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3阅读:
字号:|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一、 导入: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上,有一些直言敢谏的名臣,比如比干、包拯、魏征,他们批龙鳞,逆圣听,冒着生命危险,为的是国家兴亡,为的是天下苍生。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对先贤们的无限崇仰之情,学习历史上著名谏臣魏征的名篇《谏太宗十思疏》,看他是如何直言进谏,表达自己强烈的爱国责任心的。
二、 明确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及重点句式
2、学习魏征强烈的爱国责任心
三、 介绍作者及背景
魏征
魏征,(580-642),字玄成。李世民称帝后,擢为谏议大夫,后任宰相。有善谏之名
背景
本文是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来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来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上四疏。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写得可谓语重心长 。 
四、诵读感知:
1、 学生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首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读时注意读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顿。本文共三段,找三个同学来读。(同学读完,注意点评,先肯定,后把读错的地方指出来,可以再给他读一遍。)


2、 (教师范读)
我来把课文给大家朗读一遍,注意听老师对语气地把握,对情感的体会
五、处理重点字词句(学生质疑,教师答疑)
通过诵读,我们对文意有了初步的了解,课前大家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大家对本课出现的重点文言知识的把握情况。大家看屏幕上的字词,我一会找同学回答。
古今异义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
  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今义:尽情。
2、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义:帝王
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3、 役聪明之耳目
古义:听力好,视力好
今义:智力发达,记忆力理解力强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    在……之下
  2.形容词作名词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安定的环境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
  3.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则思知止以安人
载舟覆舟
宏兹九德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注意体现出判断句的特点)
  2.介词宾语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体现出调的翻译原则)
    3、被动句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 理清内容:
思考:(分组讨论,四个人为一个小组)
针对当时出现的种种现象,魏征为国君提出了哪些中肯的建议?可以结合着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加强皇帝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即便是处在和平盛世,也要思虑潜在的危机。戒奢侈和滥用民力。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要知人善任,要从谏如流。
以民为本,民贵君轻
4、“十思”: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戒奢侈);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戒骄傲);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有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戒放纵);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馋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戒轻人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戒赏罚不公)。
“十思”的每一思都是先说太宗在居安现状下遇到的实际问题,再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可谓是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是对唐太宗的忠诚告诫。既体现了魏征对这些问题的深思熟虑,也表现了这位杰出谏臣的胆识和智谋。
大家想一想,在朝廷的一片歌功颂德声中,魏征这番逆耳忠言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使国君避免了很多失误,使皇帝及时警醒,使国家能长治久安。
因此在魏征死后,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我认为这是对魏征最好的评价。他超人的胆识和谋略,他冒死敢谏的精神,为国为民的一片忠心,他强烈的爱国责任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五、 拓展:
由魏征对国家的责任心,联系当今社会,联系自身,我们应该怎做?我们又能从魏征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我们对国家的强烈责任心又可以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大家说一说议一议,自由发言。)或者(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写一写)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