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范文参考 -> 工作计划 -> 党委党支部工作计划 -> 正文

乡委党建工作要点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2-4 12:40:42阅读:
字号:|

2012年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集中整顿活动为重点,以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为方向,以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继续巩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成果,按照“常规工作不掉队,重点工作有创新,亮点工作有特色,整体工作上台阶”的工作思路,积极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全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为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努力把加郡乡建成全县的“党建工作示范乡”。

一、以“农村基层组织集中整顿”为契机,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基础

1、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工作,认真做好换届后村级干部的培训,促进新任支委成员尽快进入角色,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换届后村级各种组织队伍的工作运行制度,推进村级组织建设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321”运行机制建设;继续争取专项资金,扶持一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省道211沿线率先建立“示范带”,推动党建工作典型培育由点向线拓展、由线向面延伸,逐步扩大典型覆盖面,带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2、加强机关、学校党建工作。以创建“党建工作示范乡”为目标,在机关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以“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服务一推进”主题活动,引导机关党组织积极帮助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进一步健全机关党组织帮扶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制度,完善挂村帮扶工作考评机制,确保机关与农村党组织“联建共创”。学校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立足培育“四有”新人,结合学校的工作特点,结合教师的思想实际,结合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抓党建促教学,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积极创新,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建工作,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二、围绕巩固集中建设活动成果和提高执政能力,进一步强化党员队伍和作风建设

3、坚持“三会一课”等党内活动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除安排政治学习外,结合本村本单位实际,改变学习方式方法,增加学习内容,把技术培训、科技兴农讲座落实到党员学习教育中去,增强实效。尤其要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突出远程教育在服务农村经济、服务农业创业致富方面的作用。

4、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在一线发展党员,注重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建好台帐。每个村党支部至少要发展一名新党员,建卡入党积极分子达到2人以上,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在党员发展中全面实行审核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5、积极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培训工作。加强驻村干部和“一村一名大学生”的管理,认真抓好“三项培养”。

6、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各村设立优秀青年档案台帐,着重从农村优秀人才、退伍军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各村后备干部要保持一定的常数,要适时安排锻炼,促进成长,以充实和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三、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激发党组织和党员活力

7、建立完善村干部档案工作。按照规范化的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完善村干部档案。

8、加强完善党员信息库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员信息库管理,保证支部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建立信息库日常管理和更新维护工作制度,加强统计分析工作,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9、做好贫困党员和“三老”干部关怀工作。结合七一、春节和党员信息库建立,准确掌握贫困党员基本情况,及时更新贫困党员信息库。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关怀帮扶贫困党员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三老”干部信息库。

10、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继续贯彻落实州委“五个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基层组织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果。

五、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原则,不断开创我乡党建工作新局面

11、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乡党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作用,加强乡党委与各支部的联系沟通,努力形成“统一指挥、运转协调,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信息灵通、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各支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涉及几个部的工作,要加强沟通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进落实。

12、不断提高管党治党水平。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深化对涉及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讨,加强对党的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深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重要作用的途径和方法。重视总结基层党建实践中出现的新作法、新经验、新典型,加强指导和规范,努力形成示范效应。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