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作文频道 -> 写作指导 -> 作文教学 -> 正文

话题作文的常见问题及训练方法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3:45:46阅读:98
字号:|
2004-2-10
  摘要:近两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作文训练形式和测试形式。它打破了以往全命题作文、看图作文、写读后感等各种作文形式的局限,不在审题、文体、写作内容上人为地设置障碍,从而给学生尽可能大的写作空间。因此,它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受到了各地中考试卷命题者的青睐。而且可以预料的是,这一形式还将会有强大生命力。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三语文教师,就必须加强话作文的写作训练。我在初三“话题作文”的训练及2001嘉兴市中考阅卷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问题:

一.表达混乱,文体泛化

二.脱离话题,擦边而过

三.自拟题目,缺乏新意

四.思路狭窄,题材单一

针对以上四方面问题,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宽思路训练

这样的训练,一般分两步走:

1. 发散思维

2. 定向聚焦

二.紧扣话题,精心拟题

三.别具匠心,形式出新

四.注重讲评,比较鉴赏

关键词:话题作文 问题 训练 方法

1.一个人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他人的帮助,会感到非常幸福,而帮助他人的人同样也会感到无比快乐。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帮助或帮助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从中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真情。

要求:以“帮助”为范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书,各种各样的书。书,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含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书,会有说不完的话语……

请以“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1)题目自拟;(2)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上面两个题目分别是2001年浙江省嘉兴市和温州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他们都采用了“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近两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作文训练形式和测试形式。

它异军突起,打破了以往全命题作文、看图作文、给材料作文、写读后感等作文形式的局限,不在审题、文体、写作内容上人为地给学生设置障碍,给学生尽可能大的写作空间,真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尽可以甩掉手脚上的重重镣铐,尽情在写作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它遍地开花,由于具有诸多优点,它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受到了各地中考试卷命题者的青睐,纵观200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这一种新形式,而且可以预料的是,这种形式还将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三语文教师,就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强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在测试中,也可针对性地采用这种作文测试形式。

我参加了2001年嘉兴市中考试卷大作文的阅卷工作,今年也担任了初三语文教学工作。在话题作文的评阅及训练过程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表达混乱,文体淡化

  大多数话题作文“文体不限”或“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淡化文体要求,不等于不讲究文体,淡化文体要求只是指不限制用哪一种文体写作,以利于有专长的考生选择最擅长的文体写作。长于形象地记叙、描写、抒情的,就可以写记叙文、散文等;长于抽象地说理、辩论、分析的,可以写议论文;长于想象、幻想的,可以写童话、寓言等。而在考试中,很多得分低的话题作文,问题之一就表现在表达方式选用混乱,随心所欲,想起来一件事就记叙,想起来要讲道理,便议论一番,或议论文记叙化,或记叙文议论化,或说明文记叙化,犹如动物中的“四不像”,又犹如饭桌上的“大拼盘”、“大杂烩”,不知所言,五味杂陈,成了这类文章的致命弱点。

二、脱离话题,擦边而过

  “话题”,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谈话的中心”。那么,“话题作文”即是围绕某中心作文。但在写作中,发现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只要与话题稍有涉及即为“话题作文”,因此,作文常常打“擦边球”。如“书”这个话题作文中,某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小A发现自己的一本书不见了,怀疑是“我”所拿,接着便着重写两人由争由骂由打,最后不欢而散的过程。可以看出,该生作文并未紧紧围绕“书”这个话题来写。另有一学生这样写:自己爱看介绍足球方面的书,某日上课时,仍想着书中的内容,于是便在文中大谈特谈贝克汉姆、欧文等足球明星的个人情况。整篇文章仅向读者介绍了这两位球星。同样,也大大偏离了话题,得分自然也较低。

三、自拟题目,缺乏新意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拟题目写作。很多学生误把话题当作题目,或者有意将话题直接照搬过来做为文题,以为这样“保险”、“稳妥”。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从一开始就走向平庸。也有的学生虽不照搬话题,但却存在较大随意性。或简而不明,或冗长罗嗦,或生造短语。如《书之利》、《书的存在与否》《谈谈书的好处和坏处》这些题目,就不够精彩。

四、思路狭窄,题材单一。

  纵观各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会发现一般的话题作文均有提示语(或叫“引导语”、“启发语”“强调语”)。它往往从多方面揭示话题的内涵或外延,以便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局限,选材的局限,选择文体的局限,走进想象与联想的广阔空间,进入发散、求异思维的境界。然而,由于惯性思维的限制,生活阅历的不广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作文时却未出现想象中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人景象,反而暴露出文章的思路狭窄,题材单一等问题。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走一条路,个别不愿“走”而想“飞”的同学,飞不多远便也停歇下来。如“帮助”这个话题,在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一看到“帮助”,就很快联想到并选取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司空见惯的“帮助”,诸如:“下雨帮收稻谷”“生病帮助补课”“自行车坏了帮助修理”等,有时甚至在一叠试卷中就有近十篇题材雷同,令人哭笑不得。难道真是“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俗话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梨一筐”,“喜新厌旧”也是作文评卷人的共性,试想,这样大同小异的作文又怎能得到高分呢?

针对以上常见的四方面问题,我在平时写作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宽思路训练

  要求学生拿到话题后,先认真解读“提示语”和具体要求,抓住谈话{即写作}的中心,不能无视这些提示语和具体要求,从而造成不合题意及其他不合要求的失误。之后还要针对话题做全方位思考,多层面、多角度的运用联想和想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在思维的天空中遨游,“思接千载,视通八极”,从而尽可能使思路洞开,文思泉涌。随着思路的打开,相应的写作素材就会纷至沓来,它们与写作思路相辅相成,相映生辉。这样的训练,一般分两步走:

1、 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即为话题为中心,思维向四周辐射状发散。这种思维方式就象自行车轮,许多辐条(思路)以车轴(文题)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具体操作是要求学生围绕话题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不管大小,不问次序,想到一点与话题有关的思路,就用简短的话将它写在纸上,一直到把当时所想的意思全都记下来为止。

如以“书”为话题,可以作如下的发散思维:

① 有关书的种类

如:教科书、工具书、小说书、漫画书、竹简,羊皮书,光盘,好书、坏书……

② 有关书的活动

如:读书、抄书、买书、藏书、整理书、捐赠书,偷书,卖书,逛书店,泡书吧,做书签,网上购书,做读书笔记……

③ 有关书的名言警句

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到用时方恨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 有关书的故事、典故

如:焚书坑儒、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⑤ 有关书的名词

新华书店、旧书摊、图书馆、三味书屋、书房、藏书票……

⑥ 有关书的当今热点现象

名人出书、签名售书、少年作家纷纷出书、美女作家、图书超市……

还可以做多角度、多方面的发散,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路打开了,为下一步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定向聚焦

  这里说的定向聚焦,是指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在众多的思路中,选择一条最佳思路,然后在再集中思维,进行选材、构思。选择最佳思路标准有3条:求新、求深、求优。求新:即选求富有时代气息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思路,力争“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求深:即选求反映生活本质和时代潮流的思路;求优:即根据自身优势,选择自己最擅长的体裁,最有话可讲的素材进行定向选择。例如,某一同学在做“书”这个话题的发散思维时,联想到了人的一生就像一本书,这个思路就可以说达到了“新”的标准,在此基础上这位同学又以自己十几年的人生为书,选取了记忆中最深刻的三页——三件事,一页一页翻过,让读者读到了小作者家庭的温馨,亲情与困难时的彼此支撑。从这个角度说,又达到了“求深”和“求优”的标准,给人以不落俗套,耳目一新之感。

二.紧扣话题,精心拟题

  如前所述,拟题不能照搬话题,也要尽量避免平庸。虽然在作文评分中没有单独的关于拟题方面的标准,但一个新颖、简洁,含义丰富,有个性有才情的好题,一定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一定程度上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那么,如何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呢?首先要求学生根据文体拟题,一般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拟题要求。如议论文,往往以论题或论点作为题目,或以《小议……》《我看……》《谈……》等形式为题;而记叙文,可记

相关文章:

·激发兴趣全面提高——中学作文训练模式浅探2011-11-2
·话题作文模拟训练及构思导引2011-11-2
·谈谈班主任如何搞好家访工作2011-11-2
·“综合实践活动介入小学高段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报告2011-11-2
·联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捷径2011-11-2
·论快速作文的准备2011-11-2
·传统文化·主体价值·现代转换2011-11-2
·口语交际教案《圆明园的毁灭》学习设计方案2011-11-2
·“三个代表”的实践与师德建设2011-11-2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2011-11-2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ゆ慨鎰偓妤呮儗閸喆浜滈柕澶涚到閸欏﹤鈹戦悩鍨毄濠殿喕鍗冲畷瑙勭附閸撳弶鏅╅梺鍦濠㈡ḿ绮婚鐐寸叆闁绘洖鍊圭€氾拷05030710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