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从小事着手
眼下,人们给素质教育下了许多深刻又完满的定义,却往往很难在实际中操作。有了孩子后,我一直在思索:到底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儿子两岁时,我带他去姥姥家玩。姥姥家的客厅和厨房之间有一道玻璃拉门,儿子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拉来拉去玩得很上瘾。这时,我在客厅里听到炉子上的水开了,急忙往厨房奔去,没想到儿子把玻璃门一拉,说什么也不让我过去,还说什么“电梯开走了”。一想到水就要溢出来了,我哪还顾得上听他说这些,忍不住大呵一声:“别胡说,闪开!”孩子闪开了,但一脸的委屈,快要哭了。我猛然醒悟到:我曾带儿子坐过电梯,他把姥姥家的拉门想象成电梯了。仔细一看还真像,多么可贵的想象力啊,却险些被我这做母亲的扼杀。想到这里我站在“门”前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可以坐你的电梯吗?”儿子一听转悲为喜,高兴地把我让了进去,脸上带着被理解的满足。
之后的一天,儿子突然指着家里的地板砖大声说:“医院!医院!”我不禁低头看去,哪里有什么医院啊?但我接受了上次的教训,仔细查看后恍然大悟:地板砖相接的地方构成了许多“十”字,而我曾告诉过儿子“十”字代表医院。又是一次奇特的想象。这次我郑重地表扬了儿子,这大大激发了他的积极性,到处寻找“医院”,有时竟能从十分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十”字,令大人们自叹弗如。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这两件事,使我对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豁然开朗的理解:原来人的“素质”有与生俱来的一个方面,我着力追寻的“素质”就潜藏在孩子身上,做家长的只需善加保护和引导,有一天它会发出夺目的光彩;原来家长们在不惜工本地对孩子进行后天的素质教育的同时,却又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先天的素质;原来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而非一种教育模式,它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却渗透到每次教育活动中。素质教育应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但不妨从孩子身上看似微小的事情着手,否则素质教育很可能成为停留在字面上的概念。
于是,我不再急于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电梯”和“医院”,因为孩子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作为人的独特本质的创造精神引发出来,使其成为能自觉、自由创造的人。想象力正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创造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魅力所在。拥有和凭借想象这一素质,有一天孩子会赋予“医院”和“电梯”以全新的概念。
/enpcontent-->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