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语文教师救救鲁迅(人教版高三必修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8阅读:
字号:|
 据说,一而再、再而三地删减鲁迅的文章的理由是:鲁迅已经成为当今中学生的“三怕”之一,鲁迅的文章学生难懂。对此,郭松民先生说:这样的理由不禁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我说简直是莫名其妙!是呀,“如果一切都以学生的喜好为依据,那还要教育干什么,连学校都应取消,让他们终日打游戏、上网、听流行歌曲,岂不更皆大欢喜?语文教材中选什么作品,主要应看其思想和文学价值,而不能一味迎合孩子们的口味。更何况,如果“生涩难懂”就应该删除,那么请问《诗经》好懂吗?《楚辞》、《离骚》好理解吗?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诸子百家又如何呢?”《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学生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了吗?把这些“艰涩难懂”之文一概删除,岂不更好、更大快人心?再者,如王铁仙教授所言,鲁迅的文章并不全是生涩难懂的,一些诗歌、散文照样很生动,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故乡》、《风筝》等等,其实孩子们是能接受和喜爱这样的文章的。“鲁迅精神不仅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我们大可以选一些孩子能读懂的文章,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鲁迅。”
另外一个支持语文教材削减鲁迅作品的理由是,鲁迅的作品与“时代发展有隔阂”,认为鲁迅先生所面对的,是一个政治黑暗的时代,他需要同种种黑暗势力作斗争;现在的形势大好、举国上下一片和谐,时代不必再强调鲁迅精神。即使强调,青年人可能无法体会先生作品中的价值。我姑且不谈形势是否真的一片和谐了,不问《离骚》、诸子是否有隔阂,就想反问一句,“隔阂”真的无法消除吗?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两句有关和谐的问题。仅讲述一个刚刚发生的故事。2010年7月27号一大早,我兴致冲冲地赶往学校集中培训。在距学校三百米路口处一群黑衣服、白衣服的大盖帽在一根黄线前挤成一团,忽见一黑衣服掀起黄线,一电动车倏忽而过。暗想:一定是我校的老师。便趁势挨了过去。不知哪位黑衣服大喝一声:“你是干什么地”。我每天接触的都是面带微笑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学生,从未见过这阵势,怯生生的回答:老师,培训的老师。又闻一声雷吼:“老师不许过!”我愤怒了,但强压怒火,小心翼翼质询为什么,面带不快那简直是一定的!又一黑衣服极不耐烦朝我大吼道:“老师,老师怎么了,老师什么素质”话说到这里,我真得不高兴了,我很生气,后果是我无能为力干生气!因为当天我县荷花节在我校体育馆举办,人家在“行使权力”,在“执行任务”!生平第一次“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凄凉”。历史是有着惊人的相似的,鲁迅的呐喊永不过时!


第三,单士兵认为语文教师素质也是鲁迅作品被抛弃的原因,是应试教育体制逼走了鲁迅作品。看完之初,我生气了、愤怒了、感觉委屈了、被人冤枉了、想骂人了!冷静一想,我的确是极为死板、枯燥地解读鲁迅文,课堂如一潭死水,平静的激不起半点涟漪。学生找不到乐趣,打不起精神,讨厌惧怕鲁迅文我难辞其咎!
  细析上述三个理由,都是不成理由的理由!无一个可以站住脚,前提是只要我们全体语文教师行动起来!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我说:“一个没有大师级经典文章入教科书的教育是可悲的教育,而一个拥有大师级经典文章的教科书,教育者由于自身的缺失而不会去解读、无法引领学生触摸大师灵魂的教育则更可悲!”所以,单士兵所说虽然逆耳、难听,但却是忠言、是事实。挽留鲁迅,当务之急,语文教师要行动:
首先,教师要全面阅读,独立思考,深刻了解鲁迅,了解鲁迅文。多数语文教师解读鲁迅,往往照本宣科,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参标准化、概念化的理解,于是在广大教师口中,鲁迅成了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神”;或金刚怒目、横眉冷对、不顺眼就骂的战士,解读空间十分狭隘。对于鲁迅,失去了客观而又个性化的解读,只会使鲁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也没系统全面的了解过鲁迅,没真正读过鲁迅文,而为了讲解,教师从教参上断章取义,也在情理之中的。因此,加大教师自身阅读量刻不容缓。其次,教师应还原给学生一个“真实”“全面”“丰富”有血有肉的鲁迅。给学生讲述青年学生冯省三让鲁迅修鞋的故事,告诉他们鲁迅虽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不愿说、不能说的一切真实。但鲁迅求真的彻底性更在于他绝不向年轻的读者隐瞒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相反,他把真诚的自我袒露在青年面前,青年人可以向他倾诉一切、讨论争辩一切,他是青年人的朋友。还可讲述鲁迅、鲁迅母亲、朱安及许广平间的是是非非,鲁迅三兄弟及弟媳羽太信子间的爱恨情仇,鲁迅与郁达夫、林语堂之间的离合交往以及鲁迅与儿子周海婴间的温馨父子情谊。解读鲁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爱子宣言,引领学生看到与“横眉冷对”、“怒向刀丛”、“金刚怒目”等完全不同的鲁迅的另一面,那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怜子柔情。爱情亲情友情怜子情情情都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样样也不缺,有金刚,有柔情,鲁迅也是一个真实、丰富、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打破学生曾有的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让鲁迅重新活起来!让学生重新燃起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的欲望。再者,强调鲁迅是真正的语言大师,中国现代汉语的语言大师。孔庆东语:“我们今天是用的这套标准的汉语,是朱自清、叶圣陶 、冰心他们这套体系下得来的。他们的语言是流畅的、标准的,适合我们写作文用。一想起朱自清,就想到‘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非常美,是我们稍一翘脚就能够得着的美。我们自己都能够理解,但是像周氏兄弟,像张爱玲,像钱钟书,这些大师的语言,一般人能够模仿来吗?我们只能去欣赏。 ”“他们像一座永远不能爬上去的山峰,远远地看着皑皑的积雪就是这样的一种心情,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爬不上去这座山就贬低这个山,说其实上面什么都没有,这只能说明自身的无知和苍白!”因此阅读鲁迅作品不仅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和震撼,还能得到语言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让学生知道,虽然读鲁迅作品开始会觉得很困难,但读多、读久了之后,你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这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感受鲁迅的精神之美、思想之美、语言之美。
第四,教师要适时地补充、解释、还原个别需要的文章的写作背景。缩短文章背景与现实的差距,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教师“有说收,有所放”“有所讲,有所不讲”。时代变化,允许学生结合现实问题,运用鲁迅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切实意识到鲁迅很睿智、很深刻、很有预见;真切感受到鲁迅思想果真没过时!
全体语文教师行动起来,自觉扩大阅读面,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愿学了,文章好理解了,也没隔阂了,师生素质都上去了,“消灭鲁迅者”,你们还有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留住鲁迅,便留住了深刻!留住鲁迅,便留住了中华民族思想的根!
 
 

 

史先慧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