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高中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9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能力目标: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  德育目标: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能力目标: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  德育目标: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2.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二.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1.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2.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3.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4.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三.教学回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能力目标: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3.  德育目标: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重点:研习第三、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6、教学回顾: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读准下列字词,掌握它们的写法: 褒禅 窈然 仆 碑 怠 胜 相 观  
2.学习本文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3.学习本文以事明理的写法及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教学重点:掌握以下实词和虚词: 
1. 一词多义----观  得  其  然           文言实词    者 夫 盖 
2.学习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的写法
教学课时:2教时 
第 一 教 时 
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背诵一、二自然段
一.导入新课: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 说说有哪些`记'文,这 些`记'文有什么特点. 初中学习过的游记文章有: 核舟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记'是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 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 你都了解些哪些?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 
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 
集><临时川集携带遗等. 
2.<游>文是王安石矢职回家时,浏览此山后所记. 
二.熟悉课文 
1.请生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2.读准下列字音: 
褒 庐 谬 窈 怠 惑 相 胜 圭 父 
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叙述,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叙述,记写游山情 
况;第三/四段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尖情况. 
三.学习第一、二段. 
1.根据课文注释及课下预习,翻译第一段. 
2.重点词语及句式 
⑴ 实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下--舍,读社,筑舍定居,名词用如动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⑵虚词  
盖音谬也--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 
盖余所至--发语词,也含有大概之意. 
⑶句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式判断句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概音谬也--同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舍于其址,即,始于其址舍,介宾 
短语后置. 
四.作业   熟读全文,翻译全文,背会前二段. 
五、教学回顾:
第 二 教 时 
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教学重点: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请生背诵1-2段. 
二.重点研读第三段 
1.请生翻译本段. 
2.掌握下列文言知识: 
⑴ 字词   于时--在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启后,可译作"对于这件事".           
⑵ 句式 
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3.讨论: 
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 "的重要性; 
⑶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⑷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 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议论,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 、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 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4.第四段,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三.总结全文 
1.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秘书的感想: 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今天来看,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四.讨论完成书后练习二,掌握"其'的用法及特点. 
关于"其"的几种用法: 
"其"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作代词和语气助词.具体用法如下: 
1.用作代词: 
(1) 代第三人称: 可译作 "他的" "他" "他们" "它" .例: 安求其能千也?<马说> 
(2) 作物主代词, 表领属关系,可译作 "他(它)的" "他(它)们 的" .例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 又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远指,可译作"那""那些".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4) 用在数词之前,表示"其中的"意思.例: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2.用作副词. 
(1)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作"大概""或许".例:圣人之 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 表示诘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3) 表示祈使,可译作"一定".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4) 表示未来,可译作"将""将要".例: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用作助词,表示加强语气. 
五.讨论完成练习三,学习掌握"观、名、文、求"等实词的用法.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五. 
2.完成同步练习各题.
七、教学回顾:





伶官传序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运用叙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能力目标:学习盛、兴、亡等词语的意义。 
3.  德育目标:理解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⒉介绍“序”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思考:①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四、具体分析
㈠中心论点
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概括庄宗一生的主要经历。
明确: ①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
②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③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
④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⒉庄宗灭敌立国,用了15年时间;由盛而衰,只有短短的3年。这一盛一衰的关键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探讨:  ①为什么用反问句提出中心论点?
明确:强调 “人事”(政治上的得失)的作用。
②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明确:例证法――后唐庄宗
                “得天下”之“盛”→天下豪杰莫能争
对比论证﹤“失天下”之“衰”→身死国灭天下笑
㈡具体论证
⑴ 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而“衰”又是什么原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    “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
⑵析“得天下”
a、  课文是如何表现他“得天下”之“盛”的?描述他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武。
明确: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忧劳可以兴国”﹤“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b、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明确: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c、小结  庄宗不忘世仇,重任在肩,兢兢业业,负矢前行,终得天下,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⑶析“失天下”  a、  庄宗“好俳优”,一些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致使“群臣愤激,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贿赂交行”,最后终于众叛亲离,不可收拾。课文怎样写其“失天下”之“衰”的?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泣下沾襟的悲惨情景。
明确:                      “仓皇东出”
“逸豫可以亡身”﹤“士卒离散”
“泣下沾襟”
 b、小结   庄宗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终如愿以偿,大功告成,便一改初衷,宠幸伶人,以致政纲倾颓,身死国灭。这一“盛”一“衰”、大起大落命运,再次突出“人事”的作用。评曰:“叙唐庄宗处,倏而英俊,倏而衰飒。凭吊唏飒,虽尺幅短章,有萦回无尽之意。”
㈢结论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应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还写第四段?
明确:引出教训,借古讽今
①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②含蓄批评朝政,讽谏北宋当权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课文小结
本文脉络清晰,首尾呼应,结构紧凑;叙事生动形象,精警有力;抒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明•茅坤《唐宋八十家文抄》卷七十一评:“这等文章,千年绝唱。”清•沈德潜《唐宋八大家读本》卷十四评:“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第一篇文字。”
六、教学回顾: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翻译全文。 
3、学习作者不轻信前人学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时间、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与苏轼相关的文学常识。 
2、读准句读。 翻译全文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翻译全文。 
教学要点:1、了解苏轼其人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读一篇苏轼的游记散文——《石钟山记》。(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文豪级的作家,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苏轼其人。 
1、苏轼简介:(阅读《创新课时训练》①第143页的内容,边读边完成如下摘记:①苏轼的基本资料;②苏轼文学成就的具体表现。读完进行交流、明确) 
①基本资料: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苏东坡集》和《东坡乐府》传世。 
②文学成就:散文——“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诗歌——开宋代诗歌新风,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豪放词派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移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送他的长子苏迈赴任经过九江湖口,游览石钟山后写的一篇游记。 
三、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一读) 
1、提出要求: 
⑴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课文大意。遇到疑问可同座交流、讨论。 
⑵轻声朗读课文,注意句内停顿。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及时正音、指导句内停顿。 
下列句中的停顿必须注意: 
⑴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⑵然/是说也 
⑶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⑷舟回/至两山间 
四、再读课文(二读) 
1、提出要求: 
⑴结合“课文思路剖析”②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⑵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句内停顿,争取读出语气。 
2、齐声朗读课文。检查再读效果,及时指出缺点。 
3、讨论问题,检查学生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⑴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⑵谁在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时候,犯了臆断的错误?(李渤) 
⑶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嘲笑) 
⑷对郦道元是什么态度?(惋惜) 
⑸作者对于自己找到了石钟山得名由来有何感触?(得意、骄傲)从何处可以看出他的得意与骄傲?(“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中的两“笑”) 
⑹他为什么有这种得意与骄傲?(1、众人皆错我独对 2、“终士大夫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我独于月夜绝壁之下探寻原因。) 
五、齐声朗读课文。(三读) 
六、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 
熟读课文1、2两段,试着进行翻译,标注出有疑难的地方。 
七、教学回顾: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