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0阅读:
字号:|
 
【知识梳理】

教育部考试中心近年来语文科《考试大纲》都明确规定了修辞的考查内容,即“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并界定常见的修辞方法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八种。这里的修辞是狭义的修辞格。需要说明的是修辞的范围很广,即便是常见的修辞格也不止八种。
多年来一直在寻求高考命题变化的上海,2005年在修辞考查上只提“能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意味着高考试题中将较少出现单纯的考查修辞手法判断的题目,将更侧重能力的考查。但必须注意的是,“表达效果”的领会又是以了解、识别修辞手法为基础的。所以这一变点主要体现了一种命题趋向,而实质没有多少改变。此外,上海对“修辞”的表述还发生了从“识别”12种(比喻、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比拟、对比、对偶、反语、反复、借代等)到“理解常见”这样的文字变化。根据《中学教学全书•语文卷》(上教版)中有关“修辞”的介绍,“常见修辞方法”有26种,上海觉得仅仅划定的12种似乎与时代新语文概念不符,才笼统地提个“常见修辞手法”。这些变动,实际上提高了修辞考查的要求。
2006年是湖北自主命题的第三年,修辞如何考查尚不能断定;但考查常见常用的、考查实际运用能力这两点是不会变的。所以修辞方面的复习备考,仍可沿袭2005年的考纲。如果湖北考纲将修辞的范围扩大了,补充补充即可。



作为高三复习课,关于修辞,我们要做如下梳理:

一、考试要求:

2005年高考考试说明在“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里对常见的修辞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辨认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二、考查方式:

修辞考查分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两大类。我们的复习训练一般说来更多的是为了解决高考在单选、诗歌鉴赏、情境造句、篇章阅读等题型中设置的修辞问题,即主要是应对修辞的直接考查。至于写作中因为考生修辞运用能力强而分数大幅度提升为间接考查。其实,写作训练中关注语言的修辞因素,应当是修辞复习的重中之中。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方法,能够理解修辞表达的内容和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后一方面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还常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同题考查。即特别强调“正确运用”。
要做到“正确运用”,考生应该具备两个条件:①掌握每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和作用。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基础。②能够正确把握语境和试题的要求。这是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必要条件。

三、2005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修辞考查题的分类:

复习备考中,深入考察、体验2005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题对考生修辞素养要求的实际,是考生建立修辞复习标高必须首先落实的复习任务。
2005年全国各地的试题,几乎覆盖了多年来修辞考查的所有方式。现整理如下。
(一)、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修辞方法的识别及表达效果的确认:
湖南:
6.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答案:A
浙江:
6.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答案:C
(二)、在语言表达题中,考查运用修辞手法造句的能力:
福建:
19.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答案:
下联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示例:振兴中华
广东:
23.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答案(略)
江苏:
22.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5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答案要求:
①符合“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
②要有比较。
③语句通顺
(其实主要是象征和比拟修辞的运用)
江西:
24.写一张给亲属的节日或生日贺卡。要求:感情真挚自然,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
修辞手法,不出现真实姓名,正文50个字左右。(6分)
答案(略)
全国1:
19.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答案(略)
山东:
24.以“关爱”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的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还要和后一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4分)
例句:关爱是一个眼神,给人无声的祝福
      关爱是一缕春风,给人身心的舒畅
答案:关爱是一句问候,给人春天的温暖
      关爱是一场春雨,给人心田的滋润
(三)、在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修辞方法:
安徽: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
(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福建: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答案: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湖北:
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
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①;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螀: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答:                                                                     
答案:
(2)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达到了意境美和韵律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分)
全国1: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答案:
(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上海:
15.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答案:
(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的磅礴气势   (以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色彩和形态。
浙江:
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四)、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阅读考查修辞方法:
湖北:
20.试结合文章(韩少功《土地》)内容,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答案:(2)拟人(或比拟或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充满感情。(3分)
湖南:
18.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                
                                                             (4分)
答案:贝多芬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是因为他知道别人把他视为难以接近、难以了解的怪人,厌恶别人打扰;了解到客人来访的意图后,他感到欣慰,语带幽默。(4分)
江西:
18.根据文意,解释“匆忙走路的人”的含义。(4分)
答:                                                                        
答案:(4分)
指那些不注重过程之美、只追求结果的人。(或:指“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的人。)意思答对即可。
(涉及全文隐喻思路的理解)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是一篇哲理色彩较浓的散文,它探讨的是关于如何对待人生、对待时间的问题。
B.除了比喻,文中还使用了拟人、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C.作者认为,伟大的智者能保证他的“最后一点”是真美,又有意义,且超越以前一
切的。
D.匆忙走路的人古今中外都有。在焦灼中生活,实在是人类的痼疾,作者对此给予了
深刻尖锐的批判。
E.《给匆忙走路的人》中的“等待”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其寓意不尽相同。
答案:(4分)C、D
辽宁:
19.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在文中具体指哪些内容?请分条列述。(4分)
                                                              
                                                               
                                                                
答案:(1)父亲永远拿一个笑脸给我。
      (2)亲人们都活着。
      (3)祖国把幸福还给人民。
每答出一个要点或相似表述,给1分;全答对给4分。
20.作者赋予了“切梦刀”怎样的含义?请根据文意加以阐释。(4分)
答案:(1)它是切除“梦”的“利刃”,是由“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磨成的。(2分)
(2)人有“梦”,则有痛苦,“切梦刀”就是帮助人们摆脱痛苦的一种工具。(1分)然而,现实中的人不可能有“无情的超自然的智慧”,因而“切梦刀”也就变得虚无且荒诞,“梦”的切除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中的幻想。(1分)
15.“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欲扬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
天津:
20、你怎样理解“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案:人无论境遇如何,都要从容面对,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21、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4分)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其中“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一句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方法。
答案:(这是正确的判断)
(五)、在写作能力考题中,明显渗透修辞因素的考查:
辽宁:
25.作文。(60分)
题目:今年花胜去年红
(作文题的理解需要修辞素养)
江苏:
23.作文(60分)
  我们常常用古人所说的“风头、猪肚、豹尾”六字来谈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
  请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的构思都得有修辞素养)

四、八种常见修辞格简介: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2、比拟:
分拟人和拟物。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其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拟物是把人当作物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写,借以传达特定的思想感情。
3、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红眼睛走来了)、具体代抽象(他一肚子墨水)、专名代泛称(千千万万个雷锋)、部分代替整体(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4、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对偶的种类有三种:正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叫流水对(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及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7、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8、反问:
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作用:增强表达语气。

五、常见修辞格的辨析:

(一)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总之,借喻强调事物间的相似点,借代强调事物间的相关点。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或暗示)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比喻与比拟区别:
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是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例如:
例①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攻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例②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老舍《骆驼祥子》)
例③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例④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①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②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祥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③“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是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④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常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总之,比喻是甲像乙,比拟是把甲当作乙。
(四)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五)排比、对偶及对比的区别: 
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只要结构大体相似即可,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严格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4、对偶强调上下句的整齐,排比强调句式的相同或相似并连续排列,而对比则强调内容的反向相关。

六、修辞格综合运用时应该知道的三种情况: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反对党八股))此句属于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一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兼用了比喻)、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例如: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典型示例】

例1:
(2004年广西题)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下联:                      
  ②满园春色好        下联: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联:                                    
【解析】
对联需运用对偶修辞,对偶修辞是需要语言锤炼工夫的,对偶修辞也是最富有传统文化特色。2004年广西的这道题出得好,湖北应该学习。
参考答案:
第一题:①例:祖国日日新 ②例:神州面貌新(每联2分。形式相同,给1分;内容相对,给1分;平仄不作要求;两联共4分。有错别字扣1分。)
第二题: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4分,形式相同,给2分;内容相对,给2分;平仄不作要求;有错别字扣1分。)
例2:
(1998年高考第33题)仿照下面两个比喻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过60个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解析】
此题是仿用与比喻修辞合考题型,首先要全面审清题目要求。①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②两个比喻句是并列关系;③比喻句的内容前后的语意必须衔接。比喻句的第一个分句,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第二个分句,是对第一分句的解释,揭示出本体、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释喻分句。
明白了这三点,就可以为“时间”选择恰当的喻体,做出恰当的揭示了。
参考答案:1、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2、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污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淡心灵上痛苦的回忆。3、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上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例3:
(1999年全国)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①____                ___,②____             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③_____            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解析】
这是嵌入式的仿句题,需要比照前后,研究嵌入句子的要求。①处对应的是“五十年像一条长河”、“五十年像一幅画卷”两句,②处对应的是“有急流也有缓流”、“有冷色也有暖色”两句,③处对应的是“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两句,于是①②③的句式也就清楚了。其次,除比喻外,语料两处用了排比修辞,造成了铺排气势,使表达感情充沛,仿句也必须注意其感情色彩。就近作相似联想的话,“长河”、“画卷”就可以想到“高山”、“诗歌”、“乐章”等等。
参考答案:①五十年像一首歌曲  ②有低音也有高音  ③乐曲渐趋高潮 
例4:
(2003年北京卷)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若只因为……就……,无异于……)仿写,用另一比方评论另一事物。
一本书,若只因为是由大出版社印行的就去买它,无异于买一套由好裁缝缝制的却并不一定合身的衣服
【解析】
此题句式已定,修辞手法方面的要求明显,关键是以合适的比喻表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生动而且深刻的评论。
题目给出的例句提出了一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若只因为……就……,无异于……”的句式,用比喻或类比揭示这一事物的实质。例句有双重特点: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深刻性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思维的文学性,颇像诸子散文中妙喻世象、振聋发聩的寓言。这种仿写对语言和思维,对考生的语文素质,也就是认知积累、固有能力有着相当的要求。一方面提示我们,短期备考行为重在“规律”,以充分发挥固有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正视高考是能力考试这一现实,在长期教学行为中,把语文素质放在应有的地位。
从题目例句和答案示例可以看出,句式、修辞的仿写并不难,难在语义合理:本体描述合理、喻体描述合理、比照关系合理。这三个“合理”,就是考查考生的生活积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用语言把已有的认识表达出来的能力。
参考答案:一部电视剧,若只因为有“大腕”出场就非看不可,无异于去吃最昂贵的却并不一定对症的药。
考场实例:
①一个应聘者,若只因为毕业于名牌大学就聘用他,无异于购买一件品牌著名却不一定合用的商品。  ②一句话,若只因为是名人所说就奉为经典,无异于在峨嵋山捡块石头就当作佛骨。 
【例5】(2000年上海试题)下面文段中“知识在其中起到‘红娘’的作用”,使用了
的修辞方法,意思是           。
剖析这个小例子,不难发现,知识在其中起到“红娘”的作用。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所涉及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后面还有大段文字略了)
【解析】
此题的特点是将比喻修辞放在阅读理解的文字环境中考查,要求指出“红娘”这一暗喻的本体——媒介.
【例6】
(2001年全国高考)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词,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 ______,           
                   。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运用修辞、整句等手法仿造句子的能力。两个小题均要求运用暗喻,在内容上要与前面的意思相反,在句子形式上字数应当相等、对应。 
“希望是地平线”的“地平线”没有定语,“风是帆的伙伴”的“伙伴”前面有领属性定语。续写的句子也应该是无定语和带定语的两种。
比喻句的下文一定要接得好。否则也会出现问题。如:①风是鸟的阻力,能把你吹到无底的深渊。②风是远航的阻力,你越想到达越不能。
风的确对逆飞的鸟会形成阻力,远航的船如果逆风而行,风也的确会形成阻力。这不是比喻句。
关于这道题,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前后两句之间不能矛盾。如“希望是水中月,就算够不着,也能摸得到。”二、喻体与本体间的关系必须能够成立。如“希望是底线,就算看不见,也永远在心里”就不行。
参考答案:①乐观者说,希望是北斗星,就算得不到,也能指引你前进。(或:乐观者说,希望是北极星,就算远在天际,也能给你指引。)②悲观者说,风是魔鬼的奴仆,能把你推入死亡的深渊。(或:风是帆的死敌,能把你送到大海深处)
【例7】
(2001年全国卷)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修辞的运用,切入点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的相似。
参考答案:B。B项,句中使用的喻体“踩在棉花上”,既不能用释喻“轻快”解释,又未能恰当地形容本体“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的形态,不恰当。
【例8】(2002年北京卷)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                  仿写: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解析】
此题虽为仿写,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必仿的形式,原句的哲理正是通过拟人手法含蓄地表达的。
参考答案:①峭壁的松!你顽强生长时,高天就近了。②笼中的鸟!你安于供养时,自由就没有了。③小河中的舟!你奔向大海时,天地就大了。
【例9】
(2002年全国卷)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
此仿句题已明确把比喻作为仿写的重点。整个例文由四个暗喻组成,都是陈述句,第一句与第三句是总分关系(前后均为总分关系的概念,即“海”包含“浪花、涛声、鱼吓、海鸥”,“字典”也包含“部首、音序、文字”)。分析清例文后,可作相似联想,如,海——山或河或森林等等,字典——书或画卷或乐章等等。参考答案如下:
①山是生物进化的一部史诗:岩层是书籍,化石是文字,古生物的遗体、遗迹是精美的图案。
②天空是世界的舞台:风是配乐,阳光是照明,白云、小鸟是天空的演员。
③风暴是自然的一部乐章:闪电是序曲,雷声是音符,狂风暴雨是风暴的主旋律。
【例10】(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精神,突出了描述对巴金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册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成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有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主动,有感染力。
【解析】
答案:B  应该是前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精神,突出了描述对巴金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此题既考查了修辞格的确认,又考查了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例11】(1987)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 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 水芙蕖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解析】答案:A
此题考查对偶格的基本知识。
【例12】(1988)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填入空白处的正确选项是
  溪①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②声笛起山前。 
  A、①满 ②几   B、①满 ②一   C、①涨 ②几   D、①涨 ②一
【解析】答案:D
此题仍然考查对偶格的基本知识。

【方法提升】

一、明确考点要求,科学制订复习训练策略。多年来,修辞考查方式有三:⒈能正确辨析八种常见的修辞格,⒉能运用常见修辞格仿句、扩展语句,使文字富有文采,⒊能明白使用这些修辞格的作用,在诗歌鉴赏或现代文阅读中领会作者使用这些手法的好处,甚至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格以提升语言档次。因此,在平时的书籍和生活中发掘修辞因素以提高修辞素养是根本途径,培养结合具体语境来解答修辞题的习惯、技巧是关键,结合作文教学培养运用修辞的实际能力则能直接或间接提高修辞上的应试成绩。
二、明确考查重点在于修辞的运用。考生不仅要明确八种常见修辞格的相关知识,更要明确其各自特点、表达效果及运用的注意事项。需要指出的是,修辞题虽然不会专门考查名词术语,但几种常见修辞格的概念的内涵、外延(如比拟的内涵,比喻与比拟的区别,借喻与借代的区别,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夸张、对偶等的修辞效果,夸张的真实性与鲜明性,等等)必须十分明确,非如此则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若舍此而行题海战术则很可能是无效复习。
三、修辞专项复习要注意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修辞与选用、仿用句式综合考查时,学生的联想能力、语言驾御能力、创新能力缺乏;多年来,考生运用比喻时喻体选择不当,根本达不到规定的修辞效果;面对修辞考查题,不能很快入题且常常不得要领(分析不清例句特点半天无从仿效,就近作相似联想的技能不熟,要求指出阅读文字中运用暗喻的语词的含义却不知就是要求写出喻体的本体)。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