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二:动人的北平(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08阅读:
字号:小|大
雷真民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二
诗如画,散文如诗。
如果说诗歌是一枚饱满的果实,那么散文便似一朵盛放的鲜花;如果说诗歌是凝结的蜜汁,那么散文便是用蜜调和的甘甜之水。
诗是象征,是意象的浓缩,是分行的艺术,必须切掉过剩的文字,使文字断切、跳跃。散文是想像的扩张,是叙述的艺术,经由文字的渲染与营造,以各种不同的风景、人物、事件来描写內心的感觉。散文更容易为我们接受,为我们理解,散文便是化开的诗,因此我们阅读散文,也要最终读出它诗的内核。
现在我们开始欣赏中国现代散文。这些散文中有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也有抒情性的或哲理性的,这类散文都带有强烈的心灵独白色彩和玄思色彩,它们描述社会生活现象,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人生真理和审美规律,激发人生思考,启迪审美感悟,对当代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由于这些课文的作者善于感悟、富于玄思、长于审美,可能学生觉得解读文本、进入课文情境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一次锻炼抽象思维和提升感悟力的好机会。
《动人的北平》
学习目标
1、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2、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3、探究散文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
4、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 ,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文学家。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种种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开篇一段很重要,总体上写北平的特点,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豪爽”“宽大”“包容”。与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如果说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那么这一段就是全文的一个总起。
第二段以下的几段写就集中表达这两种特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共容,体现“包容”;“一株古木老树”之喻,体现“老成”。也就是说这几段恰当地表现北平“老成”和“包容”的特点。
从“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开始,文章从多个方面展现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写的方面有:宫殿亭园楼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杂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闲方式等。
作者虽然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难以整体全面地观照和描写的,但是他仍然试图写出北平的立体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静态的景象,更有活动的、流动的市民生活景象,还有深远的历史景象。一般来说整体全面地写一个地方,难免流于抽象概括,而本文则处处是具体可感的画面,尽管这些画面都“浮光掠影”而过,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体生动描写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所在。
当然,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原先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在过去那个年代,不少作家写了故都北平的散文,郁达夫写了《故都的秋》,老舍写了《想北平》,他们在文中也同样表达了平民意识、平民倾向。所不同的是,郁达夫、老舍眼里只有平民形象和平民生活,而林语堂眼光更加全面一些,看到的是北平的整体形象、整体生活,各色人等的生活。
问题探究
1、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
在作者看来,古老而时新的北平无处不动人。一是自然风光动人,你看:“……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可见作者极其沉醉这于故都的自然风光。二是城市景象动人,这里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无数充满文化艺术的建筑物,整体城市就像一座“珠玉之城”。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里再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进入《动人的北平》后会变得如此美丽动人?一方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另一方面作者带有审美的眼光,他看见最平常的人、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觉得是审美的对象。说到底,作者写的不只是客观外物,而是写自己的内在感受,写一种审美的心境,写一种心灵的镜像。
2、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
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可见文章采取一种全景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但合在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精的结合。
3、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统整起来的呢?
初读本文确实会产生散而无序的感觉,好像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又什么没有说充分。其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的一些内在肌理,即组织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当代人阅读本文具有怎样的意义?
本文似有述往事、怀旧情的感觉,那么把它选为课文是何道理?今天全新的北京城去往昔破败北平远矣,为什么还要感受对旧北平的赞美?首先,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家,对五四以来白话散文的创作理论、创作实践,对白话散文的文体开发与建设,对白话散文的风格追求和倡导,都有过一定的贡献,他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其次,阅读本文可以感受那个年代经受新旧两种文化熏染陶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高尚品格,从文章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故都的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的热爱,读出对平民生活的热爱,读出作者的一种“泛美主义”的倾向(以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无处不有美的内蕴、美的灵光);再有,阅读本文可以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从来就守旧融新,不断发展,如今故都已经蜕去旧衣,换上新装,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当我们体认新北京的雄姿与活力的时候,也从过去的作品中寻察她的旧影,会感到过去的一幕幕历史景象非常珍贵,也为今天国家的发展和首都北京的进步而高兴。
语言品味
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从本文看他的语言运用,极其娴熟而自由,情味、神韵流动其间,甚至感觉不到“语言”本身的存在,眼前闪现故都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幕幕景象。
全文都是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试看开篇一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再如下面一些话:“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还有这样的话:“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虽是散文语句,却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
全文都是抒情的语句,前面提到的语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既是叙述,又是抒情;更富有诗意的是“清晨在花园中拔出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这样的话,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一句,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另外,文中多处以“你”称呼读者,仿佛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本文之间的距离。
全文有多种变化的句式,如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读者的注意。
结语
林语堂曾经是被我们忽视了的作家,就像我们曾忽视了那个如火如荼时代的细腻与美好的情思一样。现在,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后,这些单纯的,深厚的真与美和振奋人心的热血激情一起留存下来,感染影响着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二
诗如画,散文如诗。
如果说诗歌是一枚饱满的果实,那么散文便似一朵盛放的鲜花;如果说诗歌是凝结的蜜汁,那么散文便是用蜜调和的甘甜之水。
诗是象征,是意象的浓缩,是分行的艺术,必须切掉过剩的文字,使文字断切、跳跃。散文是想像的扩张,是叙述的艺术,经由文字的渲染与营造,以各种不同的风景、人物、事件来描写內心的感觉。散文更容易为我们接受,为我们理解,散文便是化开的诗,因此我们阅读散文,也要最终读出它诗的内核。
现在我们开始欣赏中国现代散文。这些散文中有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也有抒情性的或哲理性的,这类散文都带有强烈的心灵独白色彩和玄思色彩,它们描述社会生活现象,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人生真理和审美规律,激发人生思考,启迪审美感悟,对当代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由于这些课文的作者善于感悟、富于玄思、长于审美,可能学生觉得解读文本、进入课文情境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一次锻炼抽象思维和提升感悟力的好机会。
《动人的北平》
学习目标
1、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2、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3、探究散文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
4、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 ,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文学家。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种种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开篇一段很重要,总体上写北平的特点,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豪爽”“宽大”“包容”。与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如果说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那么这一段就是全文的一个总起。
第二段以下的几段写就集中表达这两种特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共容,体现“包容”;“一株古木老树”之喻,体现“老成”。也就是说这几段恰当地表现北平“老成”和“包容”的特点。
从“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开始,文章从多个方面展现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写的方面有:宫殿亭园楼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杂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闲方式等。
作者虽然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难以整体全面地观照和描写的,但是他仍然试图写出北平的立体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静态的景象,更有活动的、流动的市民生活景象,还有深远的历史景象。一般来说整体全面地写一个地方,难免流于抽象概括,而本文则处处是具体可感的画面,尽管这些画面都“浮光掠影”而过,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体生动描写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所在。
当然,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原先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在过去那个年代,不少作家写了故都北平的散文,郁达夫写了《故都的秋》,老舍写了《想北平》,他们在文中也同样表达了平民意识、平民倾向。所不同的是,郁达夫、老舍眼里只有平民形象和平民生活,而林语堂眼光更加全面一些,看到的是北平的整体形象、整体生活,各色人等的生活。
问题探究
1、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
在作者看来,古老而时新的北平无处不动人。一是自然风光动人,你看:“……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可见作者极其沉醉这于故都的自然风光。二是城市景象动人,这里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无数充满文化艺术的建筑物,整体城市就像一座“珠玉之城”。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里再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进入《动人的北平》后会变得如此美丽动人?一方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另一方面作者带有审美的眼光,他看见最平常的人、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觉得是审美的对象。说到底,作者写的不只是客观外物,而是写自己的内在感受,写一种审美的心境,写一种心灵的镜像。
2、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
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可见文章采取一种全景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但合在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精的结合。
3、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统整起来的呢?
初读本文确实会产生散而无序的感觉,好像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又什么没有说充分。其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的一些内在肌理,即组织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4、当代人阅读本文具有怎样的意义?
本文似有述往事、怀旧情的感觉,那么把它选为课文是何道理?今天全新的北京城去往昔破败北平远矣,为什么还要感受对旧北平的赞美?首先,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家,对五四以来白话散文的创作理论、创作实践,对白话散文的文体开发与建设,对白话散文的风格追求和倡导,都有过一定的贡献,他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其次,阅读本文可以感受那个年代经受新旧两种文化熏染陶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高尚品格,从文章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故都的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的热爱,读出对平民生活的热爱,读出作者的一种“泛美主义”的倾向(以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无处不有美的内蕴、美的灵光);再有,阅读本文可以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从来就守旧融新,不断发展,如今故都已经蜕去旧衣,换上新装,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当我们体认新北京的雄姿与活力的时候,也从过去的作品中寻察她的旧影,会感到过去的一幕幕历史景象非常珍贵,也为今天国家的发展和首都北京的进步而高兴。
语言品味
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从本文看他的语言运用,极其娴熟而自由,情味、神韵流动其间,甚至感觉不到“语言”本身的存在,眼前闪现故都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幕幕景象。
全文都是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试看开篇一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再如下面一些话:“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还有这样的话:“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虽是散文语句,却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
全文都是抒情的语句,前面提到的语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既是叙述,又是抒情;更富有诗意的是“清晨在花园中拔出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这样的话,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一句,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另外,文中多处以“你”称呼读者,仿佛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本文之间的距离。
全文有多种变化的句式,如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读者的注意。
结语
林语堂曾经是被我们忽视了的作家,就像我们曾忽视了那个如火如荼时代的细腻与美好的情思一样。现在,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后,这些单纯的,深厚的真与美和振奋人心的热血激情一起留存下来,感染影响着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