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鲁人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55阅读:
字号:小|大
荆轲 预习学案
设计人:杨彦福 审核人:程国栋 09-4-7
第一课时
一. 《刺客列传》主旨
这是一篇类传,依次记载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等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战国四大刺客-----要离、专诸、聂政、荆轲,
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 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 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 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荆柯 战国末期燕赵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赢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就不多写了。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高渐离的师傅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关于此传的传旨,在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中,只谈到“曹子匕首,鲁获其田,齐明其信;豫让不为二心”,专诸、聂政、荆轲之事不及一语。显然,这不是此传的全部传旨。细味全传,尽管这五人的具体事迹并不相同,其行刺或行劫的具体缘由也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则是共同的,这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扶弱拯危、不畏强暴、为达到行刺或行劫的目的而置生死于度外的刚烈精神。而这种精神的实质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太史公在本传的赞语中说:“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这也就是太史公对本传传旨的一种集中概括了。太史公是站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立脚点,带着他特有的身世之感和爱憎,来热烈赞歌他所一再称赏的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的。
二. 荆轲刺秦王背景简介:
荆轲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教学过程:
语言积累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嘿而逃去
祸必不振矣 北购于单于
心惛然 恐不能须臾
太子送至门戒曰 其意不厌
莫敢合从 使悉反诸侯侵地
秦王必说见臣 右手揕其匈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请辞决矣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图穷而匕首见 卒起不意
2. 古今异义
(1)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古义: 今义:
(2)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古义: 今义:
(3)且至于燕 古义: 今义:
(4)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 古义: 今义:
(5)足为寒心 古义: 今义:
(6)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古义: 今义:
(7)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古义: 今义:
(8)太子逢迎 古义: 今义:
(9)不知臣精已消亡矣 古义: 今义:
(10)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 古义: 今义:
(11)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 古义: 今义:
(12)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孤也 古义: 今义:
3. 一词多义
(1)之:卫人谓之庆卿 而之燕 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居顷之 擅巴、汉之饶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2)而:盖聂怒而目之 民众而士厉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3)使:使使往之主人 使者还报 使得至前 使得毕使于前
(4)其:其后秦伐魏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其后乃可图也
(5)及: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及政立为秦王 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6)为: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复为羽声慷慨 及政立为秦王
(7)故:故尝质于赵 故丹怨而亡
(8)以:以术说卫元君 酒酣以往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易水以北 柰何以见陵之怨 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 以次进
(9)固:固去也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固请毋让
(10)虽: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虽有管、晏
(11)于:徙于卫 荆轲游于邯郸 北购于单于
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言足下于太子也
(12)乃:其先乃齐人 其后乃可图也 乃造焉
(13)且:且至于燕 且非独于此也
(14)善: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 所善荆卿可使也
(15)见:柰何以见陵之怨 偻行见荆卿
(16)过:荆轲尝游过榆次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17)因: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因遂自刎而死 因而刺杀之
(18)足:足为寒心 行怨暴之怒,岂足道哉 而欲不可足也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19)数: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鄴 数困于兵
(20)举:又举兵南伐楚 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21)得: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 诚得劫秦王
(22)擅:擅巴、汉之饶 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23)间:以其间诸侯得合从 异物间进
(24)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终已不顾 不顾国家之大害
(25)发: 遂发 发尽上指冠 秦王发图
(26)然:然其为人沈深好书 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
4. 常见实词
卫元君不用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其少时与丹欢
欲批其逆鳞哉 然则何由
委肉当饿虎之蹊 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
旷日弥久 乃造焉 却行为导
明不言也 致光之言 敢有所道
尽纳其地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鄴
赵不能支秦 舍上舍 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微太子言 臣愿谒之 今行而毋信
秦王购之金千斤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人不敢忤视 请辞决矣 既祖 持千金之资币物 不敢举兵以逆军吏 比诸侯之列 至陛 前谢曰
愿大王少假借之 轲既取图奏之 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自引而起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王负剑 轲被八创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5. 常见虚词
与盖聂论剑 人或言复召荆卿 荆轲既至燕 酒酣以往
相乐也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其所游诸侯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稍蚕食诸侯 是固丹命卒之时也 燕国莫不知 不知吾形已不逮也
幸而教之曰 光窃不自外 方急时
6. 词类活用
盖聂怒而目之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必入臣 太子前顿首
於期乃前曰 其后秦日出兵山东以伐齐 稍蚕食诸侯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 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 燕王拜送于庭 发尽上指冠
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 又举兵南伐楚 太子受而舍之 臣海内之王者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7. 特殊句式
荆轲者,卫人也 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归而求为报秦王者 置之匈奴
可与谋 驽马先之
使悉反诸侯侵地 以试人
欲与俱 而为治行
待吾客与俱 见燕使者咸阳宫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故尝质于赵
窥以重利 嘉为先言于秦王
燕王拜送于庭 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
擅巴、汉之饶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熟读文本,把握文意。了解荆轲的性格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把握人物形象塑造的特点。
2. 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深、 解、救、教、敢、还、资、振、图、诏、被、兵、阵、私”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于、之、其、故、且、因”等虚词的用法。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用法句式 。
2. 对荆轲性格的把握。
3. 精彩的场面描写 。
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
2. 对荆轲行为的历史思考。
教学过程:一、内容梗概(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读书击剑——盖聂论剑——句践怒斥——结交渐离——太子求计——接受於期——引见田光——引见荆轲——田光自杀——太子委命——秦国破赵——燕国危难——刺秦准备——易水诀别——秦廷行刺——行刺失败——荆轲被斩。
二. 研讨探究
1. 文章写荆轲与盖聂、鲁句践的交往的两个细节,是否有损于荆轲形象的塑造?
否。
说明:
2. 写高渐离与田光这两个人物,对刻画荆轲有什么作用?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
说明:
3. 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分几步进行?
说明:
4. 分析一下易水诀别场面描写的作用
说明:
5. 本文人物形象塑造有何特色?
6. 荆轲形象有何特点?
沉稳隐忍,侠肝义胆、扶危济困,果敢勇决、不畏强暴、机智镇静、秉性刚烈。
三. 拓展延伸
1.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 赏析诗歌: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没:死,即“殁”字。
解释: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咏荆轲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义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大意:
燕太子丹善于收养门客,志向是到嬴姓的秦国报仇。要从招募的壮士中百里挑一选杰出的,年深日久后选中了荆轲。君子甘愿为知己者死,荆轲决定离燕国京都赴秦为太子丹报仇。荆轲启程前随行的白色骏马在路上嘶鸣,周围都是一片为其送行的慷慨激昂之气。荆轲的怒发撑起了高高的帽子,豪猛之气冲击着系帽的长丝带。在易水河边为荆轲摆酒设宴以壮行,周围坐席上都是英雄壮士。琴师高渐离以名为‘筑’的乐器奏出悲壮的乐曲,勇士宋义则高唱激人的歌声。岸边上哀风萧萧,易水中寒波淡淡。乐声中的‘商’调使人悲痛流涕,‘羽’调的高亢激越则使壮士动容。心中清楚这是一去不归的征程,但会将英明流传于后世。荆轲登车的时候果敢得没有回头后看,高速奔腾的马车朝秦国而去。快速行驶了万里之遥的路程,途中漫长曲折经历上千座城池。当向秦王晋献燕国地图时匕首一现就自然暴露出了刺杀一事,这使秦王嬴政大吃一惊而怔在那里。可惜荆轲的剑术不够精熟,这一举世奇功没能实现。荆轲这个人虽然死去了,但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却会千载流传。
3. 2002年岁末张艺谋导演影片《英雄》上映,社会反响较大,褒贬不一。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用自己特殊的目光关注《英雄》,除了唯美极致的画面、精彩纷呈的武打、以假乱真的特效、恢弘庞大的气势之外,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主题正好相反,请对比一下,作一评价。
四、课后训练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虏(lǔ)赵王 樊於(wū)期 拊(fǔ)心 箕(qī)踞
B.戮没(lù mò) 骨髓(sǔi ) 刎(wěn ) 惶(huáng )急
C.揕(zhèn )其胸 约契(qì) 变徵(zhǐ) 提(dǐ)秦王
D.偏袒(tǎn ) 扼腕(è wàn ) 濡(rú)缕 匕(bǐ)首
2.下列对通假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B.使工以药淬火 淬,通“粹”,cuì,精粹,聚集。
C.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陵,通“凌”,凌辱。
3.下列加粗字词类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进兵北略地 B.函封之
C.箕踞以骂曰 D.使使以闻大王
4.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常痛于骨髓 B.嘉为先言于秦王
C.燕王拜送于庭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下列加粗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拔剑,剑长,操其室。 室:名词,剑梢。
B.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动词,遭受。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形容词,刻毒。
6.下列对课文人物性格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荆轲:粗犷豪迈,沉着勇敢,见义勇为,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千载以下,还令人感到凛然而有生气。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B.太子丹:性格软弱,缺少勇敢的反抗精神,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只好采取行刺的办法。
C.樊於期:身为秦将,但因得罪秦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逃亡燕国。他对秦国之恨,是刻骨铭心的。但是为了报仇,能不能献出自己的头,这确是一个考验。樊将军为解燕国之患,为报自己之仇,毅然决然自刎。不失为一个反抗强暴的英雄。
五、美文欣赏: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侠客们踟蹰于史书里的血雨暗夜,徘徊在王朝中的腥风长堤。聆听历史的深处,我的心中被敬畏和感动填满。
十年练剑,一朝刺秦。易水河边,风萧水寒。他命定是弱者中的强者,却又是强者中的弱者。易水边,孤山下,车轮吱呀,衣冠纷翻。清癯忧郁的他,如一叶薄薄的剪影随风飘逝了,只闻见茫茫白水上,引吭之歌和着高渐离击筑之音,声声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从狂歌痛饮的燕市走向易水的路是漫长的。这回,他真的走了,毅然决然地走了。告别了烟花般灿烂,走进了历史的风霜,只给天地留下一脉侠气清香。
司马迁说“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并做《游侠列传》为侠客高唱赞歌;李白的《侠客行》也对侠客们倍加赞赏。晋人陶潜含泪而作《咏荆轲》,“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情调生动感伤。
今人陈凯歌使形如自戕的荆轲复活,波澜壮阔一部《荆轲刺秦王》,铿铿烈烈,催人泪下。荣辱成败,豪情慷慨怎能不教人情似阡陌、心如大海?
国家途穷日,英雄诀别时。自古艰难惟一死,而荆轲却从容赴死,悲壮苍凉,感动千载。
当我们为“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侠客们激情欢歌时,却忽略了大智大勇背后的沉重。知道了“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时,才明白侠义的不易。三人按功劳大小分两个桃子,不受桃即无勇。比较功劳以后,功劳小的两人羞愧万分,拔剑自杀;功劳大的觉得自己不仁不义且无勇,刎颈自杀。
侠为名节,为尊严,为知己者死。“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英雄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侠客一诺千金,不负于人。专诸鱼藏宝剑,聂政自剖腹亡,豫让涂漆吞炭,荆轲一去不还,又有墨家三百弟子替天行道赴汤蹈火。
侠之大者,乃大智大勇,为能一击必杀,既要殚精竭虑,又要舍生取义。身后,还要承担着法家“侠以武犯禁”的偏见和藐视。在主张“依法而治”的社会里,侠义还因为缺乏成文的规范和严谨的界定,被人诟病。
侠客们的仗义,在法制面前因随意性很容易伤害到秩序。其实,法治与侠义一脉相连,在法治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祖先以“侠义”命名的朴素正义,召唤着法治时代的价值诉求。勇于担当责任的法治政府,并不提倡高危险性质的“见义勇为”,但这决不意味着放弃“扶弱济危”的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是中国人最古老的道德传统之一。法治不仅是“依法而治”,还包含着服从自然正义、呵护天赋人权的内在涵义。侠义精神与现代法治秩序的成长并不相违背。
一千年前,骆宾王诗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千年后,荆轲的踪迹已全无保留,而他永绝的易水至今还在流淌。那侠性的骨香万古流寒,永不干枯……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