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31阅读:
字号:小|大
《中庸》节选学案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 《中庸》原是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 ”之一,《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字经》中有“ ”的描述。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查字典解词:
中庸
【词 性】
【褒 贬】
【近义词】
【反义词】
【释 义】
三、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 ”。
“ ”,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四、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解释画横线的字词:
(1)天命:
(2)率:
(3)莫:
(4)见(xian):
(5)乎:
(6)中:
(7)节:
(8)致:
(二)请结合文本具体阐述“中”“和”的含义:
参考答案: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四、阅读原文,回答问题。
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命之谓性 性:本性
B.中也者,天下知大本也 中:适合,符合
C.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措:放下
D.子庶民。则百姓劝 劝: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不勉而中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B.喜怒哀乐之未发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C.尊贤,则不惑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D.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答案:A项:就,连词 ; 并列,连词。
B项:助词,不译,取独; 的,助词。
D项:于(在),介词;于(比),介词。
C项:“则”,就,连词。
五、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
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六、中庸的主要原则(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
•
七、《中庸》名言积累
1、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 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八、课外阅读:
1、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
【注释】
①鲜:少,不多。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2、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3、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4、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
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第8章)
【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读解】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
5、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注释】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读解】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6、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9),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3)报:报复。(4)居:处。(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
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8)矫:坚强的样子。 (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深的道行。
7、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
【注释】
(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4)见知:被知。见,被。
【译文】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读解】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8、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15章)
【注释】
(1)辟:同“譬”。(2)迩:近。(3)卑:低处。 (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鼓,弹奏。翕(xi),和顺,融洽。耽,《诗经》原作“湛”,安乐。帑(nu),通“孥”,子孙。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读解】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 《中庸》原是 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 ”之一,《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三字经》中有“ ”的描述。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查字典解词:
中庸
【词 性】
【褒 贬】
【近义词】
【反义词】
【释 义】
三、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 ”。
“ ”,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四、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解释画横线的字词:
(1)天命:
(2)率:
(3)莫:
(4)见(xian):
(5)乎:
(6)中:
(7)节:
(8)致:
(二)请结合文本具体阐述“中”“和”的含义:
参考答案: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四、阅读原文,回答问题。
1.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命之谓性 性:本性
B.中也者,天下知大本也 中:适合,符合
C.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措:放下
D.子庶民。则百姓劝 劝: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不勉而中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B.喜怒哀乐之未发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C.尊贤,则不惑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D.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答案:A项:就,连词 ; 并列,连词。
B项:助词,不译,取独; 的,助词。
D项:于(在),介词;于(比),介词。
C项:“则”,就,连词。
五、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
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六、中庸的主要原则(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
•
七、《中庸》名言积累
1、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 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八、课外阅读:
1、最高的道德标准
【原文】
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1)!”(第3章)
【注释】
①鲜:少,不多。
【译文】
孔子说:“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读解】
正因为它是最高的德行,最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实行它。这正如我们要求“大公无私”,很少有人能做到,提出“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就比较容易做到了。要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难以做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小康”,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2、谁能食而知其味
【原文】
子曰:“道(1)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2)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3)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第4章)
【注释】
(1)道:即中庸之道。(2)知者:即智者,与愚者相对,指智慧超群的人。知,同“智”,(3)不肖者:与贤者相对,指不贤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读解】
还是过与不及的问题。正因为要么太过,要么不及,所以,总是不能做得恰到好处。而无论是过还是不及,无论是智还是愚,或者说,无论是贤还是不肖,都是因为缺乏对“道”的自觉性,正如人们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一样,人们虽然也在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3、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原文】
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1),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2)!”(第6章)
【注释】
(1)迩言,浅近的话。迩,近。(2)其斯以为舜乎,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其,语气词,表示推测。斯,这。“舜”字的本义是仁义盛明,所以孔子有此感叹。
【译文】
孔子说:“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读解】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既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又是杰出的领导艺术。
要真正做到,当然得有非同一般的大智慧。
困难之一在于,要做到执两用中,不仅要有对于中庸之道的自觉意识,而且得有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识见。
困难之二在于,要做到隐恶扬善,更得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气度。对于一般人来说,不隐你的善扬你的恶就算是谢天谢地了,岂敢奢望他隐你的恶而扬你的善!
如此看来,仅有大智慧都还不一定做得到隐恶扬善,还得有大仁义才行啊。
大智大仁的舜帝毕竟只有一个,不然的话,孔圣人又怎么会感叹又感叹呢?
4、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原文】
子日:“回(1)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2)而弗失之矣。” (第8章)
【注释】
(1)回:指孔子的学生颜回。(2)拳拳服膺:牢牢地放在心上。拳拳,牢握但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著,放置。膺,胸口。
【译文】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处,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让它失去。”
【读解】
这是针对前一章所说的那些不能坚持中庸之道的人而言的。
作为孔门的高足,颜回经常被老师推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在中庸之道方面也不例外。
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这是颜回的作为,也是孔圣人“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的风范。
5、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1),爵禄可辞也(2),白刃可蹈(3)也,中庸不可能也。”(第9章)
【注释】
(1)均:即平,指治理。(2)爵,爵值,禄:官吏的薪俸。辞:放弃。(3)蹈:踏。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
【读解】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6、什么是真正的强
【原文】
子路问强(1)。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2)宽柔以教,不报无道(3),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4)。衽金革(5),死而不厌(6),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7),强哉矫(8)!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9),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0章)
【注释】
(1)子路:名仲由,孔子的学生。(2)抑:选择性连词,意为“还是”。而:代词,你。与:疑问语气词。(3)报:报复。(4)居:处。(5)衽:卧席,此处用为动词。
金:指铁制的兵器。革:指皮革制成的甲盾。(6)死而不厌:死而后已的意思。(7)和而不流:性情平和又不随波逐流。(8)矫:坚强的样子。 (9)不变塞:不改变志向。
【译文】
子路问什么是强。孔子说:“南方的强呢?北方的强呢?还是你认为的强呢?用宽容柔和的精神去教育人,人家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就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读解】
子路性情鲁莽,勇武好斗,所以孔子教导他:有体力的强,有精神力量的强,但真正的强不是体力的强,而是精神力量的强。精神力量的强体现为和而不流,柔中有刚;体现为中庸之道;体现为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宁死不改变志向和操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强。
说起来,还是崇高的英雄主义,献身的理想主义。
不过,回到《中庸》本章来,孔子在这里所强调的,还是“中立而不倚”的中庸之道,儒学中最为高深的道行。
7、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1),后世有述焉(2),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3)。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4),唯圣者能之。”(第11章)
【注释】
(1)素:据《汉书》,应为“索”。隐:隐僻。怪:怪异。(2)述:记述。(3)已:止,停止。(4)见知:被知。见,被。
【译文】
孔子说:“寻找隐僻的歪歪道理,做些怪诞的事情来欺世盗名,后世也许会有人来记述他,为他立传,但我是绝不会这样做的。有些品德不错的人按照中庸之道去做,但是半途而废,不能坚持下去,而我是绝不会停止的。真正的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读解】
钻牛角尖,行为怪诞,这些出风头、走极端欺世盗名的搞法根本不合中庸之道的规范,自然是圣人所不齿的。
找到正确的道路,走到一半又停止了下来,这也是圣人所不欣赏的。
唯有正道直行,一条大路走到底,这才是圣人所赞赏并身体力行的。
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这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这也是圣人所赞赏的精神。
以上几章从各个方面引述孔子的言论反复申说第一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这一概念,弘扬中庸之道,是全篇的第一大部分。
8、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原文】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2);辟如登高,必自卑(3)。《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4)。”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第15章)
【注释】
(1)辟:同“譬”。(2)迩:近。(3)卑:低处。 (4)“妻子好合……”:引自《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妻与子。好合,和睦。鼓,弹奏。翕(xi),和顺,融洽。耽,《诗经》原作“湛”,安乐。帑(nu),通“孥”,子孙。
【译文】
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读解】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都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的意思。
万事总宜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效果适得其反。
一切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切近的地方做起。要在天下实行中庸之道,首先得和顺自己的家庭。说到底,还是《大学》修、齐、治、平循序渐进的道理。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