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典诗歌的几点技巧 (人教版高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6阅读:
字号:小|大
成安三中 杨莹莹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鉴赏古典诗歌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必考点,绝大多数学生在解读古典诗歌时常常会无从下手。诗歌是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的一种文学式样,其特点是用精炼的语言塑造形象来表情达意。要读懂一首陌生的诗歌,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外,还必须掌握一些解读诗歌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结合实例来谈一谈如何解读古典诗歌。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对比 企慕情境 人类精神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目标作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感受思想和道德的力量,受到美的熏陶,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宋代文豪苏东坡当年就说过:“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①诗人做诗是这样,读者读诗又何尝不是这样?倘或读诗一味追求解读内容一致,答案确定,这就犯了文学阅读之大忌,也就算不得“知诗”之人了。古典诗词的创作,并不全依赖创作者的显意识,诗歌的内在意蕴,有的诉诸其潜意识或非自觉意识,有的甚至是人类或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这就好比一座大冰山,冰山浮于水面上的部分,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当然是容易感受的,但冰山在水下的那个部分,就真有点“高深莫测”了。
一、突破诗歌答案禁区
长期以来,两极对立思维在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根深蒂固,其表现就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常常会遇到学生高举答案与我“争是辨非”的状况,于是,课堂上便花费不少时间与学生重新“求同存异”,即便这样,学生们还会唏嘘一片,仿佛老师犯了多大的罪过,只是会自圆其说罢了。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是思想观念的僵化和封闭造成了语文诗歌学习中的刻板,教条。
茅盾曾提出“现实主义是贯穿中国文学史的红线”的观点,后来的文学史教材基本上都加以遵循。在作家的评价上,凡是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百姓疾苦、阶级斗争的,都是最优秀的作家,而有些很有特色、很有成就的作家,可能因为不属于现实主义系统,就被戴上了感伤主义、唯美主义、甚至是形式主义的帽子。重视现实主义有它的合理性,在某个历史阶段甚至是必须的,但纵观整个文学史,用多维的眼光来公正客观地衡量文学成就,特别是考虑到生活和人的心灵世界的多样性和文学自身的无限丰富性,这种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两分的观念是存在很大缺陷了。
如果说上面说的误区侧重表现在对作家的思想倾向、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评价上是思想误区的一方面表现的话,那么内容与形式的两分是思想误区的另一个表现。这个误区更多地表现在对文学作品(诗歌)的整体认识上,尤其是对诗歌的艺术分析上。我们长期以来流行的观点是内容与形式一分为二,似乎文学作品(诗歌)可以一刀切开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内容,另一部分称为形式,或一部分称为思想,另一部分称为艺术。而在潜意识里,实际是认为形式即器皿,里面注入的液体便是固有的不变的内容,或者说,形式即包裹躯体的衣裳,而里面的躯体与其没有裹进衣裳之前的状态是一样的。这实际上是违反辩证法的,是机械论思想方法的表现。
文学史教材为了表述条理性的方便,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分开论述,是可以允许的,但也是不得已的;而如果就此形成一种思维方式,真的认为作品是由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两部分构成的,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最普遍的课文分析思路,就是先归纳出内容的几个要点,再归纳艺术特点的几个要点,我们就认为对作品的解读完成了。我们很少能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从作品整体构成的角度,甚至从形式要素切入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作品,我们除了两分法,找不到一些好的、既关系内容、也关系形式的切入点。其实,中国的诗歌理论就提供了这样的切入点,如意象、意境、气韵等概念,就是既与内容相关、又与形式相关的。
二、关于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心理学研究曾提到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沉积着人类世代经验的记忆,即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型。“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在宽阔而清浅的溪流中漫淌。”②与属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固有情感关系密切的原型意象,在我国的《诗经》民歌中多有出现,但我们在解读时常常忽略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样的句子无异于大白话,我们不禁要怀疑:“这也能称为诗吗?”“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园田。” 古人说的“趣”,其实正是作品透发出来的“生气”与“灵机”。陶渊明是在身边的普通事物中发现了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也只有在田园生活中,人与自然之间才存在和谐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闲适之趣”。难怪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要称陶渊明是魏晋“新自然派”的哲学家了③。
杜甫在《登高》中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夔州向来以猿多著称,峡谷以风大闻名。这里的描写,决非偶然,它是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的。首联登上高处,感受猎猎之风,聆听空谷猿鸣。移动视线,由高处又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诗一开始便有悲凉的气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画面是惨淡的,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但诗人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这上面,接着又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句中的“无边”、“不尽”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尽头?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其二》)以抒发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这两联,确实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三、注意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它们方式虽各异,但表达效果一样的,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白居易在《长恨歌》诗中以“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马嵬驿千古悲剧中令人刻骨铭心的一幕,而这一幕悲剧的受害者却偏偏又是悲剧的制造者。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马嵬(其二)》一诗中认为,这场悲剧的根源在唐玄宗自己身上,是他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才带来了安史之乱,结果他不仅失去了爱妃,空前强盛的唐王朝从此也走向了衰亡。这种深刻的历史反思正是通过对比手法来实现的。
在虚与实的对比中观照历史。开头“海外徒闻更九州”两句中,唐玄宗听方士说在海外仙山上寻访到了杨贵妃是“虚”,二人当初盟誓“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而未可知,也是“虚”。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是“徒闻”音讯,聊以告慰;是“此生休”,阴阳两隔,形影相吊,“此恨绵绵无绝期”。诗人将传说与现实、愿望与现实作对比,在对比中回顾历史,在巨大的反差中凸显现实的失落和凄凉,进而让人深思:悲剧的原因何在?
在治与乱的对比中渲染气氛,揭示原因。“虎旅鸣宵柝”,“六军同驻马”渲染出战乱中动荡紧张的气氛,更为紧张的是,“六军”“虎旅”却不是为了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为了发动兵变逼死杨贵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时二人在皇宫时“鸡人报晓筹”的宁静,“七夕笑牵牛”时的悠闲。在这种动荡紧张的气氛下,当初的宁静悠闲便越发令人留恋回味。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这种对比手法巧妙自然地启示人们去思考这场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原来诗句已告诉了读者答案:正是当初未能居安思危,贪恋女色、荒废朝政才酿成了二人“此生休”的悲剧。
在尊与卑的对比中抒发感慨。“四纪为天子”,尊荣之极;“卢家有莫愁”,平凡卑微。可是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并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的唐玄宗居然保不住自己的宠妃,甚至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享受家庭的幸福呢?诗人在强烈的对比和冷峻的诘问中抒发感慨,启发读者去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在解读一些古典诗歌时,如果能够注意到诗歌中对比的表现手法,在对比中分析内容,在权衡下感悟作者的情感,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企慕情境与人类精神
被各种教材选为课文的《诗经•秦风•蒹葭》,人们一般作为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但是毛传却笺曰:“一方,难至矣。”突出了双方被一水阻隔而难以相会的情境意蕴。如据此思路想开去,我们会发现,“在水一方”的情境在古典诗文中不断地出现,楚辞《九歌》中《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植《洛神赋》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还有苏轼《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如此种种其意境和情感的表现,都有与美人隔水相望的情境,似乎都可看成是《蒹葭》“在水一方”的情景再现!
若把《蒹葭》当爱情诗读,我们可以读出情感缠绵往复的特点。与此相似,汉代无名氏所作《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就是借用牛女故事重新演绎“在水一方”母题的好例,放在东汉后期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中读此诗,具有一种总体性的象征意义,它以“游子”与“思妇”为表征的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后则有唐代李商隐著名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鉴赏古典诗歌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必考点,绝大多数学生在解读古典诗歌时常常会无从下手。诗歌是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自我感受的一种文学式样,其特点是用精炼的语言塑造形象来表情达意。要读懂一首陌生的诗歌,除了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外,还必须掌握一些解读诗歌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结合实例来谈一谈如何解读古典诗歌。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对比 企慕情境 人类精神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目标作出了新的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感受思想和道德的力量,受到美的熏陶,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宋代文豪苏东坡当年就说过:“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①诗人做诗是这样,读者读诗又何尝不是这样?倘或读诗一味追求解读内容一致,答案确定,这就犯了文学阅读之大忌,也就算不得“知诗”之人了。古典诗词的创作,并不全依赖创作者的显意识,诗歌的内在意蕴,有的诉诸其潜意识或非自觉意识,有的甚至是人类或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这就好比一座大冰山,冰山浮于水面上的部分,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当然是容易感受的,但冰山在水下的那个部分,就真有点“高深莫测”了。
一、突破诗歌答案禁区
长期以来,两极对立思维在语文教材编写和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根深蒂固,其表现就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常常会遇到学生高举答案与我“争是辨非”的状况,于是,课堂上便花费不少时间与学生重新“求同存异”,即便这样,学生们还会唏嘘一片,仿佛老师犯了多大的罪过,只是会自圆其说罢了。究其根本原因,我认为是思想观念的僵化和封闭造成了语文诗歌学习中的刻板,教条。
茅盾曾提出“现实主义是贯穿中国文学史的红线”的观点,后来的文学史教材基本上都加以遵循。在作家的评价上,凡是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百姓疾苦、阶级斗争的,都是最优秀的作家,而有些很有特色、很有成就的作家,可能因为不属于现实主义系统,就被戴上了感伤主义、唯美主义、甚至是形式主义的帽子。重视现实主义有它的合理性,在某个历史阶段甚至是必须的,但纵观整个文学史,用多维的眼光来公正客观地衡量文学成就,特别是考虑到生活和人的心灵世界的多样性和文学自身的无限丰富性,这种现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两分的观念是存在很大缺陷了。
如果说上面说的误区侧重表现在对作家的思想倾向、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评价上是思想误区的一方面表现的话,那么内容与形式的两分是思想误区的另一个表现。这个误区更多地表现在对文学作品(诗歌)的整体认识上,尤其是对诗歌的艺术分析上。我们长期以来流行的观点是内容与形式一分为二,似乎文学作品(诗歌)可以一刀切开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内容,另一部分称为形式,或一部分称为思想,另一部分称为艺术。而在潜意识里,实际是认为形式即器皿,里面注入的液体便是固有的不变的内容,或者说,形式即包裹躯体的衣裳,而里面的躯体与其没有裹进衣裳之前的状态是一样的。这实际上是违反辩证法的,是机械论思想方法的表现。
文学史教材为了表述条理性的方便,把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分开论述,是可以允许的,但也是不得已的;而如果就此形成一种思维方式,真的认为作品是由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两部分构成的,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最普遍的课文分析思路,就是先归纳出内容的几个要点,再归纳艺术特点的几个要点,我们就认为对作品的解读完成了。我们很少能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从作品整体构成的角度,甚至从形式要素切入的角度,来分析文学作品,我们除了两分法,找不到一些好的、既关系内容、也关系形式的切入点。其实,中国的诗歌理论就提供了这样的切入点,如意象、意境、气韵等概念,就是既与内容相关、又与形式相关的。
二、关于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心理学研究曾提到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沉积着人类世代经验的记忆,即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型。“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同样的路线。它就像心理中的一道深深开凿过的河床,生命之流在这条河床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而不是像先前那样在宽阔而清浅的溪流中漫淌。”②与属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固有情感关系密切的原型意象,在我国的《诗经》民歌中多有出现,但我们在解读时常常忽略了。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样的句子无异于大白话,我们不禁要怀疑:“这也能称为诗吗?”“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本以言郊居闲适之趣,非以咏园田。” 古人说的“趣”,其实正是作品透发出来的“生气”与“灵机”。陶渊明是在身边的普通事物中发现了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也只有在田园生活中,人与自然之间才存在和谐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闲适之趣”。难怪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要称陶渊明是魏晋“新自然派”的哲学家了③。
杜甫在《登高》中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夔州向来以猿多著称,峡谷以风大闻名。这里的描写,决非偶然,它是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的。首联登上高处,感受猎猎之风,聆听空谷猿鸣。移动视线,由高处又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诗一开始便有悲凉的气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画面是惨淡的,同时也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但诗人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这上面,接着又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写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句中的“无边”、“不尽”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从这里我们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尽头?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其二》)以抒发自己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这两联,确实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三、注意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在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与静的对比、虚与实的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它们方式虽各异,但表达效果一样的,都是为了增加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白居易在《长恨歌》诗中以“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等诗句形象地描绘了马嵬驿千古悲剧中令人刻骨铭心的一幕,而这一幕悲剧的受害者却偏偏又是悲剧的制造者。晚唐诗人李商隐在《马嵬(其二)》一诗中认为,这场悲剧的根源在唐玄宗自己身上,是他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才带来了安史之乱,结果他不仅失去了爱妃,空前强盛的唐王朝从此也走向了衰亡。这种深刻的历史反思正是通过对比手法来实现的。
在虚与实的对比中观照历史。开头“海外徒闻更九州”两句中,唐玄宗听方士说在海外仙山上寻访到了杨贵妃是“虚”,二人当初盟誓“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而未可知,也是“虚”。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是“徒闻”音讯,聊以告慰;是“此生休”,阴阳两隔,形影相吊,“此恨绵绵无绝期”。诗人将传说与现实、愿望与现实作对比,在对比中回顾历史,在巨大的反差中凸显现实的失落和凄凉,进而让人深思:悲剧的原因何在?
在治与乱的对比中渲染气氛,揭示原因。“虎旅鸣宵柝”,“六军同驻马”渲染出战乱中动荡紧张的气氛,更为紧张的是,“六军”“虎旅”却不是为了保障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为了发动兵变逼死杨贵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时二人在皇宫时“鸡人报晓筹”的宁静,“七夕笑牵牛”时的悠闲。在这种动荡紧张的气氛下,当初的宁静悠闲便越发令人留恋回味。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这种对比手法巧妙自然地启示人们去思考这场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原来诗句已告诉了读者答案:正是当初未能居安思危,贪恋女色、荒废朝政才酿成了二人“此生休”的悲剧。
在尊与卑的对比中抒发感慨。“四纪为天子”,尊荣之极;“卢家有莫愁”,平凡卑微。可是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并开创了“开元盛世”局面的唐玄宗居然保不住自己的宠妃,甚至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样享受家庭的幸福呢?诗人在强烈的对比和冷峻的诘问中抒发感慨,启发读者去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在解读一些古典诗歌时,如果能够注意到诗歌中对比的表现手法,在对比中分析内容,在权衡下感悟作者的情感,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企慕情境与人类精神
被各种教材选为课文的《诗经•秦风•蒹葭》,人们一般作为爱情诗来解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但是毛传却笺曰:“一方,难至矣。”突出了双方被一水阻隔而难以相会的情境意蕴。如据此思路想开去,我们会发现,“在水一方”的情境在古典诗文中不断地出现,楚辞《九歌》中《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植《洛神赋》 “睹一丽人,于岩之畔,……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还有苏轼《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如此种种其意境和情感的表现,都有与美人隔水相望的情境,似乎都可看成是《蒹葭》“在水一方”的情景再现!
若把《蒹葭》当爱情诗读,我们可以读出情感缠绵往复的特点。与此相似,汉代无名氏所作《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就是借用牛女故事重新演绎“在水一方”母题的好例,放在东汉后期这一特定的时代氛围中读此诗,具有一种总体性的象征意义,它以“游子”与“思妇”为表征的人世间普遍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后则有唐代李商隐著名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杨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