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2015.4 本试卷共4面,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收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本大题12小题,共5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题,多选则按前5题计分)。(10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 (2)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3)多情自古伤离别, 。 ?杨柳岸晓风残月。 (4)羽扇纶巾,谈笑间, 。……人生如梦, 。 (5)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化为狼与豺。 (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 心中默诵《琵琶行》,完成2-5题(12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湓浦口(pǔ) 荻花(dí) 幽咽(yān) 敛容(liǎn) B.红绡(xiāo) 贾人(jiǎ) 迁谪(zhé) 憔悴(qiáo) C.虾蟆陵(há) 嘈嘈(cáo) 钿头(diàn) 水浆迸(bèng) D.江浸月(jīn) 呕哑(yā) 嘲哳(zhā) 管弦(xián)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3分)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阅读下面课外文段,完成6-11题(21分,文中四个“口”是为考查而设)。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相与泣,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公子遂□。 魏安釐王三十年,公子□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将将兵救魏。公子□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 [注]信陵君是战国时魏安釐王同父异母弟,平原君是赵国国相,信陵君姐姐是平原君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向魏求救,但魏安釐王畏秦,信陵君盗取了魏王兵符,矫诏进军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事后信陵君遣将带魏兵返魏,而自己带着门客留在赵国。 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3分) A.公子乃谢夫人去 谢:道歉 B.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求:寻求 C.乃装为去 装:收拾行装 D.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归:归附 7.文中“□”处依次应填入的字,排列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公子遂□ ②公子□使遍告诸侯 ③各□将将兵救魏 ④公子□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 A.使 遣 率 将 B.使 率 遣将 C.将 使 遣 率 D.将 率 使 遣 8.下面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公子乃谢夫人去/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B.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宾客皆背魏之赵 C.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D.夫人以告公子/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B.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C.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D.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10.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3分) A.信陵君听说毛公藏身于赌博的人中间,薛公藏身于酒馆里,就想见这两个人,可这两人不愿见他,他就亲自去找他俩。 B.平原君看到信陵君竟然跟身份低微的人交游,就认为信陵君不是贤良之人,他夫人把这看法告诉了信陵君,信陵君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开赵国。 C.魏王派使者请信陵君回国抗秦,信陵君怕魏王还恼恨自己,就告诫门客们说:“有敢与魏王使者私下交往的,就处死。”门客们都不敢劝信陵君。 D.信陵君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大破秦军,将秦军赶进函谷关里不敢出来应战。这时,信陵君声威震动天下。 11.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3分) ②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3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谒金门 李好古①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②劳苦?谁在玉楼③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①李好古,南宋词人,少年时曾立志沙场杀敌,可惜功业未成。②“玉关”,原指玉门关,后泛指边塞。③“玉楼”,华美的高楼,代指歌舞之地。 (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2)“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4分)
二.本大题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什么是“和谐社会”?社会学认为,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它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结构性。? ? 而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和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整个社会才能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把工作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庭顿关于现代化引起不稳定、现代化伴随着风险的观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验证。即在现代化起飞的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正面临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这种由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而产生矛盾、冲突或人们的无序互动导致的紧张状态而产生的压力,称为社会张力。当社会张力的能量逐步积蓄起来,会对社会结构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并在社会结构最薄弱的环节释放出来。而这种无序的社会力量爆发就是社会危机或叫社会风险。?? 这十几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并不是各方面完全协调发展的时期。我们的主要精力一度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人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有积压、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问题。?? 要建设和谐社会,自然地涉及到作为执政党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提高我们党整合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社会整体利益和人民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尽可能将社会转型的代价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整个社会结构协调与和谐,顺利渡过社会发展的阵痛期。 13.根据原文,下列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和谐社会是指相当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B.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各领域和各部分都紧密联系,互相协调,构成有序和谐的状态。?? C.和谐社会是说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 D.和谐社会也是一种整体性思考问题的观点,它要求兼顾各方,运筹得当,协调发展。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稳定的持久的独立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 B.经济发展快速迅猛,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整个社会必然会和谐。?? C.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 D.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阵痛是每个社会必然要经历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也是无能为力的。15.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小康社会”相比,“和谐社会”更应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强化的往往是经济指标,“和谐社会”则是综合社会各要素而提出的目标。?? B.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既稳定又怡然自乐的物质贫乏的世界绝对不是我们当今“和谐社会”的理想。?? C.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及时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使社会始终在良性状态下运行。?? D.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党执政能力的一大考验,必须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使之回到有序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一种深久的不安 乔 叶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好,在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看见人力车夫坐在树阴下,寂寞地抽着烟,眼神却毫不懈怠地关注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他们的乘客,我还会觉得不安。 ②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每月赚多少,有几个孩子,住在什么地方。除了从表象上对他们的职业生活有一点认识,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我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不安。他们也是有幸福的,我想。生意顺畅的时候,年节团聚的时候,雨天憩息在家里喝点小酒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也欣赏他们的享受,可我还是感到不安。而我不安的原因听起来竟是这样矫情和可笑——因为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 ③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我知道。可物质生活上我确实比他们富足。每当我掏出钱夹去消费时,就不由得会想到他们。一件专卖店里的名牌T恤,一道豪华饭店里的特色佳肴,一辆已经在路边等候的帕萨特出租车……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仿佛我在无形中欠了他们什么,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去花这些其实是自己一分一角挣来的钱。 ④有很多人的物质生活都比他们好,也比我好,我知道。我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分子。然而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三六九等。我不是最低的一等,也不是最高的一等。如果作为最低等,我一定不会甘心。但是当我看到真的还有那么多人在我的界线之下生活时,我却无法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花自己的钱,想他们干什么,比你过得好的人多着呢!” ⑤似乎是有些神经,有些自作自受。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可细细想来,难道不是么?我的上几辈的亲人中谁没有和他们一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谁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奉献着自己最浓稠的汗水?他们中有多少人敢去翻看“梦特娇”的标价?有多少人摸过五星酒店里的紫檀雕筷?有多少人会识别蓝鸟和奔驰的标志?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怎么能够容许自己这么快就割断我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那种血脉关联? ⑥我做不到。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而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我不想这样。我常常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么?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⑦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 16.本文第①段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回答(4分) 17.第⑤段中说:“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18.结合本文并联系现实,谈谈本文第⑥段所引用的鲁迅的“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 纵”的现实意义。(6分) 四.本大题1小题,共6分。 19.请在下面两组名著阅读题中任选一组作答,若同时回答两组,只按第一组计分。 第一组:《三国演义》阅读题 (1)“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 (人名),他所“义释”的是 (人名)。(2分) (2)“诸葛亮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4分) 第二组:《红楼梦》阅读题 (1)《红楼梦》中有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判词暗示了两个人物的命运,这两个人是 (人名)。 (2)香菱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学气质的女子,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五.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20.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土豪”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近日有消息称,《牛津词典》编委会关注到了“土豪”这一中国热词,并有望明年将其收入《牛津词典》,此事大快人心,网友觉得这种“土话”受关注才显得接地气,但贬低国人的“土豪”收入《牛津词典》,是不是人家处心积虑丑化中国人的恶意炒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当然,“土豪”一词风行网络本身也值得我们深思:少数富人道德失范、文化虚无、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等。 A.大快人心 B.接地气 C.处心积虑 D.失范 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防止考试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政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疏导”措施,从转变消费观念和出行观念入手,引导居民正确理解汽车代步的意义。 D.网络问政要贴近民生实际,要将领导干部是否倾听网络民意、是否加强与网民的沟通交流,作为考核其优秀的标准。 2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例句相同(4分)。 示例:工作是等不来的,有无机会,看你怎么争取;业绩是要不来的,有无成效,看你怎么努力;前途是盼不来的,有无出路,看你怎么奋斗。 仿写: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 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 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 ……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 每次都以“以后”结束 但那时我不知道,人生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前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如此。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 高一年级期初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C(解析:A项,咽yè;B项,贾gǔ;D项,浸jìn) 3.B(解析:A项,“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C项,“整顿”,古义:整理,理一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D项,“向前”,古义:原来的,先前的;今义:朝前,向前方。) 4.D(解析:A项,快:畅快;B项,歌:作歌;C项,言:字。) 5.B(解析:②正面写琵琶技艺、④写琵琶女的身世) 6.A(辞别) 7.C 8.D(解析:D项:把,将。A项:于是,就/竟然。B项:取消句子独立性/到。C项:表转折/表顺承) 9.A(解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10.C(解析:不是“与魏王使者私下交往”,是“为魏王使者通报传达”。) 11.①(3分)当初我听说平原君很贤德,所以背弃魏王来救赵国,来让平原君称心如意。关注点:“负(违背)”、“称(“使……称心如意”“让……满意”)”,各1分;句子大意1分。 ②(3分)公子在赵国受到尊重、在诸侯中闻名的原因,只是由于有魏国存在啊。 关于点:“所以(“……的原因”,或“之所以”)”、“重(受尊重、器重)”、“于赵(翻译成正常语序)”、“以(因为,由于)”。 12.(1)上阕通过写燕子无家可归、愁闷不语,暗示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社会现实,(1分)表达词人国破家败、飘泊无依的悲凉之感。(2分) (2)这两句运用对比的表达技巧,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1分)一方面是戌边将士风餐露宿,日夜守卫边关;一方面是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们在灯红酒绿中寻欢作乐。一苦一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2分)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苟安江南,不思抗敌的愤慨、失望之情。(1分) 13.A (所理解的是“社会”而非“和谐”) 14.C(A“独立”有误,忽略了社会结构诸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B与第四段第一句矛盾;D与最后一段的观点矛盾)15.C (“避免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有误,依据原文应是“引导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16.①本文开头连续非常细致地描写了社会底层的三种人,并三次说“我”看到他们会感到不安。这就形成了一个悬念,能引起读者的兴趣。②同时,这段描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既照应标题,又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材料。(横线内容为答题关键,答对一点1分)(4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原文句子在结构、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17.①这些人和自己上几辈的亲人一样,在社会的底层为生计苦苦挣扎,正是他们的努力,给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2分);②他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的奉献的基础之上的(2分)。③作者的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社会底层辛勤的劳动者的亲近和敬意。(1分)(意思对即可)(5分)【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原文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18.鲁迅先生的话现在依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①我们国家经济还不发达,还有一部分人在社会底层艰难地生活,而有些人却已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没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让人忧虑的。②无论怎样都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掉悲天悯人的情怀,更不能为了钱而苟且偷生,奴颜婢膝。③生活条件改善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挥霍浪费了,我们依然要考虑这样的消费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作更有价值的投资。④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消费,但在消费过程中,我们不能放纵,为所欲为,冲破法律、道德的底线。(答对任何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6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19.第一组:(1)关羽、曹操(排名顺序不能颠倒);(2)一气:赤壁之战后,周瑜去夺荆州,不料被诸葛亮渔翁得利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还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用“假途灭虢”之计失败。 第二组:(1)林黛玉、薛宝钗(排名不分先后);(2)黛玉先让其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香菱于是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渐渐悟出了一些道理,后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她的苦心学诗。 20.A 解析:A项,“大快人心”不合语境,用错对象。它指坏人受到打击或惩罚,使大家非常痛快。B项,“接地气”指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C项,“处心积虑”指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D项,“失范”指没有或失去社会规范。 21. C (解析:A项,“表现……故事”搭配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