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作文频道 -> 专题分类作文 -> 材料作文 -> 正文

例说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成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1-2 14:18:37阅读:
字号:|


例说材料作文的立意分成 


湖北十堰一中  徐有国 

《语文学习报》人教版高二总349期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变脸的人不计其数,变得更快,变得更绝……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思路导引】 

试题提供了一则关于在川剧艺术和现实生活中变脸的故事。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足材料的整体含意。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但允许考生“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又体现出话题作文的某些特点。反观近几年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思想,均体现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双重特征,呈现出一种平稳发展的延续性。本题目的设置权且算是一次有益的实践与巩固。 

面对这样的题目,认真研读材料,准确把握其整体含意,无疑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那么,这个故事包含哪些侧面(或者说角度)呢?其中的川剧变脸特技,未必是值得深究的对象;关键在于材料末尾结合现实生活审视变脸现象的一句话“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变脸的人不计其数,变得更快,变得更绝。”“绝”既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变脸”的积极肯定,也可以当成是对它的有力批判。由此生发开来,自然是符合题意的。 

剖析这个试题的立意,首先要认真解读“脸”的含义,这就需要我们看前面的所供材料了。由材料不难看出:“脸”既可以理解为实际生活中的脸,像脸面、脸庞、脸色等浅表性的含意;又可以看作是抽象意义上的脸,比如人的心理素质,为人处事的态度等。总之,“脸”在这里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能呈现出一定的外部形态特征供人审察分析的符号。 

明白了“脸”的含义,写作思路就打开了。我们可以赞同变脸,梁启超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惟有不断地汲取他国、他民族的优势和精髓,不断地科学合理变通,那种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态度与做法是不可取的。小到一个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有效地借鉴他人的长处,为我所用,未尝不可,切忌“夜郎自大”。当今世界正逐步趋于全球一体化,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彼此关联的,孤立中求发展,无异于自掘坟墓。 

基于“赞同变脸”这个立意角度,我们还可以这样构思。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必须呈现出不同的脸,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完美的。像警察,在歹徒面前是虎豹,在百姓心中是老黄牛,在家人身旁是小绵羊。像教师,在学生心里是红蜡烛,在后学者眼里是引路人,在校长的麾下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依据当时特定的生活情境进行一定的合理的变脸,不至于使自己身陷泥淖,难以自拔,从而影响到自己一生的发展。 

当然,变脸自有变脸的好处,如果我们反弹琵琶,坚持不变,坚持自我,也是完全切合题意的。这样一来,就把话题转移带我们熟悉的领域中了,学生应该有材可选,有话可说,无形之中增加了写作的广度。在这方面的材料储备较为丰富:文天祥宁死不变节,布鲁诺投身火海捍卫真理,吉鸿昌胸前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鹦鹉学舌等历史典故的反面例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坚持自我,绝不用人格尊严和生命去换取功名利禄,绝不因倾羡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丢失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文体上看,既可以讲述“变脸”的经过,又可以讨论“变脸”的结果,适合记叙、抒情、议论类的各种文体的写作。学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自由地表达观点和态度。 

总之,本题在立意上趋于开放,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能考查考生的见识水平,也有利于考生放开手脚,道出独立的见解,写就富有个性和灵性的千字佳作。 

【佳作展台】 

变脸并非万能 

       十堰一中  李晶雯 

毛虫是幸福的,因为它知道有一天会蜕化成蝶,将饰彩的书片一开一合,与花儿齐舞。 

蝌蚪是满足的,因为它知道有一天会进化成蛙,一蹦一跳中杀灭一批害虫,保卫一方田园。 

人类却是不怎么知足的,总是梦想着摇身一变而腰缠万贯,飞黄腾达,变脸便开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兴起壮大直至成为一种风尚——带上口蜜腹剑的面具,抹上风情万种的胭脂,更有甚者整成一张道貌岸然的脸。于是,人才招聘市场华而不实的个人简历使用人单位叫苦不迭;商家挂羊头卖狗肉的欺诈行为让消费者望而怯步,用金钱打通人际关系的街头小痞在精美“包装”下堂而皇之地成为某市县干部,“保障”一方安宁…… 

种种“变脸”已使我们眼花缭乱,虚伪欺骗的背后是不可能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的,是不可能有一个国泰民安的发展前景的,于是少数几个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将矛头指向虚幻的海市蜃楼般的表象,揪出粉饰铺张下的真面孔——毕淑敏“素面朝天”,乐观接受生来便有的容貌;沈从文避开尔虞我诈的城市,在僻静的边城发掘人性的诚挚淳朴;鲁迅笔下的“落水狗”更是揭示了反动派的黑暗本质,用矛用枪直刺向敌人的胸膛。 

漫溯历史海岸上的一道道历史的沟壑:楚大夫沉吟江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采菊饮酒——在一番选择中,他们选择了真我:纵使谄媚污陷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自我;纵使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踏上征程,这是豪壮的自我;纵使食不裹腹,也要躬耕田亩,这是高雅的自我。在真我的熠熠光辉中,王侯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变脸并非万能,真正在生命中,在历史中发光的是自我,是人性。 

那些不惜用人格尊严和生命去交换功名利禄的“变脸人”的蝇营狗苟又能怎样?就让他们暂时得意一下,但是别忘了,他们终究会被群众推倒下台的。 

而在生命中坚持自我并流芳百世的人则是不胜枚举,布鲁诺义无反顾的投身火海捍卫真理,达尔文始终用事实证明《物种起源》,海伦凯勒丢下世人的同情,用知识充实自己与世界…… 

变脸并非万能,真我最重要,坚持真我的昨天叫立足,坚持真我的今天叫进取,坚持真我的明天叫成功。 

【点评】是历史的星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是满腔的激情点燃了灵感的烛光,是精彩的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是深厚的积淀增强了作者的文采。 

开头由眼前的自然之物引发人生思考,先从“毛虫”“蝌蚪”引入,点出“变”的必要,接着话题一转“人类却是不怎么知足的”。人是可以变的,但要以做人的基本道德为底线,要坚持真我。观点极为鲜明。在论述时,作者先结合现实生活中一系列眼花缭乱,虚伪欺骗的“假脸”进行剖析,接着从正面做出了明确的回答,惟有坚持自我,保持人格尊严,方能成功。最后一段是思想上的跃进,境界上的提升。 

鲜明的标题,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文思,轻灵的文笔,佳句警句迭出,使文章神采飞扬,感人肺腑。                           

                                              (指导老师:徐有国) 

  

变  脸 

十堰一中  韩 伟 

川剧有一门精粹——变脸。看过变脸的人都对那惟妙惟肖、变幻纷纭的脸谱连声惊叹,无不叫绝。 

有人要说,变脸这门技艺很难,因为需要练出快速的效果。而我却说,变脸不难,因为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这些人的“高超”之处在于,他们有一张隐形的面具,能够方便于他们见机行事。 

大家都知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吧,他的变脸技术我可不敢恭维。一会儿脱下大衣,直嚷天气热;一会儿又披上大衣,抱怨天凉。这不是明显的技术不到位吗?街边的一起小纠纷都能把他急出一头大汗,我看他的功夫还有待提高。 

诸位都听过《鸿门宴》的故事,看咱们沛公,先与项伯“约为婚姻”,然后赴鸿门宴。不妙的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沛公马上借口离开,末了还不忘奉上玉器,着实讽刺了项羽一把。看看沛公,随机应变;再瞧瞧奥楚蔑洛夫,演技拙劣。两者一比较,简直是泾渭分明,天上地下。 

不是只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才会变脸,咱们身边就藏着好多高手呢。街头流窜的小贩,信誓旦旦地向买主保证产品价廉物美,发现问题后却翻脸不认账,后来干脆逃之夭夭;菜市场的鱼肉贩子,一脸痛苦地喊着,“亏本”了,却仍不忘悄悄在秤上做些手脚,待到被发现时,有的陪着笑脸说“给您添点儿”,有的干脆撕破脸皮“不卖了”…… 一些欺软怕硬的主儿更是将“变脸”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弱小面前,他们有恃无恐,在强者面前,他们畏首畏尾。这巧,也印证了“一物降一物”的俗语。 

变色龙变换身体的肤色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那么人变脸的原因似乎也可以得到解释了。然而变色龙变来变去,还是一只变色龙而已。人呢?在这个雾里看花、真假难辩的朦胧社会,人的变脸在某种程度是脱离了作为人的基本道德底线的。如果每个人都用千变万化的脸来对付不同的人,那么谁还记得你最初的那张脸呢? 

水有固、液、气三态,然而它终究只是水。人也应万变不离其宗才好。待到真亦假时假亦真,恐怕我们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 




【点评】考场佳作,总有它的脱俗之点。本文除具备一般佳作的优点之外,极具个性化的语言颇值玩味。对考场作文而言,如果说引经据典是一种境界,语出天然那更是一种境界,本文思想的表达与主题的体现完全是油然而生。“有人要说,变脸这门技艺很难。而我却说,变脸不难,因为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看看沛公,随机应变;再瞧瞧奥楚蔑洛夫,演技拙劣。两者一比较,简直是泾渭分明,天上地下。”“这巧,也印证了‘一物降一物’的俗语”“待到真亦假时假亦真,恐怕我们的处境就岌岌可危了。”等等。要想形成一定的语言风格,惟有多读书,爱读书,乐读书,假以时日,方能形成。 

(指导老师:徐有国) 

(字数:3748个) 

  (作者联系方式:湖北十堰一中   电话:13872831479  0719--6714598   邮编:442000)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