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州市“一模”作文导写与例文评析(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6:42阅读:
字号:小|大
2009年广州市“一模” 作文导写与例文评析
一、题目
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二、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既不同于传统的只给个标题的命题形式,又不同于近年流行的材料加标题的命题形式,它选取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后一句,别具匠心地加个问号,形成一道命题。不仅要求考生理解这句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而且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之重新审视。
1.题意理解
“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格言,直接出处是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诗句又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类似的意思在古今中外的诗文典籍中都很常见,如: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荀子•非相》)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韩非子•说林上》)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苏洵《辩奸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典《华业经》)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英国诗人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今人俗语)
后来简缩为成语“一叶知秋”,也叫“一叶报秋”“落叶知秋”。一般工具书的解释大致相同,可以《汉语大词典》为代表: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辞源》的解释最宽泛:看见一片落叶,便知秋季来临。比喻由小见大,从部分现象,推知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发展趋势。
2005年浙江卷高考题也可以当作一种解释: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综上所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基本含义是:局部包含着整体,由局部可以推知整体。如果把它当作一种比喻,则以下表述方式都可视为正确的解释: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由细节推测全貌,由有限推知无限,由细微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由眼前小事预见未来结果。
“一叶落知天下秋”是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它体现了大千世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卓越能力。但题目是一个问句,它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重新审视这个观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句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可以理解为有疑而问、期待回答的一般疑问句,意为“从一叶落是不是可以推知天下秋呢?”,也可以理解为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设问句,意思和一般疑问句一样,后面可以自己给出答案,“是的,从一叶落可以推知天下秋”,或者“不,从一叶落不能推知天下秋”。但不能理解成无疑而问、答在问中的反问句“难道一叶落可知天下秋吗?”,不能直接把它解释为“从一叶落不可推知天下秋”。
而作为一个哲理性议论文的题目,情况会有所不同。首先,它不能以一个期待别人回答的一般疑问句的身份来做题目,因为下面的文章不是由别人来写,而是要自己写的。其次,如果它以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的身份来做题目,则下面的文章最好是否定这个传统观点,这样,题目就有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的效果,如果是肯定的回答,这个题目就不太好了,毫无必要地兜了一个大圈子,不如直接以“一叶落知天下秋”这个观点性题目来得直截了当,干净利落。第三,文章的题目应该简练明快,“一叶落知天下秋?”作为题目可以看成反问句,意为“难道从一叶落真的可以推知天下秋吗?”,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一个一般疑问句,它的意思却是反问句:“难道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如果作者的观点是“中国人真的失掉了自信力”,那么这个题目就很别扭了。
2.题意项评分标准
以下角度视为切合题意:
⑴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作观点,即可以从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⑵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作观点,如果那“叶”不具有“秋”的特征(事物的“代表性”),就不一定可以从这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⑶以“一叶落是否知天下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观点,作辩证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
以上角度有交叉重叠,阅卷时应全面考虑,根据实际增补观点。无论选什么角度,写什么文体,都要考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说自己的故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切合题意的立意举例:
⑴见微知著;
⑵以小见大;
⑶窥一斑而知全豹;
⑷不能以偏概全;
⑸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
⑹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以下角度视为符合题意:
⑴没有表现出“一叶”(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而写成了重大事情的;
⑵把“知”(预测、预知、推知)理解为“一般联想”或“知道”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⑴不提“知”,或没有体现预测、预知、推知这一过程的,直接讲结果的;
⑵不提“一叶落”,只谈如何“知天下秋”的;
⑶若即若离的,即开头和结尾略作点题,但作文其它内容与“叶落知秋”丝毫无关的。
⑷全文大谈“细节决定成败”,通篇不提“一叶知秋”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离题:
⑴只写环保问题的;
⑵写“不必拘泥小节”的,等等。
立意补充说明
1.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由细节推测全貌,由有限推知无限,由细微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由眼前小事预见未来结果等,都切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一类。
2.不把“一叶落知天下秋”看作有固定含义的哲理名句,而看成一般比喻句,把“一叶落”比作暂时的挫折、细小的缺点等,把“天下秋”比作事业的彻底失败、人生的全盘否定等,也可视为切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一类。
3.虽然正确理解了题意,但不能贯彻始终,文中有一些游离于中心之外、或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可视为符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二类。
4.不顾“一叶落知天下秋”全句的含义,抓住其中的某一个概念,只谈细节的作用,个体的价值,对挫折的态度等,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三类。
5.对“一叶落知天下秋”,可以持肯定态度,可以持否定态度,可以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可是,一片树叶的飘落,果真是预示着秋天的来临了吗?恐怕未必。透过表象而窥其本质,固然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种方法,但是表象表现的“本质”,却不一定是真实,因为表象也许会蒙蔽我们的眼睛。
看到表面的现象,也许只是事情的局部,事物的一面,倘若我们只从这局限的部分入手,可能会与真理背道而驰。“盲人摸象”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个认为大象像柱的人,仅仅是抱住了象那确实圆宽如柱的大腿,而那认为大象像扇子的人,也不过是摸到了象那阔大如扇的耳朵。也许我们会嘲笑我们的愚昧无知,但在我们的身后,大自然又何尝不是揶揄着像盲子一般的我们?亚里士多德看到铁球比树叶落得快,便认定重物在下跌的速度比轻物快,殊不知伽利略的斜塔实验完全推翻了他的结果;牛顿构造的力学体系相当完善,似乎无懈可击,时人认为已找着运动的真理了,结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推倒了支持旧物理的精神支柱。可见,在探求真理的路上,决不能以一概全,局限于表面的认识。
历史上,妄断专横,不顾全局的悲剧如恒河星数,不计其数。乾隆皇帝可算是清皇朝一位杰出的君主,看到天朝盛世,不禁沾沾自喜,竟自以为中国已强大无比,无须与外国商贸往来,昔日的蛮夷终有一日驾着坚船利炮轰开我国的大门。可惜了乾隆帝聪明一世,也被表象蒙蔽,为日后大清江山的崩塌埋下隐患。更为悲壮的一位英雄,四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有勇有谋,却无高瞻的眼力,专横跋扈,气走韩信,赶走范增,自以为天下一统已归他所有,最后被困核下,自刎乌江,也只好怪他自己不能看清本质,被一时的局势所迷惑。
前车之鉴,警惕世人,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世间一切,光怪陆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分析,把握全局,才能紧紧抓住时代的命脉,让一切发展都掌控于心中。陶潜能看到社会的黑暗,归隐种菊;范螽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离开越王。真正成大事者,不着眼于一叶,而着眼于天下四方。
一叶落,不一定是秋,可能是树的枯萎,也可能是虫的啮咬。叶落知天下秋乎?非也,非也。
得分:57
【点评】
本文的观点是表象不代表本质,符合《辞源》的解释,切合题意。开头在辩证分析中引出观点,第二段例证恰当而充分,议论简洁而透彻,较有力地证明了观点。第三段递进一层,以历史的教训说明被表象迷惑,看不清本质,将导致失败,第四段以“前车之鉴,警惕世人”过渡到现实,突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首尾照应,语言较生动。
一叶落知天下秋?
古语曰:“一叶落知天下秋。”我曾经对此深信不疑,但随着我的成长,我不禁对这个说法作出怀疑,并想寻找答案。
记得那时我初学吹笛,不悦耳的音符一次次地从笛子中迸出来,教音乐的老师不禁皱了皱眉头:“这孩子没有音乐天赋。”后来,心情不悦的我在那个夏天被带到外公家中度过暑假。“我听说老师说你没有音乐天赋。”外公背着草药竹筐,一手抚摸着大树对我说。我听了,继续站在野草丛中玩弄着手中的狼尾草默不作声。外公抬头望了望那茂密的树盖,叹了口气:“唉,一叶落怎能知天下秋呢?你看那树上有一片枯黄的叶子快要凋落,现在是秋天吗?”我小声地说:“不是。我前些天到了海边的北回归线地标塔观看太阳直射……”“那不就是吗?”外公笑了笑,用那有些粗糙但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头。“一次挫折就能意味失败吗?”我小声地嘀咕着,心里尝试着相信外公的 ,但不禁还是有些怀疑。
外公领着我回家,然后开始熬草药。外公是这一带小有名气医治蛇毒的郎中。他一边生着柴火,一边对我说:“小时候我父亲要在六个儿子中挑选一个继承医治蛇毒这门祖业。我那时并不能分辨出多少种草药,也没有什么天赋。我曾经想,我真的能做郎中吗?于是我偷偷地在早晨天未亮时爬到山,尝试辨认草药。”我接着说;“结果外公您成功了。”外公笑了笑点了点头。“你去玩吧。外公晚上教你吹笛。”我到灌木丛中,拾起一片落叶。“一叶落能不能知天下秋?”
夜晚,月华似水,外公与我坐在大榕树下。“来,我先示范一下。”外公拿起笛子,轻声地吹起来。那悠扬的笛声穿过班驳的树影,飘过长着荷花的池塘,升到小村庄的上空,动听而响亮。“拿着,你来做一次,先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就这样,我一遍一遍地练着,慢慢地把七个音调吹准。后来,我能吹出完整的曲子,并且没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最后我要回家离别时,我为外公吹上一支优美的曲子。外公笑了笑,挥手与我分别。在学校文艺晚会中,我站在舞台上,闭起双眼回想起外公的笑靥,然后轻声地吹出动听的笛声。那一次的表演没有任何瑕疵。
“原来一叶落不能知天下秋。”我拾起那片落叶,望着那茂密的紫藤花,想起了已不在人世的外公。外公,我答应你。 今后无论有多少挫折,我都不会气馁,一定会触动成功。
得分:54
【点评】
本文是记叙文写法的一类卷。通过记叙初学吹笛的经历,否定传统观点,表现“一叶落不代表天下秋”“暂时的挫折不代表最终的失败”的中心,切合题意。扣题、点题的意识很强,开头、中间和结尾多次引用“一叶落知天下秋”,而且自然贴切。思想转变的过程写得比较充分,故事套故事,紧凑集中,构思上有巧妙之处。描写细腻,情感真挚。
一叶落知天下秋?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时势稍纵即逝。在世事纷纭中,智者总能手握一片落叶,便知天下秋风萧瑟,庸者却往往在落叶飘转中惘然不知所措,甚至以为天地已是春意盎然。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一叶落知天下秋呢?面对落叶,为何人们会作出迥然相异的判断呢?
一叶落知天下秋,有时是智者睿智的思考,是一种见微知著、洞察世事的学问。但凡善于观察、关于思考的哲人,都能拨开重重迷雾,通过事物的苗头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事实。著名的富豪丁磊,就是一个善于见微知著的人。互联网在九十世纪进入中国大陆伊始,并不为大众接受。然而丁磊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从互联网在九十世纪的世界掀起的技术革命,成功预言了中国也必将成为网络大国。于是,他果断创立网易,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商界的典范。试想,倘使丁磊没有认真分析,通过互联网发展的苗头透视其日后的兴盛,又怎能成为执牛耳的佼佼者?马克思通过三大工人起义预言资本主义必将必(应“灭”)亡,诸葛亮隆中定三分,他们也都是见微知著,一叶落知天下事的典范。一叶落知天下秋,正是智者迈向成功的开始。
然而,一叶落知天下秋,有时也是愚者的主观武断,滑向谬误的深渊。面对一个细节,如果不认真思考,就很容易会被表面的假象蒙蔽双眼,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固然称不上愚者,然而却也曾被生活假象所蒙蔽,没有进一步进行实验就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谬论。而放眼今日激荡世界的金融危机,也是华尔街的经济高管们在表面的经济泡沫中迷失自我,天真地以为美国经济将持续兴盛不衰造成的惨烈教训。一叶落知天下秋,如果没有透过表象探求其中的本质,则会滑向唯心的主观臆测,扭曲了事实真相。
因此,最好的做法莫过于留心观察,大胆地猜测,但更应以缜密的分析和客观事实作依据,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在几次失利后果断摈弃旧思想,改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玻尔留心观察思考,提出原子能级假说,却又在实验验证中不断修改,他们才是真正的哲人,真正学会了一叶落知天下秋。
留心观察方可见微知著,实践检验方可透视本质。只有这样方可一叶落知天下秋!
【点评】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文章围绕“一叶落知天下秋?”进行思考,先论述智者善于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因而能透过事物的苗头预知事物的发展,从而论证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正确性,而且也揭示了它对成功的重要意义。接着,作者又从愚者主观武断,不认真深入思考,简单地以偏概全以致被假象蒙蔽双眼的角度,辩证地揭示有时候“一叶落不能知秋”的道理,正反对比,观点鲜明有力,表现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辩证全面。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做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正确有效的途径,使论述更加深入。文章不仅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而且结构严谨而清晰。此外,材料丰富、选材精当也是本文一大亮点。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此句一出便见一银须如缕、仙风道骨的老人,以他深无视同妙的智慧道出世事之沧桑变化。但这种情怀似乎留在读书之中为宜,因为真正的事实就如同一顽皮的孩子,总要在此箴言后加一个问号。的确,现实告诉我们: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
当初,日本进犯,竟在几次得手后就大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厥词。他们怎么知道,一个地区沦陷只是一个地区的沦陷,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坚守着家园,怎得轻易攻取?他们自以为一叶知秋,反倒被一叶障目,最终惶恐落魄地被我们赶出去。
同样的战略失误,也出现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军兵在小获几场战役后,就以为共产党只不过是散兵游勇,不堪一击。哪知刚接收的沈阳竟在惊人的短时间内被解放,高枕无忧的军官顷刻成了丧家之犬,仓皇出逃台湾。解放的春风就这样吹遍神州大地,狠狠地给自以为事(应“是”)的国民党打了一棒。
由此可见,“见微知著”并不是事事皆通,面对现状,我们不能妄下定论,只有谨慎的判断,才能避免遭受“忽悠”的欺骗,擦亮双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知秋”呢?
武则天时期的一位“神断”可以告诉你答案。
他就是狄仁杰。每每有人问及为何他总料事如神时,他总笑曰:
“只要有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考,逻辑严密的推理,任何人都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可见,一叶也并非不可见天下秋,只是我们需要借助智慧的力量,用理性、逻辑与思考来作出判断。
请看圆明园兽拍卖一案:两尊兽首本只有几百万美元的市价,经一番关注,竟以一千四百万欧元成交。先不谈蔡铭超的故事,早在此事传开之初便有有识之士提出:这是新一轮的掠夺,纯属炒作。该网友列举了十二尊兽首中已知兽首的价格表,发现从最初牛首的几百万港元,已涨到了鼠首、兔首的几百万美元。于是他大胆预测:佳士德此举实为抬价之计。果然,最后两兽首的成交价近一亿港元。
以我看来,该网友能顶着“爱国主义”的大洲,理性地剖析事态,实在难能可贵,只可惜难以成为主流,他的声音只被掩没。但今天看来,不得不称赞他的先见之明。可见,一叶亦可知秋。
一叶知秋,不是让我们武断,而是鼓励我们从细节出发,从细节思考。让我们秉着智慧的火把,照亮通往真理与事实的道路!
【点评】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为观点,切合题意。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选用两个典型的历史事例,恰当地论证了仅凭“一叶落”未必能“知天下秋”的观点,其中“一叶落”和 “天下秋”与材料中细微的现象和事态发展趋势都能丝丝相扣。文章第二部分论证见微知著的方法,事例鲜活,颇有现实意义。全文思路清晰,分别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问题。语言精练,表达功底扎实。
一叶落知天下秋?
生活在都市,到处是高楼大厦。越来越少人会在一天的繁忙工作后,打开那扇唯一能与外界沟通的窗,看叶枯叶荣,看花谢花落,更不用说从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就在那个房价股市疯狂攀升,资产泡沫逐步危机的资本主义市场,次贷危机发生了。但刚开始人们几乎都认为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调整,哪有人会预知次贷危机这一片“落叶”后来竟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谓“一叶障目”,大概就是如此吧。逐利的人们因失去了平常应有的理智,而忽略了身旁事物的变迁,不能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反观当今中国,领导层应对危机能沉着冷静,静观叶落,适时做出正确决择,大大减少了受金融海啸冲击带来的影响。
在利益面前不丧失理智,在危机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做到一叶落知天下秋。
十九世纪的中国,昏庸的封建统治者仍生活在“天朝地大物丰”的幻影里,实行闭关锁国,断绝了与世界的联系。而与此同时,欧洲国家正进行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上一直依靠世界的中国正被世界所抛离落后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输得一败涂地,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
其实,早在中国人画的“世界地图”被欧洲人嘲笑时,清政府就应该觉醒了!但过去的繁盛与当时的安逸让他们失去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判断力,使他们不思进取,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但同时代的中国,也有一些先进的青年,他们或是从达尔文《进化论》那儿认识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体育场了维新变法;他们又或是从十月革命那儿悟出了马克思主义带领了工人运动……他们没有自我封闭而是主动与世界联系,便能一叶知秋,引信时局,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一叶何以障目?一叶何以知秋?这其实都只是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若此人只顾追求眼前小利,失去长远考虑,若此人只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不懂得进取改革,那只会被一叶障目,被天下时局所抛弃。相反,若我们沉着理智地对待事情,若我们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世界,那便能从一叶推知天下秋,行走于时代的前沿。
【点评】
本文对题意切入角度的独特而有深度。开篇,从生活中感悟,暗示人们缺乏“叶落知秋的智慧”。接着从生活中的事件(经济危机)中明确表明,由于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东西”蒙住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的确失去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智慧。然而文章接着一个急转,向我们点明“在危机前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一中心论点。论证时,用清政府“失去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智慧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的事实与同时代青年们以“不自我封闭,一叶知秋”的智慧推动社会前进的事实相对比,突出了“一叶落而天下秋”的可贵。文章结尾再次点题,深化了主题。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
面对这个疑问,曾有人给出否定的回答。理由很简单:人无完人,叶无完叶,只因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过失,是不足以轻易判定这个对象的本质的。从一个细微之处作出的宏大结论,未免显得有点武断和仓促了。
然而,除去这片叶子因局部营养不良或是昆虫侵蚀等意外状况凋落的原因,从一片树叶的飘落而得到的秋已降临的结论仍旧是亘古未变的真理。就如同“见微知著”“细谨之处定成败”的喃喃古语传授给我们的智慧之者所说的一样,从一个小小细节,即可以看透一个事物的本质。
想来几千年前姜子牙在得知商纣王用象牙雕造的筷子进食之时,曾叹息道:“商之倾覆不远矣”的故事,不正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吗?持掌天下的君王,只沉溺于炫耀财富奢靡之时,不仅提示了这种执政者对天下兴衰、人民疾苦的漠不关心,也预示着一个王朝的覆灭与倾颓。从象牙之箸得出王朝且灭的结论,是姜太公的智慧,同时也是人们自古以来以一叶落判定秋已至的智慧。
同样是统领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周恩来总理曾以一句“我貌虽瘠,天下肥矣”感动了天下。从这短短八个字当中,不难看出这位领导者心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一个微小细节,昭示着说话者对天下人民的责任感和与天下共甘苦的决心。人们为这句话感慨总理的无私之时,也更增强了对国家的信心,因为他们从执政者的一句话中,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崛起,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正如同一片落叶,捎来了整个秋天的信息。
然而一个细节,不仅可以昭示国家的兴盛,亦能显示一个人的品格和本性。一个拔脚而跑的动作,使我们看到了“范跑跑”身上缺失的师德;一个面对死去的妻儿淡定自若的神情,使我们看到了大将军乐羊身上沦失的道德人性。相反,蔺相如的一句宽容之语,段太尉的一双援助他人的手,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谦谦君子之怀和区区君子之心。细节,昭示着一个人的品格高低。正因如此,我们作为社会中普通公众的一员,也应注重自己最细微之处的道德,修养和品行操守。虽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寓言也正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让自己的人格和成功的希望败在小小的细节之下,毕竟,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答案毋须质疑是肯定的。一片落叶预示着秋之女神的到来,一个细微之处也论定了我们的人生和世界。
的确,一叶落知天下秋。
【点评】
本文属议论类文章,切合题意。文章开头先驳后立,以驳“一叶落未必知秋”而立“一叶知秋”“见微知著”。阐述了从一个细节可以推知人、事的全貌、本质的观点。作者举用了姜子牙通过商纣王用象牙筷子的细节推知“商之倾覆不远矣”的例子和通过周总理的一句话推知他的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的例子来论证观点。又用“范跑跑”、乐羊的事例和蔺相如、段太尉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观点。文章内容较丰富,论证充分。表达流畅,议论有一定的思辨性,能较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一、题目
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二、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既不同于传统的只给个标题的命题形式,又不同于近年流行的材料加标题的命题形式,它选取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后一句,别具匠心地加个问号,形成一道命题。不仅要求考生理解这句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而且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之重新审视。
1.题意理解
“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格言,直接出处是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诗句又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类似的意思在古今中外的诗文典籍中都很常见,如: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荀子•非相》)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韩非子•说林上》)
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苏洵《辩奸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典《华业经》)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英国诗人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今人俗语)
后来简缩为成语“一叶知秋”,也叫“一叶报秋”“落叶知秋”。一般工具书的解释大致相同,可以《汉语大词典》为代表: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就能推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辞源》的解释最宽泛:看见一片落叶,便知秋季来临。比喻由小见大,从部分现象,推知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发展趋势。
2005年浙江卷高考题也可以当作一种解释: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综上所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基本含义是:局部包含着整体,由局部可以推知整体。如果把它当作一种比喻,则以下表述方式都可视为正确的解释: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由细节推测全貌,由有限推知无限,由细微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由眼前小事预见未来结果。
“一叶落知天下秋”是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它体现了大千世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卓越能力。但题目是一个问句,它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重新审视这个观点。
作为一个普通的句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可以理解为有疑而问、期待回答的一般疑问句,意为“从一叶落是不是可以推知天下秋呢?”,也可以理解为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设问句,意思和一般疑问句一样,后面可以自己给出答案,“是的,从一叶落可以推知天下秋”,或者“不,从一叶落不能推知天下秋”。但不能理解成无疑而问、答在问中的反问句“难道一叶落可知天下秋吗?”,不能直接把它解释为“从一叶落不可推知天下秋”。
而作为一个哲理性议论文的题目,情况会有所不同。首先,它不能以一个期待别人回答的一般疑问句的身份来做题目,因为下面的文章不是由别人来写,而是要自己写的。其次,如果它以一个自问自答的设问句的身份来做题目,则下面的文章最好是否定这个传统观点,这样,题目就有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的效果,如果是肯定的回答,这个题目就不太好了,毫无必要地兜了一个大圈子,不如直接以“一叶落知天下秋”这个观点性题目来得直截了当,干净利落。第三,文章的题目应该简练明快,“一叶落知天下秋?”作为题目可以看成反问句,意为“难道从一叶落真的可以推知天下秋吗?”,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是一个一般疑问句,它的意思却是反问句:“难道中国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吗?”如果作者的观点是“中国人真的失掉了自信力”,那么这个题目就很别扭了。
2.题意项评分标准
以下角度视为切合题意:
⑴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作观点,即可以从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⑵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作观点,如果那“叶”不具有“秋”的特征(事物的“代表性”),就不一定可以从这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
⑶以“一叶落是否知天下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观点,作辩证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
以上角度有交叉重叠,阅卷时应全面考虑,根据实际增补观点。无论选什么角度,写什么文体,都要考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说自己的故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切合题意的立意举例:
⑴见微知著;
⑵以小见大;
⑶窥一斑而知全豹;
⑷不能以偏概全;
⑸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
⑹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以下角度视为符合题意:
⑴没有表现出“一叶”(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而写成了重大事情的;
⑵把“知”(预测、预知、推知)理解为“一般联想”或“知道”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⑴不提“知”,或没有体现预测、预知、推知这一过程的,直接讲结果的;
⑵不提“一叶落”,只谈如何“知天下秋”的;
⑶若即若离的,即开头和结尾略作点题,但作文其它内容与“叶落知秋”丝毫无关的。
⑷全文大谈“细节决定成败”,通篇不提“一叶知秋”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离题:
⑴只写环保问题的;
⑵写“不必拘泥小节”的,等等。
立意补充说明
1.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由细节推测全貌,由有限推知无限,由细微现象看出内在本质,由眼前小事预见未来结果等,都切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一类。
2.不把“一叶落知天下秋”看作有固定含义的哲理名句,而看成一般比喻句,把“一叶落”比作暂时的挫折、细小的缺点等,把“天下秋”比作事业的彻底失败、人生的全盘否定等,也可视为切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一类。
3.虽然正确理解了题意,但不能贯彻始终,文中有一些游离于中心之外、或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可视为符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二类。
4.不顾“一叶落知天下秋”全句的含义,抓住其中的某一个概念,只谈细节的作用,个体的价值,对挫折的态度等,可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可评为三类。
5.对“一叶落知天下秋”,可以持肯定态度,可以持否定态度,可以持一分为二的态度。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可是,一片树叶的飘落,果真是预示着秋天的来临了吗?恐怕未必。透过表象而窥其本质,固然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种方法,但是表象表现的“本质”,却不一定是真实,因为表象也许会蒙蔽我们的眼睛。
看到表面的现象,也许只是事情的局部,事物的一面,倘若我们只从这局限的部分入手,可能会与真理背道而驰。“盲人摸象”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个认为大象像柱的人,仅仅是抱住了象那确实圆宽如柱的大腿,而那认为大象像扇子的人,也不过是摸到了象那阔大如扇的耳朵。也许我们会嘲笑我们的愚昧无知,但在我们的身后,大自然又何尝不是揶揄着像盲子一般的我们?亚里士多德看到铁球比树叶落得快,便认定重物在下跌的速度比轻物快,殊不知伽利略的斜塔实验完全推翻了他的结果;牛顿构造的力学体系相当完善,似乎无懈可击,时人认为已找着运动的真理了,结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推倒了支持旧物理的精神支柱。可见,在探求真理的路上,决不能以一概全,局限于表面的认识。
历史上,妄断专横,不顾全局的悲剧如恒河星数,不计其数。乾隆皇帝可算是清皇朝一位杰出的君主,看到天朝盛世,不禁沾沾自喜,竟自以为中国已强大无比,无须与外国商贸往来,昔日的蛮夷终有一日驾着坚船利炮轰开我国的大门。可惜了乾隆帝聪明一世,也被表象蒙蔽,为日后大清江山的崩塌埋下隐患。更为悲壮的一位英雄,四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有勇有谋,却无高瞻的眼力,专横跋扈,气走韩信,赶走范增,自以为天下一统已归他所有,最后被困核下,自刎乌江,也只好怪他自己不能看清本质,被一时的局势所迷惑。
前车之鉴,警惕世人,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世间一切,光怪陆离,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分析,把握全局,才能紧紧抓住时代的命脉,让一切发展都掌控于心中。陶潜能看到社会的黑暗,归隐种菊;范螽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离开越王。真正成大事者,不着眼于一叶,而着眼于天下四方。
一叶落,不一定是秋,可能是树的枯萎,也可能是虫的啮咬。叶落知天下秋乎?非也,非也。
得分:57
【点评】
本文的观点是表象不代表本质,符合《辞源》的解释,切合题意。开头在辩证分析中引出观点,第二段例证恰当而充分,议论简洁而透彻,较有力地证明了观点。第三段递进一层,以历史的教训说明被表象迷惑,看不清本质,将导致失败,第四段以“前车之鉴,警惕世人”过渡到现实,突出了文章的现实意义。首尾照应,语言较生动。
一叶落知天下秋?
古语曰:“一叶落知天下秋。”我曾经对此深信不疑,但随着我的成长,我不禁对这个说法作出怀疑,并想寻找答案。
记得那时我初学吹笛,不悦耳的音符一次次地从笛子中迸出来,教音乐的老师不禁皱了皱眉头:“这孩子没有音乐天赋。”后来,心情不悦的我在那个夏天被带到外公家中度过暑假。“我听说老师说你没有音乐天赋。”外公背着草药竹筐,一手抚摸着大树对我说。我听了,继续站在野草丛中玩弄着手中的狼尾草默不作声。外公抬头望了望那茂密的树盖,叹了口气:“唉,一叶落怎能知天下秋呢?你看那树上有一片枯黄的叶子快要凋落,现在是秋天吗?”我小声地说:“不是。我前些天到了海边的北回归线地标塔观看太阳直射……”“那不就是吗?”外公笑了笑,用那有些粗糙但温暖的大手抚摸我的头。“一次挫折就能意味失败吗?”我小声地嘀咕着,心里尝试着相信外公的 ,但不禁还是有些怀疑。
外公领着我回家,然后开始熬草药。外公是这一带小有名气医治蛇毒的郎中。他一边生着柴火,一边对我说:“小时候我父亲要在六个儿子中挑选一个继承医治蛇毒这门祖业。我那时并不能分辨出多少种草药,也没有什么天赋。我曾经想,我真的能做郎中吗?于是我偷偷地在早晨天未亮时爬到山,尝试辨认草药。”我接着说;“结果外公您成功了。”外公笑了笑点了点头。“你去玩吧。外公晚上教你吹笛。”我到灌木丛中,拾起一片落叶。“一叶落能不能知天下秋?”
夜晚,月华似水,外公与我坐在大榕树下。“来,我先示范一下。”外公拿起笛子,轻声地吹起来。那悠扬的笛声穿过班驳的树影,飘过长着荷花的池塘,升到小村庄的上空,动听而响亮。“拿着,你来做一次,先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就这样,我一遍一遍地练着,慢慢地把七个音调吹准。后来,我能吹出完整的曲子,并且没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最后我要回家离别时,我为外公吹上一支优美的曲子。外公笑了笑,挥手与我分别。在学校文艺晚会中,我站在舞台上,闭起双眼回想起外公的笑靥,然后轻声地吹出动听的笛声。那一次的表演没有任何瑕疵。
“原来一叶落不能知天下秋。”我拾起那片落叶,望着那茂密的紫藤花,想起了已不在人世的外公。外公,我答应你。 今后无论有多少挫折,我都不会气馁,一定会触动成功。
得分:54
【点评】
本文是记叙文写法的一类卷。通过记叙初学吹笛的经历,否定传统观点,表现“一叶落不代表天下秋”“暂时的挫折不代表最终的失败”的中心,切合题意。扣题、点题的意识很强,开头、中间和结尾多次引用“一叶落知天下秋”,而且自然贴切。思想转变的过程写得比较充分,故事套故事,紧凑集中,构思上有巧妙之处。描写细腻,情感真挚。
一叶落知天下秋?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时势稍纵即逝。在世事纷纭中,智者总能手握一片落叶,便知天下秋风萧瑟,庸者却往往在落叶飘转中惘然不知所措,甚至以为天地已是春意盎然。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一叶落知天下秋呢?面对落叶,为何人们会作出迥然相异的判断呢?
一叶落知天下秋,有时是智者睿智的思考,是一种见微知著、洞察世事的学问。但凡善于观察、关于思考的哲人,都能拨开重重迷雾,通过事物的苗头准确地反映出客观事实。著名的富豪丁磊,就是一个善于见微知著的人。互联网在九十世纪进入中国大陆伊始,并不为大众接受。然而丁磊却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从互联网在九十世纪的世界掀起的技术革命,成功预言了中国也必将成为网络大国。于是,他果断创立网易,时至今日已成为中国商界的典范。试想,倘使丁磊没有认真分析,通过互联网发展的苗头透视其日后的兴盛,又怎能成为执牛耳的佼佼者?马克思通过三大工人起义预言资本主义必将必(应“灭”)亡,诸葛亮隆中定三分,他们也都是见微知著,一叶落知天下事的典范。一叶落知天下秋,正是智者迈向成功的开始。
然而,一叶落知天下秋,有时也是愚者的主观武断,滑向谬误的深渊。面对一个细节,如果不认真思考,就很容易会被表面的假象蒙蔽双眼,得出以偏概全的错误结论。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固然称不上愚者,然而却也曾被生活假象所蒙蔽,没有进一步进行实验就归纳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谬论。而放眼今日激荡世界的金融危机,也是华尔街的经济高管们在表面的经济泡沫中迷失自我,天真地以为美国经济将持续兴盛不衰造成的惨烈教训。一叶落知天下秋,如果没有透过表象探求其中的本质,则会滑向唯心的主观臆测,扭曲了事实真相。
因此,最好的做法莫过于留心观察,大胆地猜测,但更应以缜密的分析和客观事实作依据,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在几次失利后果断摈弃旧思想,改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完善;玻尔留心观察思考,提出原子能级假说,却又在实验验证中不断修改,他们才是真正的哲人,真正学会了一叶落知天下秋。
留心观察方可见微知著,实践检验方可透视本质。只有这样方可一叶落知天下秋!
【点评】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文章围绕“一叶落知天下秋?”进行思考,先论述智者善于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因而能透过事物的苗头预知事物的发展,从而论证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正确性,而且也揭示了它对成功的重要意义。接着,作者又从愚者主观武断,不认真深入思考,简单地以偏概全以致被假象蒙蔽双眼的角度,辩证地揭示有时候“一叶落不能知秋”的道理,正反对比,观点鲜明有力,表现出作者思考问题的辩证全面。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做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正确有效的途径,使论述更加深入。文章不仅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而且结构严谨而清晰。此外,材料丰富、选材精当也是本文一大亮点。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此句一出便见一银须如缕、仙风道骨的老人,以他深无视同妙的智慧道出世事之沧桑变化。但这种情怀似乎留在读书之中为宜,因为真正的事实就如同一顽皮的孩子,总要在此箴言后加一个问号。的确,现实告诉我们: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
当初,日本进犯,竟在几次得手后就大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厥词。他们怎么知道,一个地区沦陷只是一个地区的沦陷,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坚守着家园,怎得轻易攻取?他们自以为一叶知秋,反倒被一叶障目,最终惶恐落魄地被我们赶出去。
同样的战略失误,也出现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军兵在小获几场战役后,就以为共产党只不过是散兵游勇,不堪一击。哪知刚接收的沈阳竟在惊人的短时间内被解放,高枕无忧的军官顷刻成了丧家之犬,仓皇出逃台湾。解放的春风就这样吹遍神州大地,狠狠地给自以为事(应“是”)的国民党打了一棒。
由此可见,“见微知著”并不是事事皆通,面对现状,我们不能妄下定论,只有谨慎的判断,才能避免遭受“忽悠”的欺骗,擦亮双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知秋”呢?
武则天时期的一位“神断”可以告诉你答案。
他就是狄仁杰。每每有人问及为何他总料事如神时,他总笑曰:
“只要有细致的观察,缜密的思考,逻辑严密的推理,任何人都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可见,一叶也并非不可见天下秋,只是我们需要借助智慧的力量,用理性、逻辑与思考来作出判断。
请看圆明园兽拍卖一案:两尊兽首本只有几百万美元的市价,经一番关注,竟以一千四百万欧元成交。先不谈蔡铭超的故事,早在此事传开之初便有有识之士提出:这是新一轮的掠夺,纯属炒作。该网友列举了十二尊兽首中已知兽首的价格表,发现从最初牛首的几百万港元,已涨到了鼠首、兔首的几百万美元。于是他大胆预测:佳士德此举实为抬价之计。果然,最后两兽首的成交价近一亿港元。
以我看来,该网友能顶着“爱国主义”的大洲,理性地剖析事态,实在难能可贵,只可惜难以成为主流,他的声音只被掩没。但今天看来,不得不称赞他的先见之明。可见,一叶亦可知秋。
一叶知秋,不是让我们武断,而是鼓励我们从细节出发,从细节思考。让我们秉着智慧的火把,照亮通往真理与事实的道路!
【点评】
本文属于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为观点,切合题意。第二、三自然段分别选用两个典型的历史事例,恰当地论证了仅凭“一叶落”未必能“知天下秋”的观点,其中“一叶落”和 “天下秋”与材料中细微的现象和事态发展趋势都能丝丝相扣。文章第二部分论证见微知著的方法,事例鲜活,颇有现实意义。全文思路清晰,分别回答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两个问题。语言精练,表达功底扎实。
一叶落知天下秋?
生活在都市,到处是高楼大厦。越来越少人会在一天的繁忙工作后,打开那扇唯一能与外界沟通的窗,看叶枯叶荣,看花谢花落,更不用说从一叶落知天下秋了。
就在那个房价股市疯狂攀升,资产泡沫逐步危机的资本主义市场,次贷危机发生了。但刚开始人们几乎都认为这只是一次小小的调整,哪有人会预知次贷危机这一片“落叶”后来竟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谓“一叶障目”,大概就是如此吧。逐利的人们因失去了平常应有的理智,而忽略了身旁事物的变迁,不能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反观当今中国,领导层应对危机能沉着冷静,静观叶落,适时做出正确决择,大大减少了受金融海啸冲击带来的影响。
在利益面前不丧失理智,在危机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方能做到一叶落知天下秋。
十九世纪的中国,昏庸的封建统治者仍生活在“天朝地大物丰”的幻影里,实行闭关锁国,断绝了与世界的联系。而与此同时,欧洲国家正进行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历史上一直依靠世界的中国正被世界所抛离落后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输得一败涂地,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
其实,早在中国人画的“世界地图”被欧洲人嘲笑时,清政府就应该觉醒了!但过去的繁盛与当时的安逸让他们失去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判断力,使他们不思进取,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但同时代的中国,也有一些先进的青年,他们或是从达尔文《进化论》那儿认识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体育场了维新变法;他们又或是从十月革命那儿悟出了马克思主义带领了工人运动……他们没有自我封闭而是主动与世界联系,便能一叶知秋,引信时局,推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一叶何以障目?一叶何以知秋?这其实都只是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若此人只顾追求眼前小利,失去长远考虑,若此人只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不懂得进取改革,那只会被一叶障目,被天下时局所抛弃。相反,若我们沉着理智地对待事情,若我们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世界,那便能从一叶推知天下秋,行走于时代的前沿。
【点评】
本文对题意切入角度的独特而有深度。开篇,从生活中感悟,暗示人们缺乏“叶落知秋的智慧”。接着从生活中的事件(经济危机)中明确表明,由于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东西”蒙住了我们的双眼,使我们的确失去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智慧。然而文章接着一个急转,向我们点明“在危机前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做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一中心论点。论证时,用清政府“失去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智慧导致国家利益受损的事实与同时代青年们以“不自我封闭,一叶知秋”的智慧推动社会前进的事实相对比,突出了“一叶落而天下秋”的可贵。文章结尾再次点题,深化了主题。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
面对这个疑问,曾有人给出否定的回答。理由很简单:人无完人,叶无完叶,只因一个小小的细节或过失,是不足以轻易判定这个对象的本质的。从一个细微之处作出的宏大结论,未免显得有点武断和仓促了。
然而,除去这片叶子因局部营养不良或是昆虫侵蚀等意外状况凋落的原因,从一片树叶的飘落而得到的秋已降临的结论仍旧是亘古未变的真理。就如同“见微知著”“细谨之处定成败”的喃喃古语传授给我们的智慧之者所说的一样,从一个小小细节,即可以看透一个事物的本质。
想来几千年前姜子牙在得知商纣王用象牙雕造的筷子进食之时,曾叹息道:“商之倾覆不远矣”的故事,不正恰恰说明了这个道理吗?持掌天下的君王,只沉溺于炫耀财富奢靡之时,不仅提示了这种执政者对天下兴衰、人民疾苦的漠不关心,也预示着一个王朝的覆灭与倾颓。从象牙之箸得出王朝且灭的结论,是姜太公的智慧,同时也是人们自古以来以一叶落判定秋已至的智慧。
同样是统领一个国家的执政者,周恩来总理曾以一句“我貌虽瘠,天下肥矣”感动了天下。从这短短八个字当中,不难看出这位领导者心怀天下的赤子之心。一个微小细节,昭示着说话者对天下人民的责任感和与天下共甘苦的决心。人们为这句话感慨总理的无私之时,也更增强了对国家的信心,因为他们从执政者的一句话中,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崛起,看到了一个国家的希望,正如同一片落叶,捎来了整个秋天的信息。
然而一个细节,不仅可以昭示国家的兴盛,亦能显示一个人的品格和本性。一个拔脚而跑的动作,使我们看到了“范跑跑”身上缺失的师德;一个面对死去的妻儿淡定自若的神情,使我们看到了大将军乐羊身上沦失的道德人性。相反,蔺相如的一句宽容之语,段太尉的一双援助他人的手,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谦谦君子之怀和区区君子之心。细节,昭示着一个人的品格高低。正因如此,我们作为社会中普通公众的一员,也应注重自己最细微之处的道德,修养和品行操守。虽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寓言也正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要让自己的人格和成功的希望败在小小的细节之下,毕竟,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答案毋须质疑是肯定的。一片落叶预示着秋之女神的到来,一个细微之处也论定了我们的人生和世界。
的确,一叶落知天下秋。
【点评】
本文属议论类文章,切合题意。文章开头先驳后立,以驳“一叶落未必知秋”而立“一叶知秋”“见微知著”。阐述了从一个细节可以推知人、事的全貌、本质的观点。作者举用了姜子牙通过商纣王用象牙筷子的细节推知“商之倾覆不远矣”的例子和通过周总理的一句话推知他的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的例子来论证观点。又用“范跑跑”、乐羊的事例和蔺相如、段太尉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进一步论证观点。文章内容较丰富,论证充分。表达流畅,议论有一定的思辨性,能较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