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默写名篇名句(10分,每句1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A区中) 1.(1)总角之宴, ________ 。________ ,不思其反。(《诗经》) (2)高余冠之岌岌兮, 。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3)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 虚室有余闲(《归园田居》) (4)此地有_________ , 。(《兰亭集序》) (5)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赤壁赋》) 二、课内语文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B区中) 4.下列各组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将子无恕(请) 女也不爽(过错) 便言多令才(美好) B. 忧心孔疚(很) 今我来思(想) 府吏见丁宁(被) C.枉用相存(问候、怀念) 忍尤攘诟(忍受) 却与小姑别(退) D.列坐其次(旁边 ) 夫夷以近(平坦) 多谢后世人(告诉) 5. 下列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所以游目骋怀 举酒属客 ?????? 新妇起严妆 B.芳菲菲其弥章??????? 悟言一室之内 冯虚御风 C.俯察品类之盛 匪来贸丝 ?????? 相与枕藉 D.偭规矩而改错 非常之观 ?????? 盖音谬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可怜体无比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D.徘徊于斗牛之间 7.选出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少长咸集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火尚足以明也 C.泣孤舟之嫠妇 D.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三、文言文阅读(17分) (一)课内阅读(7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B区中) (1)趣舍万殊( ) ???(2)及其所之既倦( )? (3)向之所欣( )? ????(4)不能喻之于怀( ) 9.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此题答在答题卡的C区中)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0-12题(10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C区中) 武昌九曲亭记 苏 辙 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③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 ①子瞻:苏轼。齐安,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 ②陁(tuó)山冈。 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的情绪。 1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四、古诗鉴赏(8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D区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2分) 上山采蘼芜 ???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末若旧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1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故人——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后四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入”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 B. 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丈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的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恋情不断,故欲借此机会重叙前缘。 C.“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两句有很丰富的含义,表达的感情、心理也是很复杂的:一是对故夫说故人好于新人的委婉驳斥,表明自己不完全相信;二是借此抒发自己被无情休弃的痛苦、哀怨;三是委婉地讽刺故夫当时喜新厌旧的行为。 D. 张琦曾评说此诗:“巧拙既殊,钝捷亦异,而爱憎取舍,一切反之。”巧、捷是言弃妇,拙、钝是说新人;“爱憎取舍,一切反之”说的是故夫,这种反常的爱憎取舍以“新人不如故”作结,不仅批判了薄情无义行为,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6分) 兰亭诗 王羲之 三春启群品①,寄畅②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瞰绿水滨。 寥朗③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④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 ?【注释】①群品:指万物。品,类。②寄:即寄托。畅:畅快的心情。③寥朗:空阔明朗。④群籁:指诗人耳闻的大自然中种种音响,亦指万物。 六、文学名著阅读(7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F区中) 17.下列对名著《红楼梦》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袭人定了一回,哭道:"不知紫鹃姑奶奶说了些什么话, 那个呆子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连李妈妈都说不中用了,那里放声大哭.只怕这会子都死了!”紫鹃故意试探宝玉对林黛玉是否真心。这里紫鹃说的是林黛玉要回苏州去,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不作声了。晴雯见时已是两眼呆呆,满脸紫胀。? B.宝玉问黛玉“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笑道:“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黛玉于是把始末告诉宝玉,宝玉方知缘故,因笑道:“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小孩儿口没遮拦”这件事指的是前儿在宴会上行酒令时失于检点随口说出《西厢记》《牡丹亭》中的句子,后宝钗真诚劝告,解了黛玉的疑癖。 C.第四十九回“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得就是性格豪爽的史湘云和宝玉烧烤了鹿肉来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谁知吃了肉、玩射覆酒令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头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 D.刘姥姥忙笑道:“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确是不枉此行,得了一百多两银子,还有好多衣服绸缎瓜果点心,满意而去。临行前刘姥姥给凤姐的女儿取名为巧姐。 18.根据故事情节填空。(4分,一格1分) (1)宝黛初见,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宝玉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等情况,因看到黛玉“眉尖若蹙”,便送她“ ”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闻知黛玉无玉,宝玉则痛骂那块玉是“劳什子”,并哭闹着当众将玉摔在地上,令黛玉十分不安。 (2)薛宝钗幼时曾得癞头和尚赠金锁治病,以后一直佩带。内中刻字为“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与宝玉之玉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成一对,这就是所谓的“ ”。 (3)由于过年操劳,凤姐小产,无法理家,便由探春、宝钗等人协同理事。探春又在园中实行一些改革,一是“ ”,将一些哥儿小姐重复支取的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钱除了去,还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 ”,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这样不但大观园里的鸟食、插花等开销可免了,还可收受租金,一年下来,足有四百两银子的进账。
七、现代文阅读(14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G区中)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2题。 光阴 陆蠡 我曾经想过,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部分耗蚀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阴,犹如拥资巨万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挥霍他的钱财,等到黄金垂尽便吝啬起来,而懊悔从前的浪费了。 最近的一个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着苍黄的落日走过去,复背着它的光辉走回来,足踩着自己的影子。“我是牵着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对自己说,“我是踪蹑着我的影子,看我赶不赶得过它?”我携着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是羞怯得畏见阳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谈话,不得不偏过头去,伛偻着身子,正如一个高大的男子低头和身边的女子说话,是那么轻声地,絮絮地。 我们走着走着,不知从哪里来的一枚树叶,飘坠在我们的脚前。那样轻,怕跌碎的样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静寂,我准不会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捡了起来,我试想分辨它是什么树叶?梧桐的,枫树的,还是樗栎的?但我恍若看到这不是一张树叶,分明是一张日历,一张被不可见的手扯下来的日历。这上面写着的是一个无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声。 “秋,秋。”我的思想躲在我的影子里和答我。 我感到有点迟暮了。好像这个字代表一段逝去的光阴。 “逝去的光阴。”我的思想如刁钻的精灵,摸着了我的心思。 “光……阴。”这两个平声的没有低昂的字眼,在我的耳边震响。 光阴要逝去么?却借落叶通知我。我岂不曾拥有过大量的光阴,这年青人唯一的财产,一如富贾之子拥有巨资。我曾是光阴富有者。同时我也想起了两个惜阴的人。 正是这样秋暖的日子,在很早很早以前。家门前的禾场上排列着一行行的谷簟,在阳光下曝晒着田里新收割来的谷粒。芙蓉花盛开着。我坐在它的荫下,坐在一只竹箩里面——我的身子还装不满一竹箩——玩着谷堆里捉来的蚱蜢螳螂和甲虫,我玩着玩着,无意识地玩去我的光阴。祖父匆匆出去,匆匆回来,复匆匆出去,不肯有一刻休息。但是他珍惜也没有用,他仅有不多的光阴。等到他在一个悄然的夜晚,撇下我们而去时,我还不懂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原来他把光阴用尽了。 还是在不多年以前,父亲写信给我说:“你现在长大了,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听说你在学校里专爱玩,功课也不用功……”父亲也珍惜起光阴来了。大概他开始忧光阴之穷匮,遂于无意中把忧心吐露给我。在当时我不是能领会的。我仍是嫌光阴过得太慢。“今天是星期一呢!”便要发愁。“什么时候是圣诞节呢?”虽则我并不喜欢这异邦的节日。“怎样还不放假呢?”我在打算怎样过那些佳美的日子。光阴是推移得太慢了,像跛脚的鸭子。于是我用欢笑去噪逐它,把它赶得快些。正如执棰的孩子驱着鸭群,唿哨起快活的声音促紧不善于行的水禽的脚步,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 “你曾用欢笑驱赶你的光阴。”我的思想像“回声”的化身,复述我的话。 但是很久不那么做了。竟有一次我坐在房里整半天不出去。我伏在案前,目视着阳光从桌面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我用一根尺,一只表,来计算阳光的足在我的桌面移动的速度,我观察了计算了好久。蓦然有一种感触浮起在我的脑际,我为什么干这玩意儿呢?我看见了多少次阳光从我的桌面爬过,我又多少次看见阳光从我的窗口探入,复悄悄地退出。我惯用双手交握成各种样式,遮断它的光线,把影子投在粉壁上,做出种种动物的形状,如一头羊,一只螃蟹,一只兔;或则喝一口水,朝阳光喷去,令微细的水滴把光线散成彩虹的颜色。何时使我的心变成沉重,像吝啬的老人计数他的金钱,我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呢?我曾讥笑惜阴人之不智,终也让别人来讥笑自身么? “你也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的思想像幸灾乐祸似的,揶揄我。 真的,我在计算光阴的速度了。我重新谛视这片叶,上面仍依稀显现着无形的字:“秋。” 另一天,从另一枝柯上,会有不可见的手扯下另一片树叶——是一张日历——那上面写的应该是另一个字:“冬!” “冬。”我的思想似乎失去了回答的气力。 “秋,……冬。”又是两个没有低昂的平声的字眼,像一滴凉水滴进我的心胸,使我有点寒意。我不能再散步了,我携着我的思想走回家,正如那西洋妇人携着她的狗,施施归去。此后我就想起,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末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 ??????????????????????????? ??????????(选自《陆蠡散文选》,有删节)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在描写散步的见闻时,很自然地把这种见闻转化为细腻的对话描写,体现了作者敏锐的感觉、复杂的思想,也表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深刻认识。 B.陆蠡的爸爸劝他“应该知道光阴的可贵”之时,也是忧虑自己光阴穷匮之始;无奈年少的陆蠡想的却是“什么时候放假呢”,他还嫌光阴走得太慢。 C.“我曾用欢笑驱赶我的光阴。”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痛心和无奈啊。光阴是无穷无尽的,光阴又是悭吝而无情的,人总是少年轻年日,迟暮惜光辉。 D.作者这篇文章借助诗意的联想,把议论隐含在饱含诗情的记叙和描写之中,对光阴有着沉痛的反思,这种反思将使我们更清醒地审视自己,珍爱光阴。 八、语言文字运用(8分)(此题答在答题卡的H区中) 23.指出下面的古诗所咏的是哪个传统节日。(2分) ⑴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 ⑵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 2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2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3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写作(7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陶渊明在“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娱;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请以“自然与心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 1. 可写景,可叙事,可抒情议论,但不能写成议论文。 2.字数不少于8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福州八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必修Ⅱ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2.(4分)构思:作者精于构思,这篇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成为和他如影随形的朋友。(2分)作者牵着“思想”在近郊散步,以和“思想”的对话方式展开文章内容,以思考启发思考,以智慧激发智慧,令人耳目一新。(3分) 结构:结构上首尾圆合。(1分)这篇文章起于“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也终于这句话,强调了光阴的可贵。(2分)主体部分先用散步的形式引起,然后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爷爷、父亲和我对光阴的态度和反思。(2分) 主题:这篇文章的观点即“如若人们开始爱惜光阴,那么他的生命的积储是有一部分耗蚀的了”。(2分)它告诉人们: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当一个人意识到了这点,他往往已经浪费了许多宝贵的生命;然而,也只有浪费过生命的人,才会意识到光阴的可贵。(3分) 23.(1)冬至?? ⑵端午 24.B 25. 示例:椅子在,坐它的人去;笔在,用它的人去;书在,读它的人去;文章在,写它的人去。或人在,爱去;爱在,人去;人与爱都在时,青春去,岁月去,美好时光去…… 26.参考2014年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 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 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 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这就是子章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