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张金波)(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8:06阅读:
字号:小|大
一位高三学生咨询:文言文一直是我的弱项,高三的文言文复习应该如何安排呢?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张金波
唐山市开滦二中语文教研组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较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居重要位置。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考生高考得分的一大亮点,也是考生在高考总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那么,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复习呢?
一、复习策略: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高中语文六册课本涵盖了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基础知识,包括常用词、句式、活用、通假等内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我们有效应对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前提。复习时可以采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即选取几篇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课文。如通过《鸿门宴》一文,不仅可以掌握“因、如、举、谢、意”等多义词的用法,将六册教材中富代表性的常用义项都归纳整理,还可以抓住“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一判断句,联系其它课文中与之相同或不同的判断句,集中归纳整理判断句的七种不同类型,等等。这样通过几课书就可以复习常用实、虚词,文言句式,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诸多方面的问题,用时少而见效快。
二、阅读策略: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1、整体感知、总体把握
快速浏览全文,确定人物身份,主要事件以及结局,尤其注意君主、上司、同僚对中心人物的态度,人物的遭遇。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善于借助,揣摩文意
首先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题目,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加深对选段文意的理解。其次是要善于借助题干和选项,最关键是要利用好实词解释题和选择题最后一题的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第三是借助知识背景,包括语文课上学过的,也包括其它课上(如历史课)学到的知识。
3、重读文章,准确把握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我们的学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
三、答题策略:题型不同,区别对待。
高考试卷,不仅考查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于实词释义类题目,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解释正确的,反之则为解释错误的。有的实词词义在文中根据自己对该词所掌握的用法无法正确解释,就应该考虑它的通假或活用情况。
2、对虚词用法类题目,首先可以利用每组中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来衡量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具体做法是代入。其次看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前后内容。还可借助语法知识分析。
3、对句式类题目,要充分考虑文章内容因素的作用,尤其要关注原文中该句前后的句子。注意借助标志词。
4、对信息筛选类题目,基本思路是:将几个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来判断正误,最好是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5、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题,注意区分“作者观点态度”与“所述事件””、与世人的见解、与读者的见解之间的区分。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谨防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
6、对文言文翻译题,最重要的就是找准给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句中的重要动词、形容词,活用,特殊句式常常是给分点,务必高度关注
高考文言文备考策略
张金波
唐山市开滦二中语文教研组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其较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居重要位置。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文言文试题平稳,得分相对较易,因此是考生高考得分的一大亮点,也是考生在高考总复习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那么,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应该怎样进行文言文的复习呢?
一、复习策略:重视课本,夯实基础。
高中语文六册课本涵盖了大纲所规定的各项基础知识,包括常用词、句式、活用、通假等内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我们有效应对高考文言文试题的前提。复习时可以采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即选取几篇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课文。如通过《鸿门宴》一文,不仅可以掌握“因、如、举、谢、意”等多义词的用法,将六册教材中富代表性的常用义项都归纳整理,还可以抓住“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这一判断句,联系其它课文中与之相同或不同的判断句,集中归纳整理判断句的七种不同类型,等等。这样通过几课书就可以复习常用实、虚词,文言句式,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诸多方面的问题,用时少而见效快。
二、阅读策略:由浅入深,逐层深入。
1、整体感知、总体把握
快速浏览全文,确定人物身份,主要事件以及结局,尤其注意君主、上司、同僚对中心人物的态度,人物的遭遇。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的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弄清作者的观点态度。
2、善于借助,揣摩文意
首先要善于借助文段的题目,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加深对选段文意的理解。其次是要善于借助题干和选项,最关键是要利用好实词解释题和选择题最后一题的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题。第三是借助知识背景,包括语文课上学过的,也包括其它课上(如历史课)学到的知识。
3、重读文章,准确把握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我们的学生对文段内容已经能够理解七到八成,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就能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差做出纠正。
三、答题策略:题型不同,区别对待。
高考试卷,不仅考查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因此,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于实词释义类题目,最简单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解释正确的,反之则为解释错误的。有的实词词义在文中根据自己对该词所掌握的用法无法正确解释,就应该考虑它的通假或活用情况。
2、对虚词用法类题目,首先可以利用每组中给出的高中学过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来衡量断文中句子的虚词用法,具体做法是代入。其次看虚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前后内容。还可借助语法知识分析。
3、对句式类题目,要充分考虑文章内容因素的作用,尤其要关注原文中该句前后的句子。注意借助标志词。
4、对信息筛选类题目,基本思路是:将几个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来判断正误,最好是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5、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题,注意区分“作者观点态度”与“所述事件””、与世人的见解、与读者的见解之间的区分。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谨防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
6、对文言文翻译题,最重要的就是找准给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句中的重要动词、形容词,活用,特殊句式常常是给分点,务必高度关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