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评析(二)(人教版高三)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6:43阅读:
字号:小|大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评析
焦作一中语文组 董玉保
五、(22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彩色的荒漠
①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②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③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的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7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④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可以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沙漠中一样。
⑤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⑥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⑦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⑧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评分答案】1)①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2)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与下文要写的彩色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备考答案】(1)①环境的恶劣:黄沙茫茫,辽远的天空,开阔,缺乏生机②色彩的单调:到处都是灰色。
(2)作者这样写写的用意:①为下文写塔里木河边上的胡杨树及其精神做铺垫,为下文写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作铺垫②与下文写石油城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的对比③沙漠是灰色,再写石油城的沙漠是彩色,欲扬先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信息筛选和总结归纳能力和结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E级。
【试题解析】根据题干的要求,考生需要在文中找到作者对戈壁滩的描写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简要地总结归纳。与本题相关内容出现在文章第一段。第一段是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整体描绘。文中有“前方,是茫茫的戈壁”的提示,之后所作的描写应该是提供答案信息之处。作者作者以行进过程为序,写出了戈壁滩的两个特点:一是通过写戈壁滩黄沙漫漫、无遮无拦的穹窿、淡淡升腾着的云朵、戈壁的开阔、生与死的博弈写环境极其恶劣;二是写秋天到来这里到处是灰色写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要求联系全文谈这样的用意,可以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回答:1)开头与题目的照应:题目是“彩色的沙漠”,开头却从戈壁滩的恶劣的环境和单调的色彩写起,作用是与下文写石油城的彩色形成对比2)为下文做铺垫:下文写塔里木河边上的在恶劣环境下的胡杨树的顽强的生命和意念,又写到像胡杨一样的石油工人为了西气东输工程而作出的卓越的贡献。因此可以概括为“为下文写塔里木河边的胡杨树和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为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铺垫/埋下伏笔”3)与主题的关系:本文的主题是赞颂石油工人的精神,而从恶劣的环境和单点的色彩写起,在写法上属于欲扬先抑,吸引读者。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答: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答:
【评分答案】(1)在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2)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备考答案】(1)在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虽然已经死去,但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显示出顽强的意志和信念,给人以精神的启示
(2)沙漠是环境恶劣和色彩单调的的,但是,在荒凉的环境中,人生可以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通过辛勤的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第一句话出现在文中第三段。理解这一句话应该将其放在作者作者对胡杨树的描写及对其精神的赞美的的语境中。所以,结合上下文,要抓住两个要点解释:一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些树”,二是“上天兆示给人类”什么样的“精神榜样”。第一个问题,第三段原文有“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的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这些语句勾勒出了胡杨树的形象,形象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一句,则概括地表达了“精神榜样”的内容。
第二句话出现在文中第六段的末尾。同样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第六段主要描写彩色沙漠中的红的。作者先写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然后围绕“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展开议论:“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理解这一句话,要注意两个“荒凉”的含义:“只有荒凉的沙漠”中的“荒凉”指的是戈壁滩荒凉的环境,即恶劣的环境、单调的色彩,“没有荒凉的人生”中的“荒凉”是比喻义,从上下文看,是单调的、没有色彩的、无意义的。结合语境“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表明这是石油工人的追求,也是他们的行动: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人生像这多彩的沙漠一样丰富多彩。
16.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
答:
【评分答案】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更加耀眼夺目②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了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③工装的红色如同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备考答案】①在银色、金色、棕色的建筑物的颜色中,衬托出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最鲜艳夺目②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对文内各种逻辑关系的把握是考查文意常用的方法。这类题往往从词语或者句子的角度切入,既要理解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又要揭示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因此,要在把握句子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每一个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揭示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题干中,有两个词语需要特别关注:“一切色彩”“红色”。“一切色彩”指向第五段的色彩和工装的色彩,即银色、金色、棕色、红色,银色、金色、棕色是各种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而红色是工装的颜色,因此,从表层意义上说,因为工装的颜色是红色,不同于建筑物的颜色,作者才认为他“鲜艳夺目”;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颜色,把工装的红色比作朝霞和春花,实际上暗合上文对胡杨树的描写,赞颂了工人的精神;又把红色与共和国旗帜的颜色作比较,其寓意不言自明。
17.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答:
【评分答案】
(1)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
(2)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③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输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表现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扯淡
【备考答案】①②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文章的最后部分,是指原文的第七八两段。一般而言,文章的结尾部分往往是作者集中抒发感情的地方,散文与议论性文章不同,主题表达具有含蓄性的特点,因此,作者在描写客观景物的同时,往往蕴含了自己的感情。因此,作者采用的描写方式也是情感态度的表现方式。具体解题思路是条分缕析:作者用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写雅丹地貌比沙漠地貌环境更为恶劣;突出环境的更加恶劣,实际上是为了表现石油工人的精神——不畏艰险、克服恶劣环境等困难的精神。“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连用四个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句式,写石油工人的艰辛劳动,表现出了石油工人的气概。“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行动的比拟,写出石油工人造福北京、上海,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输所做的巨大贡献,“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想象远方亲友使用天然气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这一道试题的设置与答案的命制,与诗歌鉴赏何其相似乃尔!可以比较一下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的第二问:
2008全国I: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语文的灵活,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吧?
六、(15分)
18.下面文字中画线的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小芹①后来跟小二黑②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她③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④,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她⑤办法。她⑥把小芹⑦娘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答:
【参考答案】③处的“她”改为“小芹”⑤处的“她”改为“三仙姑”
⑥处的“她”改为“小芹”⑦处的“小芹”改为“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中是否“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题目考查的是代词的运用。代词的基本作用是代指前文中提到的人和事,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因为代词的适用范围一般以句子为范畴,因此要注意句子的层次,特别是句号。这一段文字节选自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材料的难度并不大。①处如果把小芹改为“她”,就有可能产生歧义:一是指三仙姑,一是指小芹,因此①不能改。②处的“小二黑”前文中没有出现,因此不能用代词代替,因此②也不能改。③处“她”是承前代指,既可指三仙姑,又可以指小芹,因此不能用代词,根据后文的“去找小二黑”“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她⑤办法”可知,这里应该是指小芹,因此③处的“她”改为“小芹”。④处“小二黑”虽在上文中提到过,但是如果用代词“他”,因为这是另外一个句子,也可能指别的人,因此,不能改动。⑤处的“她”承前指代,应该是前文中出现的“小芹”,但根据上下文“对付”“办法”来看,“她”应该是指“三仙姑”,因此⑤处的“她”改为“三仙姑”。⑥处的“她”根据句意,应该指别的人,而不是小芹,根据上下文“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三仙姑办法”“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这里应该指小芹,因此⑥处的“她”改为“小芹”,⑦处的“小芹”改为“她”
19.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5分)
【参考答案】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的表达
【备考答案】①展开的书点明读书月活动②书页弧度和中间的圆点正好组一只眼睛暗示读书③两本展开的书正好组成S代表“沈”和“书”④中间的圆点也可象征“阳”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联想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题干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可以从图片提供的文字入手,联系文字,解读图片构形的创意。图片提供的文字有“沈阳全民读书月”,不妨把文字分为几个部分:沈阳,全民,读,书,月。“书”在图片中表现比较明显,是两本展开的书,“读”则不太明显,但如果仔细审视,可以看出,展开的书页和其间的圆点,组成了一只眼睛图案,寓意为“读书”,两本展开的书连在一起,好像英文字母“S”,应该是沈阳的“沈”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可以代表“沈”,也可以认为是“书”的第一个拼音字母;顺此思路,我们不难发现两本展开的书之间的圆点,应该是象形文字“沈阳”的“阳”字。“全民”和“月”两个词语没有明显表示出来,不过,展开的两本书,寓意应该为“多”的意思,因此,既可以表示“人人读书”即“全民读书”的意义,又可以表示“读书活动时间延续”的意义。整合上述分析,可以给出下列答案:两本展开的书点明“全民读书月活动”,展开的书页和其间的圆点组成了一只眼睛图案暗示“读书”,两本展开的书连在一起,好像英文字母“S”代表“沈”,展开的书之间的圆点是象形文字“沈阳”的“阳”字。压缩一下语句,不超过65字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限定表述字数的试题,答案表述字数一般来说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但是字数不足也会导致内容缺失而丢分。因此字数要控制在(n-10)—n个字之间。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例相同。(6分)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答:
【评分参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修辞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辨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加文采。本题所给的示例以“浪花”为内容,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语意上逐步加强,不仅有文采,有气势,而且富含哲理。要求考生仿照示例写三个句子,形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需要说明的是,示例只是提供了一种样式,并不是要求考生也要达到示例的水平。题目没有限定所写的内容,给考生留下了足够的创造发挥空间。
七、(60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1.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参考】根据“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
所谓选准角度,它的意思还是从材料本身有很多角度,但你不能脱离材料本身想角度。
一是立意要新颖,二是结构要完整,三是语言要有特色。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以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
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继续坚持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写作者的主张,凸显学生利用材料发掘立意、选择角度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新材料作文能够增加高考作文的自主性、多样性,能够增加能力区分度。这是自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以来已被证明的优势。但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也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套作和抄袭的作文比以前多;二是文体模糊“四不像”的作文比以前多;三是不重内容只重词藻的作文比以前多。为防止上述倾向,作文命题特别强调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尽可能地丰富,以便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范围。
今年的作文材料似乎延续了2007年看图作文的范畴,仍然在谈“教育”的话题。这是一篇寓言,讲述了小兔上游泳培训班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对这件事的看法,为了让材料角度更为宽阔,命题者添加了小狗、小龟和小松鼠。从材料中可以分层次来立意:
1)从小兔上培训班的过程看
①小兔虽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而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如果兔子可以游泳,危险就可以消除了。但是,兔子毕竟没有被抓住,还是因为兔子跑得快。因此可以从立意:兔子发挥善跑特长才得以化险为夷,联想到人:人各有其长,只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取得较大的生存空间,做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要发展特长,学会扬长避短;“补短”不如“扬长”
②在培训班里,小狗、小龟却学会了游泳,而小兔和松鼠却没有,小兔很苦恼。小狗、小龟和小兔、小松鼠是有区别的,引申到人可以说:人是有差别的;学生也是有差别;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一个人可以做好这样的事情,却未必可以做好其它的事情等等。
2)从培训班的举办者动物管理局来看:
①小狗、小龟却学会了游泳,而小兔和松鼠却没有,引申到人类,管理者应该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人各有所长,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要注意应该按照其天性特长来教育培养学生,必须走出光针对弱点训练以求全面;全面发展要以发展个性特长为前提;只有美好的愿望,而没有科学的方法,做事是不会成功的;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教练野鸭的话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那些教条主义者的可笑,他们不具体分析问题,而盲目的下结论;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看“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等
3)从评论者的角度看: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可以联想到:要发展特长;要学会扬长避短;“补短”不如“扬长”;实现理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盲目的努力要不得;学习发展自己的道路有很多,适合自己是最好等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可以联想到:实现目标的的道路不止一条,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要转换思路,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生活的形态是丰富多彩的
焦作一中语文组 董玉保
五、(22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彩色的荒漠
①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石油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窿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②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
③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的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护26棵胡杨,他们7次挪动井位,多花费了200万元人民币。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这些植物,塔克拉玛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④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可以达到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实路基,让这路像与生俱来地生长在沙漠中一样。
⑤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突然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觉?
⑥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
⑦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⑧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
【评分答案】1)①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2)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与下文要写的彩色的沙漠形成鲜明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备考答案】(1)①环境的恶劣:黄沙茫茫,辽远的天空,开阔,缺乏生机②色彩的单调:到处都是灰色。
(2)作者这样写写的用意:①为下文写塔里木河边上的胡杨树及其精神做铺垫,为下文写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作铺垫②与下文写石油城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的对比③沙漠是灰色,再写石油城的沙漠是彩色,欲扬先抑,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信息筛选和总结归纳能力和结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E级。
【试题解析】根据题干的要求,考生需要在文中找到作者对戈壁滩的描写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简要地总结归纳。与本题相关内容出现在文章第一段。第一段是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整体描绘。文中有“前方,是茫茫的戈壁”的提示,之后所作的描写应该是提供答案信息之处。作者作者以行进过程为序,写出了戈壁滩的两个特点:一是通过写戈壁滩黄沙漫漫、无遮无拦的穹窿、淡淡升腾着的云朵、戈壁的开阔、生与死的博弈写环境极其恶劣;二是写秋天到来这里到处是灰色写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要求联系全文谈这样的用意,可以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回答:1)开头与题目的照应:题目是“彩色的沙漠”,开头却从戈壁滩的恶劣的环境和单调的色彩写起,作用是与下文写石油城的彩色形成对比2)为下文做铺垫:下文写塔里木河边上的在恶劣环境下的胡杨树的顽强的生命和意念,又写到像胡杨一样的石油工人为了西气东输工程而作出的卓越的贡献。因此可以概括为“为下文写塔里木河边的胡杨树和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为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铺垫/埋下伏笔”3)与主题的关系:本文的主题是赞颂石油工人的精神,而从恶劣的环境和单点的色彩写起,在写法上属于欲扬先抑,吸引读者。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答: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答:
【评分答案】(1)在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2)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备考答案】(1)在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虽然已经死去,但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显示出顽强的意志和信念,给人以精神的启示
(2)沙漠是环境恶劣和色彩单调的的,但是,在荒凉的环境中,人生可以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通过辛勤的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的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解析】第一句话出现在文中第三段。理解这一句话应该将其放在作者作者对胡杨树的描写及对其精神的赞美的的语境中。所以,结合上下文,要抓住两个要点解释:一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些树”,二是“上天兆示给人类”什么样的“精神榜样”。第一个问题,第三段原文有“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的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铸;虽然,它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这些语句勾勒出了胡杨树的形象,形象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一句,则概括地表达了“精神榜样”的内容。
第二句话出现在文中第六段的末尾。同样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第六段主要描写彩色沙漠中的红的。作者先写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然后围绕“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展开议论:“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理解这一句话,要注意两个“荒凉”的含义:“只有荒凉的沙漠”中的“荒凉”指的是戈壁滩荒凉的环境,即恶劣的环境、单调的色彩,“没有荒凉的人生”中的“荒凉”是比喻义,从上下文看,是单调的、没有色彩的、无意义的。结合语境“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表明这是石油工人的追求,也是他们的行动: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人生像这多彩的沙漠一样丰富多彩。
16.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6分)
答:
【评分答案】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更加耀眼夺目②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了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③工装的红色如同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备考答案】①在银色、金色、棕色的建筑物的颜色中,衬托出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最鲜艳夺目②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以及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解析】对文内各种逻辑关系的把握是考查文意常用的方法。这类题往往从词语或者句子的角度切入,既要理解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又要揭示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因此,要在把握句子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分析每一个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揭示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题干中,有两个词语需要特别关注:“一切色彩”“红色”。“一切色彩”指向第五段的色彩和工装的色彩,即银色、金色、棕色、红色,银色、金色、棕色是各种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而红色是工装的颜色,因此,从表层意义上说,因为工装的颜色是红色,不同于建筑物的颜色,作者才认为他“鲜艳夺目”;作者认为这是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颜色,把工装的红色比作朝霞和春花,实际上暗合上文对胡杨树的描写,赞颂了工人的精神;又把红色与共和国旗帜的颜色作比较,其寓意不言自明。
17.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8分)
答:
【评分答案】
(1)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
(2)①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②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③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输所做的巨大贡献④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表现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扯淡
【备考答案】①②③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态度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解析】文章的最后部分,是指原文的第七八两段。一般而言,文章的结尾部分往往是作者集中抒发感情的地方,散文与议论性文章不同,主题表达具有含蓄性的特点,因此,作者在描写客观景物的同时,往往蕴含了自己的感情。因此,作者采用的描写方式也是情感态度的表现方式。具体解题思路是条分缕析:作者用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写雅丹地貌比沙漠地貌环境更为恶劣;突出环境的更加恶劣,实际上是为了表现石油工人的精神——不畏艰险、克服恶劣环境等困难的精神。“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连用四个相同的句式,构成排比句式,写石油工人的艰辛劳动,表现出了石油工人的气概。“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行动的比拟,写出石油工人造福北京、上海,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输所做的巨大贡献,“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 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想象远方亲友使用天然气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这一道试题的设置与答案的命制,与诗歌鉴赏何其相似乃尔!可以比较一下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的第二问:
2008全国I: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一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语文的灵活,这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吧?
六、(15分)
18.下面文字中画线的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自然,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分)
三仙姑对女儿小芹一直管得很严。小芹①后来跟小二黑②好上了,三仙姑说什么也不同意。她③知道后,就一个人悄悄跑到前庄上去找小二黑④,恰巧小二黑这时也正要找她,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她⑤办法。她⑥把小芹⑦娘的事从头至尾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
答:
【参考答案】③处的“她”改为“小芹”⑤处的“她”改为“三仙姑”
⑥处的“她”改为“小芹”⑦处的“小芹”改为“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中是否“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题目考查的是代词的运用。代词的基本作用是代指前文中提到的人和事,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因为代词的适用范围一般以句子为范畴,因此要注意句子的层次,特别是句号。这一段文字节选自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材料的难度并不大。①处如果把小芹改为“她”,就有可能产生歧义:一是指三仙姑,一是指小芹,因此①不能改。②处的“小二黑”前文中没有出现,因此不能用代词代替,因此②也不能改。③处“她”是承前代指,既可指三仙姑,又可以指小芹,因此不能用代词,根据后文的“去找小二黑”“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她⑤办法”可知,这里应该是指小芹,因此③处的“她”改为“小芹”。④处“小二黑”虽在上文中提到过,但是如果用代词“他”,因为这是另外一个句子,也可能指别的人,因此,不能改动。⑤处的“她”承前指代,应该是前文中出现的“小芹”,但根据上下文“对付”“办法”来看,“她”应该是指“三仙姑”,因此⑤处的“她”改为“三仙姑”。⑥处的“她”根据句意,应该指别的人,而不是小芹,根据上下文“于是两个人就商量对付三仙姑办法”“向小二黑细说了一遍”,这里应该指小芹,因此⑥处的“她”改为“小芹”,⑦处的“小芹”改为“她”
19.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5个字。(5分)
【参考答案】该标识以“书”和“沈阳”的首写拼音字母为设计元素,体现活动的主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的眼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的表达
【备考答案】①展开的书点明读书月活动②书页弧度和中间的圆点正好组一只眼睛暗示读书③两本展开的书正好组成S代表“沈”和“书”④中间的圆点也可象征“阳”字。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联想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题干要求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可以从图片提供的文字入手,联系文字,解读图片构形的创意。图片提供的文字有“沈阳全民读书月”,不妨把文字分为几个部分:沈阳,全民,读,书,月。“书”在图片中表现比较明显,是两本展开的书,“读”则不太明显,但如果仔细审视,可以看出,展开的书页和其间的圆点,组成了一只眼睛图案,寓意为“读书”,两本展开的书连在一起,好像英文字母“S”,应该是沈阳的“沈”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可以代表“沈”,也可以认为是“书”的第一个拼音字母;顺此思路,我们不难发现两本展开的书之间的圆点,应该是象形文字“沈阳”的“阳”字。“全民”和“月”两个词语没有明显表示出来,不过,展开的两本书,寓意应该为“多”的意思,因此,既可以表示“人人读书”即“全民读书”的意义,又可以表示“读书活动时间延续”的意义。整合上述分析,可以给出下列答案:两本展开的书点明“全民读书月活动”,展开的书页和其间的圆点组成了一只眼睛图案暗示“读书”,两本展开的书连在一起,好像英文字母“S”代表“沈”,展开的书之间的圆点是象形文字“沈阳”的“阳”字。压缩一下语句,不超过65字即可
需要指出的是,限定表述字数的试题,答案表述字数一般来说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但是字数不足也会导致内容缺失而丢分。因此字数要控制在(n-10)—n个字之间。
20.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例相同。(6分)
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答:
【评分参考】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修辞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学会辨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加文采。本题所给的示例以“浪花”为内容,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语意上逐步加强,不仅有文采,有气势,而且富含哲理。要求考生仿照示例写三个句子,形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需要说明的是,示例只是提供了一种样式,并不是要求考生也要达到示例的水平。题目没有限定所写的内容,给考生留下了足够的创造发挥空间。
七、(60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1.阅读下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套作,不得抄袭。
【评分参考】根据“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评分。
所谓选准角度,它的意思还是从材料本身有很多角度,但你不能脱离材料本身想角度。
一是立意要新颖,二是结构要完整,三是语言要有特色。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以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为准,可以不引用原材料的文字。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 ⒀材料新鲜 ⒁构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⒃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酌扣1—2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
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继续坚持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写作者的主张,凸显学生利用材料发掘立意、选择角度的能力。在这一点上,新材料作文能够增加高考作文的自主性、多样性,能够增加能力区分度。这是自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以来已被证明的优势。但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也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套作和抄袭的作文比以前多;二是文体模糊“四不像”的作文比以前多;三是不重内容只重词藻的作文比以前多。为防止上述倾向,作文命题特别强调材料的内容和寓意尽可能地丰富,以便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范围。
今年的作文材料似乎延续了2007年看图作文的范畴,仍然在谈“教育”的话题。这是一篇寓言,讲述了小兔上游泳培训班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培训班教练野鸭、评论家青蛙、思想家仙鹤对这件事的看法,为了让材料角度更为宽阔,命题者添加了小狗、小龟和小松鼠。从材料中可以分层次来立意:
1)从小兔上培训班的过程看
①小兔虽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而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如果兔子可以游泳,危险就可以消除了。但是,兔子毕竟没有被抓住,还是因为兔子跑得快。因此可以从立意:兔子发挥善跑特长才得以化险为夷,联想到人:人各有其长,只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取得较大的生存空间,做事情就能取得成功;要发展特长,学会扬长避短;“补短”不如“扬长”
②在培训班里,小狗、小龟却学会了游泳,而小兔和松鼠却没有,小兔很苦恼。小狗、小龟和小兔、小松鼠是有区别的,引申到人可以说:人是有差别的;学生也是有差别;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一个人可以做好这样的事情,却未必可以做好其它的事情等等。
2)从培训班的举办者动物管理局来看:
①小狗、小龟却学会了游泳,而小兔和松鼠却没有,引申到人类,管理者应该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人各有所长,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要注意应该按照其天性特长来教育培养学生,必须走出光针对弱点训练以求全面;全面发展要以发展个性特长为前提;只有美好的愿望,而没有科学的方法,做事是不会成功的;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教练野鸭的话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那些教条主义者的可笑,他们不具体分析问题,而盲目的下结论;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看“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结果”等
3)从评论者的角度看: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可以联想到:要发展特长;要学会扬长避短;“补短”不如“扬长”;实现理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盲目的努力要不得;学习发展自己的道路有很多,适合自己是最好等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可以联想到:实现目标的的道路不止一条,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要转换思路,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生活的形态是丰富多彩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