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2009年高考专题复习教案:诗歌鉴赏(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6:43阅读:
字号:|
            2009年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

     一、往年高考失误分析
    纵览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古诗鉴赏的出题方向一般针对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即:(1)作品写了什么;(2)  作品是怎么写的。绝大多数题目都同时体现了这两点。在这个大方向的制约下,命题者参照考纲的要求细化设题。因此,掌握大方向并且能够辨析具体要求是每个考生必备的能力。从2008年全国各地试题看,考点分布全面而稳定,考生必须针对常设考点有的放矢逐一过关,夯实基本功,包括对诗歌主旨、感情、意象、手法、语言等的把握与分析。   
《失误分析]
    几乎所有的诗歌鉴赏的答题错误都源于考生对考查要求把握的偏差,即在“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方面出现种种错误或缺失。因此,全面理解考试要求,逐项检验知识储备与能力储备是考生复习时的重中之重。针对“写了什么”这个大方向,应复习课本典型作品,加大阅读与练习分量;针对“怎么写的”这个大方向,要加强对名词术语的熟知度,提高针对具体文本的运用能力。    


    1.忽视标题    
    读诗必先品标题,这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忽略诗歌标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理解诗歌的内容发生偏差甚至错误。
2002年全国卷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标题暗示着诗歌必然写在“春夜”的“洛城”由“闻笛”而触发的情思,结合古诗写作中与闻音乐声有关的常识储备,就能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例]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诗题为“征人怨”,通篇并无“怨”字,而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病例:作者因为出征在外,每天都过着战斗生活,所以心怀怨气。    
    答案: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诊断:本题直接考查学生审读诗歌标题并以标题中信息贯通全篇的基本能力,有了标题的明示,可以说即便原先看不出“怨”的学生也能想方设法去“证明”。题中“征人”的特定身份一定会与其所处的特定环境构成特定的关系,从而引发特定的情感表达。“答题的困难有两个:第一,必须破解情景交融手法,体会出景中包含的情绪;第二,必须落实到每一句,不能空泛作答。病例由于未注意上述两点,导致不能将标题信息句句落实。
    2. 不看注释
    注释的作用一则帮助考生疏通字句,更重要的作用是暗示考生主动运用知人论世的策略去解读诗歌内容。中国古诗的创作往往与社会背景、个人遭际密切关联,因此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世背景往往是解读诗歌的“隐形武器”。    [例]2008年全国Ⅱ卷《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祥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病例:表现了作者虽遭免职而不畏奸佞的品格。作者身处寂寞的环境而“自掩门。”这是他傲岸人格的表现,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
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呜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诊断:注释中“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等信息可以说已经帮助考生解决了至少一半问题,余下的
仅考查学生能否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并结合原诗作简明分析。
    3.曲解意象
    意象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的双重重心,所谓“意象”,其本质是浸润着作者特定情思特征的自然物象。意象在诗中的呈现方式往往仅是自然物象,考生没有较好的基本功就会忽略甚至是扭曲物象背后的人的情思,因此高考题从意象角度设题是常见的方式。
    [例]2007年宁夏卷《小斋即事》(刘一止)【冷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病例:借写琴棋,表现了寄情于弹琴下棋的闲适生活,抒发了作者因年老而看穿世事的淡泊情怀。
    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诊断:本诗中作者有意只撷取了琴的“直”的特征,棋则撷取了“方”的特征,意象“直”而“方”的品性正喻示着人的品格的方正刚直,这样的人却自称“老疏”“拙笨”,可以看出是对社会的不满与反讽。病例完全忽视了意象主要特征与人特定品行之间的密切关联。
  4. 疏于咀嚼
  逐字逐句地细读是解题的基本方法。在没有读通每一句之前就贸然下笔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局部词句的阻梗而导致全篇的误解在考场中是屡见不鲜的。咀嚼字词的前提是关注意象特征,关注字词在上下文中的位置。目前与咀嚼字词相关题目多设置为诗眼、炼字等。
  【例]2006年福建卷《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问: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
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病例:不能,因为“敌”有敌对的意思,这样就可以表现出作者傲然敌对严酷环境的品格。
    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诊断:“敌”的主语是“空床”,床因何而空,上句“远书归梦”已揭示出了原因;“敌”的宾语是“素秋”,它直接引发了下面两句对秋景的描绘,带出“寥落”与“愁”的姿态,从中可看到在秋天时分因“远书归梦”而引发的作者孤寂难耐的愁怀是比较清晰的。
    5.先入为主
许多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注意辩证看待文学现象,往往把学过的某一首作品当做读解所有作品的依据,面对具体文本时懒于思考,简单地套用以往的学习经验,结果造成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例]2008年福建卷《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病例: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燕子和飞虫比做谗邪小人,他们污染了自己的琴书,还要打击压迫作者,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蔑视之情。
    答案: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 “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是在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诊断:提到杜甫总会想起忧国忧民、郁悒不得志,想到小人当道、社会混乱,这样先人为主思维是许多考生都有的。在平时的阅读中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也缺乏全面辩证的态度,这是造成病例生搬硬套的根本原因。知人论世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能走向死板僵化。
    6.答非所问
    题目总有具体的要求,看清这些要求作针对性的回答是应试的基本要求,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即率然下笔,必然导致答题失误。
[例]2006年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病例:用了“带”字,就能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作者极目远望的情态。
  答案:“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怍,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诊断:所谓“妙处”即这样的遣词用语对于描绘刻画有何好处,对于表情达意有何好处。从诗中看“带”字针对的是前者。而作答有关描绘刻画类的题目,必
须从相关手法、相应内容、特定效果三方面考虑。病例不针对诗歌具体内容及设题倾向,“套用”以往做法,貌似周全,实则答非所问。
    7.空泛笼统
    考试的要求是要看到考生实实在在的解答,即充分落实题干的要求。许多考生的回答往往在针对题干的对应性上出了问题,往往出现答案似有若无的情形。
    『例]2006年全国I卷《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病例:分了三个层次,分别写了竹子、牧童和石头。    答案:前四句承题描写竹石牧牛,后面四句抒情,表达了作者观画后的感想,因此这首诗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四旬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和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诊断:层次的划分不对,究其原因是审题粗疏,没有严格扣住题目及小序所表明的写作信息去逐句落实,只就字面意思就轻率作答。
    8.以译代析
    所谓鉴赏,其实可以转换成另一个角度即现代文阅读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这样就能避免将古诗翻译一遍而未能提炼出诗歌所需形象或主旨或手法方面
有效信息的误区。
    [例]2008年辽宁卷《[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病例:作者写了像自练般的长江,青色的淮山,江上行进的船只,山上流下的泉水。天色变晚新月初升,天边飞来了鸿雁。作者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的图景。
    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
    诊断:题目问的是写景的顺序和动静手法,写景顺序包括时闻、空间、心理感受等顺序(角度),动静手法包含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作答时就必须紧扣题目要求结合诗中内容进行相关剖析,逐项落实题目要求,并将诗中分散的信息依据“术语”的运用需要提纯、组织起来。
二、2009年备考方法指导
    1. 一分为二的“手法”
许多考生对诗歌鉴赏中术语的运用感到较为头疼,对概念术语的区别也往往弄不清,其实,只要掌握“一分为二”的方法,就可以相当简便地掌握诗歌鉴赏
中最常用的一些概念术语。所谓“一”,是说“一组方式”,指的是初中阶段已经掌握了的5种表达方式,即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与诗歌鉴赏有关的集中在描写、抒情、议论3种上。所谓“二”,说的是将这3种表达方式按照“直接”与“间接”(也可以理解为“正面”与“侧面”)作两分式的区分,由此导出细化的表现手法,最后再看修辞手法。可以这样看待,遵循由大到小、由统到分的原则,可以依此理出“表达方式(两分)一表现手法一修辞手法”这样一个序列。
所谓表现手法,是用于整首作品构思设置的较大的技巧;所谓修辞手法,是用于局部语句的较小的技巧。可参见如下简表,并根据日常阅读与训练所得,借助这张表格,不断地丰富完善。
┏━━━┳━━━┳━━━━━━━━━━━┳━━━━━┳━━━━━┓
┃表达  ┃      ┃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
┃方式  ┃分类  ┃                      ┃          ┃          ┃
┃      ┃      ┃    (专用)            ┃(通用)    ┃(通用)      ┃
┣━━━╋━━━╋━━━━━━━━━━━╋━━━━━╋━━━━━┫
┃      ┃      ┃正面描写.工笔细描,  ┃          ┃          ┃
┃      ┃直接  ┃                      ┃          ┃          ┃
┃      ┃      ┃白描勾勒              ┃虚实结合  ┃  比喻    ┃
┃      ┣━━━╋━━━━━━━━━━━┫          ┃          ┃
┃描写  ┃      ┃侧面描写,烘托(映     ┃动静结合  ┃  比拟    ┃
┃      ┃间接  ┃衬),渲染,以乐衬哀, ┃托物言志  ┃  借代    ┃
┃      ┃      ┃以景结情              ┃侧面着笔  ┃  夸张    ┃
┣━━━╋━━━╋━━━━━━━━━━━┫          ┃          ┃
┃      ┃直接  ┃直抒胸臆              ┃即小见大  ┃  顶针    ┃
┃抒情  ┃      ┃融情于景,以景衬情,  ┃点面结合  ┃  叠词    ┃
┃      ┣━━━╋━━━━━━━━━━━┫          ┃          ┃
┃      ┃间接  ┃                      ┃象  征    ┃  反问    ┃
┃      ┃      ┃托物言志              ┃铺  垫    ┃  双关    ┃
┣━━━╋━━━╋━━━━━━━━━━━┫          ┃          ┃
┃      ┃直接  ┃直抒胸臆              ┃          ┃          ┃
┃议论  ┃      ┃                      ┃抑  扬    ┃  用典    ┃
┃      ┣━━━╋━━━━━━━━━━━┫          ┃          ┃
┃      ┃间接  ┃理趣,托物言志        ┃          ┃          ┃
┗━━━┻━━━┻━━━━━━━━━━━┻━━━━━┻━━━━━┛
例如2008年江西卷《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所谓“虚实”,主要对应的是5种表达方式中的记叙和描写,从两分法角度讲即“直接”写了什么和“间接”写了什么,以及此种写法表现出的景物特征和流
露出的内心感受。答案是: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2.“双管齐下”作答法
  由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方向总会落实到“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两点上,因此,在阅读和作答时都必须同时注意内容(主旨)和形式(手法)。同时,正如钱钟书指出的那样,中国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如同“长在了一起的脚和鞋子”那样,是难以硬性区分的,形式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内容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的。这就决定了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运用“双管齐下”的方法,即回答有关内容的题目时不忘点到相关手法,回答有关手法的题目时不忘联系内容并顺势点出该种手法的效果、作用,这样就能做到答题内容全面丰富。可以这样说,“双管齐下”的作答法其精神实质是宁可多答了不得分,也不能因少答漏答而被扣分。当然,看清提问重点,有所侧重而不喧宾夺主是应该注意的。
    例如,2008年山东卷《画堂春》(秦观):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是:上阕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运用融情于景、工笔细描的手法,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其
中,加点的文字就是“双管齐下”思维的体现。题目重点在“如何表现”,因此有意识地突出这一点,从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角度使用最有效的术语作答.是最
为丰富完满的答案。
    3.破除“机械套板”
    实事求是地赏析“这一个”,是最近几年高考的总倾向,反对考生机械套用课内知识、僵化地去知人论世的“机械套板”。目前的高考更强调对诗歌意象画面、境界氛围、艺术手法、语言特色等做实实在在的解读。因此,见杜甫必言其悲,见李白必言其愤,见白居易苏轼必言其贬谪的胶柱鼓瑟式的做法应该避免。平时的阅读与练习应该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内部,借助外部信息(如时代、作者等)加以丰富,而不是机械地照搬现有的模式。
    例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三)》(2008年福建卷)。杜甫并不一定悲,正如李白并不一定全部写豪放之作一样,必须实事求是地从诗歌意象、画面、氛围中去判断主旨,理解情怀。诗中动态化、细节化的写作无不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怜爱,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切不可用以往僵化的“印象”去套解本诗。
    4.掌握常见意象
    中国古诗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较为固定的意象运用倾向,我们常说的“香草美人”传统就是典型。应该说明的是,正如意象有较为凝固的一面
一样,意象在不同作者不同创作需求的制约下,往往会呈现多义性、隐秘性、复杂性。例如:①意象的多义性。如“燕子”的意象,在惜春伤秋、感伤时事、寄情相思、渲染离愁等背景下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是大不一样的。又如“月”的意象,在昌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中,居然呈现出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象。这就
需要考生在鉴赏时结合作品具体分析。②意象的隐秘性。许多意象的产生往往和古代神话传说、名作佳篇、名人逸事有关,不了解这些典故,就会影响对意象
的准确理解。如“白云”的意象多有飘零、飘逸等诸多联想,但“白衣苍狗”却象征世事变化无常,因为它出自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③意象的复杂性。一种物类可以表现多种意象,同样一种意象也可以通过多种物类来表达。古诗词中用以表现“漂泊”
的意象很多,有船、浮萍、孤雁、飞蓬等等。而且,一首作品中,作者常常会用多种意象,通过巧妙地组合,使之欲表现的情感更为丰富多彩,切不可见木不见林。
    例如2008年湖北卷《临江仙》(侯蒙):《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夕阳”意象不脱离常见的“日”意象的理解鉴赏范畴。“日”意象无非是浩日、白日、夕阳、云翳中的太阳几种,而它们的内涵在长久的诗歌发展历程中往往多有较为固化的表达,预先掌握这些内涵,就能做到答题时有针对性的变通。题目中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而《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 三、 巩固训练
(一)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色。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梅”呈现出墨黑色,从诗中看是因为  ——(用自己的话概括)。
   2.本诗后两句运用了怎样 的表现手法。
   3.请写出本诗的主旨:————-一(20字以内)。
 (二)     [南正宫]玉芙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①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②遍地桑麻。  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茂盛的样子。
    4.说说这支散曲的语言特点。
    5.这支散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  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④。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②语,投诗赠泪罗。
    注:①徂徕:山名。②冤魂:指屈原。
    6.“诗风”中每见人之“性情”,这两首诗很好地展现出了李杜不同的“性情”。请结合两诗作分析。
    7.两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显著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一 、1.沾染到了洗砚池中黑色的水而变黑。 
2.托物言志(或象征)  
3.借墨梅朴素淡雅的形象表现了淡泊名利的胸襟。

二、4.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饶有情趣。  
5.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  

三、6.李诗落笔重点不在送别本身上,而是宕开笔墨刻画周围开阔而明艳的秋日景色,从中蕴涵了诗人离别时豁达的品格;杜诗将情感集中在所思念的友人身上,笔调沉郁冷峻,展现出杜甫深沉厚重的品格。 
 7.李诗用语潇洒豁达,体现出飘逸豪迈的风格;杜诗用语沉挚深厚,体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