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熟语)(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0阅读:
字号:小|大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
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
(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①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②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③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祖代扈 ④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⑤主谓式: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⑥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⑦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⑧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⑨兼语式:请君人瓮 引狼人室 ⑩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2)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褒义:风起云涌 殚精竭虑 ②贬义: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③中性:今非昔比 风雨交加
(3)成语的出处
①古代寓言故事: 望洋兴叹 与虎谋皮
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 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 举一反三 昭然若揭
二. 高考试题示例
1.(2003年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为D。“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全词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C“自惭形秽”得意思为“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据释义可知前三项为正确的。此题相对简单,只是“如数家珍”相对错误较为隐蔽,学生需静心自习阅读方可做对。]
2. (2004年全国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答案:B(在劫难逃,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劣质食品”被暴光对我们而言是好事;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用在此句适用对象不当;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此句中家长的做法无“巧”可言。)
3.(2004年高考 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答案:B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来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欲壑难填:形容贪得的欲望太大,很难满足。 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形容轻视,蔑视
4.(2004年高考 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解析:A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境。B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这里使用错误的理解了词义。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错误的理解成文章没有加标点,曲解了词义。
答案:D
三、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高考题第4题D项)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1998年高考题第5题C项)
[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1999年高考题第4题B项)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高考题第4题A项)
[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例3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全国高考题C项)
[例5、例6两句,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例6,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象95年的“无所不为、半斤八两、各有千秋”,97年的“趋之若鹜”,再如“面目全非”、“始作俑者”都是有贬义色彩的词,不能用在好的方面;而“危言危行”又只能用在褒义方面。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例7 ①.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②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辨析]鼎力相助:敬辞,用在别人身上。改为“全力相助”。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谦辞)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例8: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9: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例10: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1997年高考题第4题A项)
例11: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此处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例10中“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
例1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13: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98年全国卷)
[例12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而例13中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合其使用习惯。]
7、夸大其辞,不知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4: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例15: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6:①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1992年高考题)
②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句①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②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当然是正确的了。]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例如:
例17: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高考题)
②蹇叔老谋深算,弦高勇敢机智,先轸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的栩栩如生。
[ “淋漓尽致”只理解为“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因而认为不适合句中的语境。其实, “淋漓尽致”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使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 “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应接不暇、先天不足、豁然开朗、粉墨登场、回光返照、行云流水等。
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四、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具体地说,就是:
1、 事理简单.更要深思。
例如:(1)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99•全国)
简析:“局势”是说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决不可能“一劳永逸”.
(2)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简析:“肘”可“见”了,正说明衣服破烂了.而这与前面“很不合身”相矛盾.因而该成语不当。
(3)人们走回头路的劲头没有来的时候足,有些人走累了,就成群结队地坐在柏油马路边的树阴底下聊天。
简析:人们走累了.坐在树阴底下聊天.可能“结队”吗?显然违背事理。
(4)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来。
简析:“心目中”的人物怎么跃然于“纸上”了?可改为”呼之欲出”。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于能认为它用错了。例如: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92•全国)
简析:“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故成语使用正确。
(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简析:“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该成语的前后文正好为它提供了“原生状态”.故使用正确。
(3)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简析:“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这里正是使用了它的本义.故正确。
(4)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简析:“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
(5)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简析:“光天化日”现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而现在所提供的语境显然符合它生存的“原生状态”.于是它的本义“复活”了。
3.见一字,更要见其余。
例如: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95•全国)
简析:不少人对“首当其冲”并不陌生.但是一旦它处于复杂的语境里.他们就只着见“首”字而不见其“冲”了,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95•全国)
简析:“商品”前常用“热门”来修饰.于是有些考生只见“热”字而不见其余。
(3)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简析:“就”即成功.它与“事’”能搭配.于是有的学生眼中只有一个“就”字了.而忽视了“挥”这一个重要的字眼。这里应改为“一蹴而就”。
(4)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简析:用“立”来修饰“等”是可以的.于是有的学生“立”令智昏.无视“茕茕”两字了。
(5)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简析:受制裁、遭袭击是伊拉克的祸难.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祸”字.还应仔细地思考一下“萧墙”二字。
4、“两栖”色彩.要能兼知。
例如;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 想象力、(91•全国)
简析:“想入非非”常指胡思乱想.为贬义;但它还有另一个含义.即思想进人虚幻的境界.为中性.该成语使用正确。
(2)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衷曲要告诉我一样。
简析:“口若悬河”是中性词,形容能看善辩.说话不断、它虽然经常有嘲讽之意.但这里用来写父亲诉“衷曲”.显然恰当。
(3)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简析:“登峰造极”是中性词.比喻达到极点。它多用于坏人,但用于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也很恰当。
(4)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简折:“平铺直叙’”常指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但它还有一个中性义.即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这里正好使用了中性义.所以正确。
(5)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简析:“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但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5.字面重复.要能看出。
例如:
(1)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简析: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简析:因成语本身含有“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加上数量词。可去“一场”。
(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简析:“好像”与“如”重复。
(4)他在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简析:“浑身”与“遍体”重复。
6、变更用法要能明白。
例如:
(1)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简析:“等闲视之”前面往往要加上“不可”“岂能”等否定词,故此不合使用习惯。
(2)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应灵丹,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
简析:“万应灵丹”一般用于否定句或出于否定口吻,不能像这样用于肯定句。可改为“灵丹妙药”。
教学重点: ①了解易设误的成语的几种类型 ;
②辨析容易混淆的成语;
③有的放矢,加强积累。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
(1)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①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②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③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祖代扈 ④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⑤主谓式: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⑥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⑦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⑧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⑨兼语式:请君人瓮 引狼人室 ⑩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2)成语的感情色彩
①褒义:风起云涌 殚精竭虑 ②贬义: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③中性:今非昔比 风雨交加
(3)成语的出处
①古代寓言故事: 望洋兴叹 与虎谋皮
②历史故事:煮豆燃萁 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
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 举一反三 昭然若揭
二. 高考试题示例
1.(2003年全国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为D。“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全词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C“自惭形秽”得意思为“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据释义可知前三项为正确的。此题相对简单,只是“如数家珍”相对错误较为隐蔽,学生需静心自习阅读方可做对。]
2. (2004年全国高考江苏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劣质食品在劫难逃。
B.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过于急切,往往不切实际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答案:B(在劫难逃,坏事情一定要发生,要避免也避免不了,“劣质食品”被暴光对我们而言是好事;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细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手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用在此句适用对象不当;弄巧成拙,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此句中家长的做法无“巧”可言。)
3.(2004年高考 全国卷)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答案:B 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后用来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欲壑难填:形容贪得的欲望太大,很难满足。 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形容轻视,蔑视
4.(2004年高考 北京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
B.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一块珍藏多件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D.早在30年代,他就因创作长篇小说《梦之音》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解析:A从长计议,慢慢地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不符合语境。B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这里使用错误的理解了词义。C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错误的理解成文章没有加标点,曲解了词义。
答案:D
三、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高考题第4题D项)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1998年高考题第5题C项)
[以上两句,命题者故意曲解成语词义,以便考查考生的识辨运用能力。第一句中的“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曲解的词义与所要表达之意正好相反。第二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
例3: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1999年高考题第4题B项)
例4: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高考题第4题A项)
[此处命题者从成语使用的对象上命题,重在考查成语词义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例3句中的“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轮”:高大,“奂”:众多,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此句中用来赞美“花鸟虫兽、人物形象”,属于对象误用。“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又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例5: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1998年高考题第5题B项)
例6: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2000年全国高考题C项)
[例5、例6两句,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例6,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象95年的“无所不为、半斤八两、各有千秋”,97年的“趋之若鹜”,再如“面目全非”、“始作俑者”都是有贬义色彩的词,不能用在好的方面;而“危言危行”又只能用在褒义方面。
此外,应注意如下有贬褒色彩的成语:振振有词、有口皆碑、附庸风雅、亦步亦趋、粉墨登场、彻头彻尾、长篇大论、罄竹难书等。
例7 ①.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②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辨析]鼎力相助:敬辞,用在别人身上。改为“全力相助”。敬谢不敏: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谦辞)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
例8: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9: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这点涉及语言得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尤显重要。常见的谦辞有: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等。敬辞有: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等。]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例10: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1997年高考题第4题A项)
例11: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此处两题,命题者从成语与语境的矛盾处设误,以考查考生的逻辑能力。“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例10中“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前面不能再用“还”。]
6、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
例12: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13: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98年全国卷)
[例12中“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而例13中的“望其项背”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合其使用习惯。]
7、夸大其辞,不知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4: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的时间。
例15:考前每个考生都应该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8、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例16:①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1992年高考题)
②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句①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②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当然是正确的了。]
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例如:
例17: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2000年高考题)
②蹇叔老谋深算,弦高勇敢机智,先轸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的栩栩如生。
[ “淋漓尽致”只理解为“形容文章或说话详尽透彻”,因而认为不适合句中的语境。其实, “淋漓尽致”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使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另外,诸如此类的两用成语,还有很多,如:“龙飞凤舞”本来形容气势奔放雄壮,也可形容书法气势舒展活泼,也可形容字迹潦草难辨。“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这些词还有“按图索骥” “如虎添翼”“高视阔步”“旁若无人”“指手画脚”“秀色可餐”“粗枝大叶”“不绝如缕”“不见经传”“暗送秋波”应接不暇、先天不足、豁然开朗、粉墨登场、回光返照、行云流水等。
明了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考生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成语运用的正误,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可见,要做到正确使用成语,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而在高考来临之际,抓住一些具有特殊性的成语加强训练,多注意近义成语的选用,多注意有历史渊源特殊意义的成语及典故,也就显得更加必要了。
四、答题技巧
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具体地说,就是:
1、 事理简单.更要深思。
例如:(1)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99•全国)
简析:“局势”是说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决不可能“一劳永逸”.
(2)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简析:“肘”可“见”了,正说明衣服破烂了.而这与前面“很不合身”相矛盾.因而该成语不当。
(3)人们走回头路的劲头没有来的时候足,有些人走累了,就成群结队地坐在柏油马路边的树阴底下聊天。
简析:人们走累了.坐在树阴底下聊天.可能“结队”吗?显然违背事理。
(4)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来。
简析:“心目中”的人物怎么跃然于“纸上”了?可改为”呼之欲出”。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于能认为它用错了。例如: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92•全国)
简析:“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故成语使用正确。
(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简析:“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该成语的前后文正好为它提供了“原生状态”.故使用正确。
(3)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简析:“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这里正是使用了它的本义.故正确。
(4)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简析:“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
(5)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简析:“光天化日”现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而现在所提供的语境显然符合它生存的“原生状态”.于是它的本义“复活”了。
3.见一字,更要见其余。
例如: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95•全国)
简析:不少人对“首当其冲”并不陌生.但是一旦它处于复杂的语境里.他们就只着见“首”字而不见其“冲”了,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95•全国)
简析:“商品”前常用“热门”来修饰.于是有些考生只见“热”字而不见其余。
(3)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简析:“就”即成功.它与“事’”能搭配.于是有的学生眼中只有一个“就”字了.而忽视了“挥”这一个重要的字眼。这里应改为“一蹴而就”。
(4)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简析:用“立”来修饰“等”是可以的.于是有的学生“立”令智昏.无视“茕茕”两字了。
(5)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简析:受制裁、遭袭击是伊拉克的祸难.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祸”字.还应仔细地思考一下“萧墙”二字。
4、“两栖”色彩.要能兼知。
例如;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 想象力、(91•全国)
简析:“想入非非”常指胡思乱想.为贬义;但它还有另一个含义.即思想进人虚幻的境界.为中性.该成语使用正确。
(2)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衷曲要告诉我一样。
简析:“口若悬河”是中性词,形容能看善辩.说话不断、它虽然经常有嘲讽之意.但这里用来写父亲诉“衷曲”.显然恰当。
(3)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简析:“登峰造极”是中性词.比喻达到极点。它多用于坏人,但用于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地也很恰当。
(4)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简折:“平铺直叙’”常指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但它还有一个中性义.即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这里正好使用了中性义.所以正确。
(5)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简析:“老谋深算”形容计划周密.办事干练.富有经验,是中性词。它常用来形容反面人物.但用于正面人物.也算恰当。
5.字面重复.要能看出。
例如:
(1)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简析: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简析:因成语本身含有“一”字,故它的前面不能加上数量词。可去“一场”。
(3)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简析:“好像”与“如”重复。
(4)他在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简析:“浑身”与“遍体”重复。
6、变更用法要能明白。
例如:
(1)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简析:“等闲视之”前面往往要加上“不可”“岂能”等否定词,故此不合使用习惯。
(2)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应灵丹,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
简析:“万应灵丹”一般用于否定句或出于否定口吻,不能像这样用于肯定句。可改为“灵丹妙药”。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