比,所用的三个动词不要求相同。
⑦(2)类比恰当,要求有二:a\前面两句至少有一句是具体的实在的事物的说明。b\因为以“友谊”“勇敢”“信任”作为陈述对象,因此它的含义是积极的,前两句应与之一致。注意:照抄原句中的任何一句,即不得分。
⑧(2)举例:
“土地出小草,鸡蛋出小鸡,勇敢出英雄”,2分。
“蝌蚪变青蛙,蚕变蛾子,友谊变真情”,2分。
“佛靠一炷香,树靠一张皮,友谊靠沟通”,2分。
“森林丢弃沙漠,大海丢弃陆地,勇敢丢弃懦弱。”,1分,扣“丢弃”用得不恰当。
“糖类给人能量,脂肪给人热量,友谊给人力量”,1分,扣句式。
“风推动帆,水托起舟,友谊送你到幸福的彼岸”1分,扣句式。
“路是地上的通道,桥是河上的通道,友谊是思想上的通道”,1分,扣句式。
“亲情是定心丸,温情是小棉袄,友谊是雪中炭”,0分,扣句式,扣类比。
⑨参考答案:勇敢和无畏等于胜利。刀剑克硬木,水克火,勇敢克困难。
第四种类型:嵌入式开放式
1、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如:
例5.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
简析: 此题只限定的内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较灵活。如比喻式排比,对比式排比等。主要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参考答案:虚心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2、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容。如:
例6.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2001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第26题,3分)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比喻+疑问)
简析: 参考答案:勤奋是成功的基石,登上了多少难攀的台阶?
(五)作业 :
1、北京卷 2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4分)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
意在 再如, 意在
以上这些话,借助“半”字,生动地道出了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 23.(4分)(略)
2、福建卷 18、 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3分)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导语:
第四课时
仿 写 练 习
一、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二、课型: 练习课
三、教学设想:学生先做,教师以检查提问方式让学生自我纠正。
四、教学程序:
1、检查上次作业
2、福建卷 19、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参考答案: 18(3分) 导语示例: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大阳系”的行星照片。
19.(4分)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3、广东卷 2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参考答案:
4、全国卷(河南 河北 安徽 山西) 19、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参考答案: 19、答案略
5、全国卷(黑 吉 桂) 20.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您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6分)
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不超过50个字)
5、参考答案:20. 略(理由表述连贯给2分;符合课文特点给4分)
6、 全国卷(四川 云南 贵州 陕西)
20. 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答案略。
7、湖北卷 23.(4分)⑴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生长。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社会种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⑵(略)
8、江苏卷 22.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5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参考答案:22、(5分) ①符合“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
②要有比较。 ③语句通顺
9、江西卷 24.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6分)
参考答案: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你在千里之外为事业、为家人的生计奔波,正因为有您,我才能坐在教室中参加高考,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祝您生日快乐!
10、 山东卷 23.请拟一条以“食品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24.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4分)
〔例句〕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参考答案:24.例句: 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 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11、天津卷 22.汉语中“AB” “AABB” “ABAB”式的词语,请另举出与示例相同的两组词语。(2分)
例: 热闹 热热闹闹 热闹热闹
答:
、重庆卷 23.以下面句子为本体,写出一句与之句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系的话。(2分)
所有的努力并非都能成功,但不努力绝不可能成功。
写的话是: 。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教学过程:
考点要求与应试提示
《考试说明》规定为“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本考点的考查目的在于检查考生准确传递信息的能力。
“简明”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简”反映的是量的要求:1所说的话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明”含有效果显著的要求: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避免啰嗦;4井井有条。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连贯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语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必须明白: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么说效果不好,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有分寸,怎么说没有分寸。既要考虑说话者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方法指导
“简明”的要求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不专门命题,多与其它考点结合。如试题中要求几字答完,便可视为此能力要求。在本考点中也多以考“连贯”、“得体”为多。下面重点就“连贯”、语句连贯题,就是要像过马路一样,要看清交通岗上的指示灯,一个选“得体”来作分析。
连贯就是上连下贯,承前递后。语言连贯题在高考中经常遇到,其解题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在此借用“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的方法作点分析。
1、集中一致。过马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决不可心不在焉。作语言连贯题也是如此,既要总体把握语段中心,又要看清上下语境,思想保持一致,前后贯通一气。这个“集中”,这个“一致”,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怎么出题,只要想到这个“集中一致”,就可以不变应万变。什么前后主语一致啊,统统可以从容应对,既不繁琐,又有实效。比如下面两个句群,哪个衔接更好呢?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这两句话所写观察角度是一致的,都是由远而近。但①句前后主语不一致,一是方位短语“山顶上”,一是“宝塔”,而②句的主语前后保持一致,都是“宝塔”。所以,②句相对说更连贯些。
2、左顾右盼。走到十字路口,尤其要注意前后左右的来往车辆,小心谨慎地通过去。做语言连贯题何尝不是如此?光看上文或只看下句都可能导致“车祸”。请看’97全国高考题第8小题——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视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这道题,先看语境上下可承接“三天门”而初选B、D两项,再看语境下文判定答案为B,而D项后一句没有与上下文的介绍对象(“三天门”)保持一致。
3、“红灯停,绿灯行”。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这规则就是“红灯停,绿灯行”。做项就是一盏灯,孰红孰绿,自见分晓。例句下面这道’88全国考题——为画线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面的石头都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这道题,A项的“五彩”与原句凄凉的气氛不一致,可谓黄灯,不能闯;C项的“对岸”与原句所站角度不一致,也是黄灯;D项航船及“对岸”均不合原文语境,显系红灯,更不能硬闯。只有B项格调和角度与原句保持一致,属于“绿灯”,可以顺利通过。
以上三点分开来介绍是为了理解方便,其实在做题当中是套连环动作,是为“过马路法”。用此法来解答’98全国高考题第9小题(说是排序题,其实是连贯题),可谓游刃有余。先看原文语境,上下是写国务院要求企业怎么做,可某工厂的领导却不执行,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说该厂不执行的具体情况和严重后果,因此选C项无疑。该项前半句先讲不传达指示,再讲不购置设备;后半句先讲没人管理,再讲污染严重。这种顺序既呼应上文,又合乎逻辑。
另外要注意,有的语句看似主语不一致或者角度不一致,但由于有了起承转合的关键词语或者采用了顶针句式、被动句式或兼语句式,就照样可以畅通无阻。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92全国考题)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这道题,选A、D显然不行,主语与上下不一致;选C也不可,小明躲起来并不想被妈妈发现,“使”字就显得不妥;只有选B项,用被动句,上连下贯,语脉畅通。
例2 .下面一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①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②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这道题中有代词,为了连贯,可采用复指顶针手法,故②句当选。
(三)名题剖析与误点矫正
【名题一】:(2002年高考题)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完整连贯。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_________加上:_________
【解答分析】本题的语病是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的。这类语病出现的原因,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写作者头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信息,缺少其间必要的语法填充性词语,形成了跳跃,也就是题干中所说的“前后脱节”。纠正这类语病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填上一个核心动词,二是补充一个谓语。上面两种方法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句子完整。考生答题,可以只凭语感。具备语法知识的学生,可以理性地判断语病之所在,比较自觉地纠正它。因此,也可以说,这道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学语法教学的作用。这类语病虽然是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的,但把这种现象从上下文中割取出来,学生是不难发现和纠正的,因此它是一道比较容易的题目,反映了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答案是:在“校园宽带网”前加“新增了”、“还有”一类动词性词语,或在“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后加“也应有尽有”、“也一应俱全”一类充当谓语的词语。
【名题二】:选出表达简明的一项
A和平是军人胸前最大的勋章。
B你说你要来,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
C驻港部队纪律严明,驻港以来,不拿香港人民的一针一线,不损害人民的一草一木,对香港人民秋毫无犯。
D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坡。
【解答分析】正确答案是A。B项中"眼睛"与"望穿秋水"重复,不简明;C项"驻港"重复;D"珠穆朗玛峰"与"山坡"不一致,"山坡"表意不明。)
【名题三】: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陈亮第一次走进建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
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解答分析】正确答案是C。此题考察礼貌用语,应依据语言的环境来问话,否则就不得体。A、B太冒失,D太生硬。
【名题四】:与下面这段话能衔接恰当的一句是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解答分析】正确答案是A。此题关键应理清"木桶理论,短板效应"与游泳成绩的关系。"陈运鹏教练"也正是根据这一联系指出了提高运动员整体成绩的方法为"突出八个因素"。而B、C、D正走向语意的反面。
(四)能力训练与矫正巩固
例1:与下面的话衔接最顺当的一句是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解题思路]:要做好此题,就是紧扣关键词“各有所长”和“二厂和三厂”。从顺序一致性来看,应先写“二厂”再写“三厂”,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而D项又不能跟“各有所长‘呼应,也要排除。只有A项先讲“二厂”再讲“三厂”,又突出“各有所长”。A为正确答案。
例3:选择与原文衔接最好的一项。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____。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解题思路]:习惯上,“不是”不能跟“但是”搭配,由此排除D项。因原句有“美是到处到有的”,故不存在选择关系,A、B两项“就是”与“不是”构成选择关系,与句意
不符,要排除。只有C项“而是”与“不是”构成并列关系,符合句意。C为正确答案。
(五)课堂练习:
1、北京卷 22.把3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方括号(只填序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3分)
到了德胜桥。[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2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
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5分)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
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第六课时
简明、连贯、得体
一、教学目标:通过练习掌握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
2、全国卷(黑 吉 桂)
18.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3分)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参考答案:18. ③ ② ①(答对一处给1分)
3、全国卷(四川 云南 贵州 陕西)
18.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1}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2}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3}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4}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5}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6} 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参考答案: 18.(3分) ③①②④⑤⑥
4、湖北卷
22、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答:
参考答案:六、(12分) 22. (3分)②⑤③①④
5、浙江卷
2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参考答案:24.(2分)②④①③25.(6分)
6、重庆卷
25.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5分)
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彼此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一切( )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1)将下面四个语句按恰当顺序填人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照应和衔接:
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
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③经济发展了
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2)为使语意连贯,适合填人两处括号中的关联词依次是: 、
(3)为使语意简明,文中应该删削的是: 。
参考答案: 25(1)④③①② (2)而、又 (3)彼此息息相关(或同呼吸,共命运)
1、全国卷(黑 吉 桂)
1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参考答案:19. ①拜托 ②包涵 ③高寿
2、全国卷(四川 云南 贵州 陕西)
19.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 您 ”。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 ”。
参考答案:19.(6分) (1)恭候 光临 (2)指正
3、全国卷(河南 河北 安徽 山西)
20、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的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十二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谏,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不超过40参考答案:
20、称呼得体(如称刘伯父伯母),表达简明(如写明具体时间、地点、邀请缘由等),措辞文雅(如使用“家父”、“寿辰”、“恭请”、光临”等)
浙江卷
4、浙江卷
25.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我翻阅《茶经》,1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2是喜欢喝茶?3还是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4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5
茶是本无名姓的人替它取了名,是拟人化了。不管名字代表它的出身、焙制过程,抑或冲泡时的香味,总是人的【甲】深情厚意(自作多情)。人就是霸道,喜欢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强加到茶身上,连累得茶也有尊卑高低了。
喝茶时顺便看看林中茶,是件有意思的事。蜷缩是婴儿,舒放自如为【乙】豆蔻年华(韵味最佳),肥硕即是阳寿将尽。一撮叶,看一生。
(1)将标点不恰当的两项填入下面的 中。(只填序号)(2分)
(2)从表达效果出发,就甲、乙两处是否要替换成括号内的词语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4分)
[甲]处: [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六、(10分)
23.(2分)略。
(1)②③
(2)[甲]处:要替换。“自作多情”为贬义词,与下文“霸道”“强加”的感情色彩相吻合,而“深情厚意”为褒义词。
[乙]处:不替换。“韵味最佳”不能照应上下文中的“婴儿”与“阳寿将尽,比喻前后不协调。
字)(5分)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
2、 了解这些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其对修辞活动与手段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3、 复习与高考有关的知识点。
二、教学重点
目标3
三、教学时数: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
2、 了解这些常用的修辞活动与修辞手段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而提高其对修辞活动与手段及其表达效果的认识,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由以下材料导入。
有人想说自己的文章好可有如下两种方式:一说“我的文章天下最好。”也有的说“天下文章数吾庒,吾庒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二弟,我给二弟改文章。”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今天,我们学习修辞知识,来给语言绣上几道金边。
(二) 导学“枯藤、老树、昏雅与修辞”,设计问题如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枯藤、老树、昏雅与修辞”,在课本上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 什么是词性?其作用是什么?
2、 形、名、动、拟声、副词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后提问检查。
关于1:课本P121一、二段。
关于2:课本P121_125。
(三) 导学“典雅风格”,设计问题如下: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P126_128,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 什么叫典雅?
2、 典雅有哪两个外部特征?试举例说明。
3、 创造典雅风格要注意哪两个问题?
学生阅读后提问检查。
关于1:课本P126一段。
关于2:课本P126_127
关于3:课本P128
(四) 请当堂完成P134“积累与应用”
(五) 作业:预习P128“资料链接”
第二课时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运用常见修辞
2、 了解高考对修辞的要求
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的《考试说明》曾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
(二)导学几种常见的修辞:设计如下问题:
请阅读P128_133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区别以下几种修辞:
1) 借喻与借代
2) 比喻和比拟
3) 比喻与象征
4) 排比与对偶
5) 设问与反问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后教师依情况补充如下
关于(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关于2):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a) 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b) 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c) 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d) 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关于3):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关于4):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a) 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b) 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c) 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关于5):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三)典型试题
1.下面不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是:
A.烟囱发出呜呜的声响,犹如在黑夜中哽咽。
B.被暴风雨压弯了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刚从睡梦中苏醒。
C.远处林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
D.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2.下列句子在修辞运用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这几天跟过节一样热闹。 B.那里的蔬菜跟水果一样贵。
C.他的脸色跟纸一样白。 D.这里的老鼠跟猫一样大。
解析:
此例考查辨析修辞方法正误的能力。比拟又称拟人。例①也考查辨析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的能力。A句中的烟囱“哽咽”、B句的花草儿“伸着懒腰”、D句中的水珠“偎依”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C句用的是比喻的手法,把闪闪发亮的“远处林舍”比作“姑娘送出的秋波”。因此答案是C。例②考查辨析比喻句与比较句的能力。构成比喻的本体与喻体应是性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类事物,A、C、D三句能构成比喻,B句的“蔬菜”与“水果”是同样性质的东西,句中的“一样”只是它们的价格,属比较。所以,答案是B。
例①和例②代表着两种测试方式。例1是题干给出了辨析的对象;比拟,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直接从辨析对象入手去找出没有用这种手法的句子。例②是题干没有给出辨析对象,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从“三句”中归纳出辨析对象(修辞方法)是什么,再找出与辨析对象不同的一句,如果辨析对象归纳错了,就不能准确答题。因此,一般说来,后一种测试方式的难度要大一些。
3.下列各句中比喻词用的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看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解析]答案是B。B句脚步“踩在棉花上”应当是松软无力的感觉,无法与“轻快”作比。
4.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像战鼓一样。
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纠纠地守卫在道路两旁。
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也是必要的。
[解析]答案是A。A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B项把空洞的话比作“战鼓”,不妥。C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但把蒲公英比作“雄纠纠”的卫士,不当,反而影响了表达效果,D项运用排比,但“自学”、“努力”、“独立钻研”不能并列,自学已经包含了个人努力,个人努力包含了独立钻研。“适当”、“相互”、“集体”说的角度不一,“适当”是讲程度,“相互”和“集体”说的是讨论的形式,三者也不能并列。
5..对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方法和它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一泻而下的自然美。
B.用夸张的手法,极力表现荷塘上月色的清朗纯洁。
C.用比喻的手法,描绘荷塘上月光的清纯柔和。
D.用拟人手法,描写月夜的寂静安宁。
解析:答案为C。原文中没有使用夸张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而是比喻,但A项的理解没有 抓住喻体“流水”的特征,而C项都抓住了,故C项为最佳答案。
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要首先理解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
(四)练习巩固一:指出下列歌曲中所使用的修辞格
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高压电线云中走,清清的河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洒。”
析:优秀的流行歌曲,在化抽象为形象,化单调为生动方面很花了工夫,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词。在修辞的运用方面,用得最多的是比喻。最后两句运用比喻,将色彩、形状锤炼得很美。
2、《马儿啊,你慢些走》:“马儿啊,你慢些走外慢些走,这一条林荫小道多清幽。别让马铃敲碎林中的寂静,你看那姑娘,正啊在楼前刺绣。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好像是为姑娘的歌声伴奏。晚风扬起了温柔的翅膀,永远随我的马儿走。”
析:“别让马铃敲碎林中的寂静”,运用拟物,“路旁的小溪拨动了琴弦”,运用了拟人,增添了诗情画意。
3、《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数九寒冬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析:一拟人能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运用拟人可以描绘出色彩鲜明、内涵丰富的形象。个“踩”字绘出了红梅凌霜傲雪的飒爽英姿,“何所惧”写出了红梅对困难挫折的蔑视,“丹心向阳”则抒发了火热的革命激情,表现了无比坚定的革命信念。
4、《还珠珠格格》的主题曲《不能和你分手》。其中有这么几句:“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当河水不再流,当时间停住日夜不分,当天地万物化为乌有……当地球不再转动,当春夏秋冬不再变幻,当花草树木全部凋残,我还是不能和你分手。”
析:夸张则可以展开联想,创造气氛,增强感染力。明快的旋律使诸多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们心驰神往,火辣辣的歌词更让少男少女们心痴神醉。我们知道两人相爱时常说“爱你到地老天荒”。似水流年,人生短暂,长相厮守到地老天荒,就够夸张的;这几句歌词则更是夸张之上的夸张。山峰无棱,河水停滞,昼夜不分,地球不动,四季无序,草木凋尽,这些现象绝对不会也不可能发生,可见其爱的痴情,情的忠贞。前一句把爱延伸到地老天荒,但此后如何不得而知;而这几句歌词则在地老天荒之后,“还是不能和你分手”。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爱’绵绵无绝期”!其想象不可谓不大胆,不可谓不奇特。正因如此,情侣们才可以“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这几句歌词情浓如火、激情澎湃,可以说是一篇热情洋溢的爱情宣言。
5、《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肩膀,挽起高山大海。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析:排比可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运用排比往往取得气势如虹、激情飞扬的艺术效果。听着响遏行云的旋律,一幅长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唐古拉山的源头溪流潺潺,瞿塘峡激流澎湃,涛如雷鸣,巫峡隽秀婀娜、曲径通幽,西陵峡滩多水急、形势险恶,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蔚为壮观,黄州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采石矶江中映月,留太白遗风,金陵城下江水奔流,荡涤着秦淮笙箫,六朝金粉,入海口海天空阔,茫无涯际。正是长江连通了雪山与大海,沟通了远古与 未来,也正是长江滋润着一方方肥田沃土,哺育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长江是中华民族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东方巨龙腾飞的不竭动力。长江这条母亲河在新的时代青春焕发,表现出了意气风发、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一系列排比句的运用表现了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还不复回”的豪迈气势,写出了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
(五)练习巩固二:修辞的运用练习
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析: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可即兴演唱了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歌《苦乐年华》:“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生活是一根线,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生活是七彩缎,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生活是一片霞,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呀;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个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并以此为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让他们的思维从原点射向四面八方。在此基础上,可再回过头来引导学生结合考题展开“笼天地于形内”的相似联想,在心灵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学生可写出了许多精彩的句子,如“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五十年像一个赛场,有平淡也有精彩”、“五十年像一部戏剧,有低谷也有高潮”、“五十年像一条大路,有崎岖也有平坦”。根据前后对应的原则,后一句分别为“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大路向前延伸”。解这类题目思维发散是核心,排比、博喻是关键,因为它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抓住这两点就等于扭住了此类题目的牛鼻子。
(六)作业:分析下列古代诗词中所用的修辞
1、“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七)仿照下面例句,以不同的职业开头,写出两个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
例句: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
(1)、 , , 。
(2)、 , , 。
(八)、试以"纪念碑"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各写一个比喻句。每个句子都应和题目的具体要求相吻合。
(1)以"纪念碑"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并采用至少两种其他景物对它们进行衬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驿山苍翠,江水澄碧,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红军烈士纪念碑,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深情地注视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注视着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映衬恰当、比喻贴切、语句通畅各占1分)
(2)以"纪念碑"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并要求揭示将某一事物(比喻的本体)喻为"纪念碑"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伟大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和苏轼,还有曹雪芹和鲁迅,用他们令人着迷而又撼人心魄的诗文,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
纪念碑。(比喻恰当、揭示原因、语句通畅各占1分)
(九)、表情朗读 2003年北京卷 话题:转折
笑看风云
喜欢在无意中感受真诚,喜欢在一瞬间抓住永恒,喜欢在痛苦的经历中体验幸福的预言,喜欢在生生命窄窄的过道口欣赏它的宽宏博大。
我们不能预知未来,却可以作出选择,用心灵,一如痛楚,一如人生。
痛楚作为生命的一种感觉,本不必去赞美它,但它作为生命的对立面又激励着生命,诠释生命。无知的人在痛苦抱怨、消沉和堕落,而我选择享受痛楚,在享受中学会坚强、奋发和珍惜!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岁月从指逢缝间溜走,年华在不知不觉中老去。曾经的几度飞花;曾经樱桃又红芭蕉再绿。也许很多人会暗感喟人生的无常,不知老之将至,愁满心怀,而我选择用微笑和从容、用广博和坦然面对人生、面对死亡。聆听花开的声音,昭示着绚丽辉煌;聆听花落的低吟,蕴含着宁静淡美。也许,旧事变黄,人变老,但不变的惟有一颗心,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变幻无常的世界里,静观潮起潮落,坐看云卷云舒。
也许,很多人磕磕碰碰、寻寻觅觅一生只为了一个天涯梦,而梦与现实并非咫尺,过度的执著与认真熬白了双鬃,憔悴了容颜,是否更添了几缕惆怅与惘然?而我会选择放弃,寻一个更适合的目标,既然找不到"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何不寻一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净土?既然无法欣赏"明月共潮生"的佳景,何不煮一壶菊花酒,邀疏星共饮?从一幅风景里,看出另一种色彩,也是人生的哲理和和诗韵。
在喧嚣中,我选择宁静;在浮华中,我选择淡远;在痛楚中,我选择幸福的甜蜜;在坎坷中,我选择一段完整的人生。我无悔亦无怨,因为这都是我心灵的映射,心灵的选择。天边风起,天边云散,我的微笑染半天红霞,我的心灵荡涤数里云烟;即使沧海变桑田,即使海枯和石烂,我的笑容依旧,情怀依旧。
笑看风云,日月可鉴;一颗真心,天地为证。
精点精评
这是一篇包含着诗意和哲理的散文.散文是心灵的散步,本文很有散步的那份轻松,或行或上下止,款款走来,徐徐远去.没有惊天动地,却有一份真实和恬淡。
这篇文章的语言是出色的,许多句子对仗工整,骈散相间,很有韵律。首末两处的排比,分别是用“我喜欢……”、“在……,我选择……”这两种句式构成,错落有致,层层深入,丝毫没有罗嗦、累赘之感而且还前后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显得非常整齐。
文中的第四个自然段,就是本文语言特色最突出的段落之一。“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静观潮起潮落,坐看云卷云舒”等这些对仗、平仄都十分严谨的诗句,“樱桃又红,芭蕉再绿”、“旧事变黄”等这些闪动着智慧的富有创造性的词句都让人为作者的语言功底赞叹不已。
第三课时
句式仿用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仿写的题型。2、 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同教学目标2。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授: 由一副对联导入。对对子是我国古代提高语文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中学生很少学习对对子了,但有一种题型与对对子很相似,这就是句子仿写(板书)。它对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因此,它也是高考常考的题型。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题型。(展示教学目标:用小黑板或口述或板书)。
(二)分析特点:
1.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方式。对于句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语法的角度:研究句子有哪些格式,各种格式的句子是怎样构成的,叫做“结构句式”。结构句式包括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又有单词句和短语句,复句又有多种类型。二是修辞的角度:研究哪一种格式的句子最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思想感情,更具有说服人、感染人的表达效果。因为子的结构不同,语气也就不同,表达效果也就随着有所不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除了“语气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之外,还应包括特殊语序、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等。从语法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静态分析,偏重于认识和理解,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正确无误的问题。从修辞的角度研究句式是对语言现象的动态分析,偏重于运用,主要解决怎样做到使语言表达形象、生动、鲜明、有力的问题。
2.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中所说明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属于修辞的范畴,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技能,而非语言分析的能力,其能力层级当在D等(应用),而非B等(理解)。
仿例造句是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较新的题型,同时,它又是难度较大的题。这类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谐调等方面。它是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题,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 三)、解题思路: 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A)明确仿照内容;
1、语法角度
(B)找全其模仿点; 2、修辞角度
3、色彩角度
4、表述角度
(C)确定陈述对象;
(D)开始尝试模仿。
(仿用句式,要找全句式上的模仿点。近年来高考考仿用句式,经常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仿用句式时,要同时符合修辞方面的要求。仿用类试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综合性,不只是单纯对句子结构方式的模仿,同时还会兼及内容和修辞等多方面的要求,难度自然要大大增加。)
(四)、例题讲解: 句子的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从句式角度看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也就是侧重于整句,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种类型:嵌入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 例1.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7题,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简析:此题考查句式的运用和修辞方法和运用。能力层级为D级。 这种题型比较新颖,是1998年句式题的延伸,这种类型比较灵活,一是从命题角度看,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且提供答题的情境;二是从学生答题看,有一定的自由空间,答案也不是唯一的,确实如命题人撰文讲得那样,“给考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仔细分析给的句式特点,有利于解题,也有利于做题。(1)打比喻。文中列出三个类似的比喻句子(像),那么也要造类似的比喻句才可以。可以写“五十年像一首歌曲”,“五十年像一个赛场”,“五十年像一部戏剧”,“五十年像一条大路”等等。(2)前低后扬。从“有急流也有缓流”,“有冷色也有暖色”可以看出,前者表低落,后者表扬起,那么在拟定新句子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这个特点。与上面对照,可以写“有低音也有高音”,“有失误也有成功”,“有平静也有高潮”,“有弯曲也有笔直”等等。(3)前后照应。“长河永远奔流”照应“有一条长河”等,那么续文也应照应上文的内容,可以写“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大路继续向前”等等。
参考答案: 五十年像一首歌曲 ,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第二种类型:嵌入式续写式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如:
例2.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6分)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 , 。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 。
简析:此题是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参考答案:①(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②(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第三种类型:嵌入式命题式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式仿写。如:
例3.仿用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33题,4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简析: 这道题所考查的内容,包括《考试说明》中关于句子和修辞及语意连贯三条,能力层级为D级。表述角度:学习
此题仿写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要求一样。要求认真看清例句的句式特点:即两个并列的比喻句。做题要善于联想,做到比喻得当。
试题的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是必须以“时间”作为本体;二是必须写出两个并列关系的比喻句。如果再仔细分析,本题的要求还有三点:一是比喻中本体必须出现,可以是明喻或暗喻,但不能是借喻;二是每句话的两个分句均为主谓句,后一个分句为兼语式;三是前后两分句的语意必须衔接,后一个分句应对前一个分句从功能及作用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如将书籍比作梯子,下面紧接着就写梯子能“引导”人“登”上殿堂,又如将书籍比喻成“钥匙”,下面就说它能“开启”心灵之窗。
参考答案: 时间好比一个良医,它能教我们医治流伤的血口。时间如同一位慈母,它将帮助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
时间如同一位法官,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而无私的。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在人们的脸上画出了人生的苍桑。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好比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涤去心灵的杂质。
●如以“北京”开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参考答案:北京好比一颗心脏,它连着亿万中华儿女跳动的血脉。北京如同一扇窗子,它能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
例4.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6题,4分)
(1)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2)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简析:(以下为江苏高考阅卷点对该题阅卷的补充说明。)
①不在题目规定的“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该题不得分。
②要求(1)(2)两句所选的词一致。如果不一致,最高只能得2分(总分4分)。
③(1)句式要求:联合词组[友谊(勇敢)(信任)+□□]+动宾词组。
④(1)内容要合理,明显不合理的如“勇敢和坚定产生光明”,不得分。
⑤(1)句式不符,内容合理举例:“友谊是心灵的桥梁”“关心和信任,给人温暖”“勇敢和努力定会成功”“患难中的友谊是真正的友谊”“勇敢和友谊让你成功”,均得1分。
⑥(2)句式相仿,要求:a\陈述对象作主语的主谓宾结构。但用“是”“像(似)(仿佛)”组成的句子不属“相仿”范围。b\构成排比,所用的三个动词不要求相同。
⑦(2)类比恰当,要求有二:a\前面两句至少有一句是具体的实在的事物的说明。b\因为以“友谊”“勇敢”“信任”作为陈述对象,因此它的含义是积极的,前两句应与之一致。注意:照抄原句中的任何一句,即不得分。
⑧(2)举例:
“土地出小草,鸡蛋出小鸡,勇敢出英雄”,2分。
“蝌蚪变青蛙,蚕变蛾子,友谊变真情”,2分。
“佛靠一炷香,树靠一张皮,友谊靠沟通”,2分。
“森林丢弃沙漠,大海丢弃陆地,勇敢丢弃懦弱。”,1分,扣“丢弃”用得不恰当。
“糖类给人能量,脂肪给人热量,友谊给人力量”,1分,扣句式。
“风推动帆,水托起舟,友谊送你到幸福的彼岸”1分,扣句式。
“路是地上的通道,桥是河上的通道,友谊是思想上的通道”,1分,扣句式。
“亲情是定心丸,温情是小棉袄,友谊是雪中炭”,0分,扣句式,扣类比。
⑨参考答案:勇敢和无畏等于胜利。刀剑克硬木,水克火,勇敢克困难。
第四种类型:嵌入式开放式
1、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如:
例5.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段排比句
简析: 此题只限定的内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种多样,比较灵活。如比喻式排比,对比式排比等。主要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
参考答案:虚心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2、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容。如:
例6.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2001年全国春季高考试题第26题,3分)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比喻+疑问)
简析: 参考答案:勤奋是成功的基石,登上了多少难攀的台阶?
(五)作业 :
1、北京卷 2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要求: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含的理趣作简要说明。(4分)
“半”字是一个很普通的字,可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半”字的巧妙运用,却可以表达出诸多理趣。比如:“行百里者半九十”,意在提醒人们最后的坚持尤为重要。又如,
意在 再如, 意在
以上这些话,借助“半”字,生动地道出了耐人寻味的生活体验或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 23.(4分)(略)
2、福建卷 18、 请为下面的消息拟一条导语。(不超过40字)(3分)
最近,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和欧洲南方天文台说,天文学家去年利用位于智利的超大望远镜拍摄到另一个“太阳系”行星的照片。这颗系外行星的体积是太阳系最大行星(木星)的5倍,温度是它的10倍。这颗系外行星围绕一颗年轻的棕矮星运行。但棕矮星与行星很难区分。天文学家早先说过他们发现了一个距离地球230光年的物体围绕棕矮星运行,亮度仅为后者的1/100。但他们不能确定这个物体是一颗棕矮星,还是绕棕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可今年早些时候的观测报告根据它一年来的运动轨迹证明,该物体确实是系外行星。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次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
导语:
第四课时
仿 写 练 习
一、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二、课型: 练习课
三、教学设想:学生先做,教师以检查提问方式让学生自我纠正。
四、教学程序:
1、检查上次作业
2、福建卷 19、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参考答案: 18(3分) 导语示例:欧洲科学家最近表示,他们相信自己第一次拍到了另一个“大阳系”的行星照片。
19.(4分)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3、广东卷 2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参考答案:
4、全国卷(河南 河北 安徽 山西) 19、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参考答案: 19、答案略
5、全国卷(黑 吉 桂) 20.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您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6分)
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不超过50个字)
5、参考答案:20. 略(理由表述连贯给2分;符合课文特点给4分)
6、 全国卷(四川 云南 贵州 陕西)
20. 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答案略。
7、湖北卷 23.(4分)⑴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庇小树,反而妨碍了小树的生长。作者借此讽喻了当今社会种因过度呵护溺爱而导致的弊端。⑵(略)
8、江苏卷 22.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5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参考答案:22、(5分) ①符合“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
②要有比较。 ③语句通顺
9、江西卷 24.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6分)
参考答案:爸爸:今天是您的生日,你在千里之外为事业、为家人的生计奔波,正因为有您,我才能坐在教室中参加高考,我一定会像您一样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庭,对得起自己。祝您生日快乐!
10、 山东卷 23.请拟一条以“食品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形象生动,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
24.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跟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4分)
〔例句〕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幸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参考答案:24.例句: 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 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11、天津卷 22.汉语中“AB” “AABB” “ABAB”式的词语,请另举出与示例相同的两组词语。(2分)
例: 热闹 热热闹闹 热闹热闹
答:
、重庆卷 23.以下面句子为本体,写出一句与之句式相同并构成比喻关系的话。(2分)
所有的努力并非都能成功,但不努力绝不可能成功。
写的话是: 。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教学过程:
考点要求与应试提示
《考试说明》规定为“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本考点的考查目的在于检查考生准确传递信息的能力。
“简明”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简”反映的是量的要求:1所说的话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明”含有效果显著的要求: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避免啰嗦;4井井有条。
“连贯”是表达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连贯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语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得体”就是根据语境条件使用语言,即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必须明白: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么说效果不好,怎么说效果好;怎么说有分寸,怎么说没有分寸。既要考虑说话者自己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考虑听话者的诸多情况,并根据不同交际场合、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方法指导
“简明”的要求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不专门命题,多与其它考点结合。如试题中要求几字答完,便可视为此能力要求。在本考点中也多以考“连贯”、“得体”为多。下面重点就“连贯”、语句连贯题,就是要像过马路一样,要看清交通岗上的指示灯,一个选“得体”来作分析。
连贯就是上连下贯,承前递后。语言连贯题在高考中经常遇到,其解题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在此借用“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的方法作点分析。
1、集中一致。过马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决不可心不在焉。作语言连贯题也是如此,既要总体把握语段中心,又要看清上下语境,思想保持一致,前后贯通一气。这个“集中”,这个“一致”,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无论怎么出题,只要想到这个“集中一致”,就可以不变应万变。什么前后主语一致啊,统统可以从容应对,既不繁琐,又有实效。比如下面两个句群,哪个衔接更好呢?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这两句话所写观察角度是一致的,都是由远而近。但①句前后主语不一致,一是方位短语“山顶上”,一是“宝塔”,而②句的主语前后保持一致,都是“宝塔”。所以,②句相对说更连贯些。
2、左顾右盼。走到十字路口,尤其要注意前后左右的来往车辆,小心谨慎地通过去。做语言连贯题何尝不是如此?光看上文或只看下句都可能导致“车祸”。请看’97全国高考题第8小题——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泰山的南天门又叫三天门,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为“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视千嶂奇观”。
A.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B.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
C.元代石刻“天门铭”在门外西侧。门两旁有石刻一副,
D.门外西侧有元代石刻“天门铭”。一副石刻对联在门的两旁,
这道题,先看语境上下可承接“三天门”而初选B、D两项,再看语境下文判定答案为B,而D项后一句没有与上下文的介绍对象(“三天门”)保持一致。
3、“红灯停,绿灯行”。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遵守交通规则。这规则就是“红灯停,绿灯行”。做项就是一盏灯,孰红孰绿,自见分晓。例句下面这道’88全国考题——为画线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面的石头都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这道题,A项的“五彩”与原句凄凉的气氛不一致,可谓黄灯,不能闯;C项的“对岸”与原句所站角度不一致,也是黄灯;D项航船及“对岸”均不合原文语境,显系红灯,更不能硬闯。只有B项格调和角度与原句保持一致,属于“绿灯”,可以顺利通过。
以上三点分开来介绍是为了理解方便,其实在做题当中是套连环动作,是为“过马路法”。用此法来解答’98全国高考题第9小题(说是排序题,其实是连贯题),可谓游刃有余。先看原文语境,上下是写国务院要求企业怎么做,可某工厂的领导却不执行,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说该厂不执行的具体情况和严重后果,因此选C项无疑。该项前半句先讲不传达指示,再讲不购置设备;后半句先讲没人管理,再讲污染严重。这种顺序既呼应上文,又合乎逻辑。
另外要注意,有的语句看似主语不一致或者角度不一致,但由于有了起承转合的关键词语或者采用了顶针句式、被动句式或兼语句式,就照样可以畅通无阻。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1.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92全国考题)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妈妈找了好久,最后才发现他,
B.但后来还是让妈妈给找到了,
C.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这道题,选A、D显然不行,主语与上下不一致;选C也不可,小明躲起来并不想被妈妈发现,“使”字就显得不妥;只有选B项,用被动句,上连下贯,语脉畅通。
例2 .下面一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
①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②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这道题中有代词,为了连贯,可采用复指顶针手法,故②句当选。
(三)名题剖析与误点矫正
【名题一】:(2002年高考题)下面的句子前后脱节,请添加必要的词语,使之完整连贯。
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除计算机室、语言教室外,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崭新的实验大楼也已落成。
答:在:_________加上:_________
【解答分析】本题的语病是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的。这类语病出现的原因,是在写作的思维流程中,写作者头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些关键性的语言信息,缺少其间必要的语法填充性词语,形成了跳跃,也就是题干中所说的“前后脱节”。纠正这类语病的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填上一个核心动词,二是补充一个谓语。上面两种方法的任何一种,都可以使句子完整。考生答题,可以只凭语感。具备语法知识的学生,可以理性地判断语病之所在,比较自觉地纠正它。因此,也可以说,这道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学语法教学的作用。这类语病虽然是学生习作中经常出现的,但把这种现象从上下文中割取出来,学生是不难发现和纠正的,因此它是一道比较容易的题目,反映了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答案是:在“校园宽带网”前加“新增了”、“还有”一类动词性词语,或在“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后加“也应有尽有”、“也一应俱全”一类充当谓语的词语。
【名题二】:选出表达简明的一项
A和平是军人胸前最大的勋章。
B你说你要来,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
C驻港部队纪律严明,驻港以来,不拿香港人民的一针一线,不损害人民的一草一木,对香港人民秋毫无犯。
D还有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坡。
【解答分析】正确答案是A。B项中"眼睛"与"望穿秋水"重复,不简明;C项"驻港"重复;D"珠穆朗玛峰"与"山坡"不一致,"山坡"表意不明。)
【名题三】: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陈亮第一次走进建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
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解答分析】正确答案是C。此题考察礼貌用语,应依据语言的环境来问话,否则就不得体。A、B太冒失,D太生硬。
【名题四】:与下面这段话能衔接恰当的一句是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练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 。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解答分析】正确答案是A。此题关键应理清"木桶理论,短板效应"与游泳成绩的关系。"陈运鹏教练"也正是根据这一联系指出了提高运动员整体成绩的方法为"突出八个因素"。而B、C、D正走向语意的反面。
(四)能力训练与矫正巩固
例1:与下面的话衔接最顺当的一句是
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解题思路]:要做好此题,就是紧扣关键词“各有所长”和“二厂和三厂”。从顺序一致性来看,应先写“二厂”再写“三厂”,由此可以排除B、C两项。而D项又不能跟“各有所长‘呼应,也要排除。只有A项先讲“二厂”再讲“三厂”,又突出“各有所长”。A为正确答案。
例3:选择与原文衔接最好的一项。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_____。
A、就是缺少发现 B、就是要去发现 C、而是缺少发现 D、但是要去发现
[解题思路]:习惯上,“不是”不能跟“但是”搭配,由此排除D项。因原句有“美是到处到有的”,故不存在选择关系,A、B两项“就是”与“不是”构成选择关系,与句意
不符,要排除。只有C项“而是”与“不是”构成并列关系,符合句意。C为正确答案。
(五)课堂练习:
1、北京卷 22.把3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方括号(只填序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3分)
到了德胜桥。[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
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2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
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5分)
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
教授。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第六课时
简明、连贯、得体
一、教学目标:通过练习掌握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
2、全国卷(黑 吉 桂)
18.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只填句子的序号)(3分)
①它们好像在外面等候了多时。
②在这里看星星,星星在你眼前亮起,一直亮到脑后。
③满天的星星肃然排列,迎面注视着你。
午夜走出帐篷,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 、 你仿佛把头伸进一座古钟里面,内里嵌满活生生的星星。我顿时明白了《敕勒歌》中为什么有“天似穹庐”的句子。
参考答案:18. ③ ② ①(答对一处给1分)
3、全国卷(四川 云南 贵州 陕西)
18.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3分)
{1}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2} 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3} 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4} 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5} 走出小城,郊外风景幽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6} 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参考答案: 18.(3分) ③①②④⑤⑥
4、湖北卷
22、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②我们都知道,门和窗有不同的作用。
③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幽会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④譬如从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⑤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答:
参考答案:六、(12分) 22. (3分)②⑤③①④
5、浙江卷
2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参考答案:24.(2分)②④①③25.(6分)
6、重庆卷
25.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5分)
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彼此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一切( )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1)将下面四个语句按恰当顺序填人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照应和衔接:
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
②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
③经济发展了
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2)为使语意连贯,适合填人两处括号中的关联词依次是: 、
(3)为使语意简明,文中应该删削的是: 。
参考答案: 25(1)④③①② (2)而、又 (3)彼此息息相关(或同呼吸,共命运)
1、全国卷(黑 吉 桂)
19.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主产"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参考答案:19. ①拜托 ②包涵 ③高寿
2、全国卷(四川 云南 贵州 陕西)
19.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6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邀请朋友到家里作客,可以说“下午我在家里等您来”,也可以说“下午我在家 您 ”。
(2)把自己的著作送给人,可以在书上写“请您多提意见”,也可以写“××先生 ”。
参考答案:19.(6分) (1)恭候 光临 (2)指正
3、全国卷(河南 河北 安徽 山西)
20、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的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十二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谏,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雅。(不超过40参考答案:
20、称呼得体(如称刘伯父伯母),表达简明(如写明具体时间、地点、邀请缘由等),措辞文雅(如使用“家父”、“寿辰”、“恭请”、光临”等)
浙江卷
4、浙江卷
25.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我翻阅《茶经》,1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2是喜欢喝茶?3还是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4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5
茶是本无名姓的人替它取了名,是拟人化了。不管名字代表它的出身、焙制过程,抑或冲泡时的香味,总是人的【甲】深情厚意(自作多情)。人就是霸道,喜欢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强加到茶身上,连累得茶也有尊卑高低了。
喝茶时顺便看看林中茶,是件有意思的事。蜷缩是婴儿,舒放自如为【乙】豆蔻年华(韵味最佳),肥硕即是阳寿将尽。一撮叶,看一生。
(1)将标点不恰当的两项填入下面的 中。(只填序号)(2分)
(2)从表达效果出发,就甲、乙两处是否要替换成括号内的词语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4分)
[甲]处: [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六、(10分)
23.(2分)略。
(1)②③
(2)[甲]处:要替换。“自作多情”为贬义词,与下文“霸道”“强加”的感情色彩相吻合,而“深情厚意”为褒义词。
[乙]处:不替换。“韵味最佳”不能照应上下文中的“婴儿”与“阳寿将尽,比喻前后不协调。
字)(5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